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驗 2

第二節 結果與討論

為了瞭解在八次嘗試中,嬰兒是否對重複的影片產生熟悉化,首先,依順序 比較各路徑事件的 4 次嘗試中,幼兒於前 2 嘗試注視影片的平均時間與後 2 次的 平均注視時間是否有差異。在短路徑事件,前 2 次嘗試的注視時間(M = 4606, SD

= 1279)顯著大於後 2 次(M = 4686, SD = 1402), t(45) = 2.26, p = .028;相似地,

在長路徑事件,前 2 次嘗試的注視時間(M = 6061, SD = 1606)顯著大於後 2 次(M = 5485, SD = 2049),t (46) = 2.42, p = .02。顯示隨著影片播放次數增加,嬰兒對不

30

同路徑形式的事件已漸漸熟悉,因此分析潛伏期時,我們加入順序為受試者內變 項。

潛伏期(latency)

潛伏期所指為動作者開始出現,嬰兒在注意到動作者後首次注視到終點物體 所花的時間。表一是人手、布手或珠子經由不同路徑到達終點物體上方,嬰兒注 意到終點物體分別所需的潛伏期。因為許多嬰兒注意到動作者後,並未注視終點 物體,為了增加統計的效力,我們匯集各路徑情境中有效嘗試次數達二次的資 料,以 One-Way ANOVA 進行整體分析,結果不管觀看短路徑或長路徑,動作者 的效果皆不顯著,分別為 F (2, 26) < 1,及 F (2, 35) = 1.72, p = .195。

表 13

實驗 2:經由短路徑或長路徑到達終點物體上方,嬰兒注視終點物體所需之潛伏 期(ms)

短路徑 長路徑

組別 人數 M (SD) 人數 M (SD)

人手 12 3618.72 (831.85) 15 3646.23 (1519.88) 布手 9 3902.68 (1361.32) 11 2731.76 (1205.96) 珠子 8 3713.80 (976.60) 12 3803.31 (1706.07)

注視運動路徑的時間

與實驗一相較之下,當珠子停止在終點物體上方,嬰兒較常在注意到動作者 後,未進一步產生選擇物體的注視反應。一個可能的原因或許是珠子未掉落下 來,珠子與物體之間沒有空間接觸,物體未被解讀為動作路徑的目標,因此較易 忽略物體,而偏向注視動作者移動的過程。於是我們分析運動期間內嬰兒注視動 作者的路徑和兩個物體所各花的時間。

表二是不同動作者經由短路徑到達終點物體上方,在前二次和後二次嘗試,

嬰兒於運動期間內注視運動路徑、終點物體和非終點物體所花的時間。3 (動作者)

× 3 (注視區域) × 2 (嘗試順序)混合型 ANOVA 發現動作者、注視區域和嘗試順 序的效果達統計顯著水準,分別為:F (2, 44) = 4.88, p = .012;F (1, 44) = 6.53, p

= .014;及 F (2, 43) = 57.33, p < .001。注視區域和嘗試順序的交互作用亦達統計 顯著水準,F (2, 43) = 5.79, p = .006。整體而言,與後二次嘗試相形下,嬰兒在 前二次嘗試花較多時間注視影片。此外,注視運動路徑的時間遠多於注視終點物 體或非終點物體的時間,分別是:t (47) = 10.51, p < .001 及 t (47) = 9.31, p < .001;

後兩者之間並無顯著差異。進一步分析主要效果,發現:嘗試順序效果只限於解 釋運動路徑的注視時間差異,t (46) = 3.46, p = .001;前二次和後二次嘗試注視終 點物體或非終點物體的時間差異並不顯著。有關動作者的效果,Ryan 事後檢定 比較組間差異(α = .05),發現:整體而言,在運動期間,人手組比布手組或自發

31

32

33 表 16

實驗 2:經由短路徑時,嬰兒初次注視終點物體與珠子到達終點物體的平均時間 (ms)差異

組別 人數 M (SD)

人手 9 -1198 (862)

布手 12 -917 (650)

珠子 8 -1003 (979)

註 排除注意到動作者後無選擇物體反應的嘗試後,四次嘗試中,有效嘗試須達 二次以上才納入分析

表 17

實驗 2:經由長路徑時,嬰兒初次注視終點物體與珠子到達終點物體的平均時間 (ms)差異

組別 人數 M (SD) M (SD)_corrected

人手 15 2024 (1542) -2044 (1572) 布手 11 2860 (1241) -1240 (1169)

珠子 12 2043 (1742) -1966 (1708)

註 排除注意到動作者後無選擇物體反應的嘗試後,四次嘗試中,有效嘗試須達 二次以上才納入分析

初始的物體選擇偏好

為確保嬰兒使用動作者提供的訊息進行物體選擇,在潛伏期及預測性注視的 分析中,注意到動作者後才注視物體的反應才會納入最後分析,然而,隨著嘗試 次數增加,嬰兒可能在尚未注意到動作者之前,即已在知覺上偏好注視某個物 體。為了探討熟悉效應對初始注視偏好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分析運動期間內,

不管是否已注意到動作者,在首次的物體選擇反應中,嬰兒注視其中之一物體的 比率是否顯著高於隨機。

表七、表八分別表示在短路徑與長路徑時,不管是否注意到動作者,各組嬰 兒在運動期間內首次的物體選擇反應中,偏好注視終點物體與非終點物體的平均 比率。以單一樣本 T-test 檢定注視偏好是否顯著大於隨機機率(P = .5),結果顯示:

34

在短路徑情境中,不論觀看手或自發動的物體,全部的組別皆未表現明顯的選擇 偏好;在長路徑情境中,人手組與布手組的嬰兒皆偏好選擇終點物體,但只有後 者的偏好達到統計顯著水準,t (15) = 2.47, p = .026。

為了瞭解在不同路徑情境中,三組嬰兒對於路徑停止的位置是否有特別的偏 好,我們重新整理表七和表八的資料。在短路徑情境中,由於動作者出現的位置 從與目標物位於同一邊,並不經過非目標物,如嬰兒初次選擇的物體為終點物 體,記為「近端偏好」,如初次選擇的物體為非終點物體,則為「遠端偏好」;相 反地,在長路徑情境中,因動作者從目標物的對側位置出現,初次選擇的物體為 終點物體或非終點物體時,分別記為「近端偏好」或「遠端偏好」。然而以 One-Way ANOVA 分別在短路徑和長路徑情境中,分析動作者對近端偏好和遠端偏好的影 響,並沒有發現顯著的動作者效果。

表 18

實驗 2:經由短路徑時,運動期間內首次注視物體為終點物體或非終點物體的平 均比率

組別 人數 終點物體 非終點物體

人手 15 .48 (.23) .52 (.23)

布手 15 .38 (.29) .62 (.29)

珠子 13 .53 (.27) .47 (.27)

註 排除無注視物體的嘗試後,四次嘗試中,有效嘗試達二次以上才納入分析

表 19

實驗 2:經由長路徑時,運動期間內首次注視物體為終點物體或非終點物體的平 均比率

組別 人數 終點物體 非終點物體

人手 16 .62 (.32) .38 (.32)

布手 16 .65 (.24) .35 (.24)

珠子 15 .54 (.25) .46 (.25)

註 排除無注視物體的嘗試後,四次嘗試中,有效嘗試達二次以上才納入分析

3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