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形式,﹒情緒則被視為缺乏思想、或形式的感覺或質料 (Midgley, 1978: 257) ,

這麼一來,理性正如同是一位外來的統治者或殖民者,它把條理強加在情緒、

欲望及本能之上 (Midgley, 1978: 260, 281) 。但是, Midgley認為,把睿智和情 性生命脫鉤對待是抽象化( abstraction) 的結果 (Midgley, 1981: 4) 。換言之,

Midgley 的意思是說,當人們把理性、睿智及情緒抽離其具體的生命脈絡來理 解時,會出現前述窄化情與理而使彼此相互對立的情況,然而在整體生命的運 作之中,真實的情況是情中有理而理中有情。

Midgley 主張,理性(思想)與情緒此兩者在概念上是不可分離的

(Midgley, 1994: 148)' 那麼她對此兩者的理解叉是什麼呢?她觀察到情緒並

不是沒有形式或思想的純粹感覺或質料,它具有適合其質料的形式 (Midgley,

1978: 258-259, 1981: 90)0 Midgley.L-:J,Kant的敬重 (Rspect) 為例,指出這種情 緒除了感受面之外,更具有其形式的屬性,即「由此感受而確認到非由感受者 加以制定且無法加以改變的一項價值 J (Midgley, 1981: 96) ,而且特定情緒所 具有的形式限定了該情緒可能的質料,譬如,好奇心和渴求冰淇淋兩者在感受

面上有所不同 (Midgley, 1978: 90-91) 。也就是說, Kant的這項情緒之所以是 敬重,因為它具有上述的形式屬性加上受到該形式所限定的感受。基於同樣的 道理,某情緒之所以是恐懼、憤怒、羞恥等,除了各自特定的感受之外,各自

@依 Midgley 的觀察,在西方獨尊理性的哲學傳統之中,理性雖不總是等同於睿智

( intellect) ,但是它通常和情戚及欲望極端對立 (Midgley,1978: 256)。

喔, 林建褔

23

露轉機闢師團前融鵬種個團醋鵬 i 繃

所具有的形式是必要且重要的理由。﹒另一方面, Midgley 對理性文有何看法 呢?她覺得人們力求更講道理或有理性,並不光是指「個人思想上的一致」而

已 (Midgley , 1981: 86) ,理性能力之中包含兩種不同的成?弘一一聰明與統整,

其中,後者是指具有某種性格或擁有某種穩固且有力的先後次序參照體系,能 夠整個個體統整地執行行動。儘管理性能力同時需要這兩者,統整卻是聰明的

要件,其本身具有莫大的重要性(Midgley, 1978: 260-262) 。推敲Midgley 的意 思,個人必須要具有穩定的價值或偏好系統,如此才能適當地發揮其聰明才 智,才不至於自我分裂而失去思想或行動的方向。然而,這裡的先後次序參照

體系或偏好結構是立基於情緒之上 (Midgley, 1978: 256) 。易言之, Midgley應 該是說個人偏好系統的狀況對其能否發揮聰明才智具有重大決定性,而維持個 人統整並表現其好惡的此一系統係以情性生命為基礎。如此說來,理性之中就 含有情緒。也因此,理性和情緒並非相互對立,在運作上,兩者相互交融而形 成有機的整體。

那麼,道德究竟是理性或情緒的事務呢? Midgley基於上述對理性及情緒 的理解,她認為道德同時是此兩者的事務,並且兼具有情與智的面向

(Midgley, 1981: 4-5) 。假使把道德視為完全只是缺乏形式之情緒的事務或完

全只是形式的事務,都是不幸地犯了過度簡化的錯誤 (Midgley, 1978: 258) 。 經過前述的論述, Midgley 採取此一立場的理由己清楚加以說明,本文之立論

也可以說是採取此一立場。此外,對於同情此一情緒性機制的理解, Midgley

同樣採取情理交融的立場,~口,情緒上的同情要求人們對他人的所思及所感加以 強烈且不斷地關注,珍視他人的看法而使此成為同情者心靈觀照事物時的永久 背景;認知上的同情使人們就自己所能考慮到的範圍含納他人的思想,此種力

@同吉主 15 。

24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十七卷第四期 4f:Ti1(,:t llf f'f.fl~ltII~~ rr:Tir;恥 4 叫高·rrr;nr:TH

量要求想像視野的無窮擴展,並使此種擴展成為可能 (Midgley, 1994: 143) 。 Midgley 對同情的理解也可支持前述本文對同情之意義與功能的論述, tlP I1t情 緒性機制使人得以感同身受地感知他人的狀態,人們經由努力得以把立即的或 本能的同情轉換為前述 J. S.Mill所指社會的同情。

其次,關於第二項審查意見,道德教育的探究確實要關心許多不同的層 面,除了論述原則之外,還必須包括如何實際操作的部分。不過,由於本文是 從哲學的途徑進行探討,主要焦點在辨明同情於道德上的重要意義,同時提出 道德教育中教導同情的重要原則,相信能掌握這些根本原則,才能使實際教導 活動有些遵循的方向。也因此,未能針對教實務性的教學、課程等加以探究並

提出建議,這是本文研究取徑上的限制。對此,研究者同意R. S. Peters在討論 情緒教育時所提出的說法,即教育的問題無法單獨以哲學、心理學或社會學等 已確立之學科的任何一者加以解決,總是需要從事不同學科的人們相互合作才 有可能 (Peters , 1972: 482) 。研究者相信要在道德教育中教導同情情況亦然,

更期盼具有教學、課程等實務取向專長的同道能補足本文這些限制。

驗鱗鱗臨冒擺闊畸鱷窩棚盟國棚圍

25

Acton,H.B.(1955). The ethical importance of sympathy.Phi/osop紗, 62-66.

Blum,L. A. (1994). Moral perception and particular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ismar,D.(1988). Empathy and sympathy: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吵,22,257-266.

Dewey,1. (1978). Ethics. In1. A. Boydston (Ed.),John Dewey: The middle works 仟01.5).

Carbondale,IL: SouthernIllion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8) Dewey, 1. (1985). Ethics. In 1. A. Boydston (Ed.), John Dewey: The later works 仟0[η.

Carbondale,IL: Southern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2) Hume,D.(1978). A treatise ofhuman nature.(L. A. Selby-Big阱, Ed.).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nt,I. (1990). Foundations of the met中hysics of morals. (L. W. Beck, Trans.). London, UK: Collier Macmillan.

Kant, I. (1991). Metaphysical first principles of thedoc仕ineofvirtue. In M. Gregor (Trans.), The metaphysics ofmorals(pp. 179-280).Cambrid阱,UK: Camg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istj組sson, K. (2004). Empathy, sympathy, justice and the child.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33(3),291-305.

Maclagan,W. G. (1960). Respect for persons as a moral principle-I. Philosophy, 85, 193-217.

Mercer,P.(1972). Sympathy and ethics. 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dgley,M.(1978). Beast and man. London,UK: Methuen.

Midgley,M. (1981). Heart and mind. London,UK: Methuen.

Midgley,M. (1994). The ethical primate. London,UK: Routledge.

Mill,1. S. (2001). Utilitarianism. Retrieved December 12,2008,fromht中 :llsite.ebrary.coml

lib/ntnuliblTop?id=200 1606&layout=document

O'Neill, O. (1996). Kant's virtues. In R. Crisp (E呦, How should one live? (pp. 77-9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