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國人的生活習慣改變,相關的健康問題也成為討論及研究的焦點,代謝 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即是相關的健康問題之一。代謝症候群並非疾病,而是 一群危險因子的統稱,其組成因子包含了腹部肥胖、血糖偏高、血壓偏高、血脂異 常,其判斷標準如下:一、腹部肥胖(Elevated waist circumference):男性腰圍≧

90cm、女性腰圍≧80cm。二、血壓偏高(Elevated blood pressure):收縮壓≧

130mmHg 或舒張壓≧85mmHg 或服用醫師處方治療高血壓藥物。三、空腹血糖偏高

(Elevated fasting glucose):空腹血糖值≧100mg/dL 或服用醫師處方治療糖尿病藥物。

四、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Elevated triglycerides):空腹三酸甘油酯≧150mg/dL 或服用 醫師處方降三酸甘油酯藥物。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Reduce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mg/dL 或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 醇<50mg/dL。以上五項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行政院衛生 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07)。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4 年至 2008 年及 2013 年至 2016 年台灣國民營養 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出2004 年至 2008 年 19 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 率為18.04%,高血脂盛行率為 21.46%,高血糖盛行率為 8.35%(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 民健康署, 2011);2013 年至 2016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顯示,18 歲以上 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5.15%,高血脂盛行率為 22.56%,高血糖盛行率為 11.46%(行政 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9),由此資料可見國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 糖)盛行率有增加的趨勢。另外自行根據2004 年至 2008 年及 2013 年至 2016 年調查 資料做比較,得出19 歲以上男性腰圍過高盛行率由 2004 年至 2008 年的 24.8%上升至 2013 年至 2016 年的 38.0%;女性則由 33.6%上升至 46.6,19 歲以上男性代謝症候群的 盛行率由2004 年至 2008 年 25.7%上升至 2013 年至 2016 年的 34.8%;女性則由 20.4%

2

上升至25.9%,由以上資料可知代謝症候群與其組成因子之盛行率皆有增加的趨勢(行 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1)。

代謝症候群所衍生的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 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在近年國人死因排名中皆位列前十(行政院衛生 福利部, 2020),其中心臟疾病更連續 12 年(民國 96 年至民國 107 年)排名十大死因

的第二名,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之2016 年全球十大死因也有三項與代謝症候群相關,其

中缺血性心臟病更是高居第一。衛福部在民國105 年出版的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提

出,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有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6 倍,有高血壓的機率是一般

人的4 倍,有高脂血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3 倍,有心臟疾病及腦中風是一般人的 2 倍,上述數據僅是粗略估計值,但可見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罹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不 少(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6)。代謝症候群及其組成因子盛行率上升、代謝 症候群衍生疾病死亡率名列前茅、有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其他病機率增加等問題,都 顯示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非常需要關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以代謝症候群為主軸進 行探討。

研究指出運動會影響代謝症候群,Lee 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調整年齡、性別及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後,中高強度運動與低強度運動者,罹患代謝 症候群風險較低(Lee, Lee, Seo, & Kim, 2018);在 Hidalgo-Santamaria 等人的研究中,調 整年齡及性別後,分析運動強度對代謝症候群的作用,趨勢分析結果顯示運動強度越 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越低(Hidalgo-Santamaria et al., 2017);Uemura 等人的研究顯 示,在調整年齡後,分析日常生活活動量及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對代謝症候群的作 用,趨勢分析結果顯示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及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越高罹患代謝症候 群風險越低,在女性的部分僅有日常生活活動量的趨勢分析有達到顯著(Uemura et al., 2019)。

3

Wu 等人的研究顯示載脂蛋白 A1(Apolipoprotein A1; APOA1)的 rs670 與載脂蛋 白C3(Apolipoprotein C3; APOC3)的 rs5128 與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有相關(Wu et al., 2016),亦有研究顯示 APOA1 的 rs670 與代謝症候群有相關(Phillips et al., 2011),在另

一份Chen 等人的研究中提到,新疆地區哈薩克族人的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 PPARγ)r3856806 與代謝症候群有 相關(Chen et al., 2015),Elouej 等人以突尼西亞人為對象的研究顯示,在女性 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的 rs9939609 與代謝症候群有相關,但在男性的部 分則無相關(Elouej et al., 2016),Malgorzata 等人的研究則顯示在 45 至 60 歲女性的 FTO 基因的 rs9939609 與代謝症候群有相關(Malgorzata et al., 2018),但在另一份以土耳 其人為對象的研究中,FTO 基因的 rs9939609 與 rs1421085,僅在男性中與代謝症候群 有顯著相關(Guclu-Geyik et al., 2016),因此本研究根據上述文獻,分析 APOA1、

APOC3、PPARγ、FTO 中的五個單核苷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rs670、rs5128、rs3856806、rs9939609、rs1421085 是否與代謝症候群有相關。

上述之運動強度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研究以及基因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研究,目前以 國外的研究居多,以台灣人為對象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將使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 庫之資料進行分析,探討運動與代謝症候群之關係以及基因與代謝症候群之關係,再 更進一步分析運動及基因與代謝症候群之關係。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源起是由於台灣的人口結構老化、國人的平均壽命延長,

健康促進成為重要的議題,各種慢性疾病的預防,也成為改善國人健康的目標,若能 從國人生活型態,找出造成常見疾病之危險因子,並設法改變國人健康行為,就能達 到改善國人健康的目標。因此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透過結合生活習慣、環境因子、臨 床醫學與生物標誌等資訊,建立屬於台灣人的人體生物資料庫,為生物醫學研究蒐集 龐大的生物檢體與健康資訊,並提供國內學者申請使用。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