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時代的女性菁英─張李德和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跨時代的女性菁英─張李德和研究"

Copied!
1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跨時代的女性菁英─張李德和研究. 研究生:張馨心 撰 指導教授:吳文星 教授.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2) 謝辭 延宕許久,終於完成學業。身為教師、人妻、人母的多重角色,對於進修學 業,需要更多的勇氣及時間,因個人能力不足,常無法兼顧家庭、工作及學業, 對於學業幾度有放棄的念頭。但經過老師、親人、朋友不斷的鼓勵,在畢業期限 將至之際,下定決心,努力做好最後一步,終於達到目標。一路走來,有太多要 感謝的人。 首先,感謝吳文星老師的鼓勵以及關懷,學生不才,在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 力下,論文的進度十分緩慢,每當收到老師關心學生論文進度時,內心就充滿愧 疚,學生實在不該讓老師擔心,直至今年已是畢業的最後期限,在老師的關懷與 鞭策下,要求自己動筆修改。當收到老師逐字修改的文稿,心中十分激動,亦充 滿感動,也覺愧對老師,學生資質不佳,還得麻煩老師逐一修正,在此表達萬分 的感謝。老師,辛苦您了!謝謝您! 感謝黃秀政老師、施志汶老師於口試時予學生的指正及寶貴的意見,亦啟發 學生的觀念,讓這本論文更加完整。翻閱兩位老師逐頁做記號的原件,學生感謝 老師們的悉心審閱。此次口試學生獲益良多,感恩兩位老師的教導。 感謝黃張妙英女士接受訪問,為了進一步了解張李德和的生平,有緣相會, 從訪談中得到不少資料,對論文的完成幫助很大。感謝李派澤先生提供其珍藏的 張李德和原版著作及詩畫集。 感謝公婆的鼓勵及支持,在我進修學業時照顧家務,讓我無後顧之憂,不致 因為家庭分心。感謝父母的鼓勵,時常提醒我論文的進度,父親是地方文史工作 者,常麻煩父親透過人脈,幫忙蒐集資料,謝謝您為了女兒奔波。感謝文輝大哥 和美華大嫂,在我無法南下回家時,可以借宿你們溫暖的家。 感謝各位好朋友,在我無法東奔西跑資料時,二話不說馬上幫我。感謝信毅 特地從台南成大帶回第三高等女學校的資料;感謝朝傑一聽到我需要張李德和的 族譜,馬上提供手上的族譜;感謝智豪,只要我一通電話,就立刻到中正大學的 圖書館幫忙找資料。感謝螢憶特地撥空到虎尾與我討論論文的書寫方式,也不斷 的鼓勵我,要我絕不能放棄,你的鼓勵也是我堅持的動力。感謝芸薇在我準備論.

(3) 文口考時,提供不少寶貴的經驗談,和緩了我緊張的情緒。 感謝好同事-榮聰、秋萍、翊宸,在我暑期進修時幫忙代課以及代導師,一 星期 20 多節,真的很辛苦,謝謝你們。 還要感謝在這段歷程中,曾經鼓勵我的眾多親朋好友-瓈文、靜茹、淑芬、 秀如、翊宸、艾淇、喬伍、淑英、一傑、佳霈、炫廷、子瑄等,因為有你們的精 神支持讓我有持續下去的動力。 最後要感謝的是,身邊最重要的人-文偉,這一路因為有你的支持,幫忙照 顧家裡兩個調皮的小朋友,讓我可以安心的在台北進修。記憶最深刻的是,你們 三人透過視訊幫我慶生,遠在台北的我,當下流下感動的眼淚。你這陣子也為了 我,好幾次放下工作特地請假,陪著我台北虎尾奔波好幾趟,辛苦你了! 在謝辭的最後一段,還是要再一次感謝大家的的鼎力幫忙,老師、家人、同 事、同學、朋友,因為有大家,馨心才能完成個人的心願。. 馨心 2012 年 7 月.

(4) 第一章 緒論 橫跨清領、日治、戰後三時期的女性菁英-張李德和,是多才多藝的奇女子, 以「詩書畫」三絕著稱,人稱「詩媽」。生於 1893 年,卒於 1972 年。其上述才 藝表現的評價在「男尊女卑」的時代確實不易。 日治時期,女性漸次走出家庭步入職場,但大部分的職業仍屬薪資低的勞動 階層。當時,女性雖獲得工作機會,但大環境對女性仍多所壓抑,無法與男性同 工同酬,女性地位未有突破性的提升。 戰後,教育漸次普及,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加許多,於是更多女性走出家 庭投入職場,其社會地位顯著地提升,政治參與機會增加,女性菁英紛紛積極參 與,諸如組織婦女會、成立社會救助機關、加入政壇為婦女爭取權益等即是,張 李德和的角色正是如此。 日治時期,張李德和活躍於詩壇、在畫壇屢次得獎,享有極高的評價,琴棋 書畫樣樣精通。對於社會公共事務亦極為熱心,積極參與。在夫婿所成立的產婆 講習所教授漢文、擔任救濟院董事長、組織婦女保甲團;戰後跨入政壇,當選第 一屆臨時省議會議員,在民政、財政、教育、交通等方面頗多建言,張李氏能有 此成就,實屬不易,筆者將探究並呈現張李氏多面向的發展以及表現。 第二章 家庭與求學 旨在介紹張李德和的家世背景、求學過程、張李氏的婚姻生活,詳述其「出 得廳堂、入得廚房」,成功扮演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張李氏雖出生 於保守的時代,但其父未囿於傳統之見,使張李氏接觸漢學及新式教育,而為其 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張李氏二十歲時嫁入嘉義望族張家,初為人媳,侍 奉翁姑頗得歡心;為人妻,與夫婿情投意合,志趣相投,努力輔佐夫婿之事業。 婚後育有二子七女,均表現十分優異,對其文藝事業皆有所承,例如次女的畫作 與其曾同時得獎,而在畫壇傳為佳話。隨著政權的轉換,房舍因二次大戰的空襲 而毀壞,受親戚借貸之累,造成家庭經濟陷入困境,惟張李氏個性堅強,仍樂觀 地度過難關,1972 年,以八十高齡辭世。 第三章 參與公共事務 此章討論張李德和在教育領域、社會參與的表現,以及戰後擔任第一屆臨時 省議員期間的問政。張李德和曾擔任四年公學校老師,其後,張李氏因婚姻辭去 教職,但並未中斷教育事業,在夫婿的諸峰醫院附設助產士講習所執教漢文以及 書法,日治時期,張李氏始終堅持延續漢文傳統及維繫民族精神,頗有文人志氣。 戰後,張李氏在義塾傳授漢文、擔任侍應生講習會講師。侍應生大部分是出身較 低的女性,張李氏一向對婦女問題相當關心,故樂於參與婦女教育。在社會公共 事務方面,日治後期張李氏已積極參與,擔任婦女保甲團團長,救濟院董事長等, 堪稱地方公益表率。戰後,政府成立臨時省議會作為過渡的民意機構,第一屆臨 時省議會議員有五位女性,張李德和為其中之一。蓋張李氏於日治時期推動公益 1.

(5) 事業不遺餘力,頗得地方認同,遂得順利當選。其擔任議員期間,提案以婦女及 民政最為大宗,參與省議會的農林考察團,幾乎全省走透透,經過考察,張李氏 更加瞭解民生疾苦,之後所提議案更多元化。第二屆臨時省議員選舉國民黨再度 提名張李德和,不料選舉結果失利,張李氏從此淡出政壇,惟對社會服務仍舊十 分熱心。 第四章 文藝活動與表現 主要詳細介紹張李德和的文藝長才,張李氏擅長漢詩,並成立詩社。由其詩 作可讀出生活點滴、人際互動,表現其對週遭人事物的敏銳度。其詩作多達一千 五百多首,筆者以德和與高層往來、政治詩、婦女詩作為探究的重點,凸顯張李 氏與同一時代女詩人之不同。張李氏的畫作在日治時期得獎無數,聲名遠播,本 文以其畫作為主軸,討論日治時期張李氏參加畫展之概況和畫作之特色。透過其 藝文活動與人際互動的脈絡,論述當時藝文界的活動概況。此外,張李氏在書道、 音律、刺繡、下棋、養蘭、賞石等均表現傑出,並涉獵嘉義地區的鄉土民歌童謠 及交趾陶,撰文推廣鄉土文藝。 第五章 結論 綜觀張李德和的一生及其成就,令人感佩的是,其凡事盡心盡力,兼顧公私 領域,現代的女性即使享有張李德和的時代所欠缺的開放和民主,但鮮少成就如 張李德和者。張李德和不僅是跨時代的女性菁英,亦是女界的楷模與典範。 關鍵字:張李德和、女詩人、臨時省議員. 2.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家庭與求學………………………………………………… 6 第一節 家世背景…………………………………………………6 第二節 求學過程…………………………………………………13 第三節 婚姻與家庭生活…………………………………………23. 第三章 參與公共事務………………………………………………36 第一節 教育活動與社會參與……………………………………36 第二節 擔任臨時省議會議員……………………………………46. 第四章 文藝活動與表現……………………………………………68 第一節 詩壇活動與作品…………………………………………68 第二節 畫壇活動與作品…………………………………………89 第三節 其他領域的表現…………………………………………101. 第五章. 結論……………………………………………………………………109. 附錄一:張李德和年表………………………………………………112 附錄二:黃張妙英女士訪問錄………………………………………114 附錄三:張李德和得獎畫作…………………………………………117 i.

