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川創意的發想,也一探了賴聲川在戲劇編導的堂奧,更活化了《賴聲川的創意學》

一書的精髓。再就最劇作析為《暗戀》劇組、《桃花源》劇組及戲中戲三部分談劇 中「主要腳色的劇場詮釋」,就劇作中的主要腳色因詮釋者的不同賦予了劇作不同 的風貌而探討,而「演員的個人魅力」更建構了劇作的魅力因子,亦進而深究其 魅力所在,歸結出劇作中的「經典」所在。

第四章《暗戀桃花源》文本的內蘊,閱讀劇本能暫時回到劇作上,並在劇作 的字裡行間領略戲劇的文字之美,後現代文化下因科技的發達更有了劇作的視聽 錄影得以還原劇作演出的當下,因此文本的研究必得包含劇作的文字劇本及影視 DVD 錄影,以藉此探討劇作的深沉內蘊。《暗戀桃花源》初看是一齣「戲中戲」, 而這戲中戲裡又多所相互指涉,看似只是兩個不相干的劇團正爭搶彩排場地,但 實質上卻互滲出許許多多後設的主題,本章先就《暗戀桃花源》一劇拼貼離散的 劇情,將《暗戀桃花源》的劇情先行拆解為:《暗戀》的分裂與干擾、《桃花源》

的分裂與干擾及戲中戲之外的戲三部分探討。之後,說明本劇情節為遊走式三段 性敘事表達,分析出本劇的敘事性結構並探討劇中濃重的後設戲劇語言,裂解出 本劇的旨意。再深入探究後現代中的重要特質「雙關互滲」如何形構出本劇的劇 場話語。

第五章《暗戀桃花源》的複調重演,《暗戀桃花源》因為是一齣「彩排」的戲,

因為從來都不是正式演出,所以它一直都是「不確定的」,也因此它永遠是「未完 成式」。《暗戀桃花源》一直都是有機的、不斷在更新的,首先就文本的複調而言,5 賴聲川的戲一直都是像巴哈的音樂是多音交響的,在設定劇作之初就已經有多個 主題隱藏其中,而觀者可隨機擷取自己領略的部分加以詮釋,而在演員的劇作展 現時又能因著演員個人的理解與領悟有著不同的呈現,所以呈現的滋味極其豐富,

劇作必得考量呈現時的差異,感動才能升溫,而《暗戀桃花源》的有機讓每回的 演出或多或少因為時代背景的變遷、演員的表達詮釋、演出形式的不同、演出地 的人文風貌、消費端觀眾的質素與互動多寡影響到每齣戲呈現的風貌,這些個複 雜的因子讓《暗戀桃花源》常能創造出不斷的驚奇,且《暗戀桃花源》是賴聲川 特有的「規劃性集體即興創作」而成的劇作,更是眾人共同形構而成的劇作,是 植基於眾人潛意識中所發掘出的議題,並不限於一時一地的議題,是眾人所成就 的眾人事,更是集體潛意識的具體呈現,宛若多音交響,和諧的演奏眾人集體的 夢境。而因其後現代的特質形成對話的不斷更新,產生了不斷更新的趣味性,也 有了不斷生發出的大小議題。之外,看似與表演無關的「消費端的舞台行銷」卻 是後現代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後現代文化中,消費是大眾唯一較為自覺的行 為,更是後現代文化時代的代表,消費端的行銷整合是一齣戲能否持續創造價值 必要而確實的考量。

第六章,結論,歸結出《暗戀桃花源》得以常演常新的原因,從本論文探討的各

5 筆者 2012 年 2 月 11 日訪談劉培能

9

個環節中即可歸納出《暗戀桃花源》是不拘時代與地域性的,它有著各種的風貌,

劇作得以長存是將時代給凝結了,它能將劇中的情境套在任何的時代,它所呈現 的情感是任何時代都會有的人們共同的記憶與追尋,更後現代文化中《暗戀桃花 源》的舞台魅力。

10

第二章 台灣社會與劇場的後現代現象

現今世代下的人生,是劇變下的人生,也是後現代的人生,更是在無限過程 中尋求意義的人生。尼采(Nietzsche)說:「上帝已死!」他認為上帝只是個「臆 想」,是人們在可以想像的範圍內造就出來的,而所謂的「世界」更應該是自己造 成的,「理智、外表、意志以及愛,都應當變成自己的世界!」1,如果不抱持希望 怎能忍受生命?人們是不能活在不可理喻或沒有理性的世界,所以他在《查拉圖 斯特如是說》一書中提到:

朋友,我對你吐出我的肺腑之言︰如果有上帝,我豈能忍受自己並非那上 帝!因此,上帝並不存在。2

尼采以先驅的立場揭示了現代人價值的危機,一再地呼籲了人們要真正將自己的 目標定在「超越自我」,想要了解人類的一切就得去接觸一切,或許他是一個「烏 托邦主義者」,他願意跟虛無主義戰鬥,他仍然認為通過「超人」豐富的生活經驗 可以解決人生的問題﹕

超人並不是為了一時救贖,完成人生而去倚賴虛妄的上帝的弱者,而是要 在創造的無限過程中尋求人生意義的人。3

後現代文化呈現了「合唱」,它們 和樂地完全融入群眾,不主張孤單地

「獨唱」,後現代文化需要愉悅與美 感,不反對裝飾,甚而喜歡雕飾,它 們不改造城市,它們是要在城市中生 活,更重要的是要消費城市。在文化 意義上,後現代主義的「通俗文化」

