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建立「促進科學理解之教學與評量模式」,並依據「促進科學理解之教學與評量 模式」設計課程,探究教學成效課程推廣相關研究。「促進科學理解之教學與評量模式」

以學習理解六面向之評量取向為依據進行學習活動設計。進行新課程教學班級之學生,

其關於認知、態度、思考智能、科學探究、後設認知、環境取向等向度與一般教學班級 學生比較,有統計顯著之差異。參與研究三位教師在課程設計能力、學習理解的再建構、

科學知識、教學省思等面向都有改變。至於推廣成效部分,由四十位參與推廣課程之在 職教師所完成之四十份教案中發現:教師展現教學創意,以鄉土生物素材為主題,大多 數老師的教案具備評量取向的課程設計特色,且涵蓋至少三個理解的面向。

(二)建議

教師如能與研究者形成研究團隊,合作重新建構理解的意含、課程設計的模式,收 集資料以評量課程成效,反思課程的優缺,重新修正理論模式、教學模式與策略等,可 以提升學生科學深層的理解。建議學校、行政單位與師資培育單位能主動提出協助方 案,促進現場教師課程設計、實施與評鑑之能力。

建議後續能針對科學理解的學生學習歷程與深層意義的建構進行探討,此外研究者 與教師協同合作設計課程的意涵與實務、教師學習理論、影響教師學習的因素等亦是值 得深入探討的重要議題。而「促進科學理解之教學與評量模式」亦可擴展至其他學科領 域之教學,以促進學生全面學習成效之提昇。

參考文獻 學院學報,第十四期,頁 953-986。

林曉雯(民 92a),學生對「開花植物生長發育」概念之瞭解。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 期,頁 149-168。

教育部(民 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育部。

郭金美(民 88),建構主義教學方法-影響學生光學概念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嘉義師

院學報,第 13 期,頁 157-201。

郭重吉(民 77):從認知的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國立台灣教育學院學報,第 13

期,頁 351~397。

許榮富、黃芳裕(民 84):當今科學概念發展研究賦予科學學習的新意義。科學教育月

刊,第 178 期,頁 2-13。

國科會科教處(2003):數學與科學學習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 Mathematics Learning),台北。

熊召弟 (民 84):學童的生物觀。台北:心理出版社。

英文部分

Anderson, L.W. & Krathwohl, D.R.(Eds.)(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New York: Addision Wesley Longman.

Bloom, B.S.(Ed.)(1956). The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Biddulph, F. (1990). Pupil questioning as a teaching/learning strategy in primary science education. In B. Bell(1993), Children’s science, constructivism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Brickhouse,N.W.(1990).Teacher’sbeliefsaboutthenatureofscienceand theirrelationship to classroom practic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3), 53-62.

Burden, P (1990). Teacher development. In:W. R. Houst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hiu, M.H.(2001),Algorithmic Problem Solving an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Chemistry by Students at a Loc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Part D.), 11(1), 20-38.

Collins, A., Brown, J., & Newman, S.(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crafts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L. Resnick (Ed.), 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Glasser. Hillsdale NJ: Erlbaum.

Cosgrove, M. & Osbornl, R. (1985). Lesson frameworks for changing children’s ideas. In R.

Osborne and P. Freyberg (Eds.), Learning in Science: The implications of Children’s Science (pp. 101-111). Auckland: Heinemann.

Driver, R., & Oldham, V.(1986).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3, 105-122.

Duffee, L. & Aikenhead, G.(1992) Curriculum Change, Student Evaluation, and Teacher Practical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6(5), 493-506

Duit,R(1997).Diagnosing student’slearning.Paperpresented in 1997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udent’sConceptDevelopment,Understanding:Diagnosis and Teaching.

Taipei. Taiwan.

Duit, R. & Treagust, D. (1998). Learning in science from behaviourism towards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beyond. In B. Fraser & K. Tobin(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 Do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Fisher, K.M.(1991). SemNet: A tool for personal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P. A. M Kommers, D. H. Jonassen & J. T. Mayes (Eds.), Cognitive tools for learning, (pp.63-75).

