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

在文檔中 中文摘要 (頁 121-126)

5.1 結論

本論文的研究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為機構設計:

1. 預燒承座之結構必須堅固耐用,在預燒過程中不能因為預 燒承座的關係而誤判 IC的好壞。

2. 承接 IC之彈簧必須能穿透錫球表面之氧化層,且將錫球表 面傷害降至最低,而設計承座時,必須考慮 IC腳距封裝規 格逐漸縮小之趨勢。

3. 在設計分析方面使用模組化設計,須兼顧其強度與散熱能 力,承接IC之彈簧必須與錫球能準確定位,預燒承座必須 具有足夠的頻寬與低接觸電阻。

第二部分為有限元素分析:

1. 預燒承座之接觸針除了堅固耐用,也必須具備優良的導熱 性與導電性,故選用高傳導型接觸針為一最好的選擇。

2. 做有限元素分析時,須注意小圓角部份,在不影響分析結 果之前提下,建議將圓角更改為導角型式,既能減少運算 時間,亦增加求解之收斂性。

3. 彈簧針座基座中之定位銷,因為應力過大而使強度降低,

且其定位功能可由兩旁之卡榫及底部之定位銷取代,故可 將其刪除或改良設計。

第三部分為失效模式、效應分析、有限時間測試與系統的可靠度評估:

1. 由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中得知,預燒承座中最重要的元件 是基座與接觸針,因為基座固定在預燒板上,在不考慮重 新焊接之情形下,它是唯一不可更換之元件。而接觸針座 為轉接板和預燒板之導通途徑,若結構損毀將無法量測其 電性。

2. 由有限時間測試中得知,將 28個相同之預燒承座放入恆溫 爐中進行 2500小時測試後皆無失效,就可有90 % 的信心 確保此預燒承座的平均失效時間為 30000小時。

3. 在失效機構與挑選項目中,以燒入試驗最為有效,燒入試 驗為在工作時間中加一額定溫度與額定電壓,同時加上電 與溫度之應力,進而挑出早期失效之零件。

第四部分為實驗測試分析:

1. 錫球上由彈簧擠壓而成之刮痕,必須刮除掉錫球表面的氧 化層並使電路導通,彈簧偏離後不能和鄰近錫球接觸,形 成電路無法導通之問題

2. 彈簧針採用琴鋼線材料,此材料和一般POGO Pin之材料 相同,此材料在業界已倍受肯定,故彈簧針在經長時間(240 小時)烘烤及多次(12500 次)壓放後產生之變形並不會 太大。

3. 由實驗後得知的錫球破壞,可知彈簧與錫球已確實接觸,

並經由彈簧擠壓的過程,刮除掉錫球表面的氧化層,再經 由測試電阻之結果,證實電路已導通。

5.2 未來展望

為了配合未來 IC 腳距越來越小時,所以必須消除彈簧間因通電 後產生之電感效應,在實驗方面,建議能進行溫度循環實驗及溫度衝 擊實驗,以期挑出早期失效之零件。希望以後發展之預燒承座由較少 元件組成,進而提高承座之可靠度,希望能計算出能刺穿錫球氧化 層,並使IC破壞降至最低之彈簧力。

參考文獻

1. 陳世憲, ”三維多晶片模組預燒承座之設計、製造及可靠性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 碩士論文, 2002年 6月.

2. 蕭金首, ”三維多晶片模組BGA 封裝之預燒承座設計,製造與模擬 測試”, 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2003年6月

3. 王耀祥, ”IC 模組化預燒承座之分析探討”, 中華大學,碩士論文, 2004年7月

4. D.Y. Shih and P. Laro and K. Fogel and B. Beaman and Y.H. Liao and J. Hedrick,”New Ball Grid Array Module Test Sockets”, IEE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pp. 467-470 , 1996.

5. M. Sakata and K. Ono and K. Furusawa, ”Development of Burn-In Test Socket for 0.5 mm 256 pins LGA”,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pp. 521-524, 1999.

6. R.A. Fillion and R.J. Wojnarowski and W. Daum, ”Bare Chip Test Techniques for Multichip Modules”,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Proceedings., 40th , 20-23 May pp.554-558, 1990.

7. N.L. Tracy and R. Rothenberger and C.Copper and N. Corman and G.Biddle and A. Matthews and S. McCarthy ”Array Sockets and Connectors Connectors Using MicroSpring Technology”,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ymposium, pp. 129-140, 2000.

8. J.W. foerstel, ”Carrier and socket Technology for High Pin count QFP Packages”,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Part A, Vol. 18, No. 1, pp.136 -141, March 1995.

9. A. Chinda and A. Matsuura and O. Yoshioka and M. Mita and H. Cable, ”Investigation of High Reliability Micro Bump Plating Technique on Tape Carrier”,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pp. 850-854, 2000.

10. N. Khan and D. Pinjala and Mahadevan and K. Iyer and L. Baomin, and R. Mandal and Y. C. Mui, ”Thermal Analysis of IC Package Burn-in Subrack”, 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y Conference, pp.366-370, 2002.

11. D. Gardell, ”Temperature Control During Test and Burn-in”, Inter Society Confeence on Thermal Phenomena, pp. 635-643, 2002.

12. 陳精一, ”ANSYS6.0電腦輔助工程分析", 全華科技圖書股份 有限公司, 台北市, 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初版。

13. 康淵、 陳信吉, ”ANSYS 入門(修訂二版)", 全華科技圖 書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二版。

14. 陳建國、 廖崴、 詹鉐, ”SolidWorks 2003 教學範本", 松崗 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民國九十三年三月初版。

15. 趙浡霖, ”品管、可靠度及工程設計", 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初版。

16. 王宗華, ”可靠度工程技術的理論與實用", 中華名國品質管制 學會, 台北市, 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初版。

在文檔中 中文摘要 (頁 121-12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