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研究結論

綜合實證結果可彙整如表 23 之結論,目前台灣 3PL 廠商可分為 4 種群組,且各組所考量的因素也有所不同,我們也可以發現加入 4PL 廠商其考量不同因素的不同群組間,其公司的規模大小與對於供應鏈 整合資訊需求強度也不同,本研究根據其加入第四方物流的型態的不 同獲致以下結論:(1)台灣的大型物流業者主要會考量資源共享因素,

願意與其他大型或小型物流業者合作,而希望以較值得信賴的獨立公

協會組織成立為主的第四方物流,在政府上也較容易取得資源,且對 一般小型 3PL 廠商也較容易具有說服力加入 4PL,其對於供應鏈整合資 訊需求強度僅次於希望以資訊業者成立 4PL 聯盟的中小型物流業者,

由此可發現大型物流廠商在面對全球的競爭壓力下,對於供應鏈的整 合及合作有其必要性之需求。(2)中型規模物流廠商主要考量成本因 素,希望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本身物流競爭力,加入第四方物流 希望以製造業者結盟,因為它們相信在業務的拓展上會有非常大的幫 助,以獲取大型製造業者的訂單,這樣才能與大型物流廠商相互競爭。

(3)中小型物流業者對於目前的資訊化程度偏低,所以較希望透過加入 4PL 可以增強其物流資訊能力,也可藉此節省大量的資訊建置成本,並 相信由資訊業者來成立最能滿足其需求,在供應鏈資訊整合上有強烈 的需求,由此發現中小型規模物流業者在資源上急需供應鏈的合作,

藉由 4PL 整合的資訊平台更能發揮此效益。(4)小型物流業者,不論在 資金或物流功能服務規模皆難以獲得競爭優勢,因此加入聯盟期待可 以減少因規模限制的競爭劣勢,但又考量聯盟公平原則,所以希望以 第三方物流模式為主,自己能有參與聯盟決策的機會不至於因規模太 小而被邊緣化,其在供應鏈整合資訊的需求強度上明顯較小,本研究 訪談小規模物流廠商的紀錄中探究其原因,發現其在物流營運作業流 程上大部分還停留在人工作業,且由於資訊設備及人力素質上並無法 進行資訊化作業,故對於進行資訊整合的能力在眾多因素上仍有待克 服。

表23 綜合結論

群組 基本特色 第四方物流型態 綜合分析

資源導向 群

(群 1)

大型規模物 流廠商

以獨立公協會 成立

台灣的大型物流業者大多屬於此類,規模較大,但 尚無力與國外大型物流業者相競爭,期待透過供應 鏈資源整合的模式,提高資源運用效率,增加自己 的競爭能力,所以希望透過獨立公協會的方式成 立,以利獲得政府資源,也較容易整合其他較小型 的 3PL 廠商。

競爭學習 導向群

(群 2)

中小型規模

物流廠商 以資訊業者成立

台灣的中小型物流業者大多屬與此類,其所提供的 服務大多無法跟得上其他物流業者,更遑論資訊系 統的導入,所以他們最所迫切的的是導入 e-化,所 以希望可以透過資訊業者成立第四方物流平台,進 行供應鏈之資訊整合,以提高物流營運校能。

成本導向 群

(群 3)

中型規模物

流廠商 以製造業者成立

規模中等的物流廠商,他們本身有在跨入資訊服 務,但本身資金不足,技術不夠,考量降低物流成 本,增加營運利潤,加上有意拓展市場,如能加入 垂直整合想必對其業績一定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以

製造業者成立對其為最好選擇方式。

信任導向 群

(群 4)

小型規模物 流廠商

以第三方物流合夥 成立

台灣的小型物流業者,本身在市場上較無競爭能 力,加入聯盟為其唯一可繼續生存的方式,所以聯 盟是否會以平等的方式對待之為其最大考量,如以 第三方物流合夥模式成立,本身仍有表達意見與決 定的權利,因此以此成立為其最佳選擇方式,也較 不會損失其利益,但其對於具備資訊化作業之能力 仍有很大之進步空間,以迎合未來資訊整合的作業 環境。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 研究假設檢定結果

在表 24 各組織型態對資訊服務需求之變異素分析,只有供應鏈整 合資訊需求因素有顯著差異,另外運儲管理資訊需求因素和訂單管理 資訊需求因素皆沒有顯著差異。顯示在 4PL 之資訊構型上,運儲管理 與訂單管理是必須具備的基本架構。同時在較高層級的資訊需求上,

3PL 業者傾向於以資訊業者主導第四方物流系統營運,顯示 3PL 廠商比 較傾向認為以資訊業者主導,在資訊技術及資訊服務的能力都能滿足 其物流營運上的需求。

表18 本研究假設檢定結果彙整表

假設 結果

H1 :策略聯盟影響因素在策略聯盟組織型態選擇上具有顯著差異 支持 H2 :不同策略聯盟的組織型態在資訊服務需求上具有顯著差異 部分支持 H2.1:不同策略聯盟的組織型態在供應鏈整合資訊需求因素上具有顯著差異 支持 H2.2:不同策略聯盟的組織型態在倉儲管理資訊需求因素上具有顯著差異 不支持 H2.3:不同策略聯盟的組織型態在內部管理資訊需求因素上具有顯著差異 不支持 H3 :策略聯盟影響因素對策略聯盟加入意願具有顯著影響 部分支持

