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46

接著,作者自然地提出一個更一般的問題,就是命題十 七,如何得到一個正方形,它的面積等於另外兩個(不一定相 同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通過圖形的指示,作者借用命題十 六的思想解釋了如何做。(「延續命題十六的想法,我們試圖 找到 DF 上的一個點 H:滿足(i)當 ADH,EFH 分別繞 A,E 旋轉到Adh,Efh 時,它們交於點 h,(ii)AH,HE,Eh,hA 均 相等而且互相垂直。取 DF 上的一個點 H,使 DH = CF = EF。」)(見圖 47)

圖47

從命題十七的構作來看,命題十八(「畢氏定理」)成為 順手拈來的副產品!

在古代東方的數學也有類似的案例,譬如之前幾位講者論 及的「出入相補原理」便是 (見圖 48)。

圖48

比較一下古代東西方計算圓的面積的思想方式,對課堂教 學甚有意思。我們已經見過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紀的著述

《圓的量度(Measurement of a Circle)》如何證明圓的面積 A 等 於勾和股分別是圓的半徑與周長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K,運用 的是窮竭法與雙重歸謬法,即是若 A > K,導致矛盾,但若 A <

K,亦導致矛盾,故 A = K (等於圓的半徑乘圓周的一半)。固 然,於邏輯推理而言,這個證明乃無懈可擊,但證明卻必須借 助於一個已知的結果。如果我們以為 A 是圓的半徑乘圓周的三 份一,證明便無法通過!要獲得那已知的結果,必須通過另外 的聰明方法。反觀劉徽的「割圓術」(公元三世紀中葉),雖 然不如阿基米德的演繹推理證明如許嚴謹,卻也言之成理,而 且通過算法步驟得出正確答案。

劉徽注《九章算術》卷九時提及「出入相補原理」,注卷 一時稱作「以盈補虛」,注卷五時又稱作「損廣補狹」,都是 運用同一的思想和方法。利用這種思想,劉徽建立了面積理論 和體積理論,在卷一作了矩形面積的定義:「凡廣從相乘謂之 冪」,在卷五作了標準六面體體積的定義:「以廣袤相乘,以 高乘之,得此積。」以矩形面積為起點,利用「出入相補原

理」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再推廣至其他直線形的面積,還運用 無窮小分割處理曲線形的面積,蘊含了微積分的精神。在三維 的情況,中國古代數學家運用「出入相補原理」及「棊驗術」

(立方、塹堵、陽馬),加上無窮小分割及「等高處截面積原 理」處理眾多體積問題。後一個原理,在西方稱作卡瓦列里原 理 ( Cavalieri’s Principle ) , 是 意 大 利 數 學 家 卡 瓦 列 里

(Bonaventura Cavalieri,1598-1647)在十七世紀提出來的,成 為西方微積分的先驅。值得一提的,是劉徽提出來的「陽馬居 二,鼈臑居一,不易之率也。」這句話,相隔一千六百多年後 與著名的希爾伯特第三問題(Hilbert’s Third Problem)的內容極 有關連,古今成果唱和,成為數學史的佳話。

回頭重看《原本》卷十二命題二:「兩圓面積之比等於它 們直徑平方之比。」古代希臘數學不用公式表達面積的計算,

卻習慣上把這個重要的定理寫成如此形式,以今天的公式表 達,即是 A kd2 ,A 是圓的面積,d 是直徑,k 是個常數。由Cd, C 是圓周, 是圓周率,便得到 A 2k Cr

 

  

  ,r 是 圓的半徑 。我們 也知 道 1

A2Cr,就 是說 k 其 實 是 1 4 。 1

A 2Cr 這回事,在古代數學多處出現,較著名的是公元前三 世紀阿基米德的《圓的量度(Measurement of a Circle)》,公 元三世紀劉徽的《九章算術註》和公元十二世紀 Abraham bar Hiyya ha-Nasi 的《量度論(Treatise on Mensuration)》,各自給 出精彩的解說 (見圖 49)。這條公式比較一般在中小學課本上見 到的 Ar2 有更豐富和更深刻的數學意義,因為它顯示了一 個非常重要的結果,即是圓面積(二維情況)與周長(一維情 況)有關。更一般地,有界閉域的面積與其周界上某一數量有 聯 繫 , 就 是 「 微 積 分 基 本 定 理 」 ( Fundamental Theorem of Calculus)的內容。

圖49

看來,面積和體積的概念毫不簡單,雖然自小學以來,面 積和體積已經是課堂上討論的課題。面積和體積的概念在歷史 上也是由來已久,基本思想就是一個可加的量度,而且在剛體 運動底下是不變更的。然而,這個基本概念卻有待四千多年以

降一代又一代數學家的努力,才於二十世紀初把它提煉成精確 且易於運用的形式。勒貝格(Henri Lesbesque, 1875-1941)在他 的 1902 年博士論文《積分、長度、面積(Intégrale, longueur, aire ) 》 奠 下 面 積 理 論 的 基 礎 , 其 後 由 卡 拉 西 奧 多 里

