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觀張李德和的一生及其成就,令人感佩的是,其凡事盡心盡力,兼顧公私 領域,現代的女性即使享有張李德和的時代所欠缺的開放和民主,但鮮少成就如 張李德和者。張李德和不僅是跨時代的女性菁英,亦是女界的楷模與典範。

關鍵字:張李德和、女詩人、臨時省議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家庭與求學……… 6

第一節 家世背景………6

第二節 求學過程………13

第三節 婚姻與家庭生活………23

第三章 參與公共事務………36

第一節 教育活動與社會參與………36

第二節 擔任臨時省議會議員………46

第四章 文藝活動與表現………68

第一節 詩壇活動與作品………68

第二節 畫壇活動與作品………89

第三節 其他領域的表現………101

第五章 結論………109

附錄一:張李德和年表………112

附錄二:黃張妙英女士訪問錄………114

附錄三:張李德和得獎畫作………117

附錄四:張李德和書法及刺繡作品………119 附錄四:照片………120 參考書目………121

表次

表 2-1 張李德和先祖之功名………7

表 2-2 清領時期書房之課程………20

表 2-3 四年制公學校各學年之課程及每週教學時數………21

表 2-4 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技藝科課程表及每週教學時數………22

表 2-5 張李德和子女之學經歷………33

表 3-1 張李德和與許世賢之學經歷………49

表 3-2 張李德和與許世賢之政見………49

表 3-3 張李德和第一次大會之提案………63

表 3-4 張李德和第二次大會之提案………64

表 3-5 張李德和第三次大會之提案………66

表 3-6 張李德和第四次大會之提案………67

表 3-7 張李德和第五次大會之提案………67

表 4-1 張李德和與政軍事名流往來作品………76

表 4-2 張李德和及女兒得獎畫作………95

圖次

圖 4-1 張李德和詩作種類比例圖………75 圖 4-2 張李德和與好友合影………108

第一章 緒論

乘風不讓男兒志,破浪偏誇姹女胞。無限前途須自重,學成歸顯故山坳。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生跨清領、日治、戰後三時期的女性菁英-張李德和,是多才多藝的奇女 子,生於 1893 年,卒於 1972 年。日治時期活躍詩壇,並在畫壇屢次得獎,享有 極高的評價,以「詩書畫」三絕著稱,人稱「詩媽」2。張李氏不僅具文藝長才,

對於社會公共事務極為熱心,積極參與,於夫婿成立的產婆講習所教授漢文、擔 任救濟院董事長、組織婦女保甲團,在地方上極具有聲望;戰後,轉而跨入政壇,

當選第一屆臨時省議會議員,爲民喉舌,四處奔走,在民政、財政、教育、交通 等方面皆有問政記錄,對於民生福祉盡心盡力。在當時以男性為尊的時代,張李 德和能有此成就,實屬不易,筆者將探究並呈現張李氏多面向的發展以及表現。

清領初期,台灣社會男女人口比例懸殊,儘管如此,女性並未因此提高社會 地位,甚至出現以金錢來決定女子命運的習俗,例如貧窮家庭賣女為童養媳或婢 女,甚至轉售至妓院淪為風塵女子,女子依舊是附屬的地位。清領後期台灣進入 文治社會,男性接受儒學教育,目的大都在考取功名;而上層女性或在家延師設 帳,或至書房就學,但所習內容仍以「三從四德」為主,將列女傳和女論語3列 為必讀之書4,可見偏重貞節、柔順的婦德教育,主要仍是傳承「男尊女卑」的 禮教規範,女性一生的活動領域仍以家庭為重心。

日治時期,雖漸有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職場,但大部分女性從事的職業仍偏向

1 張李德和:〈長女女英留學日本女士大學臨別賦示〉,《琳瑯山閣唱和集》,台北:龍文出版社,

1992,頁 45。

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嘉義市鄉土史料》,南投:省文獻會,1997,頁 221。

3 女論語係唐代宋若莘所著,全書共十二章,包括立身、學作、學禮、早起、事父母、事舅姑、

事夫、訓男女、營家、待客、和柔、守節等。引自陳宏謨輯〈教女遺規〉,《五種遺規》卷上。

4 游艦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台北:師範大學歷史所,1988,頁 29。

工廠女工、薪資低的勞動階層,護士、助產士、藥劑師等需要專業技術的職業或 是公學校女教師,僅是其中少數。女性雖獲得工作機會,卻因資本家帶來工業化,

需要大量勞工女性,且與男性同工不同酬,大環境仍未改變對女性的壓抑,日治 時期的女性地位並未有突破性的提升。

戰後,教育漸普及,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加許多,於是更多女性走出家庭 投入職場,社會地位漸次提升,角色不再只是男性的從屬者。政治參與較過去有 更多機會,日治時期活躍於地方的女性菁英,戰後紛紛展現對社會參與積極的態 度,例如:組織婦女會、成立社會救助機關、加入政壇為婦女爭取更多權利等,

張李氏便是扮演如此角色者。

就張李德和生活的年代觀之,女性是受到壓抑的,但張李氏在傳統「賢妻良 母」的束縛下,卻能突破禁錮,展現不讓鬚眉的霸氣,活躍於社會中,著實不易。

更令人感佩的是,張李氏在家庭與事業兩者中取得極好的平衡,現代女性,在公 私之間能取得平衡是件頗不容易的事,張李氏的確做到同時兼顧公領域與私領 域,故以舊時代女性的角度觀之,張李氏代表的是少數的女性菁英;以現代女性 的角度觀之,張李氏堪稱是現代女性的表率。

