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後手翻動作之運動學差異、後手翻起跳前 動力學差異,所得結論如下:

1、 雙臂擺動應在上升時才開始加速,並配合髖、膝的伸展推蹬,

以獲取較佳的完成動作所需的力量。

2、 起跳前的弓身、推蹬是起跳階段重要的關鍵,弓身有助於軀幹 的翻轉及手撐地的預備,而推蹬可使雙腳在空中持續的翻轉。

3、 第一空中期時,弓身翻轉軀幹及下肢的擺動會影響到支撐及後 後續動作。

4、 在支撐階段應快速的推撐,以便銜接水平力量,快速的屈曲髖 關節有助於推撐及著地。

針對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1、 後手翻起跳階段是動力來源,雙手應在上升時再加速擺臂,在 起跳時的髖關節伸展及雙腳推蹬是起跳階段重要的關鍵。而動 作的流暢度影響到力量的轉換,選手應加強起跳前下蹲期、上 升期的動作熟練。

2、 動作過程中髖關節的反弓身是影響翻轉及後續支撐期的關鍵,

而下肢在空中也應持續翻轉,初學者可藉由橋形等其它動作做

為輔助練習,

3、 支撐期的推撐及髖關節的屈曲是影響第二空中期及著地的關 鍵,對初學者而言應多練習倒立推撐及甩腰的動作。

4、 本研究站立原地後手翻為基礎動作,可加入肌電訊號分析,以 釐清肌肉作用,並加入雙手支撐期的動力學研究,以深入探討 動作及推撐的力量變化。後手翻實用性仍是以連續後手翻為 主,因此後續研究建議以連續後手翻為主。

參考文獻

魏國豐、陳嘉遠、李振興、陳銘堯(譯)(2006)。F.I.G國際男子競技體 操 評 分 規 則。 台 北 市 : 中 華 民 國 體 操 協 會 。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2005)

二、英文部分:

Conner, B. (1992). Power flip-flops. International Gymnast. 34(8/9).

58.

Grassi, G. P., Santini, T., Lovecchio, N., Turci, M., Ferrario, V. F., &

Sforza, C. (2005). Spatiotemporal consistency of trajectories in gymnastics: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flic-fla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26(2). 134-138.

Hay, J. G. (1993). The biomechanics of sports technique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Payne, A. H., Barker, P. (1976). Comparison of the take-off forces in the flic flac and the back somersault in gymnastics.

Biomechanics V :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iomechanics (p.314-321). Jyvaskyla, Finland:

1975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iomechanics.

附錄一:實驗參與者同意書

您 好 :

本研究係“不同層級選手後手翻技術之分析比較“,本實驗需要 您的支持與參與,在此希望徵求您的同意。

請詳細閱讀下列幾點說明:

一、 研究目的:比較競技體操選手與競技啦啦隊選手後手翻技術之 運動學參數及地面反作用力參數,希望透過運動學與動力學的 方式探討後手翻動作技術特徵,提供教練、選手、學習者在日 後運動訓練或學習階段作為動作學習的參考。

二、 您的權益:如果您在實驗期間改變您的意願,請您立即通知研 究者,並可隨時退出實驗而不接受任何限制。

若您已經瞭解上述相關事宜,且願意參與本研究,請您在本同意 書下方姓名欄內簽名,表示同意並且願意配合一切實驗步驟,再一次 由衷地感謝您的大力合作與支持!

受試者簽名 :

填 表 日 期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研 究 者:許金樹 聯絡電話:0933202176

附錄二:地面反作用力曲線圖

體操選手:

G1-2 G2-1

G3-2 G4-2

G5-4 G6-3

啦啦隊選手

C1-3 C2-1

C3-4 C4-3

C5-4 C6-3

C7-3 C8-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