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根據中研院語料庫、聯合知識庫、北大語料庫的語料,來檢視第三 人稱代詞「他、她、他們」,在句法、語義、篇章層面的使用情形。結果顯 示三個語言層面對使用第三人稱代詞的排序為:篇章>句法>語義。此結果 證實第三人稱代詞的最主要功能乃在篇章方面。而在三個語料庫中,聯合知

識庫基於篇章因素而使用第三人稱代詞的比例最低,而其出自句法制約而使 用的比例卻是最高。此顯示,就語體(style)而言,在書面語的聯合知識庫 中,第三人稱代詞的篇章功能和句法制約呈消長現象。此結果顯示瞬息萬變 的口語互動,使用人稱代詞的指標性功的傾向能高於書面用語;反之,而對 於句法的要求則是書面用語高於口語交際。

本文將第三人稱代詞的篇章功能,進一步細分為六類的事件標記,分別 為:「遞進關係」、「轉折關係」、「敘述時間轉移」、「內外在轉變」,

「存現句對比焦點」,「部分-整體關係」。而六類的事件標記中,以「遞 進關係」、「敘述時間改變」、「轉折關係」在三個語料庫中出現比例較 高,顯示了以上三類事件標記的是人稱代詞最常見的篇章擴展功能。其次,

就語域(register)或篇章題裁(genre)而言,介紹類或自傳類的「部分-

整體關係」並未出現於以新聞報導類為主的聯合知識庫及以文學創作為主的 北大語料庫,似乎說明報導類和文學類的用語較少使用階段性或部分性的陳 述。再者,在六類的事件標記中,「內外在轉變」和「存現句對比焦點」在 三個語料庫中的出現比例都相對較少,尤其以新聞報導為主的聯合知識庫僅 使用了一次「存現句對比焦點」,而且並未出現「內外在轉變」,也似乎說 明了這兩類的篇章標記較不易出現在新聞報導類,而較可能出現於自傳介紹 類或文學類(小說創作)。

5.2 後續研究建議

本文的研究重點在探討漢語第三人稱代詞標記事件轉換的細部分類與語 料 的 分 布 。 然 而 , 研 究 結 果 初 步 顯 示 事 件 標 記 的 出 現 頻 率 與 分 布 與 語 體

(style)、語域(register)及篇章題材(genre)有一定的關係,值得進一 步探究。

首先,就語體而言,本研究未進一步區分不同的口語語料:例如以信息 導向(transactional)的演講、訪談,及以互動為主(interactional)的日常 生活會話15。前者屬於較正式的語體,發話者擁有較多的發言權(the prelo-cated floor),語言使用的「規劃性」(plannedness)較高;後者為較不正 式的語體,語言使用的「隨機性」(spontaneity)較高(Biq 1995, 王萸芳 1997)。這些制約不同的語體的因素,亦可能會影響第三人稱代詞出現的頻 率與分佈。因此,後續研究可進一步比較這三類不同的口語語料,以觀察第

15 感謝匿名謝評審之一此處提出的意見。

三人稱代詞標記事件的頻率和分布是否有所異同之處。

其次,本研究的結果亦初步顯示,第三人稱代詞的出現頻率和分布與語 域(文學、新聞、藝術、科學等)及篇章題裁(敘述體、抒情體、說明體、

議論體等)亦有密切之關聯。因此,後續研究可針對個別的語域或篇章體裁 進行研究,以獲得更精確的細部研究結果。

5.3 教學應用

根據本文以上的討論與語料分析,本文按照 Teng(2003)據教學語法 的排序性和累進性的原則,按照句法複雜度、語義複雜度、篇章語用功能,

可將漢語的指稱(零代詞 vs. 人稱代詞)的選用情形,排出以下的四個累進 性的教學階段,以供華語為第二語言的教師參考。

階段一:舉例說明漢語使用零代詞回指已知信息,可運用宋(2008:125)的 圖表當作記憶要領:

規則 記憶口訣 例子

承前省(回指) 前面說了,後面不必

王明今年十五歲,Øw住在金魚胡同。

(Øw:王明)

蒙後省(下指) 後面會說,前面不必

Øw離開父母之後,王明就沒有靠山 了。

(Øw:王明)

當前省、共知的

(語境推衍)

你知我知,不說也清

A:Øy去哪?

B:Øi去吃飯, Øy+i一塊去吧!

