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的本土化雖然有所進展,但國家認同從中國轉變為台灣,

身分認同從中國人轉變為台灣人,卻未必即代表所謂「分離意識」

的增加,而只是基於對現狀的認知,因此民意調查所顯示的民眾對 統一熱情的進一步消退,並不足以解釋為民眾積極支持「台灣獨 立」。如果工具性的國家認同與規範性的國家認同,可以形成轉變

66. 朱建陵,「閻學通:兩岸經貿交流無法遏阻台獨」,中國時報,2008年4月26日,

A17版。

67. 謝長廷,「我的反省與願景」,中國時報,2008年4月12日,A22版。

68. 對國民黨此種路線調整的質疑,見石之瑜,『復興基地』論述的再詮釋:一項國 家認同參考指標的流失」,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4期(2003年10月),頁37~66。

69. 在一篇報導中指出民進黨黨主席參選人蔡英文雖提出「重新定義台灣本土論述」

的主張,但也稱絕對不會放棄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蔡慧貞,「陳師孟:走中間 路線找不回民進黨」,中國時報,2008年4月26日,A4版。

台灣人國家認同的理由,那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也可能成為現 實的推動力,而重新塑造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如同對台灣本土化的支持力量中,有部份來自於所謂「中間選 民」的換黨執政需求,在支持兩岸互動者中,雖有部分基於情感因 素,但亦有相當部分乃基於經濟考量。前文的「工具性本土化」顯 示的認同彈性,在此成為「工具性中國認同」。工具性中國認同的 前提是台灣人對中國的原生的,或說素樸的認同,70因為中國不同 於絕大多數二次大戰後的新興國家,而是一個具有自我認同的文 明,或說「歷史民族」,71而台灣分享了此種文明與國家的認同。但 兩岸的經濟差距,使得台灣人對中國認同產生工具性的排拒,反映 為工具性不認同中國,而這成為認同爭議的主要環節。因此本文所 謂工具性中國認同,實則為工具性不認同程度的對反,這是由於中 國認同是許多台灣人自我認同的內在成分,不認同卻是外在因素,

是中國大陸的貧困所導致的;隨著中國經濟走升,工具性不認同就 相應減少,工具性認同乃隨之增加。

在經濟議題之外,是安全與主權議題的難解僵局。吳玉山指 出,中共繼續對台灣的威嚇姿態,會使台灣意識更加勃興,中國意 識更加衰微;中共的戰爭威脅雖使台灣獨立受到制約,但意識上的 對立,仍可能將台獨提到日程上來。72雖然主權議題的僵局與人民

70. 根據不同政治傾向者的觀點,所謂原生的認同也可能是虛假的認同。虛假的,是 指台灣的中國認同很大程度上與國民政府的教育有關,此種教育使台灣人有某種

「龍的傳人」的想像,因此在兩岸交往之初對中國大陸抱有過高的期待,於是當 面對中國大陸的具體政治經濟問題,開始一長段的幻滅過程。

71. 杜讚奇(Prasenjit Duara)認為早在現代西方民族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就有 民族想像了。參見霍布斯邦,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頁186;安德森,

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1999),頁 xvii。

72. 吳玉山,「兩岸關係中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頁89。但吳玉山亦指出意識上的 對立、生活上的互賴與北京的威脅同時增強,未必導致台獨,也有可能出現另一 個可能,即「台灣民眾意識上的重中國化」

未必相關,而可能是雙方政府所造成,73但對中國大陸的「敵意」

又確實廣泛存在於台灣社會-雖然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民意調 查來看,是以大陸對我方的敵意加以呈現。74

對於兩岸存在的敵意,石之瑜認為,「只要政治對社會的牽制 不再,就會有利於民間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展兩岸關係」,75其意似乎 認為台灣政治對台灣社會的牽制,是妨礙台灣民間根據自己需要開 展兩岸關係的主要原因,亦即是政府主導了兩岸的敵意。也因此,

他認為民主化的中國大陸不保證能降低兩岸衝突;76不過若從石之 瑜另曾提出的本體自由人的觀點來看,則中國大陸的民主化至少擴 大了台灣現實的「自由人」的選擇空間。正如石之瑜自己所曾提出 的,政治參與帶來的互動,一如民間的交流,能夠「提供許多相衝 突的認知線索,以能推翻人們對於兩分法下的刻板印象,認知到別 人與我所屬的群體,其實享有很多共通性」,於是經由大量的相處 機會,敵視可以很快的淡化。77因此中國大陸應該以民主方式、給 予台灣人民足夠的政治參與空間以及平等的身份,藉由政治參與來 塑造認同。78特別是「中國」既是學者所稱的「歷史民族」,分享中 國歷史與文化的台灣人若能平等參與中國事務,自然可以較為輕易 地重新成為此一「想像的共同體」的一部份。因此中國大陸的民主 化,雖不代表其可能因此不再反對台灣獨立,但能夠使民主條件下 的和平統一成為真實的選項,並在統一的過程中具有規範性的意 涵,此可稱之為「規範性的中國認同」。

