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將不同變數組合並由群集分析進行分區後,其中有三種結果較佳。

但依位置及魚類、蟹類歧異度變數分區時,其緩衝區包覆到的稀有物種多 於核心區,因此在保育稀有物種上非良好的劃設方式。本文將兩種較好的 結果與台中市政府劃設的分區面積作比較,其中依位置及蟹類歧異度變數 的分區面積與台中市政府劃設的分區較為相似,因此本文提出了一個方法 可準確判別兩者劃設分區的等級差異,綜合以上的分析後將重點歸納為下 列四點:

1. 依位置變數與魚類歧異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其分區面積為核心區最大,

永續利用區最小。由兩種生物多樣性指標可知核心區及緩衝區包覆到物 種較多樣的區域。由稀有物種在分區中的個體數可知,核心區及緩衝區 有包覆到較多的稀有物種。因此本文將其歸類為良好的劃設結果。

2. 若依位置變數與蟹類歧異度變數劃設分區時,為永續利用區所占面積最 大,核心區占最小。由兩種生物多樣性指標可知物種較多樣的區域主要 位於核心區及緩衝區中,且核心區及緩衝區包覆到較多的稀有物種個體 數。所以此結果為良好的保護區分區。

3. 若依位置變數、魚類與蟹類歧異度變數分類時,雖與位置變數及蟹類歧 異度變數的分區結果相似,但緩衝區的稀有物種個體數多於核心區,故 此分區結果在保育稀有動物方面非良好的劃設結果。

4. 依照本文方法將位置、蟹類歧異度變數的分區與台中市政府所劃設的分 區比較後可知,本文劃設的分區與台中市政府所劃設之保護區分區有 84

%屬於同類型。因此兩者所劃設的分區類型相似。

28

參考文獻

1.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1994),「多變量分析方法」,五南圖 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 邱文彥(1998),台灣濕地的生態教育。

3. 郭世榮、林幸助、邵廣昭(1998), 「台灣南北部紅樹林區魚類群聚之研 究」,中華民國第四屆海岸濕地生態及保育研討會論文集,第 115-143 頁。

4. 葉惠中和鄭克聲(1999),「克利金空間推估與複迴歸之關係及半變異元 函數之特性探討」,

台灣水利期刊,

第 47 卷,第一期。

5. 陳順宇(2000),「多變量分析」,華泰書局。

6. 施義哲(2002), 「我國海洋保護區政策-其必要性與加拿大海洋法相關規 定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7. 張維仁(2003),「群集分析法應用於東勢林區管理處大安溪事業區林地分 類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

8. 黃俊英(2003),「多變量分析」,中國企業研究所。

9. 蕭謝芬(2005),「國小學童使用電腦中介溝通機制進行合作學習之群集 樣式」,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陳俊杰(2005),「港灣結構物週邊底棲生物群集特性與其棲地模式之建 立-以安平港為例」,國立交通大學。

11. 李奕迪(2007),「以指標克利金法預測荖濃溪流域之植群空間分布」,

國立中山大學。

12. 陳俊德(2008),「以空間分析模式劃設海洋、海岸保護區之研究-以高美

29

濕地為例」,國立中山大學。

13.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09),野生動物保護名錄。

14. 沈政翰(2011),「海洋保護區的規劃-以龜山島為例」,國立中山大學。

15. 蘇育弘(2011),「高雄市國中生對濕地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 究-以高雄市生態濕地廊道為例」,國立中山大學。

16. 內政部營建署(2012),濕地法草案意見研提彙整表。

17.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2012),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計畫書。

18. Bezdek, J. C. (1981) Pattern recognition with fuzzy objective function algorithms, New York, Plenum.

19. Cabeza, M. and Moilanen, A. (2001) Design of reserve network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biodiversity.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6, 242-248.

20. Davis, J. C. (2002)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in Ge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21. Falconer, R. A. and Goodwin, P. (1994) Wetland management, London, Telford.

22. Maier, J. A. K., Hoef, J. M. H., McGuire, A. D. and Bowyer, R. T. (2005)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moose in relation to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effects of scale.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35, 2233-2243.

