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背景

1-1.1 二氧化碳

在早期的冷凍空調系統中,所使用的冷媒皆以天然冷媒為主,包 括氨、丙烷及二氧化碳等。由於氨及丙烷因具有可燃性及毒性,當考 慮到使用場合以及安全性等因素時,則受到相當大的限制。至於二氧 化碳則受限於操作壓力過大以及早期的工業水準等因素,應用上十分 有限。1930 年代起,隨著 CFC(合成冷媒)的應用與發展,人們認 為此類冷媒具有無毒、無味、安定性高、不可燃等優點,故被廣泛應 用在冷凍空調系統之中,使得天然冷媒逐漸被淘汰。而直至 1980 年 代起,臭氧層的破壞與溫式效應等議題逐一浮現,使得人們對於使用 CFC、HCFC 甚至是 HFC 這類合成冷媒產生質疑,而目前較常使用 之冷媒如 R-134a,雖無破壞臭氧層等問題,但其仍具有極高之溫室 效應潛力。而其它研究中之各種鹵烷冷媒等,亦具有相同之問題。為 了解決合成冷媒對於環境的影響與衝擊,天然冷媒重新被人們所重視 及發展。其中,二氧化碳因為其取得容易,無毒、不可燃、不助燃且 無破壞臭氧層及溫室效應潛力低等優點,為一理想無汙染冷媒。

1-1.2 板式熱交換器

常見的製程用熱交換器依其結構約可分為套管式熱交換器、殼 管式熱交換器及板式熱交換器(外觀及配置如圖 1.1-1.3)等三類。由於 熱交換器高效率及小型化等需求,板式熱交換器被普遍的應用。而本 研究所探討的對象為板式熱交換器。

板式熱交換器主要由分、匯流管、板片以及墊片組成,藉由墊片 和板片不同的組合方式,冷熱流體將經由分流管分流至相鄰的板片通 道流動,而達到熱交換的效果(如圖 1.4),再於匯流管結合將冷熱流 體導出。板式熱交換器若以流動方向區分,則可以分為順流和逆流兩 種;而若以分、匯流管出入口位置的不同則可分成 U 型和 Z 型兩種(圖 1.5)。

板式熱交換器擁有以下優點[1]:

1.易清潔、檢查及保養。

2.可隨負載而增減熱傳面積→藉由板片數、板片大小、板片型式、

流場安排等因素之變化(針對組合式而言,硬焊式無此優點)。

3.低污垢阻抗→因內部流場通常是在高度紊流情況下,故其污垢 阻抗只有殼管式之 10~25%。

4.熱傳面積大→具高熱傳係數、低污垢阻抗、純逆向流動,故在 同熱傳量下,熱傳面積約為殼管式之 1/2~1/3。

5.低成本。

6.體積小→同熱傳量下,體積約為殼管式之 1/4~1/5。

7.重量輕→在相同熱傳量下,重量約為殼管式之 1/2。

8.流體滯留時間短且混合佳→可達到均勻之熱交換。

9.容積小→含液量少、快速反應、製程易控制。

10.熱力性能高→溫度回復率可達 1°C,有效度可達 93%。

11.無殼管式中流體所引起之振動、噪音、熱應力及入口沖擊等問 題。

12.適合液對液之熱交換、需要均勻加熱、快速加熱或冷卻之場 合。

圖 1.1 板式熱交換器實體圖[11]

圖 1.2 板式熱交換器內部構造示意圖[11]

圖 1.3 板式熱交換器內部構造示意圖

(from:http://www.dhtnet.com/plate_frame_heat_exchangers_as.htm)

圖 1.4 板式熱交換器流動示意圖[1]

圖 1.5 (a) U 型板式熱交換器配置圖[9]

圖 1.5 (b) Z 型板式熱交換器配置圖[9]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由於二氧化碳的臨界溫度與臨界壓力分別為 31.1°C與 78.7 Bar,

在一般的操作環境下,二氧化碳將持續維持在臨界點以上(圖 1.6),

而二氧化碳在此區域的液態、氣態之分界並不明顯,且其在熱交換器 內部的熱傳現象並不同一般冷媒經由冷凝器以冷凝的方式散熱,而是 以近乎氣體的方式散熱,此與傳統冷媒有相當大的差別。而由於在散 熱過程中,二氧化碳並無實際冷凝現象發生,一般而言,又稱氣體冷 卻器(Gas cooler)而不稱為冷凝器。另外,由於二氧化碳位於超臨界狀 態的物性隨溫度及壓力的變化相當劇烈(圖 1.7),因此在計算上,傳 統氣對氣熱交換器理論方程式,在此並不適用,綜合上述,本研究目 的在於建立一個描述二氧化碳在臨界點附近之程式,藉由此程式模擬 二氧化碳在U型板式熱交換器中的流速、壓力與溫度分佈,並從中找 出增加熱傳性能的方法。

