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施工品質方面

施工前詳閱及了解施工圖及結構設計圖說,土壤地質鑽探報告 及有關擋土開挖分析,並依據混凝土配比設計精神調配出最佳 比例,澆置、輸送過程中嚴禁加水。鋼筋確實依耐震設計規範 要求施工,如橋墩應確保橫向箍筋是否足夠,主筋續接位置宜 錯開;混凝土施工縫位置避免在塑鉸區。

3.使用管理方面

(1) 嚴格限制住戶或所有權人不當變更隔間及用途、增建、頂 樓違建加蓋等行為。

(2) 使用中之橋樑,應定期進行檢查與維護。加強重車管理,

避免橋樑結構承受過大負荷。

4.結構補強方面

目前國內並無結構補強的相關設計及施工規範,部份未經詳細 耐震評估及結構分析的補強方式,仍廣被採用,結果並不能達 到真正的效果。由於結構補強設計與施工範圍很廣,如何依據 每一個案損壞模式進行安全評估、檢測、分析、設計及施工,

乃一結構補強作業計劃基本內涵。

6 - 2 建議

對於本研究有以下之建議

1. 八十八年底內政部公布將原有地震強度四個震區調整為二個 區域,震力係數分別為甲區 0.33,乙區為 0.23;建議部份地 區之結構物,如近斷層區域或一般公共建物如學校或平面、立 面不規則之特殊結構之耐震標準應比上述耐震標準再研議提 高,以確保結構安全性,且需考慮水平與垂直地震力之組合效 應。另一些新技術研發推廣如如隔、減震及消能元件設計觀 念,並納入耐震設計相關規範,以利工程設計單位有所參考與 檢核之依據。

2. 針對既有橋樑、房屋結構宜全面檢測、耐震評估與補強工作,

尤其是依據舊規範設計之結構物,依最新設計規範進行安全性 檢核及詳細耐震能力評估,以提昇結構耐震能力。

3. 依據建築物耐震規範要求,應不致於有弱層產生,但一般結構 設計時,於檢討極限層剪力時,常不計及非結構牆之效應,但 實際上,磚牆及一般鋼筋混凝土牆提供很大抗剪力,建議建築 物結構設計時應將非結構牆所能承擔地震力納入檢討考量,以 使一樓為開放空間的軟弱層設計更趨謹慎。

4. 非破壞檢測技術用於評估鋼筋混凝土結構物品質可提供即時

性的結果,因此非破壞檢測技術應屬未來除了破壞性的檢驗如 鑽心外,另一項結構安全評估的評量標準。唯因部份檢測項目 尚未有國家標準,為避免檢測結果受到質疑,因此建議未來應 針對每一非破壞檢測項目,研擬出一套標準,以提高其公正性。

參考文獻

1.Hillerborg,A.,Modeer,M.and Petersson,P.E., ”Analysis of crack formation and crack growth in concrete by means of fracture mechanics and finite element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Vol.6,pp773~782,1976.

2.邱耀正、李玉明,”混凝土結構裂紋成長之數值模擬 ”,成功 大學碩士論文,1999 年。

3.Jeng,V.,Kasai,K.,and Maison,F.,”A Spectral Difference Method to Estimate Building separations to Avoid Pounding ,”

Earthquake Spectra,Vol.8,No.2,pp.201~223,1992.

4.Der Kiureghian,A., ”Structural Re-sponse to Stationary Excitation, ”J.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Decem- ber, 1980。

5.Kasai,K.,Jagiasi,A.R.,and Jeng,V., ”Inelastic Vibration

Phase Theory for Seismic Pounding Mitigation,”J.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Vol.122,No.10,pp.1136~1146, 1996.

6.陳希舜、徐偉朝, ”台北盆地建築物耐震安全間隔 ”,國立 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碩士論文,1997 年。

7.張嘉祥、林建智, ”鋼筋混凝土學校建築耐震行為研究 ”,

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1996 年。

8.陳生金,”地震下建築結構常見常見之破壞型態”,由阪神震 害探討台灣地區建築結構耐震設計,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 院,pp19~32,1996 年。

9. 李榮龍、鄭蘩, ”底層軟弱結構耐震行為 ”,國立台灣工業 技術學院碩士論文,1997 年。

10.蔡益超、楊金龍, ”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 ”,台 灣大學碩士論文,1997 年。

11.謝舜傑、葉祥海、張嘉祥、陳嘉基,”瑞里地震震害校舍工程 品質檢測及檢討-以五樓震害校舍為例”,土木工程技術,第三 券第一期,pp.59~89,1999 年。

12.何明錦、蔡益超、陳清泉, ”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 法及推廣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9

年。

13.徐耀賜, ”橋樑結構損壞模式 ”,橋樑設計與耐震補強,財 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pp37~84,1999 年。

14.徐耀賜, ”公路橋樑之養護與維修 ”,1996 年。

15.張荻薇、王炤烈, ”混凝土橋樑常見之損害與震害問題對策”, 構造物破壞原因探討與處置,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

pp95~123,1999 年。

16.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921 地震震災調查總結及分組報 告 ”,1999 年。

17.李得璋、陳勇男, ”營建災害處理及賠償制度建立之研究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專題研究報告,1991 年。

18.台灣省建築師公會, ”損鄰事件探討專輯 ”。第四章。鋼筋混 凝土建築龜裂損壞之分析,1992 年。

19.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台北市建築物工程 施工損害鄰房鑑定手冊 ”,1996 年。

20.沈茂松”擋土開挖施工實務-施工損鄰事件實例與探討 ”,

1999 年。

21.Braja.M.Das,”Fundamentals of soil Dynamics ”,chapter3,

stress waves in three dimensions,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Inc.,pp.76~120,1983.

22.丁育群、葉祥海、謝舜傑, ”集集地震建築物損害原因分析與 對策建議 ”,921 集集地震與建築物耐震技術研討會,內政 部建築研究所,1999 年。

23.交通部頒 ”公路橋樑設計規範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九 日。

24.交通部頒 ”公路橋樑耐震設計規範 ”,民國八十四年一月九 日。

25.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台灣省建築師公 會八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台省結技鑑字第 565 號鑑定報告書。

26.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台灣省建築師公 會八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 ”台北縣新莊市龍閣大廈倒塌受 損 ”鑑定報告書。

27.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八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88)省土技字第 6245 號鑑定報告書。

28.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八十七年三月十九日(87)省土技字第 1088 號鑑定報告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