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果與討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8-96)

4-1 準直矽奈米草的製作與表面抗反射研究

我們根據楊閔智學長等人 [12、25] 先前的研究,發現了另一種 製作一維奈米結構的方法。藉由單純的氫氣(H2)電漿乾式蝕刻方式,

在不需任何催化劑或是硬質罩幕的情形下,可在 6 吋矽晶片(100)上 製作出具有均勻高度及直徑且準直排列的矽奈米草,而此結構本身也 具有極佳的抗反射特性。同時研究中也提到,此法在許多應用上都是 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例如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以及太 陽能電池(solar cell)等方面。於是,我們參考先前的研究參數,企圖 再現此一維奈米結構,並從中研究矽奈米草的其它特性。

本實驗我們使用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沈積系統(HDP-CVD)做為 電漿蝕刻機台。剛開始先利用學長的參數嘗試製作,並用 n&k 光譜 儀(n&k analyzer)量測蝕刻後的晶片反射率,做為判斷矽晶片表面是否 有奈米草現象發生的初步依據 [25]。但是經由不斷的實驗嘗試、參 數的改變設定,再加上研究期間機台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發現無

法再現滿意的成果,如(圖 4.1)所示。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Reflectance (%)

Wavelength (nm)

silicon wafer

plasma-etched wafer

圖4.1 用 n&k analyzer 量測蝕刻後的晶片(plasma-etched wafer)反射 率,與silicon wafer 做比較。

後來經由我們的討論結果,決定嘗試在做製程參數前先將矽晶片 表面做前處理的動作(即使用 CF4 與 O2 電漿做腔體的清潔)。於是實 驗結果發現,經由改變前處理的時間再加上製程步驟,將蝕刻後的晶 片用n&k analyzer 量測,我們即觀察到反射率下降的情形發生,如(圖 4.2)所示。同時,也可輕易地用肉眼觀察到它們之間在顏色上的變化,

隨著前處理的時間增長其蝕刻後的晶片,顏色會從黃色(yellow)逐漸 轉暗。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Reflectance (%)

Wavelength (nm)

silicon wafer

clean( 4min)+Make(30min) clean( 8min)+Make(30min) clean(16min)+Make(30min)

圖4.2 用 n&k analyzer 量測,經不同前處理時間所蝕刻後的晶片反 射率,與silicon wafer 做比較。

由以上所觀察到的初步結果,已經明顯暗示我們矽晶片表面有奈 米草的結構發生 [25]。於是我們先針對這三組蝕刻後的晶片做了一 系列熱場發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TFSEM)的量測。(圖 4.3 ~ 4.5)為經 4 min、8 min、16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 TFSEM

上視圖。(圖 4.6 ~ 4.8)為經 4 min、8 min、16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 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TFSEM 側視圖。從這一系列(圖 4.3 ~ 4.8)的 圖中可發現:

(1)利用前處理的方法對再現準直矽奈米草是有幫助的;

(2)我們大略估算奈米草的基底直徑約為 20 ~ 25 nm,此結果與先 前的研究 [12] 相近;

(3)我們也觀察到此奈米草可完整分佈在 6 吋矽晶片(100)上;

(4)此系列的奈米草長度,隨著前處理時間的增加而有增長的趨 勢。

但是我們也發現到,前處理時間越久所蝕刻後的晶片表面會有高 度不均勻的現象產生。於是這次我們只針對矽晶片在不同前處理時間 下的結果,做TFSEM 的量測。(圖 4.9 ~ 4.11)為只經 4 min、8 min、

16 min 前處理的矽晶片,在 TFSEM 下的側視圖。從這三張圖中讓我 們清楚的瞭解,原來矽晶片在做完前處理後的表面,有類似聚合物 (polymer)的附著現象,且隨時間的增加而表面越不平整,所以這可能 是造成蝕刻後的晶片表面會有高度不均勻的原因。同時此表面經由後 續接觸角量測儀(contact angle)的量測得知,其最大接觸角約為 40.90°

(非疏水範圍),因此初步排除是碳氟化合物。

最後我們透過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觀察經 4 min 前處理所

蝕刻後的矽奈米草,如(圖 4.12)所示。(圖 4.12)為經 4 min 前處理所蝕 刻後的矽奈米草,在 TEM 中的影像。從圖中我們可觀察到,奈米草 表面為矽的單晶結構。