H3.1:資源因素對策略聯盟加入意願具有顯著影響 支持

H3.2:信任因素對策略聯盟加入意願具有顯著影響 不支持

H3.3:成本因素對策略聯盟加入意願具有顯著影響 不支持

H3.4:競爭學習因素對策略聯盟加入意願具有顯著影響 支持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在此針對聯盟組織型態與加入聯盟影響因素與資訊服務需 求加以探討,並建議後續研究者,除可針對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模式 與結果深入加以探討外,本研究尚有以下幾點建議供後續研究者參考:

(1)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加入策略聯盟績效之探討。

(2)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針對 4PL 資訊構型,進一步對 4PL 資訊系統 平台功能項目去做更深入以及更具體化的研究。

(3) 本研究限於時間與環境因素,訪談的廠商選擇僅能以台灣本土物 流廠商為主,所以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針對國外已有營運實務的 4PL 去做深入的訪談,並進一步探討其關鍵成功因素以及跨國作業 流程,以帶給國內相關物流業者在未來發展建立 4PL 營運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信博(2004),專業物流在全球運籌管理之定位與影響之探討,

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第二版,臉譜文化出版社。

3. 蘇雄義(2000),物流與運籌管理,第二版,華泰出版社。

4. 李文瑞、曹為忠、吳美珍,(2000),我國資訊電子廠商策略聯盟夥 伴選擇之研究,管理評論,第十九卷第三期。

5. 郭大維(2000),台灣物流業在國際物流發展之定位,國立高雄第 一科技大學運輸與倉儲營運系碩士論文。

6. 歐秀卿(2002),國際物流服務業策略聯盟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韓復華(2004),第四方物流(4PL)的緣起與含義,運輸人通訊,第 三十四期。

8. 尤克熙(1995),國際策略聯盟實行條件相關因素之實證與探討-

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許有賢(2002),第三方物流中心資訊分享資訊評估之研究-以國內 第三方物流業為例,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李文瑞、曹為忠、吳美珍,「我國資訊電子廠商策略聯盟夥伴選擇 之研究」,管理評論,第十九卷第三期,民國 89 年 9 月,1-24 頁。

11. 林維君、楊能舒(1998),國內物流業經營現況與競爭策略分析,

物流產業經營現況及策略分析研討會。

12. 陳慧娟,(1997), 物流中心作業系統, 經濟部商業自動化系列叢 書.

13. 陳楷昕、王銘宗、王淑娟, 1998, 商品物流系統中準及時化揀貨作

業規劃之研究,第一屆商業現代化研討會論文集, 133-142.

14. Badaracco, J. L. (1991), The Knowledge Link: How Firms Compete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School Press,.

15. Baranson, J.(1990),”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Why,What, Where and How”, Multinational Business, 2, pp.54-

16. Barney, J. B. (1991), ”Firms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7, pp.99-120.

17. Bowersox, D. J. and D. J. Closs(1996), Logistical Management, NY:

McGraw-Hill.

18. Bossert, JL (1991),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a practitioner’

approach, ASQC Qual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 Contractor, F. J. and Lorange, P( 1988), “Why ShouldFirmCooperate:

The Strategy and Economics Basis for Cooperative Venture”, Cooperative Strategic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Lexingion Books,.

20. Cooper, Donald R. & Emory, C. William,(1994),Business Research Logistics Management Vol.24 No.5 pp.24-33.

21. Delfmann Werner ,(2002), Global Logistic in a Global Market, Seminar at Department of Decision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6 March, 2002, Singapore.

22. DiMaggio,P. & Powell,W.W.(1983),”The iron cage revistied :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pp.147-160.

23. Fogarty,T.J.(1992),”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accounting firms: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research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Vol. 17,

No.2, ,pp.129-149.

24. Gavoor, M. D. and G.S. Wasserman,1989,"Framing QFD as a mathematical program", internal technical report.

25. Grant, R. M.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pp.114-135.

26. Galakiewicz ,Josph. ( 1985 ) .”Professional Network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single Mind Se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0:639-658

27. Hamel, G., Doz, Y. L. & Prahalad, C. K., (1989) ”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 and W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 Feb, pp133-139.

28. Kogut, B (1988), “Joint Ventur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pp.319-332

29. Knsynski, B. R. & McFarlan, E. W. (1990), “Information Partnerships -Shared Data, Shared Scal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5), pp.114

-120.

30. Lyman, D (1990), Transactions from a second symposium on quality function deplyment,A conference cosponsored by ASQC, ASI, and GOAL/QPC, 307-315.

31. Lambert D M, Stock J, Ellram L(1998),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forum, in 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Boston:

Irwin-McGraw Hill,.504

32. Lynch, R. P., The Practical Guide to Joint Venture and Corporate Alli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9.

33. Murphy, R. Paul and Poist, F. Richard (2000), “Third-Party Logistics:

SomeUser Versus Provider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Vol. 21,No. 1, pp121-133.

34. Ohame K. (1989), “The Global Logic of Strategic Allianc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Apr, pp.143-154.

35. Sink, Harry L., Langley, C. John Jr. and Gibson, Brian J. (1996), Buyer Observations of the US Third-Party Logistics Mark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Vol. 26, No. 3, pp. 36-46.

36. Hauser, JR and D Clausing (1988), The house of qual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 63-73.

37. Sullivan, LP (1986),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uality Progress, June, 39-50.

38.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Row,.

39. Teece, D. J.( 1986) “Transactions Cost Economic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 Assess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7(1), , pp.21-45.

40. Williamson, O.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1975):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