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有部分學者對學童角概念進行研究,研究者將其蒐集整理分析如 後:

陳錦傳(1995)研究國小四、六年級學童角度大小比較的解題策略與 理解情形發現:(1)學童角的大小比較的解題策略計有:邊的張開度策略、

弧線標示策略、兩邊夾線段策略、邊線策略、同邊垂線線段策略、參考角 策略、量角器策略、疊合策略,少數學童特有的解題策略則歸入「其他策

略」,共九種策略,顯示有些學童對於角的概念並不清楚且相當複雜,大 多習慣以目測方式比較角的大小,較少以輔助工具策略來比較角的大小。

(2)國小四、六年級學童使用解題策略的百分比並無明顯差異,但是六年級 對於解題策略的理解程度與應用情形優於四年級。(3)「角的邊長長短不同」

與「角的方位與角的弧線標示兩因素的交互作用」會造成學童角的大小比 較結果的差異。

蔡明哲(1998)對一名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角概念的個案研究,得到 該名學童具備的角概念為:角是鄰近頂點的封閉區域,其構成要素是頂 點、兩邊與兩邊之間的弧線,能察覺旋轉、打開與張開活動中的角,具有 邊長不同、方位不同與弧線標示不同的角度保留概念,能以個別單位進行 角的大小比較。研究顯示該生具備良好的角概念,唯該研究是屬於個案研 究,無法據以類推到所有四年級學童的角概念。

柯慶輝(2000)採取臨床晤談法,以六個真實情境為題材,探究 12 名被隨機分派為三組的國小三年級學童的角概念。發現兒童對於角概念的 建構,受個體、情境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對 於角的認知,是「形的角」先於「定義的角」,而其研究對象角概念的發 展,則平均分佈於 Mitchelmore 的角概念發展理論的三個階段中,及情境 的角概念、脈絡的角概念以及抽象的角概念。研究顯示三年級學童角概念 的形成,可藉由不同角脈絡具體物的觀察與操作,知覺其中的角相似性,

再藉由角情境的擴展,分類個體的角經驗,而後經由抽象角模擬活動與造 角形活動,個體能夠從具體物中抽離出角形,形成抽象角的心像,最後以 圖像、符號或口語的方式將此抽象角表徵出來。研究建議,輔以適當的課 程與教學設計,亦即配合兒童形成知識的歷程,三年級學童具備藉由教育 歷程學習抽象角概念的可行性。

黃金泉(2003)研究國小四年級學童的角概念,其研究樣本取自南部 四所國小9 個四年級班級,學童人數共 253 人。研究發現:(1)用量角器測 量角度時,約有三成六的學童看量角器內線刻度來報讀。(2)56%的學童使 用「直覺法則」之「A 比較多,B 就會比較多」的概念,比較角的大小。

(3)45.8%的學童對角度的意義,仍有釐清的必要。(4)約二成的學童對構成 圖形角的觀念仍不甚清楚。(5)在一個多邊形內能正確指出直角的學童約佔 四成五。(6)在同一頂點的數個角中,能正確分辨出直角的約三成。(7)大部 份學童用直覺判斷直角,只有少數學生會用直角三角板檢測直角。(8)學童 在角方向改變的保留概念約五成五,在切割後再組合的保留概念約四成 七。(9)接近五成的四年級學童會畫出指定度數的角。(10)大部分國小四年 級學童,具有「找出教室內有角的地方」的辨別能力。

張家燕(2004)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做角概念的診斷教學研究,研究樣 本為台北市北區某國小三年級兩班學生共 68 位進行實驗教學,其中一班 為實驗組,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為診斷教學;另一班為控制組,所採用的教 學法為一般教學法。依據診斷教學的設計模式,先診斷學生的迷思概念,

接著製造認知衝突來澄清學童的迷思概念。研究診斷出三年級學童具有22 個角迷思概念,研究發現,藉著製造學童的認知衝突,能達到概念澄清與 糾正的效果。兩組學生教學後均有顯著的立即成效與保留成效,但實驗組 角概念的學習成效均顯著優於控制組,診斷教學對澄清三年級高、中、低 等不同能力學童的角迷思概念都有立即成效和良好的保留成效。

從國內角概念的相關研究可發現,兒童常以直覺的視覺來判斷角,對 於角的大小比較、角度的測量和作圖等常產生困難,可見學童在學習「角」

時,常會伴隨著許多迷思概念阻礙學童的學習。文獻中建議在教學時,可 由兒童所熟知的具體物著手,讓學童漸漸抽離出角形而形成角的概念心 像,亦可由認知衝突的教學方式,澄清學童角的迷思概念,以進一步建構

相關的角概念知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