以上是我們利用前處理方法再現準直矽奈米草的研究過程。跟先 前的研究 [12] 比較可看出一些差異性:

(1)利用前處理法來再現奈米草,以 4 min 前處理的均勻性最佳;

(2)奈米草的高度目前最高約在 100 nm 左右;

(3)反射率的下降有限,起因於奈米草的深度不夠。

而本電漿製程與矽半導體製程完全相容,這更顯示此奈米結構具有應 用在半導體元件上的潛力。同時,未來將繼續朝奈米草的高度邁進,

以其得到更低的反射率結果,相信對表面需要抗反射結構的元件而言 也是一大應用。

圖4.3 經 4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 TFSEM 上 視圖。

圖4.4 經 8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 TFSEM 上 視圖。

圖 4.5 經 16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 TFSEM 上視圖。

圖4.6 經 4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 TFSEM 側 視圖。

圖4.7 經 8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 TFSEM 側 視圖。

圖 4.8 經 16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晶片,在不同倍率下的 TFSEM 側視圖。

圖4.9 只經 4 min 前處理的矽晶片,在 TFSEM 下的側視圖。

圖 4.10 只經 8 min 前處理的矽晶片,在 TFSEM 下的側視圖。

圖4.11 只經 16 min 前處理的矽晶片,在 TFSEM 下的側視圖。

圖4.12 經 4 min 前處理所蝕刻後的矽奈米草,在 TEM 中的影像。

4-2 準直矽奈米草的表面親疏水研究

從楊氏方程式(Young's Equation) [26] 可知,接觸角的大小與表 面親疏水性有關,即使一光滑平坦且疏水性高的表面,其接觸角最大 也僅能接近120° 而已 [38]。同時從仿生的研究中得知,1997 年德國 波昂大學植物學家Wilhelm Barthlott 發現 [31],蓮花之所以有超疏水 (θ >150o)的現象產生,主要為蓮葉表面的粗糙結構(包含微米與奈米 等級)與結構中低表面能的化學物質有關。由此可推知,影響材料表 面親疏水特性的關鍵,主要有:(1)表面結構,(2)表面能量。

於是本實驗在「表面結構」方面,我們將先前研究中 [12] 在不 同蝕刻時間下所製作的五組準直矽奈米草(視為不同的粗糙表面)與 矽晶片拿來當作不同的表面結構。(圖 4.13)為矽晶片只經氫電漿蝕刻 (a) 10 min,(b) 20 min,(c) 30 min,(d) 40 min,(e) 50 min 後之 TFSEM 的側視圖 [25]。

至於「表面能量」方面,我們先利用contact angle 做初步的量測,

觀察到矽晶片表面為親水性(約 26.90°)、矽奈米草表面為超親水性。

於是我們藉由氧化矽乾式蝕刻機(TEL5000)在矽晶片表面上施以不同 時間含氟(CF4、CHF3)的表面處理來企圖降低表面能。因為在所有元 素中氟有最小的原子半徑與最大的電負度,若是氟與碳能形成穩定的 共價鍵將會致使材料表面擁有低表面能的性質 [36]。經由實驗發

現,在矽晶片上施以CHF3(3sec) 表面處理後的 static angle 為最大(約 110.34°)。因此我們將使用 CHF3(3sec) 的表面處理來降低表面能。

圖4.13 矽晶片只經氫電漿蝕刻(a) 10 min,(b) 20 min,(c) 30 min,

(d) 40 min,(e) 50 min 後之 TFSEM 的側視圖 [25]。

以下我們將用12 組試片來做表面親疏水的研究。(表 4.1)為表面 親疏水研究的 12 組試片示意圖。首先,我們利用 contact angle 量測 這12 組試片的 static angle,如(表 4.2)所示。從(表 4.2)中可觀察到,

先前所製作的準直矽奈米草,即試片H2(10min) ~ H2(50min),其表面 的static angle 皆為親水性(θ <90o)。而經我們利用前處理法所製作的 矽奈米草,其表面的static angle 皆為超親水性,如(圖 4.14)所示。以 上兩者間的差異可能是先前製作的試片存放太久所致。同時我們也觀 察到,Si wafer(視為一光滑平坦表面)表面為親水性,但經 CHF3(3sec) 的表面處理後,其static angle 也才 110.34° 而已,此結果可從楊氏方

