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0-75)

5.1 結論

逐漸邁向少子化、高齡化社會與年輕人口移往都市的台灣,留在中小型鄉鎮人口 多半為學童與高齡者,因此,中小型鄉鎮接駁公車將成為建立我國無縫運輸環境之重 要課題,囿因交通分區限制致使傳統公車路線規劃無法適用此一類型鄉鎮,因此本研 究融入服務科學概念:服務之實務、跨領域整合、價值交換的服務系統與創造活動的 服務系統,透過訪問具有民意基礎之鄉長與村長建議做為接駁公車路線設計之基礎,

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工具與基因演算法建立模式,提出一考量當地需求並能同時 考量成本效益之中小型鄉鎮接駁路線設計方法與模式。

接駁公車路線設計方法共有現況資料分析、資料蒐集、鄉長與村長訪談、初步路 線設計、實地踏勘與路線調整與路線確認共六項步驟,其中透過鄉村長訪談與座談會 討論並瞭解需求,並依據需求設置預設站點,再依據預設站點 500 公尺涵蓋重要地標 給予不同之評分;透過刪除不可行道路以避免設計路線發生公車無法行駛、避免路線 過度彎繞與避免與既有路線重複率過高;在設計過程中建置各項基本資料作模式輸入 資料,透過模式限制候選路線行駛時間限制產生候選路線;經基因演算法求解出一最 適接駁路線組合,經以新竹縣橫山鄉為例,進行接駁公車路線設計,舉辦鄉村長座談 會已取得橫山鄉鄉村長認可於第一次設立之預設站點,共產生 35 條可行候選路線,

經求解後以 4 條候選路線作接駁公車路線組合,可提升橫山鄉整體大眾運輸服務可及 性 14%,路線設計完成後再次舉辦鄉村長座談會,經鄉村長與專家學者確認路線可行,

並滿足在地民眾實際需求,顯示本研究整合服務科學與地理資訊系統技術設計之接駁 公車路線可確實提升大眾運輸服務可及性既能滿足民眾需求並降低空間服務縫隙,可 做為未來中小型鄉鎮接駁公車路線設計之參考。

5.2 建議

由於本研究目前以路線設計為主要研究範圍,並未針對班次與營運模式進行探討,

並接駁公車路線設計模式有固定起點等基本資料需要輸入,故後續可針對下列事項作 為研究方向:

一、建議路線之行駛班次與營運模式進行探討。

二、根據過往案例,實際營運後會產生實際運量與預期不符,建議未來研究可探討接 駁路線運量保證機制或行銷宣導方式。

三、建議未來研究可考量新型態運輸方式,如彈性運輸系統或公共自行車租賃接駁系 統。

四、隨著永續經營的概念,現今接駁公車路線逐漸增加,且多為免費路線,為避免補 助金費不足路線也隨之消失情況,未來可以朝向永續經營的方向進行規劃,探討 永續經營的營運模式。

63

參考文獻

1. 徐琪(2008),「基於服務科學的物流服務創新模式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第 25 卷,第四期,55-58。

2. 許明德(2008),「服務科學」,科學發展,第 424 期,68-72。

3. 包國憲、張曉蘭(2011),「基於服務科學的虛擬企業信任機制研究」,商業研究,

第 406 期,107-111。

4. 林玉惠、萬鐘汶、陸大榮(2009),「製造業轉型為服務導向企業之研究:以服務科 學的觀點」,科技管理學刊,第 14 卷,第 2 期,59-96。

5. 王培林(2008),「服務科學研究與分析」,圖書館雜誌,第 3 期,2-7。

6. 臺北市議會公報,第 86 卷,第 10 期,臺北市聯運公車運價調整案,3512-3521。

7. 林昇甫與徐永吉(2009),遺傳演算法及其應用,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 王慶瑞(2001),「運輸系統規劃」,正揚出版社。

9. 陳佐瑲(2000),空間互動模型中可及性變數之敏感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 大學都市計畫學系,台南。

10. 許惠雯(2003),資訊應用對城市空間變遷之模擬研究─由空間可及性量測加以探 討,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與管理研究所,台南。

