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綠屋頂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4 綠屋頂成本效益分析

綠屋頂因初設成本較一般屋頂高,但長期而言其效益預期較好,故有 必要進行生命週期成本效益分析,且與一般屋頂的成本比較,Clark et al., (2008)以 40 年為基準評估比較綠屋頂與一般屋頂的環境效益及成本,考量 延長屋頂壽命、截留雨水及節能等效益,其結果發現綠屋頂約比一般屋頂 少 20.3-25.2%的成本,若再考量空污減量效益,則可進一步下降為少 24.5-40.2%; Niu et al.(2010)延續前一研究且針對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中綠 屋頂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其指出成本會隨著設計與功能不同而不同,依其 調查,薄層型綠屋頂成本平均為 US$306/m2,標準差為 US$44.56/m2,維 護費為美金 13 至 21 元/m2,唯其假設二年後植物長成後才需要故未納入考 量,其評估截水與降溫節能效益,及配合電廠空污排放係數估算空污減量 效益,綜合比較結果發現綠屋頂約比一般屋頂少 30-40%;Carter and Keeler.

(2008)則曾針對不同類型建築物推估一般屋頂與綠屋頂初設與維護成本總 合分別為 US$83 與$155 元/M2,但假設綠屋頂可延長一般屋頂至少一倍的 壽命,並將截水、節能、淨化空氣等效益利用雨水設施費、電費與 NOX 處理費用轉換經濟效益,並據以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且就社會與個人效益 部份分別比較,結果顯示綠屋頂可減少污水處理單元 US$9.06/m2,節能與 淨化空氣則減少 US$0.37 與 0.11/m2,個人部份可少交雨水措施費 US$0.04 元/m2,顯示綠屋頂成本效益優於一般屋頂可看出綠屋頂可減輕環境衝擊及 節能;Wang, et al. (2010)則針對新加坡綠屋頂進行生命週期成本分析,在初 設與維護成本部份,綠屋頂成本較一般屋頂高,但考慮綠屋頂節能效益與 成本比較結果顯示,在其生命週期中,綠屋頂總成本是低於一般屋頂。由

14

上述研究中,可看出綠屋頂雖然初設成本較高,但所有研究都顯示在其生 命週期下,比一般屋頂更具成本效益,唯這些國外的數據不見得適用於國 內,故本研究依據國內的情形評估綠屋頂的成本效益,並與一般屋頂作比 較,本研究除了設置維護成本以外,亦考量降溫節能的效益,雖然本研究 亦會進行生命週期評估,分析綠屋頂與一般屋頂對各面向環境衝擊的差異,

但不會納入成本效益計算中,由於本研究群另有研究評估截水及空污減量 的效益,故本研究亦未將這二項效益納入考量。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評估綠屋頂對建築物之降溫節能效益與進行生命 週期評估,分析綠屋頂各階段環境效益,且推估其成本,以及綜合分析綠 屋頂成本效益,以供綠屋頂推廣相關規劃與決策參考。本章首先概要說明 研究流程,之後針對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案例資料收集與整理、綠屋頂生 命週期評估模式與綠屋頂耗能模式建立、綠屋頂成本推估、綠屋頂成本效 益綜合評估等一一詳細說明之。

3.1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 3.1 所示,主要分為資料收集與整理、綠屋頂耗能效 益評估模式建立、綠屋頂生命週期評估模式建立、綠屋頂成本推估、綠屋 頂成本效益綜合評估等五大部份,以下 概要介紹各部分:

1. 資料收集與整理:資料收集部份包括綠屋頂節能與生命週期評估 相關模式方法、國內外屋頂 U-value 計算方法與內部熱源估算規 範、氣象資料庫等相關文獻,並收集整理數棟建築模式建立所需 之相關資料,包括建築平面圖、內部熱源資料或估算方法、空調 設置資料、標準氣象年資料、綠屋頂建材與成本資料等整理。

2. 綠屋頂節能效益模式建立:本研究使用紅外線熱像儀、熱通量計、

感溫線…等儀器實地測量綠屋頂植被之 U-value,以供模式模擬綠 屋頂節能效益,輸入建築物平面圖、空調配置與內部配置與林(建 築物能源管理網站,民國 97 年)所提出台灣氣象標準年台北標準 氣象資料…等資料,並以 Energy Plus (USDOE, 2012)建立建築物 耗能模式,評估綠屋頂節能效益。

16

3. 綠屋頂生命週期評估模式建立:生命週期評估主要考慮綠屋頂與 一般屋頂在生命週期期間對環境效益與衝擊之差異,本研究使用 Simapro (Goedkoop, 2008)模式進行評估,唯資料庫部份雖有工研 院自建資料庫,但取得困難,故 Simapro 部份為使用內建荷蘭資 料庫(Goedkoop, 2008)。

4. 綠屋頂成本推估:為了進行後續的成本效益評估,本部份主要為 收集數棟建築物綠屋頂建置所需之建材、基質、植被與其他耗材 成本,估算建築物綠屋頂建製所需成本。

5. 綜合成本效益評估:本研究先比較建築物空調使用變化量轉換為 電費與綠屋頂估算建置成本作比較,初步瞭解其經濟效益,此外,

亦分析其他環境效益,如溫室效應氣體減量等,最後進行綜合成 本效益評估。

17

圖 3.1 研究流程圖

18

3.2 案例資料收集與整理

本研究針對數棟案例建築物進行研究,節能效益部份對交大環工館、

建成國中與信義區公所進行模擬,生命週期評估部分則針對信義區公所與 大溪高中進行,以下將交大環工館、建成國中、信義區公所與大溪高中簡 稱為案例建築物 A、B、C 與 D。其中信義區公所綠屋頂為臺北市錫鎦基 金會所建置,因大溪高中綠屋頂下方教室未安裝空調,雖然有降溫效益,