23. Lefohn, A. S., Knudsen, H. P. and Shadwick, D. S. (2005) Using ordinary Kriging to estimate the seasonal W126, and N100 24-h concentrations for the year 2000 and 2003, A.S.L. & Associates.

24. Monestiez, P., Dubroca, L., Bonnin, E., Durbec, J. P. and Guinet C. (2006) Geostatistical modelling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alaenoptera physalus in

30

the Northwestern Mediterranean Sea from sparse count data and heterogeneous observation efforts. Ecological Modelling, 193, 615-628.

25. Punj, G. and Stewart, D. W. (1983) Cluster analysis in marketing research: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34-148.

26. Stelzenmüller, V., Maynou, F. and Martin, P. (2007) Spatial assessment of benefits of a coastal Mediterranean Marine Protected Are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36, 571-583.

31

附錄 A 虛擬測站數據的設置試作過程

圖 A-1 為虛擬測站及鳥類測站的位置圖,其中紅線虛擬測站的數據為 海域測站數據的平均值,黃線虛擬測站的數據為黃線所圈的陸域測站數據 的平均值,黑線虛擬測站的數據為陸域測站的平均值。

圖 A-1 虛擬測站(紅線、黃線、黑線)及鳥類測站(陸域:綠色方格,海域:紅色 方格)的位置圖

圖 A-2 為虛擬測站及魚類測站的位置圖,其中紅線虛擬測站的數據為 魚類測站中歧異度最小的測站數據進行設置。圖 A-3 為依位置與鳥類歧異 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圖,其中紅色區域為核心區,綠色區域為緩衝區,而灰 色區域為永續利用區。此劃設範圍是依據陳俊德(2008)所劃定的保護區範 圍。

32

圖 A-2 虛擬測站(紅線)及魚類測站(綠色方格)的位置圖

圖 A-3 依位置與鳥類歧異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33

附錄 B 群集變數的設置試作過程

圖 B-1 為依位置與鳥類豐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圖,其中紅色區域為核心 區,綠色區域為緩衝區。由於此劃設範圍內沒有永續利用區的區塊,因此 非良好的分區劃設。

圖 B-1 依位置與鳥類豐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圖 B-2 至圖 B-4 是依不同變數的分區劃設圖,其中紅色區域為核心區,

綠色區域為緩衝區,灰色區域為永續利用區。由表 B-1 可知圖 B-2 至圖 B-4 的分區,其緩衝區的蟹類平均歧異度小於永續利用區,故不符合本文 4-2 節的劃設原則。

34

圖 B-2 依位置與鳥類歧異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圖 B-3 依位置與鳥類、魚類歧異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35

圖 B-4 依位置與鳥類、魚類豐度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表 B-1 依不同變數的分區及蟹類在各分區內的平均歧異度(標準偏差)

變數 物種 核心區 緩衝區 永續利用區

位置與鳥類歧異度 蟹類 0.34(0.31) 0.06(0.04) 0.07(0.03) 位置與鳥類、魚類歧異度 蟹類 0.36(0.30) 0.06(0.05) 0.07(0.04) 位置與鳥類、魚類豐度 蟹類 0.37(0.33) 0.06(0.04) 0.07(0.03)

圖 B-5 至圖 B-7 為本文三種保護區劃設加入稀有動植物個體數變數的 劃設結果。由表 B-2 可知加入稀有動植物個體數劃設後,緩衝區的植物平 均歧異度皆小於永續利用區,故不符合本文 4-2 節的劃設原則。

36

圖 B-5 依位置、魚類歧異度、稀有動植物個體數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圖 B-6 依位置、蟹類歧異度、稀有動植物個體數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37

圖 B-7 依位置、魚類、蟹類歧異度、稀有動植物個體數變數的分區劃設圖 表 B-2 依不同變數的分區及物種在各分區內的平均歧異度(標準偏差)