(Constantin Carathéodory, 1873-1950)在其著述《實函數論教程

(Vorlesungen Ü ber Reele Funktionen , 第二版,1927)》作出 闡明。

在1982 年和 1983 年我分別給了兩個普及數學講座,與面積 和體積有關,一個題為「微積分的故事」,另一個題為「不用 微積分能計算體積嗎?」,文本刊載於其後出版的一本書的第 二章及第三章(蕭文強,《1,2,3,…以外》,1990 年初版;

1993,1994 年(修訂版))。主要思想是從面積和體積的直觀 概念提煉它的精髓,捕捉其要義,得到如下對面積的定義(類 似地可作體積的定義)。

每個(可測度)圖形 S 有一個相應的數 m S( ) ,滿足以下的 屬性:

[A1] m S( )是非負數。

[A2] 若 S1S2不重疊地組成S,則

1 2

( ) ( ) ( ) m Sm Sm S

[A3] 若 S' 是 S 的平移,則 m S( )m S( ')。 [A4] 若 S 是單位正方形,則 m S ( ) 1。

漂亮的事情是:對每個(可測度)圖形 S,有辦法賦予滿足 [A1] 至 [A4] 的 m S( ),而且得到的 m S( )是唯一決定了。[A4] 只 為求標準化而已,取得一個基準以資比較。至於 [A2] 和 [A3] 的 作用,在「出入相補原理」中我們已經多次領教過了。反而毫 不起眼的 [A1] 卻起關鍵作用,運用它即是運用了微積分!(欲 知詳情,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1,2,3,…以外》和另外兩 本英文著作:A. Beck, M.N. Bleicher, D.W. Crowe, Excursions Into Mathematics, 1978, Chapter3; V.G. Boltianskii, Hilbert’s Third Problem, 1978, Chapter 1.)

如果你仍然認為面積和體積乃簡單不過的概念,讓我再提 出兩個有關的問題。第一個在課堂上可能是耳熟能詳,甚至有 些人以為理所當然,第二個引領我們至高等數學的範疇。

《原本》卷六命題十九說:「兩相似三角形面積之比等於 相應的邊平方之比。」命題二十把結果推廣至相似多邊形的情 況,由此(加上極限思想)可以再推廣至任意相似圖形的情 況。容許我在這兒賣個關子,不展示《原本》的解釋,那是頗 為巧妙的。大家可能想到,上面的結果涉及相應邊的平方,與 面積是二維的概念有關,如果是相似物體的體積,是三維的概 念 , 便 涉 及 相 應 邊 的 立 方 了 。 但 大 家 有 沒 有 想 過 , 維 數

(dimension)是什麼?對維數的討論,可追溯至二十世紀初數 學家對何謂幾何圖形(geometric figure)的探討,或者舉一個更 具體的特例,何謂曲線(curve)?何謂曲面(surface)?在二 十世紀 的 二十 年代 蘇聯 數學 家葉 戈 洛夫 (Dimitri Fedorovich Egorov, 1869-1931)把這個題目交給他的博士生,年青的烏雷松

(Pavel Samullovich Urysohn, 1898-1924),後者花了整個夏天 專攻這個難題。根據烏雷松的好友兼同窗亞歷山德羅夫(Pavel

Sergeevich Aleksandrov, 1896-1982)後來敘述:「1921 年的整個 夏季,P.S. [烏雷松]都在設法尋找一個“最新”的維數定義;他把 注意力從一個想法轉移至另一個,時常設法構作例子以說明為 何這個想法應該取代那個想法。…終於,將近八月尾的一個早 上 ,P.S. 醒 來 時 頓 悟 了 他 創 建 的 「 歸 納 維 數 ( inductive dimension)」的完滿形式。」在二十世紀前期,在眾多頗富盛 名的數學家的共同努力下,維數理論取得長足的進展。我們在 中學(甚至大學)的數學課程裏對維數的理解是確定物體中某 一點所需要的獨立參數(座標)的數目,但在維數理論的發展 過程中,出現了好幾種對維數的定義,甚至有些維數並不是整 數。那是十分有趣的一段故事,從瑞典數學家科克(Helge von Koch, 1870-1924)和波蘭數學家謝爾品斯基(Wacław Sierpiński, 1882-1969) 發 現 的奇怪 “曲 線 ”和 “曲 面 ”引 領 數 學家 對分 形

(fractal)的研究,在這兒就不贅了。

以上我們經常提到數學歷史素材,幾位講者亦運用了不少

《九章算術》或《原本》書中的事例以增進對數學內容的理 解,那都是數學歷史學習小組共同研讀這兩本經典名著的一些 心得。讓我以下面一首打油詩作結,以誌小組在學習過程當中 獲致的樂趣及其間的心路歷程:

「言必《原本》非崇洋,

心懷《九章》亦平常,

中西卷帙相輝映,

異曲同工意深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