(7) 附錄四:張李德和書法及刺繡作品………………………………119 附錄四:照片………………………………………………………120 參考書目……………………………………………………………121. ii.

(8) 表次. 表 2-1. 張李德和先祖之功名……………………………………………………7. 表 2-2. 清領時期書房之課程……………………………………………………20. 表 2-3. 四年制公學校各學年之課程及每週教學時數…………………………21. 表 2-4. 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技藝科課程表及每週教學時數…………………22. 表 2-5. 張李德和子女之學經歷…………………………………………………33. 表 3-1. 張李德和與許世賢之學經歷……………………………………………49. 表 3-2. 張李德和與許世賢之政見………………………………………………49. 表 3-3. 張李德和第一次大會之提案……………………………………………63. 表 3-4. 張李德和第二次大會之提案……………………………………………64. 表 3-5. 張李德和第三次大會之提案……………………………………………66. 表 3-6. 張李德和第四次大會之提案……………………………………………67. 表 3-7. 張李德和第五次大會之提案……………………………………………67. 表 4-1. 張李德和與政軍事名流往來作品………………………………………76. 表 4-2. 張李德和及女兒得獎畫作………………………………………………95. iii.

(9) 圖次. 圖 4-1. 張李德和詩作種類比例圖……………………………………………75. 圖 4-2. 張李德和與好友合影…………………………………………………108. iv.

(10) 第一章 緒論. 乘風不讓男兒志,破浪偏誇姹女胞。無限前途須自重,學成歸顯故山坳。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生跨清領、日治、戰後三時期的女性菁英-張李德和,是多才多藝的奇女 子,生於 1893 年,卒於 1972 年。日治時期活躍詩壇,並在畫壇屢次得獎,享有 極高的評價,以「詩書畫」三絕著稱,人稱「詩媽」2。張李氏不僅具文藝長才, 對於社會公共事務極為熱心,積極參與,於夫婿成立的產婆講習所教授漢文、擔 任救濟院董事長、組織婦女保甲團,在地方上極具有聲望;戰後,轉而跨入政壇, 當選第一屆臨時省議會議員,爲民喉舌,四處奔走,在民政、財政、教育、交通 等方面皆有問政記錄,對於民生福祉盡心盡力。在當時以男性為尊的時代,張李 德和能有此成就,實屬不易,筆者將探究並呈現張李氏多面向的發展以及表現。 清領初期,台灣社會男女人口比例懸殊,儘管如此,女性並未因此提高社會 地位,甚至出現以金錢來決定女子命運的習俗,例如貧窮家庭賣女為童養媳或婢 女,甚至轉售至妓院淪為風塵女子,女子依舊是附屬的地位。清領後期台灣進入 文治社會,男性接受儒學教育,目的大都在考取功名;而上層女性或在家延師設 帳,或至書房就學,但所習內容仍以「三從四德」為主,將列女傳和女論語3列 為必讀之書4,可見偏重貞節、柔順的婦德教育,主要仍是傳承「男尊女卑」的 禮教規範,女性一生的活動領域仍以家庭為重心。 日治時期,雖漸有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職場,但大部分女性從事的職業仍偏向. 1. 張李德和: 〈長女女英留學日本女士大學臨別賦示〉 , 《琳瑯山閣唱和集》 ,台北:龍文出版社, 1992,頁 45。 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嘉義市鄉土史料》,南投:省文獻會,1997,頁 221。 3 女論語係唐代宋若莘所著,全書共十二章,包括立身、學作、學禮、早起、事父母、事舅姑、 事夫、訓男女、營家、待客、和柔、守節等。引自陳宏謨輯〈教女遺規〉 , 《五種遺規》卷上。 4 游艦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台北:師範大學歷史所,1988,頁 29。. 1.

(11) 工廠女工、薪資低的勞動階層,護士、助產士、藥劑師等需要專業技術的職業或 是公學校女教師,僅是其中少數。女性雖獲得工作機會,卻因資本家帶來工業化, 需要大量勞工女性,且與男性同工不同酬,大環境仍未改變對女性的壓抑,日治 時期的女性地位並未有突破性的提升。 戰後,教育漸普及,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加許多,於是更多女性走出家庭 投入職場,社會地位漸次提升,角色不再只是男性的從屬者。政治參與較過去有 更多機會,日治時期活躍於地方的女性菁英,戰後紛紛展現對社會參與積極的態 度,例如:組織婦女會、成立社會救助機關、加入政壇為婦女爭取更多權利等, 張李氏便是扮演如此角色者。 就張李德和生活的年代觀之,女性是受到壓抑的,但張李氏在傳統「賢妻良 母」的束縛下,卻能突破禁錮,展現不讓鬚眉的霸氣,活躍於社會中,著實不易。 更令人感佩的是,張李氏在家庭與事業兩者中取得極好的平衡,現代女性,在公 私之間能取得平衡是件頗不容易的事,張李氏的確做到同時兼顧公領域與私領 域,故以舊時代女性的角度觀之,張李氏代表的是少數的女性菁英;以現代女性 的角度觀之,張李氏堪稱是現代女性的表率。 總而言之,張李氏各方面角色都相當稱職,於家庭服侍翁親、相夫教子,於 文化界有詩書畫三絕之盛名,於社會熱心服務、無私奉獻。可說是一位極為特殊 的女性。許然賀張氏夫婦云: 逸園主人翁,是神仙眷屬,福慧雙鐘,自古縉紳門第,嘉縣推崇,繩祖武, 振家風,杏林春滿諸峰,古稀慶齊眉,壽人壽已善報感天公,賢德配,女詞 宗,聲明揚藝苑,畫擅詩工,會執聯吟牛耳壇坫稱雄,參省議,達國衷,為 公家能盡誠忠,宜桂子蘭孫,呈芳競衍獲無窮。5 張李德和才德兼備、熱心公益、為國為民,實為當代奇女子。本論文擬深入 探討張李氏何以能有如此成就之因,期盼重建此一女性菁英的一生。. 5. 許然:〈琳瑯山閣唱和集序〉 《琳瑯山閣唱和集》,詩文之友社,1968 年,頁 1。 2.

(12) 二、相關研究回顧 目前學術著作中對張李德和著墨較多的部分,主要集中於生平、詩學、繪畫 領域,至於社會公共事務方面較無深入探討。. (一)關於張李德和生平之研究: 盧嘉興撰〈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的家世〉6一文,詳論張李氏的家 世,上溯其來台的第一代祖先及其先祖的事蹟,關於張李氏的家庭亦有清楚完整 的介紹,是值得參考的資料。 黃嬰撰〈一代女史─張李德和事蹟〉7及莊永明撰〈「羅山女史」張李德和〉 8. 二文簡略介紹張李氏生平,討論不夠深入,關於時代背景、女子教育、職業、. 社會活動等均有待深入探討。. (二)關於張李德和詩作之研究: 江寶釵撰《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9一書,將嘉義地區的古典文學依時 序探討其發展,指出張李氏是日治時期嘉義地區活躍的文人之一,以及張李氏與 地區文學發展的關連,是值得參考的著作。 吳品賢撰〈日治時期台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10一文,將日治時期分成前期、 中期、後期,論述臺灣女性古典詩人作品在此三時期之發展,以及各時期知名女 詩人的生平和作品,將張李氏置於日治中期,並與同期的女詩人作比較,是值得 參考的專論。 陳嘉英撰〈尋找空間的女聲─以台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 究對象〉11一文,以三位日治時期著名的漢學女詩人為研究對象,分別介紹三位 6 7. 盧嘉興: 〈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家世〉 , 《台灣文學家列傳》 ,台北:五南圖書,2000。 黃嬰: 〈一代女史張李德和事蹟〉 , 《嘉義文獻》 ,嘉義:嘉義市政府,第 10 期,1994,頁 1-5。. 8. 莊永明:〈「羅山女史」張李德和〉, 《精湛》26 期,1995 年 9 月,頁 91—93。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嘉義市文化中心,1998。 10 吳品賢:〈日治時期台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臺灣師大國硏所碩士論文,2001 年。 11 陳嘉英:〈尋找空間的女聲─以台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究對象〉 ,政大國 9. 3.