總而言之,張李氏各方面角色都相當稱職,於家庭服侍翁親、相夫教子,於 文化界有詩書畫三絕之盛名,於社會熱心服務、無私奉獻。可說是一位極為特殊 的女性。許然賀張氏夫婦云:

逸園主人翁,是神仙眷屬,福慧雙鐘,自古縉紳門第,嘉縣推崇,繩祖武,

振家風,杏林春滿諸峰,古稀慶齊眉,壽人壽已善報感天公,賢德配,女詞 宗,聲明揚藝苑,畫擅詩工,會執聯吟牛耳壇坫稱雄,參省議,達國衷,為 公家能盡誠忠,宜桂子蘭孫,呈芳競衍獲無窮。5

張李德和才德兼備、熱心公益、為國為民,實為當代奇女子。本論文擬深入 探討張李氏何以能有如此成就之因,期盼重建此一女性菁英的一生。

5 許然:〈琳瑯山閣唱和集序〉《琳瑯山閣唱和集》,詩文之友社,1968 年,頁 1。

二、相關研究回顧

目前學術著作中對張李德和著墨較多的部分,主要集中於生平、詩學、繪畫 領域,至於社會公共事務方面較無深入探討。

(一)關於張李德和生平之研究:

盧嘉興撰〈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的家世〉6一文,詳論張李氏的家 世,上溯其來台的第一代祖先及其先祖的事蹟,關於張李氏的家庭亦有清楚完整 的介紹,是值得參考的資料。

黃嬰撰〈一代女史─張李德和事蹟〉7及莊永明撰〈「羅山女史」張李德和〉

8二文簡略介紹張李氏生平,討論不夠深入,關於時代背景、女子教育、職業、

社會活動等均有待深入探討。

(二)關於張李德和詩作之研究:

江寶釵撰《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9一書,將嘉義地區的古典文學依時 序探討其發展,指出張李氏是日治時期嘉義地區活躍的文人之一,以及張李氏與 地區文學發展的關連,是值得參考的著作。

吳品賢撰〈日治時期台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10一文,將日治時期分成前期、

中期、後期,論述臺灣女性古典詩人作品在此三時期之發展,以及各時期知名女 詩人的生平和作品,將張李氏置於日治中期,並與同期的女詩人作比較,是值得 參考的專論。

陳嘉英撰〈尋找空間的女聲─以台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 究對象〉11一文,以三位日治時期著名的漢學女詩人為研究對象,分別介紹三位

6 盧嘉興:〈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家世〉,《台灣文學家列傳》,台北:五南圖書,2000。

7 黃嬰:〈一代女史張李德和事蹟〉,《嘉義文獻》,嘉義:嘉義市政府,第 10 期,1994,頁 1-5。

8 莊永明:〈「羅山女史」張李德和〉,《精湛》26 期,1995 年 9 月,頁 91—93。

9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嘉義市文化中心,1998。

10 吳品賢:〈日治時期台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臺灣師大國硏所碩士論文,2001 年。

11 陳嘉英:〈尋找空間的女聲─以台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究對象〉,政大國

女詩人的生平背景,分析三位女詩人所實現的女性書寫風格、寫作企圖等,結合 作家生命歷程與時代背景,解讀出古典女詩人之女性形象。對張李氏詩作的分析 闡釋的相當清楚,突顯出張李氏在詩壇的地位,但張李氏在其他領域之表現,僅 簡略介紹。

歐宗智撰〈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漢詩初探〉12、〈嘉義琳瑯山閣主人 張李德和政治詩詞小論〉13、〈嘉義琳瑯山閣主人詞作探珠〉14之文,將張李氏的 詩詞分類並解析,對張李氏詩作的評價有褒有貶。

(三)關於張李德和繪畫之研究

關於張李德和繪畫,目前仍無專著,僅有些論著觸及德和繪畫,例如:賴明 珠撰〈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與繪畫創作觀〉15一文,探討戰後 張李氏未能延續藝術創作之因,認為張李氏傳統「德勝才」的意識形態及傳統漢 人「三不朽」觀念,限制其藝術成就,以致未能延續創作。內容缺乏張李氏繪畫 歷程的介紹及繪畫作品的賞析。

林柏亭撰《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16一書,詳細介紹嘉義地區入選「台、府 展」東洋畫家之重要作品及生平,將張李氏置於地區繪畫發展總論中,介紹張李 氏繪畫表現。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運用資料分析法、歸納法、考證法、比較法來處理各種資料,輔 以田野調查訪談相關人士,以補文獻之不足。

文所碩士論文,2003 年。

12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漢詩初探〉,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9 卷 3 期,2003 年 9 月,頁 74-85。

13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政治詩詞小論〉,中國語文,2004 年 12 月,頁 48-53。

14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詞作探珠〉,國文天地,21 卷 7 期,2005 年 12 月,頁 107-111。

15 賴明珠:〈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繪畫創作觀〉,《藝術家》第 41 卷第 4

15 賴明珠:〈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繪畫創作觀〉,《藝術家》第 41 卷第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