11. 葉仲斌(2007),晶圓代工產業服務價值傳遞與服務創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台北。

12. 彭舒淳(2008),由永續運輸觀點建構市區公車路線方案之最佳組合,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

13. 曾子芳(2010),應用服務科學於會展產業之系統化服務創新:以世界博覽會為例,

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研究所,台中。

14. 柯玲杏(2010),以服務科學為基礎之遠距健康服務系統之初步描述分析,碩士論 文,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南投。

15. 陳惠國(2010),服務科學與先進交通管理服務,中華民國運輸學會交通評論。

16.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因應公路客運業市場環境與結構改變政府之輔導轉型策略與 管理技術研究,101 年 12 月。

17. 行 政 院 經 濟 建 設 委 員 會 , 公 路 大 眾 運 輸 發 展 計 畫 ,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115&key=%E5%85%AC%E8%B7%AF

%E5%85%AC%E5%85%B1%E9%81%8B%E8%BC%B8%E7%99%BC%E5%B1%

95%E8%A8%88%E7%95%AB。

18. 行 政 院 經 濟 建 設 委 員 會 , 公 路 大 眾 運 輸 提 昇 計 畫 (102-105 年 ) ,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7398。

19. 台 灣 服 務 科 學 學 會 ,

http ://www.s3tw.org/dispPageBox/DemoCp.aspx?ddsPageID=MAINBAR1G。

20. 吳東怡(2013),「整合社區民眾意識與地理資訊系統之接駁公車路線設計方法─以 新竹縣新豐鄉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大專生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 告。

21. Alan T.Murray. (2001) “Strategic analysis of public transport coverage.”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Vol.35, Issue 3,pp.175-188.

22. Md. Sha Al Mamun and Nicholas E. Lownes(2011)“A Composite Index of Public Transit Accessibility.” Journal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Vol. 14, Issue 2,pp.69-86.

23. Murry A, Davus R, Stimson R, Ferreira L(1998). “Public transport access.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D :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Vol.3, Issue 5,pp.319-328.

24. Alan T.Murry(2001)“Strategic analysis of public transport coverage.”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Vol.35, Issue 3,pp.175-188.

25. ALAN T. MURRAY(2003)“A Coverage Model for Improving Public Transit System Accessibility and Expanding Access.”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Vol.123, Issue 1-4,pp.143-156.

65

26. S. Biba, K.M. Curtin and G. Manca.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opulation with walking access to trans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24, Issue 3, March 2010, pp.347-364.

27. Ruihong Huang and Yehua D. Wei (2002) “Analyzing Neighborhood Accessibility via Transit in a GIS Environ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8, Issue 1,pp.39-47.

28. Matthew Pitot, Tan Yigitcanlar, Neil Sipe, Rick Evans(2006). “Land Use and Public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Index (LUPTAI) tool: the development and pilot application of LUPTAI for the Gold Coast.” Institute of Transport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Social Research in Transport (SORT) Clearinghouse,pp.1-18 .

29. Suzanne Mavoa, Karen Witten, Tim McCreanor, David O’Sullivan(2012). “GIS based 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 via public transit and walking in Auckland.”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20,pp.15-22.

30. Calvin P. Tribby, Paul A. Zandbergen(2012). “High-resolution spatio-temporal modeling of public transit accessibility.”Applied Geography ,Vol.34,pp.345-355.

31. Belinda M. Wu, Julian P. Hine(2003). “A PTAL approach to measuring changes in bus service accessibility.”Transport Policy ,Vol.10, pp.307-320.

32. Timothy C. Matisziw , Alan T. Murray , Changjoo Kim (2006). “Strategic route extension in transit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171, Issue 2,pp.661-673.

33. Kevin Manaugh and Ahmed M. El-Geneidy(2010). “Who benefits from new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Evaluating social equity in transit provision in Montreal.”

McGill University,pp.1-24.

34. Vansteenwegen, P. & Van Qudheusden, D (2007) .“The Mobile Tourist Guide : An OR Opportunity.”OR Insight ,Vol.20 ,Issue 3,pp.21-27.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0-7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