(13) 女詩人的生平背景,分析三位女詩人所實現的女性書寫風格、寫作企圖等,結合 作家生命歷程與時代背景,解讀出古典女詩人之女性形象。對張李氏詩作的分析 闡釋的相當清楚,突顯出張李氏在詩壇的地位,但張李氏在其他領域之表現,僅 簡略介紹。 歐宗智撰〈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漢詩初探〉12、〈嘉義琳瑯山閣主人 張李德和政治詩詞小論〉13、 〈嘉義琳瑯山閣主人詞作探珠〉14之文,將張李氏的 詩詞分類並解析,對張李氏詩作的評價有褒有貶。. (三)關於張李德和繪畫之研究 關於張李德和繪畫,目前仍無專著,僅有些論著觸及德和繪畫,例如:賴明 珠撰〈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與繪畫創作觀〉15一文,探討戰後 張李氏未能延續藝術創作之因,認為張李氏傳統「德勝才」的意識形態及傳統漢 人「三不朽」觀念,限制其藝術成就,以致未能延續創作。內容缺乏張李氏繪畫 歷程的介紹及繪畫作品的賞析。 林柏亭撰《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16一書,詳細介紹嘉義地區入選「台、府 展」東洋畫家之重要作品及生平,將張李氏置於地區繪畫發展總論中,介紹張李 氏繪畫表現。.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運用資料分析法、歸納法、考證法、比較法來處理各種資料,輔 以田野調查訪談相關人士,以補文獻之不足。. 12. 13 14 15. 16. 文所碩士論文,2003 年。 歐宗智: 〈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漢詩初探〉 ,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9 卷 3 期,2003 年 9 月,頁 74-85。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政治詩詞小論〉,中國語文,2004 年 12 月,頁 48-53。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詞作探珠〉,國文天地,21 卷 7 期,2005 年 12 月,頁 107-111。 賴明珠:〈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繪畫創作觀〉,《藝術家》第 41 卷第 4 期, 1995 年 10 月 1 日,頁 330-340。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台北:史博館,1995。 4.

(14) 張李德和的生平、家庭狀況及文藝活動,前人已著墨甚多,筆者以張李氏著 作為主,輔以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張李氏於各領域之表現,從大時代的背景切入, 呈現張李氏在跨時代的不平凡表現。 本論文主要的文獻資料為張李德和之著作: 《琳瑯山閣喜慶集》 、 《琳瑯山閣藝 苑集》、《東洋國寶嘉義交趾陶集》、《東臺紀詠集》、《詩畫合集》,編著《羅山題 襟集》 、 《時敏堂遺集》 、 《連玉詩鐘會集》 、 《吳鳳史記民族詩集》 、 《題襟亭聯吟集》 、 《嘉義縣聯吟會概要》,與賴子清纂修《嘉義縣志‧學藝志》、《嘉義縣聯吟會概 要》,其中《詩集》、《連玉詩鐘會集》、《題襟亭填詞集》合編為《琳瑯山閣唱和 集》 ;李氏族譜;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 《台灣日日新報》 、 《聯合報》 、 《中央日報》 等報紙;以及《臺灣省政府公報》和台灣省議會秘書處編歷次大會議事錄。此外, 田野調查:訪問六女黃張妙英女士,目前居住於台北市重慶路。. 四、研究架構 本文除緒論、結論外,共分為三章。第二章「家庭與求學」,旨在介紹張李 德和的家世背景、求學過程、婚姻生活,詳述其「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成功 扮演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第三章「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分別討 論張李德和在教育領域、社會參與的表現,以及戰後擔任第一屆臨時省議員期間 的問政,並由其問政重點,探討其論政焦點以及主張;第四章「文藝活動與表現」 , 完整介紹張李德和的文藝長才,透過其詩作題材的分析以及繪畫歷程的介紹,呈 現其在詩壇及畫壇的地位,並加以討論其人情交遊的脈絡以及與眾不同之處。. 5.

(15) 第二章. 第一節. 家庭與求學. 家世背景. 余出生雲林縣西螺,先祖水路都督及游擊軍門之裔。訓導昭元先生長女, 母廖幼。1. 張李德和,本名李德和,張氏乃冠夫姓,生於光緒十九年(1893 年)農曆 五月八日,字連玉,號羅山女史、古諸羅散人2、琳琅山閣主人、題襟亭主人、 逸園主人,人稱「詩媽」3。生於雲林縣西螺保西螺街(今西螺鎮延平路 56 號), 為李昭元及廖幼(戶籍登記為名又)之長女,下有四弟四妹,其中,四妹為繼母 所生。. 一、 先祖事蹟 1684 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後,清朝對台灣統治採取消極的態度,對台灣 的治理鬆散,故社會秩序欠佳,民變、分類械鬥頻傳。當時,台灣社會上層有地 方官吏、擁有財富的地主及郊商,另一種晉身上層社會的是幫助政府平亂建立軍 功者,李德和的祖先即是因軍功而晉身為地方望族。 根據族譜記載,李家第一代開台祖是李盛行,號坦裕,原籍福建省漳州府平 和縣火田保鳳竹牌社,雍正年間渡海來台,卜居於彰化縣西螺保西螺街(今雲林 縣西螺鎮延平路56號)。傳至第四代李光連,入泮彰化縣學,成績優異,遂得補 廩生;第五代李三鳳、李建武及李五美三人以軍事見長,因軍功封為武官,因此 第三代李保生及第四代李光連亦於同治元年受朝廷誥封為武翼騎尉,在地方傳為 1 2. 3.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自跋,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年 3 月,頁 108。 吳新榮: 〈記張李德和談葉王〉 ,江寶釵, 《張李德和詩文集》 ,台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2000 年 12 月,頁 58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 《嘉義市鄉土史料》 ,南投,省文獻會,1997 年 7 月,頁 221。 6.

(16) 佳話,家族漸次顯赫。 第五代排行三子的李三鳳,號岐山,官章朝安,官至花翎副將,曾助朝廷平 定洪欉之亂。洪欉是草屯的富商,曾創設鏢局及團練,在地方頗有勢力。1862 年 4 月戴潮春依恃會黨力量起事,攻破彰化城,洪欉趁機與林日誠合作進攻阿罩 霧林家,因兩家素有舊隙,故洪欉藉機與戴潮春合作,家族仇恨較反清的意味濃 厚,戴潮春封其為「北王總制大元帥」,亂事歷時三年多才被平定。平亂期間朝 安奮勇剿匪,朝廷念其頗有建樹於是擢升至水師協副將。4曾祖父李建武,排行 第四,官章朝祥,年十七進入彰化縣武庠,由武生入伍,官至協水師中營千總署 理滬尾中軍府,奉檄率西螺練勇參加平定林恭之亂。5林恭是鳳山縣壯勇,利用 中國發生太平天國亂事之際,官兵無力來台,聯合北路的張古、羅阿沙及賴棕等 發起武裝革命。1851 年 4 月 28 日,林恭在鳳山縣蕃薯寮揭旗起事,在義首林萬 掌的協助下,順利攻入鳳山縣城之內。在中部西螺的把總李朝祥率練勇八百人支 援,兵分三路前進。6 月 2 日,清軍李朝祥之練勇抵達二層行溪(今台南縣仁德 鄉),二軍先後於二層行溪與新園鄉交火,該月底林恭失敗被俘。朝祥於此役中 表現甚為出力,朝廷賞戴藍翎。李五美排行第五,十三歲入彰化縣武庠,由武生 入伍,官至協臺水師中營把總,署千總篆。 張李德和曾祖父李朝祥娶妻妾共七位,生男十三人女十八人。祖父李步雲排 行第四,娶蘇發為妻。光緒十五年四十一歲時入伍,光緒十六年任嘉義營土庫汛 守,十七年刺桐巷汛守府,誥授五品軍功。6 2-1其先祖功名整理如下: 第四代. 李光連. 彰化縣庠生(秀才). 第五代. 李三鳳(朝安). 台灣水師協副將. 4. 李廷璧主修,周璽總纂:《彰化縣志》,台北:成文,1983,頁 507-508。 《鳳山縣采訪冊》:「….徐公頓悟,力促鄭行。會局發兵費未充,檄調西螺把總李朝祥,壯丁未 集。至二十八日始祭纛縣誓師。出二層溪…其黨悉潰,遂復鳳山縣。是役也,整隊無失,夏之 功;衝鋒決勝,則西螺壯丁之力居多。」 6 李派澤:李氏族譜 5. 7.

(17) 第六代. 李建武(朝祥). 千總. 李五美(朝華). 協臺水師中營把總. 李步雲. 五品軍功. 二、家庭狀況 1894 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翌年清廷戰敗,與日媾和,簽訂馬關條約,割 讓台灣,台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激烈展開抗日行動,是年十月日本佔領全台。同 年,張李德和祖父李步雲亡故,享壽四十七歲。 父親李昭元,是祖父步雲單傳獨子,號首卿,幼入塾受業,日治時期曾擔任 公學校教師及訓導。1890 年十九歲時,娶西螺保新庄仔廖字次女廖又為妻,生 下四男三女,1893 年生下長女德和;三十六歲時,娶坎頭厝庄陳清陶三女陳棕 為妾;四十六歲時再娶林椒為妾,生下一女。 日治之初總督府採取武力鎮壓對付抗日勢力,但成效不彰。1898 年初,兒 玉源太郎繼任總督後,施政方針轉變為鎮撫兼施,總督府極力籠絡地方仕紳,利 用仕紳對地方的影響力以協助其政策的推動,以及加速台灣人對日本的歸順。在 教育方面根據吳文星撰《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一書指出,日治初期總 督府教育的對象以上流或中流以上家庭子弟為主,藉以培養初等教育師資及公司 業務人才,故德和父親因家庭背景得以進入國語學校就讀。 總督府為了同化臺灣人積極普及教育,設立學校以推動語言同化,因此急需 師資。1896 年 9 月 25 日臺灣總督府發佈〈國語學校規則〉 ,設立國語學校以培養 初等教育師資,國語學校學生來源有日本人及台灣人。國語學校分為「師範部」 及「語學部」 , 「師範部」招收「具備尋常中學校四年級以上學力的內地人(日本 人)」 ,以「培養國語傳習所、師範學校教員及小學校長或教員,兼研究本島普通 教育方法」為宗旨;而「語學部」是因政策需求而設置,又分為「土語科」和「國 語科」 ,分別招收「具有高等小學畢業以上學力的內地人(日本人)」及「具備國. 8.