(Øy:你;Øi:我;Øy+i:你我)

泛指省(外指) 人人有分,所以不說

前有落石, Ø儘速通過。

(Ø:過路者)

如果漢語學習者的母語為英語,則可透過英、漢對比的方式,佐以【表 一】英、漢語指稱詞的篇章分布數據,指出英語為非代詞脫落語言,通常代 詞「it, he」來指涉上下文出現的實體;而漢語為代詞脫落語言,通常用零 代詞「Ø」來指涉上下文出現的實體,若不當選用漢語代詞「它、他」,則 形成病句或語義怪異的句子,如例(1c)、(2c)所示。

(1)a. A:”Where is the lobster?” B:”Mom is cooking it.” (回指)

b. A:「龍蝦在哪裡?」 B:「媽媽正在煮 Ø。」

c. A:「龍蝦在哪裡?」 B:?媽媽正在煮它。」

(2)a. As soon as he finished the lobster, John ran out and played. (下指)

b. Ø一吃完龍蝦,約翰就跑到出去玩了。

c. *他

一吃完龍蝦,約翰就跑到出去玩了。

階段二:舉例說明漢語必須使用人稱代詞的句法制約(介賓代詞、兼語代 詞 、 子 句 主 語 代 詞 、 連 詞 前 後 代 詞 ) , 若 違 反 該 制 約 則 形 成 病 句,如例(3b)、(4b)、(5b)、(6b)所示。

(3)a. 爸爸堅持照顧媽媽,我們雖然不放心,也只好由他‧。

→b. *爸爸堅持照顧媽媽,我們雖然不放心,也只好由 Ø。(介賓代 詞)

(4) a. 還要訓練他們‧‧能開出基本的運動處方。

→b. *還要訓練 Ø 能開出基本的運動處方。(兼語代詞)

(5) a. 據其球友對他的側面觀察,發現〔他‧最近有點變了〕。

→b. *據其球友對他的側面觀察,發現〔Ø 最近有點變了〕。(子 句主語代詞)

(6) a. 〔他‧和劉表〕是本家,劉表死了,荊州應該由他接管。

→b. *〔Ø 和劉表〕是本家,劉表死了,荊州應該由他接管。(連 詞前後代詞)

階段三:舉例說明漢語必須使用人稱代詞的語義制約(避免指稱混淆、避免 指稱不明)。例如,(7b)中有兩個以上的先行詞,若使用了零 代詞「Ø」,則形成指稱混淆;而(8b)中雖只有一個先行詞,但 若使用零代詞,則不知是回指上文的先行詞或華陀以外名醫。

(7)a. 阿展有 5 個兄弟姐妹,他‧

能再撐多久,沒有人敢打包票。

→b. 阿展有 5 個兄弟姐妹,Ø 能再撐多久,沒有人敢打包票。(指 稱混淆)

(8)a. 華佗…隨身還帶著一部醫書,這是他‧

根據多少年來積累的經驗 寫成的。

→b. 華佗…隨身還帶著一部醫書,這是 Ø 根據多少年來積累的經驗 寫成的。(指稱不明)

階段四:說明漢語零代詞和人稱代詞的不同用法:零代詞用於標記同一事件 內的連續動作,通常以主題鏈的方式來表達;人稱代詞則用來標 記事件的轉變,可按出現頻率進一步分為六類事件標記。前三者 為遞進關係、敘述時間改變、轉折關係;其餘則為內外在轉變、

存 現 句 對 比 焦 點 、 整 體 - 部 分 關 係 ( 並 未 出 現 於 新 聞 體 和 文 學 體)。六類事件標記一一舉例如下。

(9)a. 陶侃前前後後帶兵四十一年,(由於)他‧執法嚴明,Ø 辦事認 真,誰都佩服 Ø。(遞進關係)

(10)a. 曾經為體操國手的吳佩雯…。三年前她‧

1發現腹部經常疼痛…。直 到今年暑假,她‧

2在一次驗尿中,…才證實罹患卵巢癌。(敘述 時間改變:順序法)

b. 以微軟新任總執行長巴默為例,二十年前他‧

從史丹福商學院 輟學加入軟微,Ø 現在的身價是二百五十億美元。(敘述時 間改變:倒敘法)

(11)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了大功,Ø 威望很高,(但是)他‧ 怕 唐肅宗猜忌,Ø 自己要求解除兵權,Ø 連手下的親兵也遣散了。