圖 1.6典型超臨界流體 CO2的系統循環圖

圖 1.7 超臨界下二氧化碳密度變化

1-3 文獻回顧

1-3.1 超臨界二氧化碳熱傳特性

由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在穿越臨界時,許多熱力、流力特性諸如密 度、焓、黏性等皆會有極大的變化,傳統適用於單相熱傳的經驗式,

如 Dittus-Boelter[2]所提出的和 Gnielinski Correlation[3]

Dittus-Boelter:

(適用於 Re=2300~1000000 ,Pr=0.5~2000,turbulent flow)

上二式皆是適用於熱力和流力性質變化不大的情況,但應用在二 氧化碳熱傳的預測上並不準確。原因在於,紐塞數受到雷諾數

(Reynolds number)和普蘭特爾數(Prandtl number)的影響,也就是與密 度以及熱傳係數的影響,又因二氧化碳在超臨界狀態時,其熱傳性能 以及流體性質會有很大的差異,如圖 1.8。

以圖 1.8 為例,圖中的點代表實驗數據,而線代表 Gnielinski Correlation 預測的數值,可以發現在低質量通率下預測較準,而在質 量通率漸漸增加時誤差逐漸加大,尤其在準臨界(Pseudo-critical)點附

近的誤差最大。 的大幅增加所導致。而對於準臨界壓力及溫度,依據 NIST Refrigerants Database REFPROP[4]所提供的熱力表可以表示成和壓力間的關係:

3

質變化相當大,因此壁面和管中心性質的差異上也會影響熱傳能力, 差異,並提出了 Petrov Correlation:

,

Liao et al. [8] 在水平圓管的實驗結果說明由於二氧化碳在準臨界附 近的密度變化非常大,因此由密度差造成的浮力效應將較為顯著,因 而對熱傳造成影響,而同時,作者也提到隨著管徑的減小,浮力效應 所帶來的響影將會減弱,這是因為 bouyancy parameter ( 2

Reb

Gr )的大小 與管徑有關。並提出了紐塞數的修正式:

0.8 0.3 0.205 0.437 0.411

2

,

0.128 Re Pr ( ) ( ) ( )

Re

b p

b W W

b W p W

Gr c

Nu c

ρ

=

ρ

圖 1.8 Gnielinski Correlation 和實驗數據比較[3]

圖 1.9 超臨界下二氧化碳比熱變化

圖 1.10 超臨界下二氧化碳導熱性變化

圖 1.11 超臨界二氧化碳黏滯性變化

圖 1.12 超臨界下二氧化碳密度變化

1-3.2 流場計算之文獻

1 2

(v) 入出口合併

平均速度比會隨著分流區、匯流區位置的不同改變,在此假設為定值 並不恰當。此外,此結果有一前提假設即為流體密度在流場中為常數,

然而二氧化碳在超臨界狀態其密度變化相當劇烈,因此無法直接使用 此文獻來作為計算流場的工具。

圖 1.13 流體進入流道示意圖[9]

圖 1.14 入口控制體積示意圖[9]

圖 1.15 出口控制體積示意圖[9]

1-3.3 熱傳計算之文獻

B. Prabhakara and P. KrishnaKumar [10]等人首先為了計算方便,

做了下列七個假設:

(i) 熱力性質與壓力及溫度無關。

(ii) 每個流道的截面積是相同的。

(iii) 溫度轉換只包含有流道與流道之間,在出入口區並無發生溫度轉 換。

(iv) 與環境絕熱。

(v) 流體在流道中屬於塊狀流且均勻分布於流道中。

(vi) 在流道間不均勻的流體分佈可以帶入。

(vii) 平板很薄可假設成無側向熱傳。

而本文獻首先建立如圖 1.16 之模型:

圖 1.16 熱傳控制體積示意圖[10]

接著將控制體積設定在流道中,對第一個流道做熱傳分析,可得

到如下之方程式:

而改變,因此,此結果亦同樣不適用於二氧化碳板式熱交換器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