Berlinm: Springer-Verlag.

Fisher, K.M., Wandersee, J.H. & Moody, D.(Eds.)(2000). Mapping biology knowledge. London: Kluwer.

Gallagher,J. J. (2000).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00(6), 310-318.

Glass, G. (1993). Reinterpreting the learning cycle from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eachers’belief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2), 187-207.

Glatthorn, A. A.(1987). 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eer-centered options for teacher growth.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3), 31-35.

Glatthron, A. A.(1990) Supervisory leadership. Glenview. Illiniois Scott Foresman.

Gunstone, R. F.(1994). The importance of specific science content in the enhance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P. Fensham, R. Gunstone & R. White(Eds.), The content of science: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its teaching and learning(pp.131-146). London: Falmer.

Gustone, R.F. & Michell, I.J.(1998). Metacognition and conceptual change. In J.J.Mintzes, J.H.Wandersee, & J.D. Novak(Eds.), 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pp.133-163). San Diego: Academic

Haney, J. J. & Lumpe, A. T. (1995). A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amework guided by reform policies, teachers’needs,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6(4), 187-196.

Hewson, P. W. (1996). Teaching for conceptual change. In D. F. Treagust, R. Duit, & B. J.

Fraser(Ed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pp.1331-14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ewson, P. W. , Beeth, M.E., & Thorley, N.R.(1998). Teaching for conceptual change. In B.J.Fraser, & K.G. Tobin(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pp.199-218). Boston: Kluwer.

Huberman, M. (1989) The Professional life cycle of teachers. Teach. Coll. Rec. 91(1), 31-57.

Lawson, A. E. (1989).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Using the learning cycle to teach science concepts and thinking skills. NARST Monograph, Number One,Arizona.

Lin, S. W.(2002, Apr.). Improving science teaching through teacher development group: A case study of elementary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A: New Orleans.

Lin, S. W.(2003a, Mar.).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flowering pla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 interview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PA. Philadelphia.

Lin, S.W.(2003b, Dec.).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wo-tier diagnostic test to assess high school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flower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 Mathematics Learning,Taiwan:

Taipei.

Loucks-Horsley,S., Hewson,P.W., Love, N. & Sitles, K.E. (1998). Desig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McLaughlin, M. W,.& Tallert, J. E. (1990). The contexts in question: The secondary school workplace. In:M. W. McLaughlin, J. E. Tallert, & N. Bascia (Eds.), The Contexts of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intzes, J.J. & Wandersee, J.H. (1998).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science teach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In J.J.Mintzes, J.H.Wandersee, & J.D.

Novak(Eds.), 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pp.30-58). San Diego: Academic.

Mintzes, J.J. & Wandersee, J.H. (1998).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In J.J.Mintzes, J.H.Wandersee, & J.D. Novak(Eds.), 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pp.59-92). San Diego:

Academic.

Mintzes, J.J., Wandersee, J.H. & Novak, J.D.(Eds.) (1999).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San Diego: Academic.

Nations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tion. (1983). 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ichardson, V. & Halmilton, G. (1994). From behaviorism to constructivism i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9(3), 263-71.

Russell, T.(2002).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in scienc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48(4), 30-35.

Treagust, D. F., Jacobowitz, R., Gallagher, J. L. & Parker, J.(2001). Using assessment as a guide in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A case study of a middle school science class learning about sound. Science Education, 85(2), 137-57.

Tobin, K. (1990). Changing metaphors and beliefs: A master switch for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29(2), 122-127.

Tobin, K., & Gallagher, J., (1987). What happens in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 (6), 549-560.

Von Glasersfeld, E.(1987). Learning as a constructive activity. In C. Janvier (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pp. 215-227),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Wallace,J.& Louden,W.(1992)Scienceteaching and teachers’knowledge: Prospects for reform of elementary classrooms. Science Education, 76(5), 507-521.

Wandersee, J. H., Mintzes, J. J., & Novak, J. D.(1994).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 D. L. Gabel(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Macmillan.

