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解算臺灣地區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第五章 臺灣地區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5.2 解算臺灣地區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以宜蘭地區測站資料解算 12 個地震事件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 數結果如圖 5.1 所示。由圖可見地震事件 A~I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變化 相似,加速度振幅差值相近,故可見地震事件 A~I 之震源 P 波時間函 數呈現高度線性相關。地震事件J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變化相較於地震 事件 A~I 以較慢的加速度變化率上升至最大加速度值,而後緩慢的下 降;地震事件 K 與 L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變化相近,加速度振幅差值 亦相近,可見地震事件 K 與 L 之震源 P 波時間函數呈現高度線性相 關。

43 Time (sec)

0 2 4 6 8 10

A cc e le ra ti o n ( g a l)

-5

Time (sec)

0 2 4 6 8 10

Acceleration (gal)

-5 0 5 10 15

Time (sec)

0 2 4 6 8 10

Acceleration (gal)

-5 0 5 10 15

Time (sec)

0 2 4 6 8 10

Acceleration (gal)

-5

44

5.3 討論

地震事件 A~I 之芮氏規模介於 6.0~7.1、地震事件 J 之芮氏規模 為6.9、地震事件 K 與 L 之芮氏規模分別為 6.7 與 7.3,各事件之芮氏 規模相近,故推論芮氏規模差異應非造成加速度變化差異的主因。中 央氣象局所公布芮氏規模之計算方法是以點震源作為震源模型假設,

由短週期之地動速度資料計算,根據其最大震幅計算而得。由此定義 可知芮氏規模隱含意義為最大地動速度變化,而最大地動速度變化主 要影響因素為S 波與表面波速度紀錄之振幅值;而本研究結果為 P 波 之加速度變化,兩者結果應無法直接比對。此外,芮氏規模相近代表 最大地動速度紀錄相近,然而其震源錯動釋放能量時可能有不同的應 力釋放過程,此亦可能為加速度變化不同之成因。由地震事件之地震 矩張量分析(圖 5.2),各事件多為逆衝斷層,斷層走向多為南北走向,

因為各事件走向與應力軸方向相近,故推論斷層類型、走向以及應力 軸方向應非造成加速度變化差異的主因。

解算結果與臺灣地區主要構造分布圖(Chang et al., 2000)(圖 5.3) 以及中央氣象局依據地震活動度、地形與地體構造以及行政區域等因 素所劃分的之臺灣 7 分區(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2009) (圖 5.4)

相互對照,可見本研究所解算之地震事件位於不同大地構造區以及不 同地震活動分區,分別為中央氣象局所劃分之花蓮分區、臺東分區以 及臺中分區。A~I 地震事件位於蘭陽平原向東南方延伸出去之斜長條 狀區域,介於琉球海溝至沖繩海槽之間,在大地構造上屬於菲律賓海 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隱沒區,於中央氣象局地震活動分區中屬於花蓮 分區;J 事件位於海岸山脈至花東海盆之間,在大地構造上屬於菲律

45

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弧陸碰撞區,於中央氣象局之地震活動分區中屬 於臺東分區;K、L 事件位於臺灣本島中央,於大地構造上屬於板塊 運動形成造山運動之陸地抬升區,於中央氣象局之地震活動分區中屬 於臺中分區。不同構造分區與不同之地震活動分區之震源錯動過程可 能有所差異,亦可能為解算加速度變化差異的原因。

本研究解算臺灣地區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之結果顯示不同 變化,與大地構造以及中央氣象局各地震活動分區顯示地震有不同的 地震活動特性及發震形態之研究結果相符,故推論各分區震源加速度 變化差異應為震源錯動過程、地震活動度與大地構造之差異所造成。

46

圖 5.2

地震震央分布與地震矩張量。

47

圖 5.3

臺灣地區主要構造分布圖。

代號名稱如下:1=台灣海峽,2=高屏峽谷,3=恆春海脊,4=南縱海槽,5=花東海 脊,6=北呂宋海槽,7=北呂宋海脊,8=中央山脈,9=花東縱谷,10=海岸山脈,

11=耶雅瑪海脊,12=南澳海盆,13=琉球島弧,14=沖繩海槽。(Chang et al., 2000)

48

圖 5.4 臺灣地區地震活動七分區邊界圖。(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2009)

4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