(18) 語學校附屬學校學力或國語傳習所畢業以上學力的臺灣人」7 ,就臺籍生招募觀 之,最初因考量畢業生就業之便,故採取地方長官薦舉的方式。依 1901 年度招 生廣告云,申請入學者應盡可能符合下列條件:(1)年齡在 15 歲以上、25 歲以 下, (2)多少修習日語者, (3)具漢學素養者, (4)品行方正、志操確實者, (5) 在學中無家事之累者,(6)盡可能無妻。8以上述臺籍生作為入學的條件,當屬 中上階層子弟纔有機會進入國語學校,德和父親李昭元是地方中流以上家庭子 弟,具有深厚的漢學素養,因而被地方選薦送台北進入國語學校就學。 1901 年 7 月,李昭元自國語學校實業部鐵道科畢業後,先後在數所公學校服 務,1901~1904 年擔任西螺公學校教員三年,1905~1907 年轉至林圮埔公學校服務 二年,1908~1909 年再轉任斗六廳打貓東頂保崁頭厝庄(今雲林縣古坑鄉崁頭厝) 崁頭厝公學校擔任訓導9。後又轉任樹仔腳分校主任,1912 年再回到西螺公學校, 服務一年後辭去教職,出任衛生事務所書記。1917 年西螺信用組合設立,李昭元 被推選擔任專務理事。10至 1926 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李昭元對長女德和期許甚高,庭訓嘗云:「琴棋書畫,係陶冶性情,修煉身 心,雖女子須精一藝真。」11其後,張李氏不僅將庭訓銘記在心,並刻石以「雖 女子須精一藝凜遵庭訓」為座右銘。張李氏表現良好時,父親亦多加鼓勵,如在 〈木如意〉詩作的註解中提到:「此乃先祖,李朝安公。既霧峰林統帥之後,平 賊有功,榮膺親賜十二品之一。由北平攜歸者。先父昭元先生,喜余能吟咏,特 惠予,以供書齋清玩云。」12,張李氏曾言幼時父親給予書法論兩則,一則為唐 玄宗的「一須人品高,二須師古法,三須紙筆佳,四須心思細,五須險勁,六需 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自然,長者秀整,短者精悍,瘦者如山澤之. 7.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 ,台北:南天書局,1995,頁 546-547。 〈生徒募集〉,《府報》881 號,1900.12.25。 9 1898 年 7 月,發布 「台灣公學校令」規定以地方經費開辦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師資方 面根據「台灣公學校官制」 ,教師分為教諭與訓導,教諭為正式之教師,訓導為輔助教諭的助 手,此時總督府已決定設立師範 學校,培養台籍教師充任公學校之訓導,以補教師之不足。 10 程大學總主編,呂建孟等撰稿,《西螺鎮志》,西螺:雲林縣西螺鎮公所,2000,頁 5-114。 11 張李德和:《琳琅山閣吟草》 ,頁 46。 12 張李德和:《琳琅山閣藝苑》 ,嘉義市:諸峰醫院,1953,頁 108。 8. 9.

(19) 癯,肥者如貴遊子,勁者如武將,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者如賢士。」一 則為杜白度的:「用筆在乎虛掌而實指,緩紉而急醫,意在筆前,字居筆後,其 事如舞鳳翔鸞,可謂至矣。」13由此可見,張李氏後來以詩、書、畫三絕聞名, 似可歸因於家學淵源。 張李德和母親育有四男三女,德和為長女,母親廖又於 1911 年去世。張李 氏於〈回憶〉中提到:「三齡喪祖父,十九失萱慈,少小已知痛,長時更識悲。 祖母愛如金,無差萱草忱,雁行憐幼穉,嚴父繼慈心。」 14三歲祖父去世,十九 歲失去母親,在祖母及父親的關愛與呵護下,培育她善良寬厚,孝慈恭謹的處世 觀。張李氏與祖母感情深厚,相處融洽,祖母對張李氏的教育採開放的態度,例 如在臺北就讀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放暑假回鄉時,曾與祖母促膝長談,祖母述說 家族過去的興衰及其遇亂,以及族亂的種種故事。15家族事蹟通常以傳承男性為 主,但張李氏的祖母並不囿於傳統。又如張李氏在《羅山題襟集》的自跋中曾提 到:「武術於女界,畢竟似空雷無雨。間屢受祖母敦勉激勵,也曾小試,愧乏一 籌。」16張李氏家族屬武官世家,男子習武是平常之事,但祖母卻鼓勵張李氏也 可嘗試習武,雖然張李氏所認知女性並不需要武藝訓練,開明的祖母反而鼓勵她 拋開傳統的框架,嘗試學習,祖母希望張李氏不僅只舞文弄墨,更能文武雙全。 可見張李氏的祖母具有開明的觀念,並不以傳統的性別觀念來要求子孫。曾於詩 作中提及劍術: 「劍花垂手憶大娘,削石如泥露寒光。」17 退嬰附註云: 「劍花一 段,異想天開,……。向聞吾妹能武劍,讀此益信,真不愧巾幗鬚眉。」18張李 氏在此種開放氛圍中成長,是造就她日後成為獨當一面女性的最佳基礎。 〈回憶〉 又道:「年華正廿六,祖母又仙歸,淚飲當餐飯,沾衣痛夢稀。」19祖母於張李. 13 14 15. 16 17 18 19. 中華日報,轉引自《張李德和詩文集》,江寶釵編,台北:巨流,2000,頁 586-587。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13。 盧嘉興,〈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家世〉,《台灣文學家列傳》,台北:五南圖書,2000 年 3 月,頁 997。 江寶釵編:《張李德和詩文集》,台北:巨流,2000,頁 139。 張李德和:〈水雲亭賞奇石作歌贈主人百樓無涯賢昆仲之漫評〉 ,《琳瑯山閣吟草》,頁 35。 同前註。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14。 10.

(20) 氏二十六歲時過世,失去祖母讓人心痛,詩中表現祖孫深厚的情誼。 張李德和的大弟李其萃、次弟李其英(早殤),三弟李其雄(其英與其雄為 雙胞胎)為牙科醫師,戰後曾擔任台南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行政區域重先劃分 後任雲林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又擔任三屆西螺鎮長,西螺大橋在其任內完成。 張李氏以此胞弟為榮,其雄自齒醫專畢業時,張李氏寫出她的感想:「鴻雁翱翔 事遠征,回頭風木不勝情。故園一片淒涼色,猶抱冬心向日傾。夢裡風光春復秋, 竚看衣錦快心頭。可憐夜半烏生急,悲喜交加血淚流。」20 一方面心疼弟弟努力 求學的辛苦,另一方面對於弟弟的成就甚感欣慰。李其雄擔任鎮長期間,張李氏 期待弟弟: 「庶政日新應有待,願教仁德布螺陽。」21李其雄任內完成西螺大橋之 重大建設,張李氏與有榮焉,亦賦詩:「雄偉螺橋慶落成,遠東首區仰兼精。梁 飛濁水雙公哩,鎮耀鯤陽一貫程。政揆錫題欣剪綵,制臺光蒞壯傳觥。聯綿濟渡 資強國,天地同休享大名。」22李其雄去世時,張李氏心痛不已,哀悼胞弟其雄 之詩云:「噩耗飛來欲斷魂,傷心又失鶺鴒群。四人同母惟餘我,腸碎今朝我哭 君。」23四弟李其猛早殤,二妹李荀女曾擔任西螺公學校教師,于歸嘉義市醫師 郭炳均、三妹李翠娥早殤。四妹李金蟬是父親第二任妾林椒所生,于歸嘉義縣衛 生局長張兆庚。24 個人成長來自原生家庭的塑造,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家庭指導成員學習處事 為人,長輩的經驗常作為晚輩行為的指導,張李氏之所以能成為保守時代的女性 菁英,與家庭長輩對子女教育的態度息息相關,祖母鼓勵其習武、父親自身接受 新式教育及擔任公學校教師的經驗,因對新式教育的了解,雖然當時就讀公學校 的風氣未開,他認為應將張李氏從傳統書房教育帶入新式的公學校學習,日後張 李氏及其大妹荀女皆是公學校教師,可見父親對女兒教育的開明及用心。張李氏 於《羅山題襟集》的自跋中曾提到家庭氣氛:「讀研餘暇。涉獵及詞曲,劇唱, 20 21 22 23 24.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23。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87。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103。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唱和集》,詩文之友社,1968 年,頁 142。 盧嘉興:〈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家世〉,頁 997。 11.

