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本計劃之研究成果,以提出一營建技術自動創新模式(ACTIM),解決過去進 行營建技術創新時之不確定性並縮短概念產生之時間,提升研發過程之效益,進 而達到系統性或激烈型之技術創新規模。在學術研究成就上,本研究 ACTIM 以 功能模型與運算樹結構分析營建技術之方法,並整合許多技術創新工具(包含根 原因分析、運算樹、基因演算法、目標函數設計等)之流程,並透過電腦輔助創 新與演算法以獲得新技術之方法,解決過去學術界對於營建技術僅概念上之描 述,遲遲無法具體地進行建模與創新設計之問題;在技術創新方面,透過多項案 例測試後可得知,ACTIM 可產生可行之新技術概念,其技術創新範圍可跳脫個 人或產業內的知識範圍,進而應用不同(跨)領域之技術創新概念,藉此提昇技 術創新之層級;社會影響方面,透過本研究可使國內營建產業中之產官學研相關 單位瞭解營建技術創新之產業現況以及創新之重要性,並鼓勵投入營建技術之創 新與發展,進而提昇台灣於國際營建產業之競爭力。本研究並提供一有效之技術 創新方法架構供參考,爾後相關單位可應用或參考本研究提出之方法論與模式,

進而針對不同之技術領域與範圍(如材料、施工方法)進行技術創新。

45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101 年 10 月 02 日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自動化營建技術創新模式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余文德

計畫編號:NSC 99-2221-E-216-041-MY2-2 領域:營建管理

研發成果名稱

(中文)植栽裝置改良

(英文)IMPROVED PLANTING APPARATUS

成果歸屬機構

中華大學

發明人

(創作人)

余文德、鄭紹材、蘇祺焜 劉雅芳、吳誌銘

技術說明

(中文)

本創作提供一種植栽裝置改良,包含有第一框架、第一軸樞結構、

第二框架、植栽墊、澆灌組件以及複數個鎖合元件。第一框架具 有複數個第一框格。第一軸樞結構具有複數個第一灑水孔,第一 軸樞結構設置於第一框架的邊緣處。第二框架藉由第一軸樞結構 樞接於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具有複數個第二框格以及複數個槽 孔。植栽墊設置於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之間,植栽墊對應第二框 架之複數個槽孔設置有複數個開孔。澆灌組件設置於第一框架之 一側。複數個鎖合元件穿設於第二框架之複數個槽孔與植栽墊之 複數個開孔,藉以將第二框架與植栽墊鎖合固定。本創作之植栽 裝置改良,不需要大空間設置之,進而可以延長此植栽裝置改良 的耐久性。組裝、施工方便,進而可配合各類建築物體之外牆(例 如:住家、辦公大樓、工廠、飯店...等)設置之。

(英文)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mproved device for planting in a confined built environment. It consists of a frame #1, axial structure #1, frame

#2, planting pad, dripping system and several connecting components.

The planting pad is clipped between the two framing system. As plants are planted on the pad and held by the framing system, it provides a vertical planting system for wall, dam, and any vertical built structure.

With the dripping system, the planting system is able to sustain the plants for a long term. It also provides a gre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heat insulation of the building.

產業別

景觀設計、建築

技術

/產品應用範圍 既有與新建建築之外牆、屋頂等表面結構

46

技術移轉可行性及預期 效益

本創作之植栽裝置改良設計,不需要大空間設置之,進而可以延 長此植栽裝置改良的耐久性。此外本創作組裝、施工方便、低成 本,可配合各類建築物體之外牆。因此可對於既有或新建建築需 要針對外牆進行美化與改善之需求具有實用之效益。因此技轉對 象可針對結構補強、美化之企業,並配合製造之廠商進行生產後 進行合作。

註:本項研發成果若尚未申請專利,請勿揭露可申請專利之主要內容。

47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101 年 10 月 02 日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自動化營建技術創新模式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余文德