(轉折關係)

(12)華佗十分失望,他‧

歎了口氣,Ø 向獄吏要了火種,Ø 在監獄裏把 寶貴的醫書一把火燒毀了。(內外在轉變)

(13)有這麼一位貿易公司的董事長,他

是很受員工歡迎的人,因為他 能夠與員工融洽相處…。(存現句對比焦點)

(14)第三位是…瓊麥可諾博士,她‧

1出身哥倫比亞大學,Ø 獲語言學 博士學位…。她‧

2是天生的樂天派,Ø 與人聊天時,Ø 笑聲最響 亮…。(部分─整體關係)

參考文獻

Ariel, M. (1990)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London: Routtledge.

Biq, Y-O. (1995) Chinese Causal Sequencing and Yinwei in Conversation and Press Reportage. BLS 21 (Proceedings of the 21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Special Session, Discourse Topics in SE Asian Languages, 47-60

Chafe, W. (1984) How people use adverbial clause. In C. Brugman and M.

Macauley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Annual Meeting of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pp.437-450). Berkeley, CA: Berkeley LinLin-guistics Society.

Chen, M. H. (陳美華). (1990) Cohesive devices in spoken and written Chinese narrative discourse. MA thesis. Taipei: English Depart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hu, C. C. (屈承熹). (1999)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Crystal, D. (1991)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3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Givón, T. (1983) Topic continuity in discourse: an introduction. In T. Givón

(Ed.), Topic continuity in discourse: A quantitative cross-language study.

Amsterdan/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Halliday, M.A.K. & Hasan.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1985.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eech, J.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C. N.( 李 訥 )and Thompson, S. (1979) Third person pronoun and zero-anaphora in Chinese discourse. In T. Givón (Ed.) (311-335).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Discourse and syntax.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rtinet, A. (1964) Element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Elizabeth Palmer,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0) Miller, G. A. (1956)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81-97.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Richards, J. C., Platt, J., and Platt, H. (1998)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English-Chinese Edition. Hong Kong:

Addison Wesley Longman China Limited.

Ross, J. (1967) Constraints on variables in syntax.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Cambridge, Mas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ublished as Ross1986).

Schachter, P. (1977) Constraints on coordination. Language, 53:1: 86-103.

Sperber, D. and Wilson. D.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Teng, S.H.(鄧守信) (2003)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Theory and Per-spectives. Faculty Seminars on Chinese Pedagogical Grammar #1/5, City University of HK.

Tsao, F. F.(曹逢甫) (1979)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 Taipei: Student Book.

Xie, T. W. (謝天蔚) (1992) Topic-controlled deletion in topic chains in Chinese:

A comparison between native speakers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28,3:2-31.

Xing, Z. (邢志群) (2006)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 Pedagogical Grammar.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Zhao, S. (趙世開) (1996)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ersonal pronoun: A preliminary pragmatic approach, 174-184.《英漢語言文化對比 研究》,李瑞華(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宗炎(1994),〈人稱代詞 he/ she 能預指下文的名詞嗎?〉,《外語教 學與研究》,第 4 卷第 4 期,37-42。

王萸芳(1997),〈中文口語與書面語中副詞子句的訊息順序〉,《第五屆 世界華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463-476。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學會。

王燦龍(2006),〈英漢第三人稱代詞照應的單向性及其相關問題〉,《外 語教學與研究》,第38卷第1期,17-24。

朱迎春、陶岳煉(2004),〈漢英零形回指探析〉,《台州學院學報》,第 26卷第1期,51-54。

何兆熊(1986),〈英語人稱代詞使用中的語義含糊〉,《外國語》,第4 期,25-28。

吳世雄(1998),〈論認知心理學的記憶原理對漢字教學的啟迪〉,《華文 世界》,第79期,1-7。

宋如瑜(2008),〈零代詞的「省略」-一個實境取向的教學探索〉,《中 原華語文學報》,第1期,119-141。

李玉琇(2000),〈工作記憶的限制在人因心理學中的意涵〉,《認知科學 的發展與運用》,第5期,55-67。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屈承熹(1992),〈篇章研究與華語教學〉,《華文世界》,第64期,40-47。

封宗穎、邵志洪(2004),〈英漢第三人稱代詞深層回指對比與翻譯 〉,

封宗穎、邵志洪(2004),〈英漢第三人稱代詞深層回指對比與翻譯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