73. 石之瑜,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書局,1995),頁92。

74.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

75. 石之瑜,「台灣失去是非,北京能否填空?」。

76. 因為民主制反而強化公民對國家主權之間的關連感,強化了國家認同。石之瑜,

後現代的國家認同,頁78。

77. 石之瑜,後現代的國家認同,頁40~41。

78. 包淳亮,「從國家認同與政治參與,談統一不確定性的極小化」。

基於上述,我們將台灣人的現實主義中國認同區分為「工具性

圖三:統一模型(作者製圖)

如同前文,我們將此一綜合模型分成四個階段(狀況),在狀 況一,兩岸恢復交往的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由於1960年代以來 的經濟高速發展,人均所得顯著高於大陸,工具性中國認同較低;

相對而言,政治上大陸出現胡耀邦、趙紫陽等的政治改革努力,台 灣亦剛開始解嚴、民主化,雙方政治上的差異在表面上尚非顯著,

規範性的中國認同尚高。

在狀況二,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踵繼而來是蘇聯、東歐共黨 國家在1990年代前後的紛紛瓦解,而台灣的民主化持續進行,台灣 人的規範性中國認同大幅衰減,加上1994年千島湖事件,1995~96 年飛彈危機相繼發生,兩岸對立氣氛加劇,台灣人民的規範性中國 認同進一步下降。雖然中國大陸經濟在1992年後快速發展,而台灣 經濟成長率開始逐步降低,但台灣經濟領先幅度仍大,工具性中國 認同仍處於極低的程度。在這樣的形勢下,台灣的中國民族認同穩 定衰退、無特定認同的「現實主義」者持續成長,80於是到廿一世 紀之初,由於台灣對中國的規範性不認同發展到最強烈的階段,甚

80. 吳乃德,「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

至於大量投資中國的台商,如張榮發、施振榮、許文龍等,「都在 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中,支持傾向台獨的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可見 他們的國家認同並沒有受到中國大陸投資利益的影響」。81

但在進入廿一世紀後,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陸續超越義大利、

法國與英國乃至於德國,中國共產黨政權在近期如同蘇聯、東歐共 黨政權一般崩潰,似乎已不大可能。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的民 意調查中發現,雖然台灣民眾一貫主張維持現狀、支持發展外交、

感到大陸對我敵意不淺,並拒絕一國兩制,但近年在「民眾對開放 速度的看法」與「對兩岸經貿的看法」兩個選項上,民意卻出現的 驚人的改變。從1995年到2005年中,向來僅有四分之一以下的民眾 認為兩岸交流開放「太慢」,與認為「太快」者人數相近,多數人 認為速度「剛好」,少數「不知道」。到了2005年冬天以後,形勢翻 轉,認為「太慢」者增至三分之一以上,在2008年3月的民調中大 幅領先認同「太快」者。而在對台商投資的限制上,從1997年以來,

認為應該「較嚴格一些」者常領先「較鬆一些」三成以上,少數月 份甚至達四成五。進入2006年,形勢翻轉,「無反應」的中間選民 大幅減少,「較嚴格一點」也趨於減少,到了2008年3月的民調,「較 嚴格」僅領先「較鬆」百分之三。82這兩個民調顯示民眾直到近年 才感覺到中國大陸的崛起,而願意與之交往,輕蔑中國的態度已逐 漸被視為與現實脫節。由此似可認為台灣的工具性中國認同已開始 較為顯著的提高,並首先經由前述陸委會民意調查中在經濟上合作 與參與的意願表現出來。中國大陸人民的民主需求,似也正緩慢邁 入吳玉山「綜合模型」的狀況三,市民社會的能量愈來愈大,為未

81. 童振源,「兩岸經濟整合與台灣的國家安全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3 期(2003年7月),頁52。

82.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民國 97年3月23日-3月25日。不過主張開放的國民黨執政後,在97年8月22日-8月24日 的陸委會民調,認為開放太快的民意從三月的18.9%增至29.5%,可見民眾對於 安全的關注。

來的進一步民主化鋪墊了基礎。83而在台灣,2005年連戰、宋楚瑜 於台灣為「硬指標」,則前者在2020年代乃至於2030年代,不無發 生的可能;86後者在2020年代也頗有可能出現。87中國大陸全國人大

83. 2000年以來,隨著網路的普及、環保運動,中國的市民社會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發 展,例見Peter Ho, “Greening Without Conflict? Environmentalism,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 32, No. 5 (2001), pp. 893~921;

劉彥廷,「對大陸市民社會理論中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再思考:以網際網路的觀 點」,東亞季刊,34卷4期(2003年10月),頁59~93;王信賢、王占璽,「夾縫求 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陸研究,49卷1期(2006年3月),

劉彥廷,「對大陸市民社會理論中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再思考:以網際網路的觀 點」,東亞季刊,34卷4期(2003年10月),頁59~93;王信賢、王占璽,「夾縫求 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陸研究,49卷1期(2006年3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