計畫編號:NSC 99-2221-E-216-041-MY2-2 領域:營建管理

研發成果名稱

(中文)營建技術自動創新模式

(英文)Autom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l

成果歸屬機構

中華大學

發明人

(創作人)

余文德、鄭紹材、

吳誌銘、羅浩榕

技術說明

(中文)

本 ACTIM 技術可自動產生技術創新最重要之創新構想,ACTIM 採用創新之方法,該方法整合文字探勘、珠鍊分析、基因演算等 技術而構成一自動化之技術創新模式。本技術以現有技術資料庫 中之技術資訊為基礎,應用演化樹建模,使技術模型可以利用基 因演算法加以演化,並達到自動產生創新構想之目的。最後,創 新之技術構想透過3D 建模方法加以呈現,使得工程師更易了解技 術之內涵。技術執行之步驟包括:

1.目標技術與問題 2.功能模型分析

3.定義系統各元件價值 4.演化樹建模與基因型編碼 5.TRIZ 應用

6.GOT 運算與結果 7.基因型解碼

8.演化後之功能模型 9.構想轉化

10.產生新技術概念

48

(英文)

The Automated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Model (ACTIM) can generat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methods automatically with a novel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a text mining technique, patent analysis, and Genetic Algorithm (GA). Previous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public patent databases is adopted as the knowledge repository for building the function model of the target construction method. It is then transformed into a genetic operation tree (GOT) for evolving with GA. Finally, the innovative solution is recovered as a function model and realized in a 3D mode. As a result, the engine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y. The procedure of ACTIM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10 steps:

1. Problem definition 2. Function modeling

3. Component value definition 4. GOT modeling and GA encoding 5. TRIZ consulting

6. GA evolution 7. GA decoding

8. Function model recovering

9.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ve alternative 10. Presentation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產業別

土木、建築、營建及其他具裝置型之技術類別領域

技術

/產品應用範圍 既有技術改善或新式技術創新

技術移轉可行性及預期 效益

本創作之重點在於技術建模與自動演化之整合,技術移轉方式可 透過產學合作針對特定技術困難進行改善。故受移轉者可擁有新 技術之智慧財產權,而不若其他技術移轉可能導致後續侵權問 題。且可應用解決之領域廣泛,包括土木、建築、營建及其他具 裝置型之技術類別領域。預期效益除技術創新度之提升外,亦可 縮短創新時間,並節省人力成本。

註:本項研發成果若尚未申請專利,請勿揭露可申請專利之主要內容。

49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項下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2011 年 10 月 01 日

報告內容應包括下列各項:

一、參加會議經過

第 16 屆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為東南亞(含澳洲)地區規模最盛大的年度營建工 程與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辦時間為9 月 23 日至 9 月 25 日於中國重慶市重慶交通大學舉辦。9 月 23 日為註冊與報到日,該研討會於 6 月 24 日正式舉行,該日上午為各主題之專家學者特邀專題演講,

本人亦受邀為八位Keynote speakers 之一。

二、與會心得

該研討會至今年已經舉辦16 屆,為一頗具歷史且參與者眾之大型研討會,雖然參與者多為東南亞 國家(包括中、台、港、星、馬、澳、印度、美國等),共計約三百餘篇文章發表,台灣本次投稿兩篇論 文。論文主題主要在於營建管理、不動產投資以及電腦輔助系統等,本年度有關建築資訊模型(BIM) 為主題之論大幅增加,足見此一課題在此一區域(特別是中國大陸)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可能越來越重 要。

本次本人以國科會計畫之成果能夠受邀擔任特邀專題演講頗為榮幸,由演講後之問答提問分析,

聽眾對於所提出之ACTIM 模式應用在永續綠色營建技術創新研發之應用最感興趣。可見本研究之成果 未來可朝向此一方向進行後續研究。

三、考察參觀活動(無是項活動者省略)

