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排球運動從國高中到大專院校一直以來都是廣受大眾喜愛的項目(莊文風,1998;

李黛芬、蔡芬卿,2000),這項運動是由許多技術所構成,其中低手傳球是最為基礎且 常用的技術(方黃裕,1997)。從本研究發現,四週八次的低手對牆傳球練習對低手對牆 傳球動作有學習效果,場地接發球練習對場地接發球動作有學習效果,但兩組別間的動 作無有效的遷移,這意味著只練習低手對牆傳球無法實際對場地接發球有正向的幫助,

如果要檢驗實際場地接發球能力好壞也不適宜低手對牆傳球的方式去檢驗。

以目前普遍在排球技能學習及訓練的實務應用上還是認為低手對牆傳球能力與接 發球兩者之間會有關聯,所以在教學、訓練上還是會將低手對牆傳球加入練習的項目中,

但是在本次研究中尚無法明確指出低手對牆傳球與場地接發球的關係。未來可以將練習 的時間、次數增加,或是先練習低手對牆傳球,然後再去練習場地接發球,也可以將兩 動作同時進行練習,藉由這些操弄以便釐清低手對牆傳球與場地接發球的明確關係。

27

引用文獻

莊文風(1998)。排球扣球測驗方法研究。大專體育,39,149-157。

方黃裕(1997)。排球運動選手低手傳球能力之檢測方法的探討。台灣體育,89,23-29。

陳麗萍、江輝祺(1997)。六人制排球扣球發展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1(3),43-48。

蔡崇濱(1999)。贏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季刊,13(3),29-36。

杜曉偉、楊勁蒼(1999)。每球得分制新規則對男排比賽得分規律影響的初步研究。西安 體育學院學報,16(2),45-47 。

李黛芬、蔡芬卿(2000)。Mosston 教學光譜之互惠式在排球校隊訓練上的應用與探討。

大專體育,51,83-89。

黎玉東、廖正訓(2001)。清華大學排球隊參加八十九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得分結構之分 析。大專體育,57,113-117。

黎玉東(2003)。八十九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男子組第一級得分結構之研究。中華體育季 刊,17(4),114-123。

廖庭儀(2003)。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曲線結構之影響(未出版博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香(2004)。不同表現獲知對排球肩上發球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2,73-82。

楊聯琦(2004)。排球低手接球之教學-以初學者為對象。學校體育,14(1),70-74。

吳忠政、許壬榮(2004)。排球接發球訓練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8(2),1-8。

劉有德(2004)。動力系統與運動學習。成大體育,37(1),1-7。

吳忠政(2004)。阻斷式接發球訓練對排球運動員接發球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

28

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胡名霞(2006)。動作控制與動作學習(第二版)。臺北市:文史哲。

溫卓謀、劉淑燕(2008)。理論與觀點。載於劉有德(主編),動作技能學習(頁7-1-7-38)。

臺北市:禾楓。

戴遠成(2008)。工作限制對人體多肢段運動學習之影響(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德裕、韓大衛(2009)。傳統式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排球低手擊球學習效果之研究。(2009)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術研討會(頁 86-92)。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

王衍超(2009)。不同層級排球選手接發球準確性、啟動時間、動作時間之探討(未出版 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董金龍(2009)。不同週數的教學進度對排球低手傳球之學習效果探討。南亞學報,29。

劉有德、謝宗諭、陳秀惠、嚴雅婷、戴遠成、江函芸、王衍超、李易潔、陳尹華、鄭光 志(譯)(2010)。技能學習的動力:限制導向的觀點。台北市:禾楓。(Da vids , K. , Button , C. & Bennett , S., 2008)

鍾祥賜(2011)。羽球發高遠球運動技能學習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桃園市。

陳佳郁(2011)。不同限制對網球正拍擊球動作影響之探討(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聰榮(2013)。有去有回才厲害嗎?排球得分與勝負之探討(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Brady,G. F. (1945).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of volleyball playing ability. 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6,14-17.

Fitts , p .m. , & Posner , M. I . (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lmoont , CA: Brooks /Cole.

29

Roger, A. K., & Wayne B. B(1968). A Modification of the Brady Volleyball Skill Test for High School Boy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39(1), 116-120.

Adams, J.A.(1971).A Closed-loop theory of motor learing.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3,111-150.

Jewett, A. E., & Bain, L. L. (1985). The Curriculum Processin Physical Education.

Dubuque,Iowa: Wm. C. Brown Publishers.

Paplia,D.E.& Olds,S.W. (1985).Psychology.New York:Mc Graw Hill.

Newell, K. M. (1986).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In M.G. Wade &

H.T.A. Whiting (Eds.),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in 50 children: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341-360. Amsterdam:Martinies NIJHOS.

Kugler, P.N.,Shaw, R.E., Vincente,K.J.,& Kinsella-Shaw,J. (1990).Inquiry into intentional systems:I.Issues in ecological physics.Psychological Research, 52(2-3),98-12.

30

附錄一、兩練習組前後測成績

低手對牆傳球練習組

低手對牆傳球前測 低手對牆傳球後測 場地接發球前測 場地接發球後測

1號 3 分 13 分 0 分 3 分

3號 2 分 6 分 0 分 6 分

5號 2 分 16 分 0 分 0 分

7號 0 分 18 分 0 分 0 分

9號 0 分 19 分 2 分 2 分

11號 1 分 13 分 3 分 2 分

13號 5 分 28 分 0 分 0 分

15號 3 分 10 分 2 分 2 分

場地接發球練習組

低手對牆傳球前測 低手對牆傳球後測 場地接發球前測 場地接發球後測

2號 5 分 7 分 0 分 2 分

4號 1 分 1 分 5 分 5 分

6號 5 分 7 分 5 分 2 分

8號 0 分 0 分 0 分 2 分

10號 5 分 10 分 0 分 5 分

12號 3 分 5 分 2 分 10 分

14號 2 分 1 分 0 分 2 分

16號 0 分 1 分 0 分 3 分

31

參加者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人員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人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 年 11 月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倫理委員會第 22 次月會通過 國立臺灣大學研發處版權所有 Copyrights©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