Wiggins, G. & Mctighe, J.(1998).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iske, M.S.(Ed.).(1998).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Linking research with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iggins, G. & Mctighe, J.(1998).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計畫成果自評

本計劃成果依據申請案之研究目的逐年完成各項研究工作,契合度達百分之九十五,準 實驗設計結果可了解實驗組學生在各方面皆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之表現,參與研究之教 師在在課程設計能力、學習理解的再建構、科學知識、教學省思等面向都有成長,推廣 課程亦能提昇教師對理解的再建構與教學之改變。整體而言,本研究具備科學學術研究 與科學教學應用之價值。

附錄一

生鏽探究活動概念問卷 六年 班 號

小朋友,對於生鏽所造成的原因及防範的方法有多少了解呢?請你依照你所知道 的,回答下面的問題,仔細、清楚的寫下來!

一、你可以描述一下你所見過的生鏽的樣子嗎?

二、你認為東西為什麼會生鏽呢?請想想可能的原因,並詳細的寫下來。

三、所有的東西都會生鏽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附錄二

對生鏽的探究活動的態度量表 親愛的小朋友,你好:

自然科學很奇妙吧!在生鏽探究的課程中你的感受如何呢?林老師想了解 你對「生鏽的探究活動」的看法,請在能代表你真正感覺的地方打勾,謝 謝你的合作!

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教授 林曉雯 研究生 林湘萍 敬上

基本資料: 六年 班 座號:

非 不 同 非 常 不 同 常

同 同

意 意 意 意 1. 生鏽的探究活動很好玩---□ □ □ □ 2. 我不喜歡探究生鏽,但是又非學不可,實在討厭----□ □ □ □ 3. 生鏽的探究活動令我感到很有興趣---□ □ □ □ 4. 我願意多學一些有關生鏽的知識---□ □ □ □ 5. 如果我不能繼續參加生鏽探究活動,我會覺得很難過□ □ □ □ 6. 我覺得探究生鏽很有趣,並且樂在其中---□ □ □ □ 7. 生鏽的探究活動令我覺得不舒服、焦慮不安、不耐煩□ □ □ □ 8. 生鏽的探究活動是迷人而有趣的---□ □ □ □ 9. 我對生鏽的探究活動很有好感---□ □ □ □ 10. 每當我聽到「生鏽的探究活動」這幾個字,我就討

厭---□ □ □ □ 11. 我在生鏽的探究活動中學得很愉快---□ □ □ □ 12. 生鏽的探究活動讓我覺得輕鬆自在,我很喜歡它 --□ □ □ □ 13. 生鏽的探究活動很無聊---□ □ □ □ 14. 在生鏽的探究活動中,我會積極的參與和投入---□ □ □ □

問卷結束,辛苦你了,謝謝!

附錄三

科學態度量表

填答說明:

1、請你仔細閱讀每個題目,本測驗並沒有時間限制。每題後面都有四個□,請在適 當的□用「√」選答。

(l)如果你「非常不同意」題目裡寫的,請在第一個□中打「√」;

(2)如果你「不同意」題目裡寫的,請在第二個□中打「√」;

(3)如果你「同意」題目裡寫的,請在第三個□中打「√」;

(4)如果你「非常同意」題目裡寫的,請在第四個□中打「√」;

2、每一題都要回答,不要遺漏了,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發問。

3、請先填妥你的資料再翻頁作答。

學校: 國小 班級:_年_班_號

姓名: 性別:□男 □女

非 不 同 非

常 常

不 同

同 同

意 意 意 意 1、 對於生活週遭新奇的事物,我會很想去了解它。 --- □ □ □ □ 2、 探討自然科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 □ □ 3、 我覺得每件事情都應該從各個角度去考慮。--- □ □ □ □ 4、 如果我看到了不知道的自然現象,我會很想去找出它的原因。 □ □ □ □ 5、 我很期待上自然課。--- □ □ □ □ 6、 當我對於科學有新的想法時,我會想要親自動手實驗看看。-- □ □ □ □

各位同學:

你想知道自己學習科學的態度嗎?這份問卷是為了瞭解你對 科學的態度而設計的,並沒有正確的答案,你只要按照你實際的情 形誠實的回答所有的問題,將有助於瞭解你對科學的態度,也可以 幫助我們的研究工作。

請先閱讀下面的說明之後,再開始填答。

謝謝你的合作!祝你身體健康,學業進步!!