程式的理論中得到證實。接著我們觀察試片H2(10min) ~ H2(50min)在 經 CHF3(3sec) 降低表面能處理的前後變化,發現了類似蓮花超疏水 的現象,雖然static angle 最大約到 145.49° 而已,如(圖 4.15)所示,

還未達超疏水的條件,但從此結果的趨勢可得知,表面的粗糙結構與 結構中的低表面能物質,的確是影響材料表面成為疏水或超疏水的關 鍵。最後我們也發現,在 Si wafer(視為一光滑平坦表面)表面上施以 CHF3(3sec) 的降低表面能處理,其 static angle 提高至 110.34°,但若 想要進一步提高static angle,則需利用粗糙的表面結構輔助之。

接著我們將經 H2(30min)+CHF3(3sec) 的矽奈米草做穿透式電子 顯微鏡(TEM)的分析,如(圖 4.16)所示。從(圖 4.16)中可觀察到,矽奈 米草表面結構並未受到 CHF3(3sec) 的表面處理所破壞,但在對矽奈 米草的尖端做能量散佈X 光分析儀(EDS)的分析中,卻不易分析出含 C、F 的疏水層。於是我們利用傅式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來分析 經CHF3(3sec) 處理後的表面鍵結,如(圖 4.17)所示,由此可知影響其 疏水的原因為表面有C-F 鍵結所致 [39]。

表 4.1 表面親疏水研究的 12 組試片示意圖。

(01) Si wafer (07) Si wafer +CHF3(3sec) (02) H2(10min) (08) H2(10min)+CHF3(3sec) (03) H2(20min) (09) H2(20min)+CHF3(3sec) (04) H2(30min) (10) H2(30min)+CHF3(3sec) (05) H2(40min) (11) H2(40min)+CHF3(3sec) (06) H2(50min) (12) H2(50min)+CHF3(3sec)

表 4.2 12 組試片之 static angle 的量測值。

static angle static angle (01) Si wafer 26.90° (07) Si wafer +CHF3(3sec) 110.34°

(02) H2(10min) 77.20° (08) H2(10min)+CHF3(3sec) 121.73°

(03) H2(20min) 76.06° (09) H2(20min)+CHF3(3sec) 129.00°

(04) H2(30min) 14.18° (10) H2(30min)+CHF3(3sec) 145.49°

(05) H2(40min) 76.86° (11) H2(40min)+CHF3(3sec) 130.37°

(06) H2(50min) 23.76° (12) H2(50min)+CHF3(3sec) 134.87°

圖4.14 利用前處理法所製作的矽奈米草,其表面的 static angle 為超 親水性。

圖4.15 經 H2(30min)+CHF3(3sec)的矽奈米草,其表面的 static angle 約145.49°。

圖 4.16 經 H2(30min)+CHF3(3sec)的矽奈米草,上圖為 TEM 中的影 像,下圖為對矽奈米草尖端所做的EDS 分析。

圖4.17 影響疏水的原因為表面有 C-F 鍵結所致。

再來我們從理論的觀點出發,對此結果做分析。一般解釋表面粗 糙度對接觸角的影響包括Wenzel model 與 Cassie model [27 ~ 29]。在 Wenzel model 中,疏水表面的接觸角隨粗糙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疏 水端 Wenzel model 由於液體與固體的接觸面積增加會提高表面能 量,因此 Cassie model 常存在於疏水端。由此可知,經 CHF3(3sec) 降 低表面能處理後的矽奈米草符合 Cassie model。同時,從(圖 4.16)可 知,對矽奈米草結構而言,由於奈米草的間距僅有約 20 nm,使得其

間距間的Laplace pressure 極大 [40],有助於驅使液體進入或排出奈 米草,如(圖 4.18)所示。Laplace pressure 與表面張力成正比,而與曲 率半徑成反比,且壓力方向總是指向曲率中心。由此可知,矽奈米草 在疏水表面下的 Laplace pressure 情形。又因奈米草緻密地分佈於大 面積上,可想而知其利用Laplace pressure 撐起液滴的情形。

