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預估未來每年可以培養四百多名華語教學專業人才。大陸則是在漢語專 業外,規劃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面向海外、教學對象為 非漢語母語者的漢語教師。2010 年有 82 所大專院校設置此專業,一年就招 收研究生 2,568 人(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2010)。然而在多數地區,

雖然成立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但研究所的教師卻毫無對外漢語教學的 經驗,再加上外籍學習者少,研究生缺乏實踐的機會,而就業的願景也只是 成為外派的志願者教師。在就業市場、專業標準、培訓師資皆不穩定的情況 下大量培育教師是華語師資教育發展的隱憂。

二、 華語師資培育的困境

研究者多次參與兩岸華語/漢語教師的甄選和培訓工作,發現擁有專業 學歷、證書的新手教師,在教學操作時,仍頻繁出現基本的教學偏差:1. 以 童語和外籍成人互動。2. 教學中使用不規範的中文。3. 未能根據學習者程 度調整標的語。4. 練習語言點時不會搭引導階梯。5. 不善於提問。6. 未能 提供恰當的正、負回饋。7. 未能設計恰當且足夠的練習情境。8. 提供學生 錯誤的文化知識、語言知識、常識。上述的 1 至 3 項,反映教師課堂上的華 語表達能力,4 至 7 項反映教師以華語操控課堂的能力,第 8 項反映教師本 身的知識廣度。此結果說明,量的擴大不能視為質的提升,專業師資培育仍 有改善的空間。

2 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國 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班、銘傳大學華語 文教學系碩士學位學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 系碩士班、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分班、文藻外語學 院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開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 所。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博士班、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博士學位學程。

4 學實踐能力。H. L. Dreyfus 和 S. E. Dreyfus(1986)在研究飛行員、駕駛及 成人第二語言技能的習得後,提出了:人類的理解是一種類似於知道如何在 世界上生存的技能,而非知道許多事實和規則。因此,理解的根本應是「知 道怎麼」(knowing how)而不是「知道什麼」(knowing that)。現今學院中 能提供的多為「知道什麼」的陳述性知識,而需要情境鍛鍊的「知道怎麼」

5

統計、分析後,有機會逐步打開課堂的「黑盒子」。研究者希望這樣的發現 對改善教師語言會有所幫助,因而將過程寫成論文,教師即研究者的意義即 在於此。

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