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臨床心理學特論(三)

一、精神官能症的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 (一) 命題大綱與範疇

1. 焦慮疾患的臨床特徵、病因、心理衡鑑及治療的知識。

2. 身體疾患的臨床特徵、病因、心理衡鑑及治療的知識。

3. 解離疾患的臨床特徵、病因、心理衡鑑及治療的知識。

4. 憂鬱疾患的臨床特徵、病因、心理衡鑑及治療的知識。

5. 飲食疾患的臨床特徵、病因、心理衡鑑及治療的知識。

6. 睡眠疾患的臨床特徵、病因、心理衡鑑及治療的知識。

7. 性功能失調及性別認同疾患的臨床特徵、病因、心理衡鑑及治療的知識。

(二) 關鍵知識

1. 焦慮疾患(特定對象畏懼症、社會畏懼症、恐慌性疾患、廣泛性焦慮疾患、強迫性 疾患、創傷後壓力疾患)的臨床特徵、鑑別診斷、病程、共病及流行病學知識。

2. 焦慮疾患的共同生理、心理及社會病因因素。

3. 各個焦慮疾患的特有之生理、心理及社會病因因素 4. 焦慮疾患的共同及各別的心理衡鑑知識與技術。

5. 焦慮疾患的共同及各別的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及療效研究。

6. 身體疾患(疼痛疾患、身體畸形疾患、慮病症、身體化疾患、轉化性疾患、人為疾 患及詐病)的臨床特徵、鑑別診斷、共病及流行病學知識。

7. 身體疾患的神經生理及認知行為病因觀點。

8. 轉化性疾患的心理分析、認知行為及社會文化病因觀點。

9. 身體疾患的心理衡鑑知識、治療模式及療效研究。

10. 解離疾患(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解離性身份疾患、自我感消失疾患)的 臨床特徵、鑑別診斷及流行病學知識。

11. 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及自我感消失疾患的現代病因及治療觀點。

12. 解離認同疾患的病因、治療觀點及爭論。

13. 憂鬱疾患(嚴重憂鬱疾患、低落情感疾患、輕度憂鬱疾患(Minor Depression)、雙 重憂鬱疾患(Double Depression)、伴隨憂鬱之適應性疾患)的臨床特徵、鑑別診斷、

病程、共病及流行病學知識。

14. 憂鬱疾患的遺傳、神經生理、社會及心理因素的病因知識。

15. 憂鬱疾患的心理衡鑑之知識與技術。

16. 憂鬱疾患的生理及心理治療的療效研究,以及有效的治療及預防模式及策略。

17. 飲食疾患(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暴食症、暴食疾患)的臨床特徵、鑑別診斷、病 程、共病及流行病學知識。

18. 飲食疾患的遺傳、神經生理、社會及心理因素的病因知識。

19. 飲食疾患的心理衡鑑之知識與技術。

20. 飲食疾患的生理及心理治療的療效研究及有效的治療模式與策略。

21. 各個主要睡眠疾患(原發性失眠症、原發性嗜睡症、昏睡症、呼吸關連之睡眠性疾 患、晝夜節律性睡眠疾患、夢魘疾患、睡眠驚慌疾患、夢遊疾患)的診斷特徵。

22. 腦與內分泌功能的基本運作與睡眠節律(circadian rhythms)及睡醒週期(sleep-wake cycle)的關連性。

23. 原發性失眠症的生理及心理衡鑑方法,以及治療的療效研究、有效的治療模式與策 略。

24. 性別認同疾患及性功能失調疾患的臨床特徵、鑑別診斷知識。

25. 性別認同疾患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療策略。

26. 性功能失調疾患的病因、性別差異及有效的生理及心理衡鑑及有效的治療策略。

二、壓力身心反應與健康行為(健康心理學) (一) 命題大綱與範疇

1. 現行健康與疾病的觀點 2. 健康行為與健康的提昇 3. 壓力與生病

4. 因應與減低壓力

5. 一般身心壓力衡鑑與治療

6. 慢性疾病適應之身心壓力衡鑑與治療 (二) 關鍵知識

1. 現行健康與疾病的觀點:生物心理社會取向(biopsychosocial model) 系統的觀點、

生命週期的觀點(life-span perspective),關注個人先前發展、目前狀況、以及將來可 能的健康與疾病發展。

2. 健康行為與健康的提昇:健康行為的概念、生活型態危險因素與健康的關係、影響 健康行為的因素、健康行為的改變階段與健康習慣的建立、健康行為的調整。

3. 壓力與生病:壓力的不同界定、壓力的神經生理機制、急性、慢性壓力與生病、各 類壓力事件的界定與測量、壓力的心理調節因素社會支持、性格因素之影響、生活 型態與壓力。

4. 因應與減低壓力:壓力的認知評估、壓力與資源、壓力的因應與後果、壓力的管理。

5. 一般身心壓力衡鑑與治療:醫療場域中對壓力引起之身心症個案之衡鑑、個案概念 化、個案心理治療計畫與實務。

6. 慢性疾病適應之身心壓力衡鑑與治療:慢性病患的適應歷程、特定慢性病患之身心 壓力(生物-心理-社會取向)衡鑑、特定慢性疾病適應問題之介入與處遇原則,如疼 痛及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患者之健康心理照護、糖尿病及其他內分泌疾病患者之 健康心理的照護、癌症患者之健康心理照護。

三、參考書目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 th ed., text revision). Washington, DC: Author.

2. Kring, A, Neale, J. M., & Davison, G. C. (2007). Abnormal Psychology.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3. Barlow, D. H., & Durand, V. M. (2005). Abnormal Psychology. Belmont, CA: Wadswor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Inc..

4. Barlow, D. H. (2001). Clinical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這是台灣有翻譯本,且許多學校採用的教科書,有關精神官能症的心理衡鑑與處 遇寫得相當明確。但若參考書籍過多,可考慮刪除)

5. Taylor, S. E. (2003). (5th ed.). Health Psychology. Boston: McGraw Hill.

6. Sarafino, E. P. (2002).Health psychology: Psychobiosocia interactions. New York: John Wiel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