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背重方式和位置之相關文獻

Pascoe, Shim, Wang, and Kim(1997)針對 10 位年齡約 12 歲左右的學生,進行背重時

步態分析。實驗過程採四種背重方式(不背書包、單肩帶書包、雙肩帶書包、單肩帶運

動背包),背重率皆採取體重 17%的方式進行實驗。研究結果發現當使用單肩帶書包、

雙肩帶書包、單肩帶運動背包時,步長比不背書包時顯著減少,且步頻增加(p< .05)。

使用單肩帶書包及單肩帶運動背包皆會造成肩部一高一低的情況,軀幹動作和側彎角度

也較大(p< .05)。

鍾祥賜(2002)以 12 位國小男性學童(平均體重 40.7±5.7 公斤)為受試者,在兩

種不同步行速率(分別為 105 步/分、142 步/分)下,以自身體重 12.5%為背重重量,

並採 4 種背重方式(不背重、右肩背重、左肩右斜、雙肩後背),量測步行 20 公尺之足

底壓力,以了解背重方式及速率改變對足底壓力的變化情形。研究結果得知背重方式採

雙肩式背重時足底所得到的壓力最小,左肩右斜背法次之,右肩背重方式足壓改變最大。

Dansie(2002)等學者針對年齡介於 12-18 歲、共 250 位青少年,進行不同背重率(3

%、5%、10%)和不同背重位置(胸椎第七節 T7、胸椎第十二節 T12、腰椎第三節 L3)

之交互作用對身體的影響。結果顯示當胸椎第七節(T7)為背重位置時,此時軀幹前傾

的角度最大,且會隨著背重率增加而使前傾角度隨之增加。因此,本研究建議雙肩書包

背重的位置最好在腰部或髖部為宜。

Hong and Li(2005)針對 13 名年紀約 12 歲的男童進行在上下階梯時以壓力鞋墊進行

步態分析。研究過程採取四種背重重量(0%、10%、15%、20%)及二種背重方式(雙

肩後背、右肩斜背)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是雙肩後背法或是右肩斜背法,當背

重達 15%時,腳底著地峰值均達顯著差異;但若以右肩斜背方式時,負重達體重 10%

即達顯著差異。

Devroey, Lenaerts, and Spaepen(2007)針對 20 名大學生(12 名男生,8 名女生),進

行不同背重位置(胸部及腰椎)和不同背重率(0%、5%、10%、15%)之站立與步態

分析。研究結果建議當人站立時,後背包位置最好在胸部;但是若是在行走時,後背包

位置則是在腰部較佳。

陳羿伶(2009)以國小五年級十名男性學童為受試對象,目的為瞭解國小學童書包

不同背法(雙肩後背、右肩背重、左肩背重、左肩右斜、右肩左斜)對步態行走之運動

學和動力學之影響。結果得知進行右肩左斜背法時,人體為求步行時的穩定性,而增加

支撐腳的負荷,可能使下肢傷害的機率增加;雙肩後背行走時支撐腳的負荷最小,因此

建議學童進行書包背重時以雙肩後背背重,以減少下肢傷害的機率。

翁梓林(2010)以 10 位國小五年級男性學童為受試對象,探討書包不同背法(雙

肩後背、右肩負重、左肩負重、左肩右斜、右肩左斜)對步態行走之動力學影響。研究

結果發現左肩右斜背法之第一峰值(制動腳跟著地後,身體向前移動,下肢施力於地面

而推動身體,所造成接觸地面瞬間之大垂直作用力)顯著大其他背法;最小的第二峰值

(推蹬時的最大垂直作用力)出現在雙肩後背式,但未達顯著差異。最小的制動力峰值

(足部與地面接觸後,地面給足部的摩擦阻力)出現在雙肩後背法,左肩右斜背法時最

大,推測左肩右斜背法時身體為保持穩定,因而必須產生較大的摩擦力來穩定身體;而

採取雙肩後背法時,身體重心前傾,力量集中在身體前方,故制動力峰值最小。雙肩後

背法的推動力峰值(足部推蹬地推動身體往前的作用力)最小,且與左肩負重、右肩左

斜法達顯著水準,推測應是身體重心在前,足底壓力較小,因此向前之推蹬力變小。本

研究亦建議學童以雙肩後背法來背書包,避免對下肢造成衝擊。

經以上的文獻探討,每個人喜好的背重方式不盡相同,但以雙肩後背法為背重方式

時,身體所受的影響較少,也較利於行走。行進時背重位置較低時,也是較佳的選擇。

因此本研究採取雙肩後背法,且背包在低的位置(腰部)進行研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