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研發的是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之電腦化適性測驗線上更新試題結構的 方法,而此知識結構則是利用順序理論(ordering theory,OT)的概念來建立出 試題和試題間的關連,本研究首先利用線上作答的受試者,當受試者適性作答完 舊試題後再分別新增新的試題讓他們一起作測驗,而後蒐集他們在線上作答的資 料後來更新試題結構,這樣不但能有效率的進行測驗,且又能達到節省預試成本 而更新試題結構的效果。本研究將模擬利用適性測驗的預測作答資料和完整作答 反應的資料,在更新知識結構上,他們二者間的預測精準度、平均施測題數、節 省試題比率的成效差異。

本篇論文架構共有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 三章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章為「研究結果」;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建置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之電腦化適性測驗線上更新結 構機制之研發,本章緒論將針對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名詞解釋、研究範圍與限 制等四節進行闡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現今資訊及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將資訊融入教育研究也逐漸受到許多 學科專家的重視,數位學習突破了傳統授課在空間及時間上的限制,使學生可以 無所不在的學習,也可利用網路搜尋原本教材以外的資源,增加更多相關的知 識,學生也可重覆利用線上學習的系統,重點式的學習自己較不懂的單元,且電 腦學習介面更可以配戴許多圖片、影像、聲音等,讓學習系統的介面更加生動活 潑始學生更樂於學習。

除了教學之外,測驗和評量也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測驗結果 不但可以反應出學生對學習內容了解的程度,提供學生自行參考或者讓教學者掌 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利用測驗的結果達到能力的判定。電腦化測驗的興起,

大約在 70 年代(廖元偉、趙銘,2006)。國內亦有許多有關電腦化適性測驗相關 的研究,透過適性測驗的方式,學生可以不用再重覆測試自己已經學會的試題,

從中也可以瞭解到學生的在學完每個單元時自己的能力及所欠缺的觀念有哪 些;且一般老師在教學過後都需透過測驗來瞭解所教導的學生們在這個單元中吸 收到的知識有多少,但往往一位老師所要檢視的是一個班級每位學生們在學習上 不同的迷思,但在時間上是無法兼顧的,所以,在測驗上要如何能有效率又能夠 即時的掌握學生學習的脈動,將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

近年來由於適性測驗理論的發展,且電腦化的適性測驗能夠在固定的測驗時 間內有效的節省測驗的題數和測驗的時間,亦可偵測到學生的錯誤概念,有效率 的達到測驗的目的,更能實踐「因材施測」的原則(劉育隆,2007)。

在國科會專題研究「國小數學科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I)(II)(III)」(郭伯臣,

2003,2004,2005)中的「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之適性測驗」(knowledge structure based adaptive testing,簡稱:KSAT),是將順序理論和試題關連結構分析法與試題反應

提供學生一個適性測驗和立即的成績回饋,而達到「因材施測」的效果。國內亦 有相關研究顯示這樣的電腦化適性測驗確實可以節省施測題數、時間,並且有不 錯的精準度(蔡昆穎,2004;許志毅,2004;黃珮璇、王暄博、郭伯臣、劉湘川,

2006;楊智為、張雅媛、郭伯臣、許天維,2006)。

本研究探討的是當新學期一開始,經常會遇到教材內容的新增、重組或版本 更新時,將會牽涉到題庫的試題需要重新建立試題結構的問題,此時,以知識結 構為基礎的適性測驗將會有新的試題需要新增於題庫中,而原先的知識結構將會 因這些新增加的試題,使得結構間的關係有所變動,所以為了要更新試題結構,

就會需要再重新蒐集學生在新試題的資料,才能建立更新試題結構,但一般預試 的成本都很高,如果每新的學期因單元或版本的變動,就需要重新預試獲得新試 題和舊試題間的作答反應再跑出試題結構間的關係,將會浪費許多不必要的成 本,所以要如何節省預試成本而能更新試題結構將是件必要面臨的問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的敘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歸類如下:

一、 開發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之電腦化適性測驗線上更新試題結構的方法。

二、 比較線上更新結構的方法和實際完整作答在建立試題結構上的成效。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 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之電腦適性化測驗

本研究之電腦化適性測驗採用電腦介面的測驗方式,結合知識結構理論做為 選題的策略。依據學生的答題情形予以選擇適合的題目作答,若受試者正確作答 最上層概念的試題,代表已具備此概念和其以下之下位概念,則進行下一試題施 測;若受試者答錯,則下一題將選取其下位概念的施測試題,透過這樣的選題方 式,快速而精確的進行適性測驗,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少的施測題數找出受試者的 迷思概念。

貳、 結構理論

建立結構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專家結構、順序理論、試題關聯結構法

(Item Relationship Structure analysis,IRS)、Dignosys 等建立方法,而本研究所 稱之結構理論是由 Bart & Krus(1973)所提出順序理論,利用 OT 分析學生的作答 反應,瞭解學生知識的上下位關係。

參、 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knowledge structure)可分為專家知識結構、學生知識結構。專家 知識結構是由擁有教學經驗的數位學科專家根據教學理論與教學現場的真實經 驗,分析不同施測範圍內之知識概念,並根據學生的學習歷程、概念發展順序及 概念間的上位、下位關係,統整而成的知識概念結構關係。

學生知識結構是運用專家知識結構編製而成的紙筆測驗,進行施測,根據得 到的資料以順序理論估計而得,學生知識結構亦可稱為學生試題結構。

肆、 定錨試題

在不同部份的測驗當中,每個受試者將會共同作一部份相同的試題,此試題 稱為定錨試題(anchor item),本研究利用定錨試題將每個部份受試者作答完試題 後所建立出的學生試題結構做連結。

伍、 因數與倍數

針對國小六年級階段,因數與倍數之內容涵括了二個能力指標,包含因數、

倍數、因數與倍數的關係、公倍數、質數、合數、質因數分解、最大公因數和最 小公倍數等,因此在本研究中所言之因數與倍數,即包括公因數與公倍數等部分。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內容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課程綱要中,一年級到九年級學習階段中 與因數、倍數主題相關的分年細目共有九個項目,本研究探討六年級階段相關項 目,內容包括因數、倍數、因數與倍數的關係、公倍數、質數、合數、質因數分 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等數學知識,測驗的題目則包括了定義題、計算題 與包含情境的應用題。

貳、 研究樣本

本研究之研究樣本採用莊惠萍(2007)針對九十五學年度六年級學生,包括 中部四縣市共 17 個班級,有效樣本共計 530 人;題目皆為選擇題,取其中 35 題 試題,來進行模擬研究。

樣本對象僅為中部縣市學校,由於研究對象區域的限制,在此將不多做推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