(21) 常集家族於一堂。男女老少,各執一藝,檀板竹絲。詼諧學步。漫擬梨園。敘天 倫之樂事,振文化於家庭。」 由詩中的描述顯示,張李氏的家庭相當有文藝氣 息,閒暇時,男女老少齊聚一堂,唱戲、彈奏樂器,雖非正式演出,卻別有一番 樂趣。德和耳濡目染,對於文藝的興趣由是特別濃厚。. 12.

(22) 第二節 求學過程. 小時從表姑母劉氏學,復讀父書,台北第三高女畢業,執教鞭四載。25. 張李德和求學歷程是六歲至傳統書房就讀,十一歲入學西螺公學校,四年後 畢業,十五歲升入台北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在舊式與新式教育的陶冶下,為日 後張李氏各領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書房教育時期 清代台灣教育設施有官學與鄉學之分,書房屬於鄉學之一,是由私家延聘教 師,設帳授徒,以為應試之準備;書房本身缺乏嚴密組織及完備的制度,通常塾 師係由具貢生、生員、童生等科舉功名的士人擔任,亦時有僅略識詩書者混身其 間,民家子弟年齡七、八歲即可入學;學科課程以讀書、習字為主,並頗重視道 德人倫之陶冶;學童入學之初,首先授予容易誦讀的三字經,次及不加句讀的四 書和幼學群芳,進而研讀五經、四書集註及古文詩賦之類;讀書課要求學生點讀、 背誦、默寫,然後教師講解教科書的字義文意;習字課係教學生練習大小楷毛筆 字。此外,課功課教學對句、作文章、詩賦。 (參見表 2-3)一所書房通常只有一 個教師,因教授均依個別學生之程度進行,故學生無學籍分劃,教室或在教師自 宅,或借宮廟等場所施行教學。26 由上述可知,書房教育是為了應試之需要的基礎教育,以男子為主要教育 對象,女子偶有一、二人在內,故書房的學習男女無別,有一定的作息時間和規 定,使女生享有較正規的學習環境。27此種教育方式是清代女性與男子接受相同 教育的管道,惟人數不多。根據日人調查,1898 年全台就讀書房的女生有 65 人, 25 26 27.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108。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 卷第 3 期,頁 264。 臺灣總督府學務課編:《臺灣教育通志稿》 ,臺北,明治 30 年,頁 126~134。 13.

(23) 只佔總人數的 0.2%。28當時受教女生具有兩項特徵,一是富紳之女,一是每至十 二、三歲即輟學在家,從事裁縫或洗濯等家事。29可見當時女性受教以上層家庭 居多。 1895 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傳統的書房先是因戰禍而幾瀕臨於廢滅,待台人 反抗紛紛被鎮壓後,書房復漸次勃興,而總督府除應急的日語傳習所外,尚未建 立新學制,於是先著手調查書房等傳統的教育設施。30經日本官員調查,總督府 當局認為書房乃是塑造台人思想規範─孔孟道德─的主要場所,與其禁絕而喪失 民心,不如因勢利用31。因此日治時期傳統的書房依然存在,1898 年,六歲的張 李氏進入表姑母劉活源籌辦的「活源書房」學習漢學。「活源書房」規模較小, 以教授家族成員為主。 在此一學習歷程中,除表姑母的教導外,且得表姑父詹紹安傳授琴棋書畫。 詹紹安係武探花出身,對於琴棋書畫亦有專精,文武雙全頗受先祖李朝安賞識。 父親李昭元亦親自傳授漢學,張李德和在《羅山題襟集》自跋中提及:「父….曾 傳經於綺歲…。表姑母劉活源氏,受訓於髫年。蓋表姑丈詹侍郎紹安,學歷由武 探花出身,素擅書畫,精音樂…不啻閨中師友,文藝則由表姑母衣缽真傳」32家 中長輩不囿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更可謂是張李氏的專屬教師,幼時的 張李氏浸淫於傳統教育的琴棋書畫、四書五經,紮下深厚的漢學根基。. 二、公學校時期 日治時期最早的教育機關是「國語傳習所」 ,分為甲、乙兩科,乙科招收八~ 十五歲者,修業年限四年,相當於初等教育,除了日語、讀書作文、習字、算術 等科目外,另設有適合女生的裁縫課,但此時未進一步制定女學校規則,顯示國 語傳習所時代尚未注重女子教育。 28 29 30 31 32.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 ,台北:南天書局,1995,頁 84。 臺灣總督府學務課編:《臺灣教育通志稿》 ,臺北,明治 30 年,頁 134。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頁 266。 同前註。 張李德和:《琳琅山閣吟草》 ,頁 108 14.

(24) 1898 年公學校設立後,漸以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實施初等教育,公學校 修業年限六年,就學年齡為八~十四歲,應修習科目與國語傳習所大致相同,另 增修身、唱歌、體操等科目,女生課程則比照第三附屬學校增設裁縫科。33但制 度不固定,至 1919 年以前修改了很多次,例如修業年限因城鄉教育程度不同, 採取彈性修業年限,分為四年制、八年制公學校,或放寬入學年齡、增設課程等, 以配合同化政策。但日治初期臺人尚缺乏女子就學觀念,1919 年以前女子就學 率偏低、退學率偏高,究其原因在於女老師不足、地方經費不足、社會仍普遍存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男女七歲不同席」、或女子不宜拋頭露面等禮教傳統成 為女童就學的阻礙。經濟、交通、衛生等問題,在在皆是影響女子就學之因素。 34. 1901 年 7 月 10 日西螺公學校(今西螺文昌國小)成立,創立之初,因校舍 尚未興建,乃臨時借用媽祖宮,招募學生 99 名(男 81 名,女 18 名)編為三班。 1905 年 2 月 4 日,因媽祖宮不敷應用,乃至修文社上課。1907 年 6 月,新校舍 竣工,乃遷入新校舍。35 父親李昭元、姑母劉活源是西螺公學校創校元老,當時 僅校長是日本人,其餘三位教員都是臺灣人,其中,廖重光及李昭元是國語學校 出身,劉活源則是因地方的書房教師,而被延聘進入公學校執教漢文。1903 年, 張李氏進入該校就讀,同期進入該校就讀的男童有 193 人,女童僅 6 人,36公學 校修習的課程有修身、國語(日語) 、算術、漢文、體操、唱歌、裁縫等科。 (參 見附表 2-4) 課餘時,在家跟隨劉毛先生學習琴箏。 當時公學校所學習的科目包括修身、日語和作文、讀書、算術、體操、唱歌、 習字等,根據游鑑明《日治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一書的統計,1904 學年度公 學校的女子修業課程的科目及每週教學時數的比例,日語、作文、讀書的語文科 目佔全課程的 61.53%,其中包含漢文科,但基本上係以日語為主體;社會科包. 33 34 35 36.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 ,頁 248。 游鑑明:〈日治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 年 12 月,頁 94 -96。 雲林縣文獻會編:《雲林縣志稿》,雲林縣文獻委員會,1960 年,頁 108。 雲林縣文獻會編:《雲林縣志稿》,頁 111。 15.

(25) 括各年級必修修身科及高年級必修的歷史、地理等科,佔 4.40%;理數科是指算 術與理科,前者為各學年必修科目,後者至 1912 年始增設,以張李氏就讀的年 代而言,尚未設置理科課程,其比例為 13.19%;藝能科包括體操、唱歌、美術、 手工、家事、裁縫,佔 20.88%。37科目比例顯示日文課程佔一半以上,係因總督 府的同化政策所致,顯然未達德智體群四育並重的功能,雖是如此,但此時,公 學校教育不啻為女子走出傳統步入現代的捷徑。 值得一提的是,張李氏在學四年,表姑劉活源是她的老師,張李氏由書房教 育至公學校教育皆承表姑母劉活源教導,舊時書房教育通常由考取功名或地方認 同之博學者任教,身為女性能得到地方認同而創立書房已屬難得,於日治時期, 能進入新式教育體系擔任教員,以女性而言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相信表姑獨立女 性的特質,必定影響張李氏甚深。表姑母去世時,張李氏曾作詩表達哀痛的心情: 錦衣才子羨雙文,一曲求凰訂合婚。卻喜門楣生瑞彩,人人羨慕慶王孫。 冰雪聰明欺咏絮,彈琴妙譜擅天資。芳齡十五于歸後,不減盧家少婦詞。 孤幃弔影探伶仃,鏡裡春花付渺冥。可恨豺狼吞業產,甇甇無奈賦歸寧。 見說秦樓風月好,清光旋受白雲埋。紅羊浩劫分飛鏡,詎料東風喚不回。 魚雁傳書費唱酬,天南地北恨悠悠。金錢問卜羞開口,矢志冰心卅幾秋。 春秋餬口度年華,不讓當年曹大加。桃李成陰垂絳帳,一生仁義更堪誇。 誼稱姑母禮稱師,絕世才華絕世慈。堪嘆紅顏偏薄命,簞瓢陋巷樂維持。 詹郎噩耗飛來日,幾度魂銷幾斷腸。只望樂昌歸破鏡,何期流水逐斜陽。 五十春風又六秋,辛辛苦苦寄蜉蝣。花開花落渾如夢,贏得傷心士一邱。 巾幗鬚眉有幾人,可憐身世等微塵。滄桑回首留餘恨,歲歲啼鵑灑血頻。38 詩中表現出對姑母的景仰及對其身世坎坷的憐惜,足見姑母給予張李氏樹立了新 時代女性的典範。. 37 38. 游鑑明:〈日治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頁 116-119。 張李德和:《琳琅山閣吟草》 ,頁 58。 16.

