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職業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

後期中等教育採行分流教育,故在資源的分配上必然會有所分隔,本 節次從探討教育機會均等意義,進而討論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教育資源 比較,在分流教育制度下對教育機會的影響,除此之外,在傳統社會下,

投注於男女性的教育資源也有所不同,故在最後討論性別與教育機會;根 據上述討論如下:

壹、教育機會均等的意義

教育機會均等常包含兩個概念,即「機會」(opportunity)與「均等」

(equality),均等的意義,強調的是有關教育的相關資源都是依公平

(fairness)的原則分給每一位個體,不因任何原因而有所差異,但公平或 平等並非一視同仁,提供一致的教育資源,「正義論」中所強調的正義有 二項原則,一為平等原則,主張人人有相同的權利去享受資源;二為差異 原則,肯定不平等的存在並給予差別待遇(鄭勝耀,2000),而教育機會 均等可以說就是教育資源分配的均等,黃儒傑(2000)認為教育機會均等 可分為起點取向、過程取向及結果取向,結果取向過於強調結果的平等,

屬於齊頭式的假平等,並不符合社會正義,起點取向的教育機會均等即強 調入學機會的均等,過程取向的教育機會均等即應擴大到使社經地位不利 的學生能有得到補償文化經驗不足的機會。

鄭崇趁(1994)將教育機會均等歸納為入學機會的均等、受教過程的 均等,以及適性發展的均等,同其它學者的觀點都是強調要追求人人有入 學接受教育的機會,受教的過程中享受相同的教育品質,所有的學制都能 照顧到所有的學生,讓不同性向的學生都能獲得完整而周全的教育。而很

多研究中認為教育機會的均等常以「投入因素(input factors)著眼,考量 各教育經費、教師素質、學校設備、課程等等,應對於「產出因素」(output factors)加以規畫,如學生的學業成就、就業表現、社會階層的流動、社 經成就等等(張明輝,1978)。

教育機會均等的思想,其理論基礎主要是認為,因為社會條件的差 異,如家庭背景、階級等等所形成的不平等是無法被接受的,因此必須消 除人與人之間因為社會條件所造成的不平等,至於自然因素的差異,如智 力的差異所形成的不平等才可以被接受(林本炫,1996)。

貳、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教育資源比較

林本炫(1996)認為臺灣的高職學生人數是高中學生的兩倍多,就理 論上而言,培養高職學生的成本應該高於高中學生,但實際上過去用於高 職教育的總經費只比用於高中教育的總經費略高,而且絕大部分的高職學 生是在私立學校就讀,而高中學生則多數是在公立學校就讀,在以職業學 校為主要教育擴張的年代中,資源並沒有相對地分配到這個系統,職業學 校只用來提供工業生產所需的基層技術人才。

臺灣因分流教育的實施下,高中與高職學生享受的資源與直接成本並 不均等,廖年淼與劉孟珊(2004)的研究發現,進入高職學校就讀的每位 學生平均要比每位高中生負擔約 1.3~1.5 倍的學雜費就學成本(見表 2-9),高職的生師比、教師學歷等資源都顯著的低於普通高中,如果再考 慮公私立別的影響,資源投入不均等的現象更為嚴重,以私立高職學生最 為不利,我國高職教育付出昂貴的就學代價,卻擁有較缺乏的教育資源。

表2-9 高中職學生學雜費負擔狀況彙整表

88 6,753 222,740 19,868.3 109,078 11,067 6,510 179,307 22,691 287,900 16,481 1.49 89 7,933 234,638 21,243.3 121,951 12,485 7,590 169,480 23,564 257,886 17,229 1.38 90 7,933 246,108 21,243.3 124,872 12,413 7,590 158,009 23,564 219,722 16,882 1.36 平均 7,540 20,785 11,988 7,230 23,273 16,864 1.41

而高職學生的人數為447,328,高中人數為 206,019,人數比值為 2.17 倍,

教育經費沒有高達2 倍之多,僅僅高於約 1.4 倍,而且約一半的高職學生

享用的教育資源差異狀況來看,高職學生的教育過程中享用的教育資源明 顯的低於普通高中的學生,包括較高的生師比、較低的教師學歷及不足的 單位成本。高職學生的資源不如高中學生的資源,又需負擔較高額的學 費,尤其就讀職業教育的學生多數來自中下階層的家庭。

表2-10 1987-2004 年各級教育經費結構 (單位:%)

會計年度 學校別

高中 高職 比值

1987 6.95 9.49 1.37

1988 6.68 9.29 1.39

1989 6.71 8.93 1.33

1990 7.25 9.69 1.34

1991 6.57 8.23 1.25

1992 6.85 7.91 1.15

1993 6.84 7.62 1.11

1994 6.88 7.95 1.16

1995 6.90 8.15 1.18

1996 7.57 7.99 1.06

1997 7.90 8.61 1.09

1998 7.77 8.20 1.06

1999 8.30 8.43 1.02

2000 10.58 10.32 0.98

2001 9.78 7.05 0.72

2002 9.67 5.34 0.55

2003 9.72 5.26 0.54

2004 11.06 5.70 0.52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4),中華民國教育統計。

參、分流教育制度對教育機會的影響

臺灣過去以「人力規劃」的概念規劃教育制度,管控各教育階段的學 生數,從後期中等教育起開始將學生分流,1981 年學生人數比為三比七,

表示只有百分是三十的學生能進入普通高中,而就讀普通高中有較高的機 率接受高等教育,1991 年高中升學率為 51.94%,高職升學率僅 13.68%,

故多數學生極力想進入普通高中就讀,而楊瑩(1994)在臺灣地區不同家 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的研究中提出,大學院校學生家庭背景是高中學 生組成結構的翻版。在教育部統計處資料中,全戶每月收入低於5 萬元的 低所得家庭中(表2-11),41.9%就讀公私立高中,56.1%就讀高私立高職。

