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粵音正與俗

在文檔中 粵語正音 (頁 98-111)

對與錯:合「標準」為對;不合為錯。

正與俗:合標準為正;不合標準,但有相當群眾基礎 為俗。

所謂「懶音」,指發音與原有語音系統不符,發音部 位、方法存在缺陷。

「懶」不夠科學客觀:發音沒有絕對的難易,視乎在 具體語言中是否起重要的辨義作用。

太和Taiwo;大圍Taiwai、大埔墟Taipo Market

俗讀、誤讀:因各種原因造成,不能與字典韻書標示 的讀音對應(讀錯字音)。

粵音正與俗

香港粵語的現象

聲母:

零聲母(-)與後鼻音聲母(ŋ-)混淆

n-、l-不分(向l-靠攏,早期文獻已有紀錄)

我 愛 你?

圓唇聲母(gw-/kw-)變為不圓唇(g-/k-),但只涉及元

粵音正與俗

韻母:

-ng、-k與-n、-t不分(向-n、-t靠攏,近十多年出 現,主要是年輕人)

講>趕、百>八

張洪年(2003)〈21世紀的香港粵語:一個新語音系統 的形成〉:會令原有粵語音系產生重大改變

粵音正與俗

聲旁類推引起的歧異:

瞠(堂)

戾/唳(淚)

詛(咀)

擬(疑)

多音字同讀一音:

粵音正與俗

其他:

聲調差異

刊(俗讀陰上調)

搜(俗讀陰上調)

聲母差異(發音部位接近)

頒(俗讀聲母作p-)

諦(俗讀聲母作t-)

粵音正與俗

異讀的成因

1. 語音系統(發音部位、方法)轉變

長期觀察,歷時總結才能清楚

方言差異的比較更能顯示

粵語聲母g-在普通話分化成g-(剛)、j-(江)

粵語雙唇鼻韻尾-m在普通話變成舌尖鼻韻尾-n

(三、金、點)

粵音正與俗

2. 聲旁類推:「有邊讀邊」

「絢、浹、滓」(多是較不常用的字)

3. 聲旁與由該聲旁組成的字,音變規律或速度並不一致

旬 詢 洵 殉 荀 筍 絢

支 枝 技 庋

氏 紙 汦 祇 4. 互相模仿,習非勝是

一石激起千重浪:傳播媒介發達,個別的新讀音 加速傳播,形成另一讀音群。

粵音正與俗

正俗的抉擇?

容許俗讀的理由

1. 讀音是約定俗成的,只要群眾接受,能溝通,沒有 所謂標準。

2. 讀音只求是否「可接受」,而沒有正確與否。

3. 正音與俗音的分歧,其實是讀音的轉變,難以妄求 統一。

粵音正與俗

支持規範的理由

1. 語音變化有歷史發展的規律,現在面對選擇時,應 取符合規律、具有對應的讀音。

2. 容許俗音泛濫,使語音混淆,影響傳意。

3. 漢語各種方言(包括普通話)之間,有一定的語音 連繫,可以類推,容許異讀,破壞類推規律。

粵語陰平→普通話第一聲

粵語陽平→普通話第二聲

粵語上聲→普通話第三聲

粵語去聲→普通話第四聲

粵音正與俗

4. 俗音泛濫,增加同音字,出現了新的別字。

如「勿汁」、「八摺裙」、「掌刮」等 5. 口語與讀書分屬不同系統,不應以俗亂正。

6. 學習中國古代詩歌、韻文時,讀音(尤其是聲調)

對認識理解音律、文體格式有重要影響,若不加考 究,罔顧正讀,則間接令語文水平下降。

7. 語音是否標準、正確有一定的社會影響。

粵音正與俗

如何平衡?

正音、正讀應分別對待

較具共識:要求語音系統內各音素的發音準確、

清晰,避免聲母、韻母混讀

具體字音的規範標準仍有完善的必要

罕用:從正

常見:達意

考慮語境:對象、場合、目的、語體

粵音正與俗

敏捷

報捷

捷徑

斬釘截鐵

截止

一大截

糾正

糾察

糾黨營私

糾結

勁敵

衝勁

粵音正與俗

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 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 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 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在文檔中 粵語正音 (頁 98-1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