(26) 三、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女學校時期 1907 年,十五歲的張李氏自公學校畢業後離鄉背井,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 學校第二附屬女學校39就讀。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女學校是 1919 年以前台籍女子 接受中等教育唯一的一所學校,該校前身是 1897 年成立的國語學校附屬女校, 早期是指第一附屬學校女子部甲組生,凡十五歲以上女子為甲組,首屆有十九 人,成為台灣最早的中學女生,所招得的女學生多半出身士林士紳家庭。40但因 女子就學風氣未開,且學成的畢業生須前往外地任教,就學者日漸減少。41為增 加就學人數,1904 年該校主任本田茂吉遠赴中、南部視察兼招生,該校遂開始 有來自中南部的女子入學。421907 年擴大招生對象,除規定入學資格為十三~廿 五歲、修畢公學校四年課程者之外,並無地區限制,這一年計有 41 人入學,學 生遍及全台,其中住宿生多達 20 人。值得注意者,這群來自外地的女學生多經 由各地方當局遴選保送,以便日後充任公學校教師之職。43 張李氏亦是 20 名住 宿生之一,資質之優可見一斑。 該校的課程曾修改,1919 年以前女子中學修習的科目有語文科、社會科、 理數科、藝能科,課程偏重以家政為主的藝能科,佔每周總時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張李氏在學校學習的科目有修身、日語、數學、理科、裁縫、造花、刺繡、美術、 習字、音樂、體操等。 (參見表 2-5)初期日語教學未編纂教科書,通常是教師板 書,學生筆記,以讀法和日常會話為主,為了加強日語學習,教師日常以日語與 學生交談;44修身科主在培養中等以上社會女子應有的品格,45故非常重視婦德 和禮儀的實際指導;社會科課程包含公民科、歷史科和地理科,皆偏重實用知識, 非理論的傳授;理數課教授簡單的算數運算;裁縫、造花、刺繡屬藝能課程,旨 39. 40 41 42 43 44 45. 1897 年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部(甲組);1898 改名為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1902 年改名為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910 年改名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1919 年改名台北女子高 等普通學校;1922 年改名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現在是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臺北,昭和三年,頁 301。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72。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373。 臺灣時報,〈師範教育宜速施於本島女子〉 ,第六號,明治 42 年 11 月,頁 97。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455。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 ,頁 847。 17.

(27) 在培養節儉、清潔、周密、節約和利用厚生等習慣;46美術、習字、音樂均在陶 冶美感,美術課包括圖案畫、臨摹、寫生等,早期因缺乏完備的作畫教室,故多 半因陋就簡;47體操科早期受纏足之限,體操課僅止於遊戲。由上述課程的內容 顯示,與現今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非常相似,雖教育的 最終目的是為了同化,但也開啟台灣女子新式教育的新局。張李氏在<回憶>一文 中提及,「負笈遠從師,三年苦別離。嚴親曾兩顧,庶母亦相隨。」求學期間, 父母曾兩次北上探望,可見父母愛女心切。 1919 年以前,中等學校的女子訓育隨著附屬女校校舍的遷建而有不同的管 理方式,於 1897~1907 年間,租賃士林民屋為校舍,訓育內容以鼓勵出席、陶冶 心性和改變衛生習慣為主,因手藝科學生年齡較長,故以實施國民精神訓練,培 養速成的日本婦女和移風易俗為訓育重點。481904 年,手藝科突增十四名中南部 外地生,最初安頓在台籍女教師家中,以方便照顧。49據住宿生之一的吳治回憶, 當時一屋住有三~五人,一個月僅需付三圓五十錢,生活起居即得妥善照顧。 50. 1906 年,手藝科停辦,乃暫時以空教室作為臨時宿舍,並由四名日籍教職員. 及其家人負責舍監工作,不過草創時期未建立嚴格的住宿規定,採慰藉方式以紓 解學生思鄉情懷。51值得一提的是,1907 年入學人數 41 人,畢業時僅剩 7 人, 從數據上顯示,日治初期女子完成學業的比例偏低,除外在的經濟及傳統觀念影 響在學情形,女子個人的堅毅性格也是能完成學業的重要因素。因離鄉背景的住 宿生活是個挑戰,雖初期校方以較溫和的方式管理住宿生,以安撫學生情緒,但 能堅持的仍不多。據張李氏的同學駱陳阿玉回憶,傳統時代女子極少外出,離鄉 背井至台北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女學校讀書須住宿,當時寢室不知是哪一位同學因 思鄉而哭泣,其餘同學因此受感染而一起哭,一整夜大家都睡不著,最後大家決. 46 47 48 49 50 51.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 ,頁 830。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396~397。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69。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73。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373。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73~74。 18.

(28) 議退宿,正好艋舺公學校教師藤黑總左衛門,來宿舍探訪,發現大家情緒不穩定, 努力安撫大家,同學們才打消退宿念頭。52 張李德和在《負笈前往學都士林》一文中,提及當時提起勇氣離開家鄉北上 求學,是因為有父親及老師的鼓勵,才讓她能長途跋涉至當時全台唯一的女子中 等教育學校繼續升學。當時縱貫線尚未通車,西螺至斗六間先以肩轎橫渡濁水 溪、雷公溪、虎尾溪後,乘坐火車至葫蘆墩,再換成台車。53聽說當時有人因台 車脫軌而墜谷,可見路途崎嶇難行,危險性頗高,直到縱貫鐵路全通,行車安全 性提高許多。 張李德和文中敘述在校的宿舍生活,因宿舍在田野中,所以課餘,常常享受 田園之趣及欣賞優美的風景,舍監經常與他們一起遊戲,如打球、跳繩等,使他 們在愉快的住宿生活中暫忘鄉愁。在校最後一年,校舍遷往艋舺公學校一角,學 校與宿舍分隔兩地,通學費時,雖然辛苦,也順利完成學業。傳統時代女性無機 會獨立生活,當時離家至外地求學的女性面臨極大的挑戰,張李氏經歷此一磨練 後,蛻變成具備獨立自主能力的新女性。. 52 53.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 ,頁 384。 江寶釵編:《張李德和詩文集》,台北:巨流,2000 年初版,頁 499。 19.

(29) 表 2-2. 清領時期書房之課程. 科目. 讀書. 詩文. 算術. 習字. 一年. 三字經、大學、. 千字文、玉堂對. 循字(上大. 七歲. 中庸、論語(學. 類、. 人、. 作文. 學年. 而、述而、先進) 昔時賢文. 孔乙已). 二年. 論語(衛靈公)、 玉堂對類、昔時賢. 描字. 八歲. 孟子、孝經. 文、千家詩、百家 姓. 三年. 大學集註、中庸. 幼學瓊林、唐詩合. 九歲. 集註、論語集註. 解. 練字(法帖). 對句. 珠算. 練字(法帖). 對句. 珠算. 練字(法帖). 短句. 珠算. 練字(法帖). 短句. 練字(法帖). 短句. (學而、述而、 先進) 四年. 論語集註(衛靈. 唐詩合解、起講八. 十歲. 公)、孟子集註. 法、童子問路、尺. (梁惠王、天. 牘. 時) 、詩經、初學 群芳 五年. 孟子集註(離婁. 唐詩合解、童子問. 十一歲. 告子) 、詩經、書 路、初學引機、寄 經、初學群芳. 獄雲齋、尺牘. 六年. 書經、詩經、易. 童子問路、初學引. 十二歲. 經. 機、寄獄雲齋、十 歲能文、尺牘. 七年. 易經、春秋、左. 初學引機、寄獄雲. 十三歲. 氏. 齋、能與集、小題 別體. 八年. 春秋、左氏、禮. 能與集、小題別. 十四歲. 記. 體、訓蒙覺路. 九年. 禮記. 小題別體、七家. 十五歲. 文章 文章. 詩、清雲集、塔題 易經. 十年. 清雲集、塔題易. 十六歲. 經、小題清真、幼. 文章. 童學業啟悟集. 資料來源:邱奕松: 〈清代之台灣教育與嘉義文教〉 ,嘉義: 《嘉義文獻》 ,12 期, 1981 年 7 月。 20.