圖4.18 模擬矽奈米草結構在不同的 Laplace pressure(紅色箭頭)下的 示意圖,(a)為親水表面,(b)為疏水表面。

一般來說符合Cassie model 是有助於液滴的滾動,但經由我們的 實驗發現,液體在經 CHF3(3sec) 處理後的矽奈米草表面上是不易滾 動的,如(圖 4.19)所示,此結果讓我們感到好奇。我們進一步對 H2(10min ~ 50min)+CHF3(3sec) 的試片做 advancing angle 與 receding angle 的量測發現,導致接觸角遲滯的原因主要是 receding angle 減少 所致,如(圖 4.20)所示。於是,我們嘗試解釋發生此原因可能的機制,

如(圖 4.21)所示。在(圖 4.21)中,(a)表示液滴離開矽奈米草時,因固 液氣三相線(three phase line)受奈米草阻礙,需克服能障,導致液滴不 易滾動;(b)顯示前進角的阻礙較小。

最後,我們再將矽奈米草用n&k analyzer 量測,觀察經 CHF3(3sec) 處理前後的反射率結果,如(圖 4.22) ~ (圖 4.26)所示。結果顯示矽奈 米草經 CHF3(3sec) 降低表面能處理後,其表面反射率有下降的趨 勢。由此可知,我們所研究的準直矽奈米草,不僅本身有抗反射的特 性,而且可透過 CHF3(3sec) 的表面處理使其由親水表面變疏水表面 後的抗反射特性依然存在。

圖4.19 液體在經 CHF3(3sec) 處理後的奈米草表面是不易滾動的。

0 10 20 30 40 50 6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contact angle(degree)

H2 plasma etching time(min)+CHF

3(3sec) static angle advancing angle receding angle

圖 4.20 量測 H2(10min ~ 50min)+CHF3(3sec)試片的 static angle、

advancing angle 與 receding angle。

圖4.21 (a)表示液滴離開矽奈米草時,因三相線受奈米草阻礙,需克 服能障,導致液滴不易滾動;(b)顯示前進角的阻礙較小。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Re flectan c e ( % )

Wavelength (nm)

H2(10min)

H2(10min)+CHF3(3sec)

圖4.22 用 n&k analyzer 量測,H2(10min) 與 H2(10min)+CHF3(3sec) 的反射率。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Reflec tanc e (%)

Wavelength (nm)

H2(20min) H2(20min)+CHF

3(3sec)

圖4.23 用 n&k analyzer 量測,H2(20min) 與 H2(20min)+CHF3(3sec) 的反射率。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Reflectanc e (%)

Wavelength (nm)

H2(30min)

H2(30min)+CHF3(3sec)

圖4.24 用 n&k analyzer 量測,H2(30min) 與 H2(30min)+CHF3(3sec) 的反射率。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Reflec tanc e (%)

Wavelength (nm)

H2(40min)

H2(40min)+CHF3(3sec)

圖4.25 用 n&k analyzer 量測,H2(40min) 與 H2(40min)+CHF3(3sec) 的反射率。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Reflec tanc e (%)

Wavelength (nm)

H2(50min)

H2(50min)+CHF3(3sec)

圖4.26 用 n&k analyzer 量測,H2(50min) 與 H2(50min)+CHF3(3sec) 的反射率。

第五章

總結與未來展望

5-1 總結

1. 在準直矽奈米草的製作與表面抗反射研究方面:

¾ 利用前處理的方法對製作準直矽奈米草是有幫助的。

¾ 前處理的時間越長,會導致矽晶片表面有不均勻的形貌。

¾ 目前矽奈米草的深度可達 100 nm 左右,致使表面抗反射的效 果有限。

2. 在準直矽奈米草的表面親疏水研究方面:

¾ 準直矽奈米草經 CHF3(3sec) 的表面處理來降低表面能,可使 原本超親水(θ~ 0°)的表面轉換成接近超疏水(θ→150°)的表 面。

¾ 在疏水表面,水滴是以 Cassie model 存在,而阻礙水滴滾動主 要是由於奈米草阻礙後退角移動所致。

¾ 本製程的奈米草結構可同時兼具抗反射與親疏水的特性。

5-2 未來展望

1. 我們已經將此製程技術整合進半導體微影製程中,下圖乃利用氧 化矽為遮罩,可選擇性蝕刻出奈米草在微通道中,若結合奈米草 親疏水的特性,此製程未來在微流通道的應用頗具潛力。

2. 未來將繼續進行關於矽奈米草高度與密度的研究,探討其抗反射 與表面親疏水的特性,並應用於相關元件。

參考文獻

[1] S. Iijima, Nature (London), 354, 56 (1991)

[2] Y. Cui, Z. Zhong, D. Wang, W. U. Wang, and C. M. Lieber, Nano Lett., 3, 149 (2003)

[3] M. H. Huang, S. Mao, H. Feick, H. Yan, Y. Wu, H. Kind, E. Weber, R. Russo, and P. Yang, Science, 292, 1897 (2001)

[4] M. Law, H. Kind, F. Kim, B. Messer, and P. Yang, Angew. Chem.

