•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 第四章 章 章 章

澳底案生活分析澳底案生活分析澳底案生活分析澳底案生活分析 4.1 澳底案說明澳底案說明澳底案說明澳底案說明

世界建築史上的集體創作,始於1927年建築大師密斯(Mies van der Rohe)。

密斯曾在德國司圖加特(Stuttgart )策劃名為「白院住宅」的另類建築博覽會,

邀集17位各國知名建築師如柯比意(Le Corbusier)、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 等,以「新建築」為題各作各的住宅設計,後來成了世界建築歷史上的典範。在

「白院住宅」後,歐美各地相繼有這類「建築表演場」的作品問世。近年荷蘭、

日本也都運用集體創作的智慧,而大陸「長城腳下的公社」也是類似這種概念。

「澳底大地建築國際計畫」,以「Next Gene(下代基因)」為主題,邀請國 內外各10位知名建築師,共同在台北縣貢寮山上集體創作。此計畫開發人是捷年 開發資產管理公司,並由亞洲大學副校長暨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育東擔任 總主持人。未來20位參與建築師將分別設計20棟住宅於第一期的規劃區內。

為了找出合適人選,先邀請了七位國際知名的建築大師及學者如安藤忠雄、

伊東豐雄、Zaha Hadid等擔任國際顧問,推薦各國傑出的多位建築師名單,再由 總主持人提出邀請。國際十位建築師,從亞、歐、美三洲為思考方向,邀請日本 的隈研吾(Kengo Kuma)、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韓國的徐惠林(Hailim Suh),

美國有兩位,來自日本的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森俊子(Toshiko Mori)與來自大 陸的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張永和(Yung Ho Chang),以及荷蘭建築團隊 MVRDV、義大利建築團隊IaN+、西班牙Fenando Menis、德國建築團隊GRAFT和 北歐丹麥的Julien De Smedt(原PLOT團隊成員)。台灣十位,邀請龔書章、曾成 德、姚仁喜、邱文傑、楊家凱、簡學義、黃宏輝、陳瑞憲、黃聲遠和劉育東。

十加十,二十人「集體創作」,在同一塊土地上直接對話,各作各的住宅設 計、各想各的生活方式。在仔細勘查基地後,發現此基地有兩大天然聚落─森林 和湖泊,山水並置,並由主持團隊提出「雙核心(Dual Core)」的概念,以強調湖 水核心及森林核心之間的關係。設計分區再細分為「聯合國區」及「20分區」兩 種型式,位於基地入口處的「聯合國區」,由20位國內外建築師個別設計獨棟建 築,企圖營造出一場建築的盛會,提供每位建築師各自展演的舞台。

圖 圖圖

圖 4444----1 1 1 1 澳底案澳底案澳底案澳底案雙核心雙核心雙核心(Dual Core)雙核心(Dual Core)(Dual Core)的概念(Dual Core)的概念的概念 的概念

圖 圖 圖

圖 4444----2222 澳底案澳底案澳底案澳底案第一期規劃設計第一期規劃設計第一期規劃設計第一期規劃設計

圖 圖 圖

圖4444----3333 澳底案澳底案澳底案澳底案 master planmaster planmaster planmaster plan

4.2 未來生活型態分析未來生活型態分析未來生活型態分析未來生活型態分析

年分

費、教育費、娛樂費;並家庭空間的配置改變,如臥室、工作室、娛樂室。對 這些變化的預期,探求這些因素對於澳底社區的生活,在產品服務及應用的影響。

在澳底案所評估未來可能的居住者,應都是有相當好的經濟能力且計畫要 過優質的退休生活或是給家人,特別是給老年人良好的生活環境的購買者。透 過對澳底案的下一種基因生活概念而購買所發展的住宅的人應該屬於是台灣上 層階級的人,自然地他們對社會問題或者環境問題的意識是非常敏銳的。這樣 的人居住在最高水準建築師所設計的住宅中,將領導一新的模範生活,並且帶 給全台灣和全世界新的觀念。光是消耗產品和服務的生活不是一個模範生活。

為了對身體和精神健康的考量,發展出一種好的生活模式不僅能夠對我們自身 所影響,也同時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4.2.2 生活類型生活類型生活類型 生活類型

在生活類型分析方面,從澳底案生活需求面開始著手,企圖藉由什麼樣的人 (people),在什麼時間(time),什麼樣的地點(place),做什麼樣的活動(activity)等四 項構面,來界定腳本聚焦的範圍,決定針對澳底案生活的主要生活場景。