(30) 表 2-3 科目. 四年制公學校各學年之課程及每週教學時數 修身. 國語. 算術. 漢文. 體操. 唱歌. 時數. 2. 9. 4. 5. 2. 1. 第一. 道德之. 近易事項之說. 在二十以. 單語及短. 遊戲及. 單音. 學年. 要旨. 法、片假名及近. 下之數之. 句平易之. 普通體. 唱歌. 易之演說法、文. 範圍內之. 短文之讀. 操. 章之讀法作法及. 計算法及. 法作法. 寫法. 加減乘除. 裁縫. 總計. 學年. 時數. 2. 12. 4. 5(女 2) 2. 1. 第二. 同上. 近易事項之說. 在百以下. 平易之短. 同上. 法、平假名及近. 之數之範. 句短文之. 易之演說法、文. 圍內之計. 讀法作法. 章之讀法作法及. 算法及加. 寫法. 減乘除. 學年. 同上. 23. 26. 時數. 2. 13. 5. 5(女 2) 2. 1. 3. 第三. 同上. 近易事項之說. 通常之加. 平易之文. 同上. 運針法. 法、雜有漢字之. 減乘除. 章之讀法. 學年. 畫之說法、文章. 同上. 28. 作法. 之讀法作法及寫 法 時數. 2. 13. 5. 5(女 2) 2. 1. 3. 第四.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運針. 學年. 同上. 28. 法、 通常衣 服之縫 製法. 資料來源: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設施篇》台北 : 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 1955。. 21.

(31) 表 2-4 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技藝科課程表及每週授課時數 科目. 修身. 國語. 算術. 自然. 裁縫. 造花. 刺繡. 書法. 體操. 合. 圖畫. 唱歌. 計. 30. 學年 時數. 1. 4. 2. 11. 10. 10. 2. 2. 第一. 人倫道. 會話、. 整數及. 普通衣. 簪類造. 簡易. 臨畫. 單音. 學年. 徳大要. 習字、. 小數. 服之縫. 花. 刺繡. 寫生. 唱歌. 禮節. 讀本、. 楷行. 遊戲. 法裁法. 作文、 文法. 簡單之. 草. 編物 時數. 1. 4. 2. 1. 11. 10. 10. 2. 1. 第二. 同上. 同上. 諸等數. 博物理.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學年. 化有關. 裝飾品. 事項. 製造法. 時數. 1. 3. 1. 2. 11. 12. 12. 1. 1. 第三.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刺繡. 臨畫. 同上. 法. 寫生. 學年. 32. 32. 資料來源: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臺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設施篇》 ,台北 : 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 1955。. 22.

(32) 第三節 婚姻與家庭生活. 于歸嘉義東門,昔稱拔元巷,張貢生元榮翁之季媳。先王舅登鰲公,膺賜拔 元巨匾今尚存也。外子錦燦乃台灣醫學士,懸壺經越四十春秋。54. 一、婚姻生活 1912 年,張李德和二十歲,經媒妁之言于歸嘉義廳嘉義西保嘉義街羊稠巷 (後稱拔元巷,今嘉義市中正路 130 號東)張錦燦先生。張錦燦 1890 年(光緒 十六年)生,父親張元榮,母親施勸。錦燦排行第四。張家是嘉義的名門望族, 先祖張石於康熙時由漳州平和縣渡臺。至元榮之父登鰲,因幫助平定戴潮春之亂 有功,加賞五品頂戴,誥封奉直大夫,咸豐年間被取為第一名拔貢生55,張家從 此漸次興隆。長子元祿,為廩生,早卒。次子元榮(1856─1943),為光緒十七 年(1891)歲貢生,字選榮,號少六,以明經分發儒學教職,掌玉峰書院兼任聖 樂友聲社之首董、惜字社主管。其個性恬靜,不苟言笑,摒卻豪華,無意功名。 56. 日治之初,日軍為鎮壓武裝抗日,由於語言不通、詞義不達及士兵良莠不齊, 常誣虐良民、騷擾婦女或搶奪財物,甚至胡亂闖進紳商宅邸;加以部分臺人乘亂 而藉日人之手以抱宿怨,或為遂貪欲,而誣告纔訴以陷害他人,台北地區之紳商 目睹此惡弊,幾經商議,認為宜仿清制設保良局。乃於 1895 年八月初設保良總 局,至八月底分局已多達二十餘處。57保良局成立有賴地方士紳籌設,張元榮在 此情況下,出面佐辦保良局,1897 年被聘為辨務署參事授佩紳章,1901 年擔任 嘉義廳參事。此一期間日軍鎮壓義軍,張元榮唯恐殃及無辜,竭力維持秩序。1903 54 55. 56 57.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自跋,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年 3 月,頁 108。 拔貢是每十二年-遇酉年選拔在學生員文行俱優者貢於京師,由禮部奏請廷試,取一、二等 者進入保和殿覆試,再取一、二等者以七品小京官或知縣、教職分別任用。 張李德和:《琳瑯唱和集》,詩文之友社,1968 年,頁 15。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 ,台北:五南,2008 年 5 月,頁 50-51。 23.

(33) 年嘉義震災,張元榮更極力賑濟救卹。其後,離開公職,設時敏堂專心授徒,至 老不倦。張元榮擅詩文,其詩描寫臺灣文人在異族統治下寥落的心境,頗能入木 三分。58 張元榮生四子二女,長子早殤,次子張鼎駒,另名錦祥,出嗣兄張元祿,日 治末年改日姓野田,戰後舉家遷徙日本;三子及夫兄張鼎驥,另名錦芬,任公學 校教職,退職後轉營皮革商;夫張錦燦,另名鼎駰,排行第四,畢業於台灣總督 府醫學校。59妻施勸,性慈質慧,善調羹擇曆,亦出身名家,才貌兼備,當地士 紳譽之為容貌、體格、足小、淑德、才華五者俱備,是為美人狀元。60張李氏與 夫婿,可說家世、學歷、才華相當,門當戶對。 張李德和初為新嫁娘,侍奉舅翁謹守婦德。舅翁知悉張李氏才情甚高,對於 家事烹調以詩勉勵,提醒為人媳之本分。詩云:「女紅文學夙稱長,遠近傳聞姓 氏香。只恐未嫻烹飪事,調羹要矚似姑嚐。」61張李氏亦以詩回應:「女紅中饋 貴兼長,姑姒名傳烹飪香。願拜下風茲切手,寸蔥方肉佐蒸嘗。」62詩中張李氏 不僅稱讚婆婆烹飪的好手藝,也回應舅翁的叮嚀,表明自己願謹守傳統婦德。舅 翁元榮擅於吟詩作對,對於山林園藝也頗有興趣,張李氏在此領域亦是佼佼者, 兩人志趣相投,相處融洽,詩云:「評經閱史詩多詠,煮菊餐松酒幾樽。」翁媳 唱和相隨,羨煞鄰里。舅翁元榮對於張李氏的態度,從擔心因文采甚高而忽略傳 統婦德,到讚賞張李氏才德兼備的轉變,顯示張李氏待人處事的圓融。張元榮韻 詠〈和季媳婦連玉韻〉 ,詩云: 「青天或者勝藍天,珠玉多收喜欲顛。羨子能詩詩 俊逸,淵源想是學青蓮。」63復詠〈又示〉 : 「從來父母憐予季,我又老年舐犢深。 汝等夫妻賡好合,翁姑那得不歡心。」64 詩中明白表示對張李氏的讚賞。. 58 59. 60 61 62 63 64. 國家圖書館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3,頁 414。 盧嘉興,〈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家世〉,《台灣文學家列傳》,台北:五南圖書,2000 年 3 月,頁 1000-1001。 張李德和:《琳瑯唱和集》,詩文之友社,1968 年,頁 17。 張元榮:〈示季媳連玉〉, 《琳瑯唱和集》,頁 1。 張李德和:〈恭和阿翁見示原韻〉, 《琳瑯唱和集》 ,頁 1 張元榮:〈和季媳連玉韻〉, 《琳瑯唱和集》 ,頁 1。 同前註。 24.

(34) 婚後的第一年,張李氏仍在西螺公學校任教,而夫婿在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繼 續就讀,相隔兩地只能以詩寄情,詩云:「瀟瀟出外雨連天,竟夕推敲悵不眠。 斗酒百篇詩思好,才高深慕李清蓮。」65表達相思之情。後為就近侍奉公婆,請 調至嘉義公學校。1913 年 3 月,夫婿錦燦從總督府醫學校畢業,4 月至台灣總督 府立台南醫院擔任婦產科醫師,張李氏於 6 月題詩刺繡於手巾勉勵夫婿:「桑寄 他鄉亦夙緣,從茲遠志學前賢。台疆荊芥繁華地,儉朴防風注意先。 」66詩中 的桑寄、遠志、荊芥、防風都是中藥名,可見張李氏對於丈夫健康的關心及詩中 顯現的巧思。 1914 年 8 月,張錦燦在嘉義廳下茄冬北保菁寮庄(今臺南市後壁鄉菁寮村) 開業,名為諸峰醫院,是年張李氏辭去教職,夫唱婦隨共同經營醫院。1915 年 11 月 12 日生長子兒雄。雖醫院業務繁盛,但因其長子曾於夏天發熱,在當地無 冰塊應急,須遠道至嘉義取冰,常造成醫療不便,故決定回故鄉嘉義開業。671916 年 8 月 15 日將醫院遷回嘉義,租地於土名西門內四二番地繼續諸峰醫院業務。 1921 年張李氏夫婦決定購置土地,確立院址於嘉義街嘉義字西門內 78 番地(今 嘉義市國華街 95 號)68,仍名為諸峰醫院。諸峰醫院由留學歐美建築師設計, 整體風格中西合璧。後因醫院業務日漸繁忙,且張李氏交友甚廣,詩書畫琴棋各 路同好相繼來訪,原居空間較小,故於 1929 年改建舊居。增建的建築物,內有 廳堂、房間、運動間、典藏室;外有庭園,名為「逸園」、涼亭名為「澹亭」, 光復後又增建一座規模更大的涼亭,是為「題襟亭」,還有假山沁池栽花築橋佈 石,號稱「琳瑯山閣」。文人騷客絡繹不絕,張氏夫婦不僅在此經營事業,更是 名流雅士聚會之所,且夫婦倆人對於園林藝術志趣相投,栽蘭養石,更增添無數 生活情趣。1931 年,創辦諸峰醫院嘉義產婆講習所,並附設諸峰醫院助產所免. 65 66 67 68. 張李德和:《琳瑯唱和集》,頁 1。 張李德和:《琳瑯唱和集》,頁 3。 盧嘉興:〈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家世〉,1003 頁 盧嘉興:〈台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家世〉,1004 頁。 25.