Int. Ed., 41, 2405 (2002)

[5] N. G. Shang, F. Y. Meng, F. C. K. Au, Q. Li, C. S. Lee, I. Bello, and S. T. Lee, Adv. Mater., 14, 1308 (2002)

[6] Y. Cui, L. J. Lauhon, M. S. Gudiksen, J. Wang, and C. M. Lieber, Appl. Phys. Lett., 78, 2214 (2001)

[7] N. Wang, Y. H. Tang, Y. F. Zhang, C. S. Lee, and S. T. Lee, Phys.

Rev. B, 58, R16024 (1998)

[8] Y. F. Mei, Z. M. Li, R. M. Chu, Z. K. Tang, G. G. Siu, R. K. Y. Fu, P.

K. Chu, W. W. Wu, and K. W. Cheah, Appl. Phys. Lett., 86, 021111 (2005)

[9] P. A. Lewis, H. Ahmed, and T. Sato, J. Vac. Sci. Technol. B, 16,

2938 (1998)

[10] D. G. Choi, H. K. Yu, S. G. Jang, and S. M. Yang, J. Am. Chem.

Soc., 126, 7019 (2004)

[11] C. H. Hsu, H. C. Lo, C. F. Chen, C. T. Wu, J. S. Hwang, D. Das, J.

Tsai, L. C. Chen, and K. H. Chen, Nano Lett., 4, 471 (2004)

[12] M. C. Yang, J. Shieh, C. C. Hsu, and T. C. Cheng, Electrochem.

Solid-State Lett., 8, C131 (2005)

[13] B. Chapman, Glow Discharge Processes (New York:Wiley), 8 (1980)

[14] 黃俊凱、楊忠諺, NDL Nano Communications, 9, 33 (2002) [15] H. N. Waltenburg, and J. Yates, Chem. Rev., 95, 1589 (1995) [16] Hong Xiao 著, 張鼎張、羅正忠 譯, 半導體製程技術導論, 台

灣培生教育出版, 台北市 (2002)

[17] C. G. Bernhard, Endeavour, 26, 79 (1967)

[18] http://www.funktionale-oberflaechen.de/english/h2_rv.html

[19] Y. Kanamori, H. Kikuta1, and K. Hane, Jpn. J. Appl. Phys., 39, L735 (2000)

[20] C. C. Striemer, and P. M. Fauchet, Appl. Phys. Lett., 81, 2980 (2002)

[21] Z. Yu, H. Gao, W. Wu, H. Ge, and S. Y. Chou, J. Vac. Sci.

Technol. B, 21, 2874 (2003)

[22] Y. Zhao, J. Wang, and G. Mao, Opt. Lett., 30, 1885 (2005)

[23] Y. Kanamori, K. Hane, H. Sai, and H. Yugami, Appl. Phys. Lett., 78, 142 (2001)

[24] C. Lee, S. Y. Bae, S. Mobasser, and H. Manohara, Nano Lett., 5, 2438 (2005)

[25] J. Shieh, C. H. Lin, and M. C. Yang, J. Phys. D: Appl. Phys., 40, 2242 (2007)

[26] K. Ma, T. S. Chung, and R. J. Good, J. Polym. Sci. B, 36, 2327 (1998)

[27] R. N. Wenzel, Ind. Eng. Chem., 28, 988 (1936) [28] M. Callies, and D. Quere, Soft Matter, 1, 55 (2005)

[29] A. B. D. Cassie, and S. Baxter, Trans. Faraday Soc., 40, 546 (1944)

[30] S. Herminghaus, Europhys. Lett., 52, 165 (2000) [31] W. Barthlott, and C. Neinhuis, Planta, 1, 202 (1997)

[32] T. Sun, L. Feng, X. Gao, and L. Jiang, Acc. Chem. Res., 38, 644 (2005)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8-9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