家庭所得愈高者,其就讀公立高中的比例也愈高。臺灣地區的國中學生升 學發展機會,會因家庭社經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顯示我國中等教育的 選擇功能是受社會階層支配,並未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譚光鼎,

1993)。許宏儒(2004)認為影響教育機會均等的因素並非只有單純的經 濟因素,文化的層面才是重要的關鍵。

在整體學校結構而言,就讀高中與大學的學生中,僅有三成是就讀私 立學校,而卻有六成以上的技職院校學生是就讀於私立學校(廖年淼、何 信助,2000),職業教育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普遍低於普通教育學生的家 庭社經背景,卻多數是就讀需付出較高的教育成本的私立學校,且擁有不 如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保障基本教育入學機會的均等,提出適度的補救 教育或是較多符合需要的資源,以減少先天自然因素與後天社會環境所造 成的不利因素,是合乎社會正義的措施(黃儒傑,2000)。

表2-11 低所得家庭子女就讀公私立高中職之比率

高 中 高 職 總 計

公立 私立 公立 私立

平均每戶每月總收入

人數 人數 人數 人數 人數 0 未填 4,154 100 1,737 41.82 360 8.67 604 14.54 1,453 34.98 不到 2 萬元 19,098 100 3,957 20.72 2,954 15.47 5,022 26.30 7,165 37.52 2 萬~未滿 5 萬元 79,167 100 20,395 25.76 15,832 20.00 21,003 26.53 21,937 27.71 5 萬~未滿 10 萬元 62,616 100 24,745 39.52 16,075 25.67 10,575 16.89 11,221 17.92 10 萬~未滿 15 萬元 14,237 100 7,429 52.18 3,865 27.15 1,300 9.13 1,643 11.54 15 萬~未滿 20 萬元 4,151 100 2,165 52.16 1,353 32.59 148 3.57 485 11.68 20 萬元以上 2,407 100 1,213 50.39 701 29.12 246 10.22 247 10.26 低所得(不到 5 萬元) 98,265 100 24,352 24.78 18,786 19.12 26,025 26.48 29,102 29.62 總 計 185,830 100 61,641 33.17 41,140 22.14 38,898 20.93 44,151 23.76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4),近十年來教育發展概況統計分析報告。

根據楊瑩(1994)的研究後發現,在同一教育階段中,不同類型學校 學生的組成結構有明顯的差異,即在中等教育階段,高中學生的家庭背景 即優,其次為五專、高職,高職學生的家庭背景是三者中居於最劣勢的。

而以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體系區分,不同教育階段同一體系學校學生家庭 背景並未有顯著的差異,即高中學生和大學學生的家庭背景間的差異未達 顯著水準,高等教育可說是高中、職分化教育的延續。她指出家庭社經背 景對於就讀義務教育階段以上的教育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父親的教育程度 愈高、家庭每月收入愈高,對於子女升學與就業的期望也愈高。

表2-12 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家庭背景比較 (單位:%)

綜合上述,教育能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但也能複製社會階層,教育 是一種社會資源,也是一種社會財,雖然每個人的起始點不相同,各有其 差異存在,而教育機會公平與教育機會均等都強調個體對於教育機會的相 等,不會因後天人為的因素及條件而不相等(蓋浙生,1993)。各家學者 對於教育機會均等的定義大同小異,認為齊頭式的假平等並不符合社會正 義,早期教育機會均等強調的是入學機會的均等,目前臺灣國中生的升學 率已達99%,但後期中等教育的分流,雖然國中生都能有進入高期中等 教育的機會,但選擇受何種教育的過程是否也能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教 育選擇的功能形成了教育再製社會不均等的關係(譚光鼎,1993),因為 選擇的結果是受社會階層、家庭背景所影響,各項研究中都指出父母的教 育程度、職業、社經地位都會影響學生的成就動機與升學意願,家庭背景 高的學生以選擇「公立高中」為第一優先的升學目標,家庭背景較為不利 者,多選擇「公立高職」或「私立高職」(譚光鼎,1993)。因此後期中等 教育機會的分配受到社經背景所影響,教育選擇功能並未促進使教育機會 均等,反而保障高社經背景者的教育資源。

肆、性別與教育機會

在性別與社經地位的交互作用上,女性容易受到社會文化信仰、習俗 與傳統的影響,在入學機會、教育期望等都較男性處於弱勢的地位。謝小 芩(1998)的研究認為臺灣地區民眾的平均教育程度較過去數十年來有顯 著的提高,男女兩性的平均教育差距也縮小至統計上的不顯著水準,但就 兩性的教育經驗而言,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深植民心,而民眾對於兩性的 教育期望並沒有因為學校教育的擴張與提昇而改變性別意識。

在國民教育以上的就學率,女性並不比男性低,甚至比男性高,就教 育機會均等如此入學機會均等的標準來評析,性別並不無不均等的問題,

然而進一步探討,公立高中或較有眾望的高中,男性的總比例高過於女性 的總比,就讀科系的性別結構組成,仍呈現相當大的差距與明顯的階層化

(林生傳,1999)。在相同的教育階段中,女性總是集中在低聲望的職業 學校,在同樣類別的學校中,女性又集中在聲望較低的私立學校(黃菁瑩,

1999)。

另外教育能提昇女生的工作能力,增加其就業的機會,使自己有機會 改變傳統對女性角色的定位,特別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擴張讓女性能

另外教育能提昇女生的工作能力,增加其就業的機會,使自己有機會 改變傳統對女性角色的定位,特別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擴張讓女性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