變數 物種 核心區 緩衝區 永續利用區

位置、魚類歧異度 及稀有動植物個體數

鳥類 1.54(0.36) 0.44(0.75) 0.83(0.24) 魚類 1.18(0.39) 0.03(0.21) 0.01(0.18) 蟹類 0.35(0.31) 0.07(0.05) 0.06(0.03) 植物 0.24(0.12) 0.03(0.07) 0.07(0.05) 底棲動物 0.54(0.34) 0.08(0.12) 0.01(0.01)

位置、蟹類歧異度 及稀有動植物個體數

鳥類 1.74(0.28) 0.61(0.79) 0.83(0.24) 魚類 1.44(0.38) 0.20(0.44) 0.01(0.18) 蟹類 0.72(0.23) 0.08(0.06) 0.05(0.03) 植物 0.35(0.13) 0.05(0.09) 0.07(0.05) 底棲動物 0.79(0.28) 0.14(0.21) 0.01(0.01)

位置、魚類、蟹類歧異度 及稀有動植物個體數

鳥類 1.59(0.32) 1.45(0.75) 0.83(0.24) 魚類 1.23(0.37) 0.04(0.28) 0.01(0.13) 蟹類 0.37(0.31) 0.07(0.04) 0.06(0.03) 植物 0.26(0.12) 0.03(0.07) 0.07(0.05) 底棲動物 0.56(0.34) 0.08(0.12) 0.01(0.01)

38

附錄 C 高美濕地稀有生物的特性介紹

1. 雲林莞草(學名: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資料來源:http://sowhc.sow.org.tw/html/observation/sea/plant/107/107.htm) 屬瀕危級的稀有植物,零星分布在台灣西部海岸潮間帶,僅高美濕地 具有大面積生長,高可達 100 公分,生長期為 2 月至 8 月,5、6 月時自近 莖頂部抽出長約 1 公分的頭狀花穗,內含芝麻大小的種子,11 月起植株枯 萎,而以地 下根莖渡冬,生長具明顯季節性變化。

2. 八哥(學名: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5%93%A5)

39

保育程度為珍貴稀有,通常呈現黑色,粗看起來頗似烏鴉,但體形較 各類烏鴉均遠遠為小,八哥喙足均為鮮黃色。本物種在喙與頭部的交接處 有著明顯的額羽,細看頭頸部的體羽,黑色中有綠色的金屬光澤閃動,兩 塊白斑與黑色的體 羽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八哥的一個重要辨識特徵;尾羽 端部白色。

3. 紅隼(學名: Falco tinnunculus)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85%E9%9A%BC) 保育程度為珍貴稀有,又名茶隼、紅鷹、黃鷹、紅鷂子,一般棲息於 林地、草原、有零星樹木的牧場、海岸等,築巢於懸崖、樹木以及舊建築 或廢墟的牆上。

4. 小燕鷗(學名: Sterna albifrons)

(資料來源: http://archive.zo.ntu.edu.tw/bird_index.asp?bird_id=B0251)

40

保育程度為珍貴稀有,常出現於海岸、河口、沼澤及魚塭地帶。燕鷗 體型較大,嘴、腳、額、尾羽外側皆為黑色,下雨腹面略帶淡紫灰色;飛 行時,振翅緩慢。

5. 黑嘴鷗(學名: Larus saundersi)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91%E5%98%B4%E9%B8%A5) 保育程度為珍貴稀有,體長 33 公分的小型鷗,具有黑而短的嘴,繁殖 期成鳥頭部的黑色可延伸至後頸,具不完整的白眼圈,非繁殖個體在初級 飛羽末端有白點,內側飛羽的尖端則有黑點,尾羽末端有窄的黑帶。

6.大杓鷸(學名: Numenius arquata)

(資料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63312)

41

保育程度為珍貴稀有大杓鷸是鷸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食物來源以底 棲生物貝類、蟹類為主。長長彎彎的嘴喙,約有 18 公分以上,可以伸到泥 灘地中搜尋捕獲可吃的多毛類、螃蟹等食物。下腹部與腰部為純白色,其 餘顏色都是棕色系列的斑紋。

4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