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教授 林曉雯 研究生 林湘萍敬上

7、 自然界中,都有道理存在,只要細心觀察,都會有所發現。-- □ □ □ □ 8、 我常常能從科學探討活動中得到新的發現或知識。--- □ □ □ □ 9、 我覺得做實驗是一件好玩的事,不必要求正確。--- □ □ □ □ 10、 我能夠由老師上課所教的方法,再推測出其他的方法。--- □ □ □ □ 11、 我認為科學家發現科學原理完全是靠運氣。--- □ □ □ □ 12、 我會從觀察中去了解各種事物的變化。--- □ □ □ □ 13、 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我會去請教老師或自己查資料。--- □ □ □ □ 14、 做實驗如果常常失敗,我就不會想再嘗試做實驗。--- □ □ □ □ 15、 從事科學研究,應該要小心求證。--- □ □ □ □ 16、 從我覺得科學家好奇及探究原因的做法很無聊又浪費時間。- □ □ □ □ 17、 下結論時,應該提出數字或證據來證明。--- □ □ □ □ 18、 不論實驗是否成功,我都可以從實驗中學得知識或技能。--- □ □ □ □ 19、 我在蒐集、整理、應用資料時,會經過仔細的考慮。--- □ □ □ □ 20、 探討科學可以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做結論,不用與同學

討論。--- □ □ □ □ 21、 實驗時,影響結果的因素很多,所以不必太在意。--- □ □ □ □ 22、 當我的實驗結果與別人的結果不同時,我希望聽聽他的看法

,再做考慮。--- □ □ □ □ 23、 探討事物太麻煩了,我希望老師可以直接告訴我答案。--- □ □ □ □ 24、 在實驗時,我會先想一想有哪些變因會影響實驗結果,才開

始設計實驗。--- □ □ □ □ 25、 我認為一件事情,重要的是結果,不必去追究原因。--- □ □ □ □ 26、 我覺得科學研究應該講求證據,而不是誰應該聽誰的。--- □ □ □ □ 27、 自然界中有些現象是自然發生的,不一定有什麼道理。--- □ □ □ □

~問卷結束,請再檢查一下,是否每題都有勾選,而且只勾選一個,謝謝。~

附錄四

生鏽單元過程技能與思考智能測驗

校名: 國小 班級:六年 班 座號: 性別:

小朋友你好:

這是一份有關於生鏽探究活動的問題,目的是為了要了解你們對此探究活動的 學習成 效。你的答案也作為研究分析之用,你的作答越仔細,對研究就越有幫助!

所以請認真的 看清楚題目之後,認真的回答,也請盡最大的努力來完成他吧!

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教授 林曉雯 研究生 林湘萍 敬上

答題說明:

1、 總答題時間為 40 分鐘。

2、 每一大題有數個小題,請詳細閱讀之後再作答。

3、 在書寫答案的內容時,請儘量詳細的描寫,將你心中認為最正確或 最 好的答案寫下,不要只有幾個字。

~謝謝您的幫忙與

配合~

造成生鏽的原因 判斷的依據

題目一:老師要小朋友觀察學校有哪些地方、哪些物品生鏽了,並將生鏽情 形

觀察並記錄下來。以下是小英這一組的觀察紀錄: 小英說:操場上 的單槓都掉漆了,也有黃黃的斑點,摸起來粗粗的,上

面還有撒水器噴到的水。 小明說:廁所裡洗手台上的鐵架 都有黃黃的、暗紅色的東西,而且一摸

就會有屑屑掉下來。

小華說:放在抽屜裡的鐵釘並沒有黃黃的斑點,但是看起來不會 亮亮 的了。

小朱說:教室裡的木頭桌子和塑膠椅 子不會像那些鐵製品一樣會長 黃

黃的斑點,用手摸一摸並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

(1) 請你將小英這一組的觀察記錄整理並設計一個表格來表示 。

(2) 依據小英這一組的觀察紀錄,你認為造成生鏽的原因有哪些,並說明你

依 據觀察紀錄的哪一句話來判定 。

題目二:佳佳拿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一個放入沾了醋的鐵釘,另一個放入 沒

沾東西的乾燥鐵釘,將容器口用塑膠袋套著,放置一段時間,比較 兩 根鐵釘生鏽的情形。鐵釘的長短、大小、材質完全相同:

(1) 你認為佳佳的實驗是要驗證什麼呢 ?

(2) 依據你對鐵生鏽的了解,你認為佳佳的實驗結果可能是什麼?

(3) 承上題,請說明原因或理由。

題目三:叡叡做了有關鐵生鏽的實驗,觀察三天後,實驗紀錄如下:

編號 物品 實驗前重量 浸泡的溶液 生鏽情形 實驗後重量 1 鋼棉一團 2g 50 ㏄煮沸過

的水

鋼棉沒 有生鏽

2g

2 鋼綿一團 2g 50 ㏄未煮沸 過的水

鋼棉部 份生鏽

2.5g

3 鋼棉一團 2g 50 ㏄醋 整個剛棉 都生鏽了

2.9 g

鋼棉的材質相同。

(1) 請寫出叡叡這個實驗的操縱變因 。

(2) 請說明編號 1 的鋼棉不會生鏽的可能原因。

(3) 由實驗紀錄表你還可以發現什麼呢 ?

題目四: 花花想要知道生鏽是否需要空 氣。所以他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設 計

如下:

1、 取兩團大小相同的鋼棉,一塊滴上醋,另一塊保持乾燥。

2、 分別放入兩個大小相同、材質相同的夾鏈袋中,泡在醋中的 抽真 空,另一個有空氣。

3、 兩袋都放置於同一地點,觀察並做紀錄。

(1) 你可以幫花花檢查一下,她的實驗設計是否有錯嗎?

□實驗步驟完全正確。

□實驗步驟有誤,

錯誤的地方在

, 應修正為

(2) 花花將實驗設計修正之 後,發現不管有沒有空氣,鋼棉都生鏽了,有

空氣 的生鏽比較嚴重,沒空氣的生鏽程度比較少。請問:為什麼會有

這樣的實 驗結果呢?(請寫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題目五:下面有五個實驗配置圖。

鐵釘塗橄欖油 鐵釘塗橄欖油 鐵釘塗豬油 鐵釘塗油漆 鐵釘塗豬油

水 醋

A B C D E

(1)如果小明想要研究浸泡哪一種溶液會比較容易 生鏽 , 他應該選擇哪兩個 實 驗配置呢?

(2) 小禛選擇了 B 跟 C 的實驗配置,你認為小禛是想要研究什麼呢 ?

(3) 若五個配置圖的實驗結果如下 :

編號 A B C D E

生鏽 情況

表面只有一兩 點褐色斑點

表面有少數 褐色斑點

表面只有一兩 點褐色斑點

表面有很多 褐色斑點

表面有少數 褐色斑點 你認為最佳的防鏽方法應該如何配置呢 ?

水 醋

氣體 天數

空氣不放入溼海綿 空氣 二氧化碳 空氣及氧 氣混合

空氣及二氧

化碳混合 氧氣

第1天 無 無 無 無 無 有一點

斑點

第2天 無 無 無 有一點

斑點 無 斑點較多

第3天 無 有一點

斑點 無 斑點較多 無 斑點更多

第5天 有一點

斑點 斑點較多 無 斑點更多 有一點斑點 大部分已

生鏽 第10 天 斑點更多 斑點更多 無 大部分已

生鏽 第10 天 斑點更多 斑點更多 無 大部分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