可與現代主義的「菁英主義」相抗衡,

而哈山(Ihab Hasan)則更深入地認定後 現代主義是通俗文藝、沉默文學、大

2-1-10 1986 年-首演版 照片來源–表演工作坊提供

1 尼采著,余宏容譯,2001〔民 90〕,《查拉圖斯特如是說》,台北市,志文,第 122 頁。

2 尼采著,余宏容譯,2001〔民 90〕,《查拉圖斯特如是說》,台北市,志文,第 122 頁。

3 尼采著,余宏容譯,2001〔民 90〕,《查拉圖斯特如是說》,台北市,志文,第 10 頁。

11

眾文化、解構主義,或是超人

(Superman)和果陀(Godot),更是「內 在性」及「不確定性」。4 後現代突破

12 1992 年電影版、1999 年版、2010 年新 暗戀桃花源(越劇版)、2012 年版(2006

13

14

尤其到了 1986 年,政府決定廢除「戒嚴令」,黨禁解除,服務業的人口數超過 了工業人口數,台灣正式邁入後工業社會,當時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及哈山(Ihab Hasan)多次來台訪問講學,後現代文化的引進到達高峰,後現代文化的氛圍濃厚地 傳播,彰化民眾開始自覺而有了反杜邦運動,微電腦躍居十大出口,資訊展出現 空前人潮,雷射影碟機和高傳真錄放影機開始流行,文化大學成立全國的一所廣 告系,漢寶德著《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羅青翻譯了《繪畫中的後現代主義》, 當代傳奇劇場演出國劇式《慾望城國》(莎劇),表演工作坊也在此時推出了《暗 戀桃花源》。次年,1987 年,政府更宣布了「解嚴」,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放 對港澳觀光,開放外匯管制,開放保險市場,開放黃豆、玉米、菸酒自由進口,

開放黃金進口及自由買賣。9台灣開始步入全球化、國際化,有了民族的自覺並且 與世界同步,進入了後現代消費文化的世代。

從 1980 年到 1986 年間,台灣在短短的數年間有了極大的變異,從原本七○年 代的工業社會迅速進步到後工業社會,並極度呈現出後現代社會以資訊化、商品 化取代工業化的情形,且因商品的消費促使了服務業的興起,讓台灣服務業人口 超過工業人口,在這種趨勢下形象取代理念,消費本身成為真正的解釋,人們消 費的是商品的形象,而非商品本身,所要滿足的不再只是需要,而是慾望。10甚至 李歐塔(Lyotard)還表示「慾望」並不限於有形的商品,無形的知識也是種欲望,

他在《後現代狀態》中表示:

知識的供應者和使用者與知識的關係,越來越具有商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 與商品的關係所具有的形式,即價值形式。不論現在還是將來,知識為了 出售而被生產,為了在新的生產中增值而被消費:它在這兩種情形中都是 為了交換。它不再以自身為目的,它喪失其「使用價值」。11

知識大量而廣泛地傳遞,知識成為一種工具,關乎著人格的養成和能力的建構,

這些觀念影響了教育理念,因此知識成為首要的生產力,知識的多寡變得足以改 變國家的就業人口結構,保有知識、傳遞知識成了國家發展的主力,而知識必得 以資訊商品的形式傳遞,才能迅速而快捷,於是傳播媒介不斷更新與擴展,支持 著知識的傳遞,也保持著知識的消費。於是台灣教育知識普及化,創造了人們更 高的自我價值,知識也藉著報章、雜誌而迅速傳遞,再加上彩色電視的發明與普 及讓擬真的影像得以傳播得更迅速,更使每個人都能在家中輕易地獲取知識,去 除了人與人間知識疆界的差距,這些在台灣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現象正是後現 代文化的現象,也符合哈山說的: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是通俗文藝、沉默文學、大

9 羅青著,民 78,《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初版,臺北市,台灣學生,頁 404~410。

10 蔡錚雲著,2006 年〔民 95〕,《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初版,臺北市,邊城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發行,頁 95~96。

11 李歐塔(Jean-Francion Lyotart)著,車槿山譯,2012.05,《後現代狀態》,初版,臺北市,五南,頁 36。

15

眾文化、解構主義,或是超人(Superman)和果陀(Godot),更是「內在性」及「不 確定性。12而詹明信也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中提到:

在後現代主義階段,文化已經完全大眾化了,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純文 學與通俗文學的距離逐漸消失。商品化進入文化,意味著藝術作品正成為 商品,甚至理論也成為商品,……商品的邏輯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思維。總 之,後現代主義的文化,已經從過去那種特定的「文化圈層」中擴張出來,

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消費品。13

消費化的現象使後現代文化產生了形象的複製,有了大量的攝影、照片,更有機 械性的複製、商品化的複製,所有的形象被大規模生產,導致一切形象呈現碎裂 的狀態,都只是類像,是平面而無深度的擬真類像,真真假假的在後現代主義下

消費化的現象使後現代文化產生了形象的複製,有了大量的攝影、照片,更有機 械性的複製、商品化的複製,所有的形象被大規模生產,導致一切形象呈現碎裂 的狀態,都只是類像,是平面而無深度的擬真類像,真真假假的在後現代主義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