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簡稱 AAAS, 1989)在 Project 2061: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 一書中指出,科學教育以培養具有科學素 養的公民為目標。教育部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於民國八十二年頒 布修正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學習,在於提昇國民的「科學素養」。研究指出「對 科學本質有充分理解」為科學素養的重要表徵(丁嘉琦,1999;Collette & Chiappeta, 1989;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1982),因此,提昇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 為增進科學素養重要的一環。

運用科學史於科學學習課程,有助於學生科學知識的建構與科學本質內涵的理解

(巫俊明,2002;Irwin, 2000;Schecker, 1992;Souque, 1987;Wandersee & Roach, 1998)。 雖然科學史課程有諸多的好處,但當前國內中學自然科教材之中,科學史的比例偏低,

並沒有良好的、現成的科學史教材可以提供給教師使用(Hodson, 1986),所以研究者 設計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課程,期望能提昇學生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本質觀。

小組討論工作為科學史有效教學策略之一(鄭子善,2000),巫俊明(1997)的研 究指出,學生僅單純地閱讀或聆聽教師提供科學故事文本的內容,卻沒有「問題討論」

進行引導,學生將很難「看見」故事背後豐富的科學本質內涵。因此,本研究希望探討 社會建構取向之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的課程教學,對於中學生在物質組成、原子結構、

色光、燃燒四個主題之科學知識、科學本質觀和主題相依科學本質觀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發展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學習內容為主要目的,期望探討『社會建構取向』

與『非社會建構取向(傳統講述取向)』對學生物質組成、原子結構、色光、燃燒概念 建構與科學本質觀之演進的成效。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前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有:

一、不同的教學模式(社會建構取向之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非社會建構取向之科 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學業成就(高分組、低分組),對學習者在物質組成、原

子結構、色光、燃燒概念學習成就有何差異?

1-1 不同教學模式學生,在科學概念學習成就(後測、追蹤測)達顯著差異。

1-2 不同自然學業成就分組學生,在科學概念學習成就(後測、追蹤測)達顯著差異。

二、不同的教學模式(社會建構取向之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非社會建構取向之科 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學業成就(高分組、低分組),對學習者在科學本質觀(驗 證性、持久性、暫時性)有何差異?

2-1 不同教學模式學生,在科學本質觀變化(後測、追蹤測)達顯著差異。

2-2 不同自然學業成就分組學生,在科學本質觀變化(後測、追蹤測)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的教學模式(社會建構取向之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非社會建構取向之科 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學業成就(高分組、低分組),對學習者在單元主題相依 科學本質觀(驗證性、持久性、暫時性)有何差異?

3-1 不同教學模式學生,在單元主題相依科學本質觀變化(後測、追蹤測)達顯著差異。

3-2 不同自然學業成就分組學生,在單元主題相依科學本質觀變化(後測、追蹤測)達 顯著差異。

四、不同的教學模式(社會建構取向之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非社會建構取向之科 學本質融入科學史教學)、學業成就(高分組、低分組),對學習者在單元學習單上 的主題相依科學本質觀有何差異?

4-1 不同教學模式學生,在單元學習單上的主題相依科學本質觀(驗證性、持久性、暫 時性)演進有何差異?

4-2 不同自然學業成就分組學生,在單元學習單上的主題相依科學本質觀(驗證性、持 久性、暫時性)演進有何差異?

第四節 名詞譯義 一、社會建構:

教室中的學生透過言語與同儕、教師的討論、磋商、和解互動的歷程來建構概念,

獲得知識(Slolmon, 1987),一切知識係透過語言使用與意義生成兩種社會性的 共識歷程所構成(Gergen, 1995; Geelan, 1997),因此,學習者所處之「外在社會情 境脈」(社會互動、文化、語言)都會影響學習的成效(Cobern, 1993)。

二、科學史(history of science):

運用互動式歷史小故事(interactive historical vignettes)融入科學教學,可促進學生

對科學與科技領域的了解,明白專有名詞的由來,以及了解科學本質的複雜性 (Wandersee & Roach, 1998)。使用歷史個案研究(historical case study)融入科學教學 的策略,呈現科學家如何取得證據與解釋的過程,讓學生瞭解科學知識形成的歷 程,傳達科學本質的內涵(Irwin, 2000)。本研究兼採歷史小故事與歷史個案研究 並陳來融入設計教材,協助學生認識科學本質。

三、科學本質(Nature of Science,簡稱 NOS):

AAAS(1989)將科學本質細分成十五個概念,其中包括「科學知識是可改變的」、

「科學知識並不容易被推翻」、「科學家們嘗試著驗證理論並盡量避免錯誤」。 NAEP(1989)將科學本質細分為十五個概念,其中包括「科學知識具有暫時性」、

「科學知識具有實驗性」。郭博嵐(2005)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內科學本質的部 分歸納為十一項科學本質關鍵概念,包括「科學知識具有可驗證性」、「科學知識 具有持久性」、「科學知識具有暫時性」。由於科學本質的概念眾多,本研究針對 科學本質的暫時性、持久性、驗證性三個關鍵概念進行深入研究。

四、驗證性:

由於大自然現象具有重複出現的規則,因此科學家們能夠透相同的實驗設計得到 同樣的結果,所以科學理論是否成立可以依靠觀察或實驗的方法來驗證確認,科 學知識需經過科學社群的驗證挑戰,否則並不會被過於重視(教育部,2008;郭 博嵐,2005;AAAS,1989;NAEP,1989)。

五、持久性:

理論上科學構想都是暫時且可預期會改變的,但是大部分重要的科學構想是經過 許多實驗被科學社群所確認,這些構想在未來不太會產生很大的改變,也不容易 被推翻(教育部,2008;郭博嵐,2005;AAAS,1989)。

六、暫時性:

科學知識是可改變的,科學知識並非恒久不變的真理,既有的科學知識不具有永 久的權威地位,現在被科學社群所認同的理論未來可能會改變,更好的理論可能 會出現。這是一個動態的持續過程,並非靜態的累積。(教育部,2008;郭博嵐,

2005;AAAS,1989;NAEP,198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的對象為新竹縣某國中八年級學生,教學模式分社會建構取向之科學本質融

入科學史組、非社會建構取向之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組各二個班,所以不具有全國國中 生的代表性,且教材以九十九學年度康軒版的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內容為主。研究結果 若要推論到其他群體或教材領域時,需審慎衡其適合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