本次研討會後與其他台灣學者一起參加一個三峽工程之參訪團,實地參觀中國三峽大壩工程之現 地完工實景,以及其他本大型專案之相關子計畫(包括防洪、治水、發電、觀光、交通運輸等)之實際執 行成果,參觀此一中國及世界性之大型專案後,深深被其複雜性以及困難性所震撼。從參訪過程亦學 習到中國營建產業如何克服困難達成計畫目標,也發現到本計畫的缺失及不足值得改善之處。

計畫編號 NSC 99-2221-E-216-041-MY2-2

計畫名稱 自動化營建技術創新模式之研究 出國人員

姓名

余文德

服務機構 及職稱

中華大學營建管理學系教授

會議時間 2011 年 9 月 23 日

至 25 日 會議地點

Chongqing, China

會議名稱

(中文) 中華營建管理研究會-第十六屆提昇營建管理與房地產國際研討會 (英文) CRIOCM 2011-1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發表論文 題目

(中文) 自動化營建創新模式所面臨未來營建之挑戰

(英文) An Automated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Model to Meet Future Construction Challenges

50

四、建議

由於本研討會為東南亞地區最大之營建相關國際學術研討會,參加人員背景雖不若其他國際性研 討會多元,而以中國、香港等華人學者為主;但著眼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之營建市場,所累積 之實證技術及管理知識亦為各國之最,未來國內學者應該加強對於此一研討會之參與,以蒐集並了解 中國在相關領域之發展程度,為國內產業研擬因應對策。

五、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Keynote Speech 講義、CRIOCM 2011 論文集資料一份。

51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項下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日期:100 年 9 月 23 日

報告內容應包括下列各項:

一、參加會議經過

第2 屆土木、結構與環境工程柔性計算方法國際研討會,今年選在位於希臘所屬島嶼中最南方也 是最大島嶼「克里特島」中的第二大城「哈尼亞」進行。本人除投稿與口頭發表學術論文外,並申請 參加青年研究人員最佳論文的選拔。

二、與會心得

該研討會由國際土木工程領域著名的英國出版社Civil-Comp Press 所主辦之研討會,每年均針對土 木營建相關研究課題彙集世界各地相關學者齊聚一堂進行研討,因此除此行所發表研究論文中所提及 之演算法以及應用外,並參加青年研究人員最佳論文選拔。雖然最後並無獲得該獎項,但在與會過程 中能看到世界上相關學者們應用不同之柔性計算方法於土木營建工程上之應用與分析,其中也包含與 本研究計畫相關應用於技術創新之方法,增加本計劃對於研究課題應用的靈感與方向。

三、考察參觀活動(無是項活動者省略) 無考察與參觀活動

四、建議

此次研討會參與過程中的亞洲國家除南韓外,較少亞洲國家以及台灣專家與學者前往參加,由南 韓此行參加的陣容可謂龐大,可得知南韓包含產業界與學術界正積極發展以提升國際學術、研發能量 以及知名度,因此建議未來台灣可鼓勵國內相關研究學者或青年研究人員透過組團方式共同參與,可 於研討會過程中使其他國家學者注意到台灣的學術以及研究能力,進而提昇國際之能見度。

五、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研討會摘要論文集以及全文光碟

計畫編號 NSC 99-2221-E-216-041-MY2-2

計畫名稱 自動化營建技術創新模式之研究 出國人員

姓名

吳誌銘

服務機構 及職稱

中華大學科管博士學位學程四年級

會議時間 2011 年 9 月 6 日

至 9 日 會議地點

哈尼亞,希臘

會議名稱

(中文) 第 2 屆土木、結構與環境工程柔性計算方法國際研討會

(英文)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Computing Technology in Civil,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C 2011)

發表論文 題目

(中文)整合技術演化趨勢與演化樹於創新方案產生之探討

(英文)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Evolution Trends and Genetic Operation Tre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ve Alterna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