表 表表

表444-4--2-22 2 澳底案澳底案澳底案生活可能的生活場景組合澳底案生活可能的生活場景組合生活可能的生活場景組合 生活可能的生活場景組合

以人、時間、地點、活動四構面來闡述人對澳底生活的需求場景組合。只是 如此的排列組合,對各個可能的場景組合數仍是太多,一一說明,工程恐過於浩 大。故為便於分析,將組合再次限縮,使研究範圍以高齡退休/幼齡就學者、在 家工作者、於市區上班者三大類為探討目標對象;地點則根據各群最可能待活動 的場所,作為主要腳本研究。如高齡退休以居家退休生活為主;幼齡就學者以學 習環境或公共休閒場所為主;在家工作者以居家工作生活為主;於市區上班者重 點則置於非工作時間在澳底社區的生活中。活動則包含職業/業餘興趣、運動、

有機農耕、社區活動及自然資源等五大項,藉由各群與地點的搭配中,討論各場 景活動的內涵。再經由新的組合方式重新給予每一項組合新的情景,再次歸納本 研究的研究主軸範圍。

表 表表

表444-4--3-33 3 澳底案聚焦的生活場景澳底案聚焦的生活場景澳底案聚焦的生活場景 澳底案聚焦的生活場景

以下就澳底案住宅居住腳本所可能有的生活場景,分別以業餘興趣、運動、

有機農耕、社區活動及自然資源等五個方向分別討論。

a. 職職職職業業業業////業業業業餘興趣餘興趣餘興趣餘興趣

考量退休/高齡居住者的業餘興趣,以及在家工作者的職業,靜態的藝術創作應 是較可能的生活型態,故可能的生活場景有:

1.書法創作

2.建築/影像設計

3.陶藝創作

4.雕刻/其他藝術創作

圖 圖 圖

圖4444----5555 職業職業職業職業////業餘興趣的可能生活業餘興趣的可能生活業餘興趣的可能生活業餘興趣的可能生活場景場景場景場景

b. 運動運動運動運動

除考量高齡退休居住者以及一般居住者所能進行的運動外,也需考量澳底當地 的地形和自然環境所能提供的戶外運動環境種類,故可能的生活場景有:

1.騎馬及腳踏車

2.太極拳及登山健行

3.高爾夫球

圖 圖圖

圖444-4--6-66 6 運動的可能生活場景運動的可能生活場景運動的可能生活場景 運動的可能生活場景

c. 有機農耕有機農耕有機農耕有機農耕

在澳底社區的住戶,由於建蔽率的關係,戶外庭院的空間相較於住宅室內空間 有較大的比例,也因為澳底地處少工業污染的東北角,土壤環境較為純淨,所 以鼓勵居民嚐試有機農耕,故可能的生活場景有:

Harvest festival using vegetable from household garden

Material Recycle

Agriculture in each household garden Touching soil and thinking about food safety

Returning garbage into Compost ,,Reusing compost in the garden

1.自家綠循環農場

2.有機農耕工作營

圖 圖圖

圖444-4--7-77 7 有機農耕的可能生活場景有機農耕的可能生活場景有機農耕的可能生活場景 有機農耕的可能生活場景

d. 社區活動社區活動社區活動社區活動

由於澳底案第一期 20 戶的住宅皆是國內外 20 位名建築師所設計,每一戶都具 有不同的概念和風格,也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所以不僅是社區內的住戶,

連社區外甚至城市中的居民都會想到澳底社區來做建築的參觀和研究,故可能 的生活場景有:

1.各戶住宅開放參觀

2.建築導覽營

圖 圖圖

圖444-4--8-88 8 社區活動的可能生活場景社區活動的可能生活場景社區活動的可能生活場景 社區活動的可能生活場景

e. 自然自然自然自然資源資源資源資源

澳底基地位於澳底漁港西北方,緊鄰福隆海水浴場,地勢較高,有許多當地特 有的動植物和大量的箭竹林;向下可俯瞰漁港及太平洋,圍繞著壯麗的山水景 致。又基地地質探測有開挖溫泉,社區中及海岸邊皆有溫泉資源,故可能的生 活場景有:

1.澳底港口漁獲及垂釣

2.社區溫泉管線及海洋溫泉

3.觀賞自然動植物及山水景觀

圖 圖圖

圖444-4--9-99 9 自然資源的可能生活場景自然資源的可能生活場景自然資源的可能生活場景 自然資源的可能生活場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