但預期節能效益不大,故本研究未針對它進行節能效益分析。而交大環工 所尚未設置綠屋頂,故無法進行生命週期評估,建成國中則因建置年代久 遠,故未納入生命週期評估。

為了比較綠屋頂之環境效益,在資料收集與整理部份,本研究需收集 建築物相關資料供 Energy Plus 模式模擬評估綠屋頂節能效益;另一部份,

生命週期評估模式則需收集綠屋頂建置之相關材料與成本資料等,以配合 模式之估算與後續綜合成本效益評估分析之用。以下重點說明 Energy Plus 模式、生命週期與成本效益評估所需之建築物與綠屋頂資料。

Energy Plus 輸入需要收集以下資料:

1. 建築物地理資訊,包括緯度、時區、高程與各月地表溫度等資料。

2. 人員與電器使用隨時間變化情況,國定假日日期,是否採用補假 原則等資料。

3. 建築物牆面、屋頂、地板、窗戶所使用建材資料,包括建材之 U-value 值。

4. 建築物平面圖,包括內部空間隔間、高度與空調配置資料。

5. 照明、電器與人員容量與用電密度資料。

6. 空調資料,包括送風量、性能係數(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等資料。

19

以下為三棟案例建築物節能效益評估方式:

1. 案例 A:交大環工館部份,目前並未建置綠屋頂,故本研究依據 案例建築物 D 所測量綠屋頂 U-value 結果,模擬在該建築建置綠 屋頂的節能效益。

2. 案例 B:建成國中部份,本研究主要模擬比較厚層綠屋頂下方教 室與未建置綠屋頂下各月份耗能差異,並據以分析節能效益。

3. 案例 C:信義區公所主要為分析綠屋頂建置前後,各月分用電量 變化情形。

生命週期與成本效益評估則除了一些基本資料以外,主要收集以下資 料:

1. 一般屋頂材質資料,主要為鋼筋結構層上方防水隔熱層部份材質 資料。

2. 綠屋頂組成資料,包括植被、基質與厚度、培養土、下方過濾棉 與排水板材料與用量。

3. 一般屋頂及綠屋頂建置成本,包括各層成本、維護與更新花費。

4. 其他綠屋頂相關設施材質資料,包括產地、維護時間與材料使用 量。

5. 綠屋頂各層所含材質、用量、比例與比重。

由於未取得臺灣本土生命週期評估資料庫,故本研究採用 Simapro 軟 體及其內建資料庫進行生命週期評估。

生命週期評估主要是針對案例 C 及 D,案例 C 為錫鎦基金會委外建製,

綠屋頂面積 590m2,案例 D 則是由大溪高中師生所建置,綠屋頂面積 36m2, 綠屋頂分層材料項目與用量如表 3.1 所列,用量主要依材料比重與面積估 算,下方的一般屋頂組成則請教林建成建築師事務所而得,亦列於該表中,

20

為鋼筋結構層上方部份,含防水隔熱層。

表 3.1 案件建築物綠屋頂資料

信義區公所 用量(Kg) 大溪高中 用量(Kg) 綠屋頂部份

植被 植被

培養土 75000 陶粒 864

PVC 蓄排水版 588 培養土 1620

透水墊布 3.54 排水板 64

抗根酸 PE 防水布 30.04 過濾綿 1 屋頂部份

五角水泥磚 36580

保麗龍 117 保麗龍 0.00185

發泡混凝土 40710 輕質混凝土 4140

油毛氈 2950 油毛氈 180

水泥砂漿 21240 水泥砂漿 1296

其它原料組成,如水泥砂漿與發泡混凝土等、運輸部份資料,於 4.3.2 節 說明之。

21

因綠屋頂隔熱降溫推估與 Energy Plus 模式模擬皆須使用 U-value,國 外依屋頂類型與植物種類有整理出其估計值(Hilten et al., 2005 ; Clark et al., 2008),但是考慮國外氣候與臺灣地區差異,且在綠屋頂分類上較不精細,

直接使用上可能會產生誤差;國內雖然亦有綠建築屋頂 U-value 規範與計 算軟體(內政部營建署),唯並未提供綠屋頂的 U-value,故本研究於桃園 縣大溪高中綠屋頂及模擬綠屋頂以熱通量計、感溫線、資料收集器、熱像 儀等儀器實測等數值,然後依以下兩公式(Baker, 2011)估算 U-values:

𝑈𝑡 = 𝑖=𝑡0 𝑄𝑖

22

資訊,室內外各配置兩條懸空感溫線,此外亦利用感溫線收集天 花板及基質土表面溫度,上表面與下表面各一條感溫線,用以計 算內外溫差。

2. 量測熱通量:安置熱通量計於綠屋頂及無綠屋頂對照組的下方室 內,綠屋頂及對照組屋頂下方天花板均各置 3 具熱通量計,綠屋 頂下方配置位置為兩塊較高植物覆蓋度與一塊覆蓋度較低之綠屋 頂下方,一般屋頂位置則與綠屋頂相對位置相應,以資料收集器 收集其熱通量數據。

3. 資料收集器記錄頻率:每 2 分鐘一次。

4. 量測時段:由於綠屋頂遇雨會改變綠屋頂 U-value,故本研究收集

4. 量測時段:由於綠屋頂遇雨會改變綠屋頂 U-value,故本研究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