(35) 費講習,持續九年多。張李氏於該所任教漢文、書法等課程,夫妻兩人各自在個 人專長領域發揮,互相扶持,互相成就。. 二、子女教育 由於家庭成員長期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影響甚深,自不待言。家長對子女的 教育有著特殊的作用,例如父親傳經予她,並不時給予訓示,徳和銘記在心。張李 氏的成就可說家庭教育奠下良好的基礎,張李氏自身受教經驗影響其對子女教育的 態度。張李氏的詩集中,常見其對子女的訓示,例如:〈教子〉詩云:「趨庭有訓. 義方欽,畫荻和丸費苦心。待得蟾宮攀桂日,一經勝似滿籝金。」69徳和的教育 態度,注重知識的培育勝過財富的累積,無論對兒子或女兒均一視同仁,鼓勵他 們認真向學。又〈咏育兒寶鑑〉:「要知樑棟成材日,盡在孩提養育時。」70強 調教育須從小就開始,其對於孩子的灑掃訓練,完全不馬虎,例如〈持家〉:「持 家風格峻矜嚴,閒事閒人莫浪添;几淨窗明心地爽,何妨役婢女兒兼。」71 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動中耳濡目染地接受,家長的言行對孩子 有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因而,古人的家訓、家書中較普遍採用以親身經歷和親身 感受來教育子女,無形之中對子孫產生一種榜樣的示範作用。例如〈偶興示兒女〉:. 「讀書底事怕人聽,平仄字音怎得清。吟嘯書聲皆有節,須知句讀要分明。」72強 調讀書時要大聲朗讀,才能學得詩中的情意與境界。另在該詩的附錄中,張李氏 敘說求學過程的經驗:「余在公黌一年生時,一日偶然襟鈕無扣,受廖重光先生 鞭指,急隨扣;又在女校時他友問鄉友歲,余以實答後,受辱罵,方知有騙歲之 存心也。自是以後言動極力謹慎,噫!俗云神仙猶有過,惟能改則盛汝等勉之勉 之。」73在公學校時,老師嚴格要求個人的服儀;在台北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時 期,無意間透露同學的真實年齡,卻引起同學的不悅,自此之後,張李氏對自己 69 70 71 72 73.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29。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25。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12。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20。 同前註。 26.

(36) 的言行舉止更加小心。其以求學的親身經歷為例,告誡兒女的言行舉止及待人處 事中需注意的細節,謹言慎行為宜。平時張李氏與兒女相處時,亦隨時教育子女, 例如詩作〈吳鳳廟參詣〉:「驅車社口踏芳塵,兒女同參拜義人。馬上威風猶凜冽, 英靈千載護斯民。」74、〈遊荷塘〉中云: 「牽兒攜女步長堤」 ;〈春日雜詠〉中 75. 云:「指點兒曹看水雲」76 顯示其常帶兒女出遊、看風景,以培養兒女的品格與 性情。 徳和家中文化氣氛濃厚,許多來往的賓客是詩人或畫家,在此氛圍下,家中 的子女亦受到影響,徳和的女兒說:「家中常擺著紙墨筆硯,客人來到家中或寫 或畫,跟著這些叔叔伯伯,學習畫畫或吟詩,耳濡目染下,自然對文藝產生興趣。」 77. 身為母親的張李氏,相當注重對孩子的身教、境教、言教,奠定日後子女成就. 非凡的良好基礎,以下簡單介紹七女二子的發展,從子女的各方面發展,足以證 明徳和子女教育的成功。 張李德和的七女中,有四個至日本留學,一個至美國留學;長子亦至日本留 學。留學所需的學費及生活費相當可觀,若非公費或私人資助,通常都是富豪子 弟方能如願以償,例如 1905-1906 年,中部實業界巨擘台中街長增生林汝言先後 遣送長子澄波、次子澄瑩等,至日留學。1909 年之際,東京的留學生中,名重 一方的士紳及富豪子弟尚有霧峰林家族人林仲衡、林氏雙隨二人等,不勝枚舉。 78. 就女子留學教育而言,1920 年代之後呈現顯著的發展,特別是日治中後期就學. 人數不斷激增,和「入學難」現象普遍存在。根據官方統計資料,1922-1941 年 的二十年間,留日女生共計 4,644 人,僅佔留日男生的 11.4%。79由上可知,當 時有能力出國留學的男子或女子,是必須具備家庭經濟優渥的背景。. 74 75 76 77 78 79.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唱和集》,頁 135。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8。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吟草》 ,頁 11。 張馨心:〈黃張妙英訪問錄〉 ,2008 年 10 月 11 日,詳見附錄二。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 ,頁 121-122。 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師範大學歷史所,1988 年初版,頁 194。 27.

(37) 張李德和子女除具備優良的家庭背景外,個人的聰穎與努力求學的決心,當 然也是重要的關鍵。長女女英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日文學部,女英出國前,張李 氏特別叮嚀:「乘風不讓男兒志,破浪偏誇姹女胞。無限前途須自重,學成歸顯 故山坳。」 80張李氏以開放的態度鼓勵長女,懷抱巾幗不讓鬚眉的胸懷,期盼其 學成歸國,光耀門楣。女英擅長文學、書法,于歸基隆礦業鉅子顏國年長男顏滄 海。1934 年,顏滄海自日本慶應大學畢業後,任職台灣銀行。基隆顏家是台灣 五大知名家族之一,日治時期以開採金礦、煤礦起家,被稱為「炭王金霸」,之 後,更以多角化開展事業,成為台灣的巨富之一。顏國年之兄雲年雖是生意人, 但喜好風雅,愛好吟詩,曾任瀛桃竹聯吟會會長,也不惜資財支持詩社;「台北 瀛社」在顏家新落成的環鏡樓舉行詩盟,這是第一次全台詩人大會。81顏家聯姻 基本的要件為門當戶對,範圍兼及企業界和詩文界,地理上則遠及南台灣。顏家 之女子即使擁有高學歷,亦以在家中相夫教子(甚至是照顧兄弟)作為優先考量。 影響所及,顏家之女子雖然是丈夫背後的強有力的支柱,卻始終未走到台前;相 形之下,媳婦則或許因本身家庭背景的關係,而過著兼顧家庭與工作的生活方 式。82 出嫁前,張李氏訓示女兒:「遙來奠雁業叶關雎,家室還教賦兩宜。四德慎 母違姆訓,一心端合手坤儀。薄匲小備詩書畫,古道長存君父師。佇看齊眉偕白 首,好將敬界百年歸。」83告誡其雖受新式教育,但嫁為人婦應謹守傳統美德, 才德兼備。2007 年女英去世於美國,享年 94 歲。次女敏君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 擅長繪畫,曾被婦人雜誌推薦烹飪記事再版。于歸日本慶應大學畢業的林正雄, 曾旅居日本東京,於 1980 年去世,享年 60 歲。三女麗英畢業於東京女子大學, 家政、運動、書道、繪畫均表現不錯,40 多歲尚獲高爾夫球比賽冠軍,可謂動. 80 81. 82. 83. 張李德和:〈長女留學臨別賦示〉,《琳瑯山閣吟草》,頁 37。 摘錄自陳慈玉著: 《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1999, 頁 1-2。 摘錄自陳慈玉:〈婚姻與家族勢力:日治時期基隆顏家的婚姻圈〉,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 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 190-202。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唱和集》,頁 80 28.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國立旗美高級中學、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臺東女子高

佳作 台北市    黃馨僾     暖化的怒火     臺北美國學校     Ramses Youssif   佳作 台北市   連敏媗     都是酒後開車的後果   三玉國民小學     李文秀   佳作

紹興二十九年, 朱熹校定《謝上蔡語錄》,將世間流傳的《上蔡 語語錄》中, 有「詆程氏以助佛」者,予以刪除,(註 43 )上蔡是

十六、學校團體獎狀、學生空白獎狀(學校自行列印,加 1 張備用,附套印的電子檔) ,比

候用校長、候用主任、教師 甄選業務、考卷業務及試 務、教師介聘、外籍英語教 師及協同教學人員招募、推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