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學校行政與教育主管單位需重視的問題

學校行政級主管教育行政單位是教師教學進行很大的支持的力量,教師希 望獲得學校行政、上級單位(教育部、局)、師資培育單位哪些方面的支持或 協助,有何相關的問題,分述如下:

一、導師與專任教師授課時數差距太小

導師兼負著學生領域教學與生活常規的管教,領域教學時數的不足,常讓 導師的角色與教學兩者拉扯而心力交瘁,數學教師大都要兼任導師,目前教育 局依照教育部教師授課時數的規定,導師與專任教師僅有四節課的差距,常讓 數學教師兼導師者,教學與班級經營兩頭忙,而專任教師只要顧好教學工作,

比較沒有班级負擔,A 說:

學校都可配合各方面的需求,原本九年級時數略嫌不足,經過課發 會的爭取,下學年度多了一個時數,對九年級的教學有很大的助 益。

至於教育部局的政策要求,教師是配合的,但是,導師與專任 教師時數授課時數的差距太少,導致當導師的很辛苦,數學教師又 是導師的當然人選,如此的政策造成教師與學校行政諸多困擾,及 老師心理的不平衡,應有改善措施。(訪 A20040827)

二、學生品德教育應更重視

學生的品德教育重於一切,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學生應認真學習,而不應該一直強調快樂學習,過去刻苦耐勞的精神都不見 了,如此很難提升國家的競爭力,教師本身要有正確理念與價值觀之外,更應

教導學生正確的理念與價值,因此品德教育是應該有實質的要求,且應融入各 領域的教學,尤其在數學生活化之下,品德教育是可以融入的,A 說:

我一直覺得品德教育很重要,國小就應該加強,以前小學會利用每 天的晨間時間做生活與倫理的教學,現在好像被其他多元學習所取 代,到了國中才要強調已經有點慢了。

我還是強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學生若沒有內化的價值觀念,

學習再多也是枉然,希望上級能重視。教師本身更應該要有正確的 理念與價值觀,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家長亦復如是。(訪

A20040720)

問卷教師的意見亦提到道德教育的重視與加強。「應加強學生的道德教 育,學生計算能力較差,又欠缺尊師重道的精神。」(問 20041229)多數的教 師還是認為品德教育的養成先於一切知識或能力的培養。

三、教材力求連貫銜接

國中小的銜接問題一直帶來師生及家長的困擾,甚至九十三學年度畢業進 入高中的新生於暑假中還得上三十六小時的銜接課程(九十三年臺北市高國中 科學教育輔導網數學輔導小組聯席會議記錄),是新課程的受害者,教師一再 呼籲部局要有前瞻性,讓教材能有系統使學生的學習能連貫。A 說

連貫有點問題,國中小卻有一些疏漏的單元而無法銜接,必須另外 開設銜接課程來做銜接,否則學生進入國中有一些單元如異分母的 加減、分數的乘除,無法進行更高層次的教學。像我都必須利用剛 開學前幾週早晨的導師時間進行這些單元的補救,讓學生能更紮實 的學習。(訪 A20050720)

H希望九十四學年所依據的課程綱要編輯版本的使用能延續下去「希望九 十四學年所使用的正綱能順利延續下去,國小的數學課程到國中到高中都能一 致性,別再造成斷層。」(訪 H 20050713)

問卷上建議「教材改成統一版本且課程內容能和高中教材做好銜接。」(問 20041229),問卷中一些教師的看法,期盼教育當局要明確的指示九個年級的 學生要學習到什麼樣的程度,同時也要能銜接高中課程

教育當局要去思考想要一至九年級的學生學習到什麼樣的程度,但 教學的堂數要給足(如果增加課程內容),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 炊。也得聽聽高中老師的看法,畢竟大部分的同學要升高中的!

(問 20041229)

四、教育的改革要有前瞻性穩定性

數學是一種國際競爭的學科,要學生有國際競爭力,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 與穩定性,教師才能安心教學,教學目標也要很清楚明確,教材內容也要有一 定的份量,不應太過於淺化。A 認為:

數學是一種國際競爭的學科,是一種腳踏實地紮實勤練的學科,課 程的設計要有一定的內容水準,暫行綱要的能力指標太籠統,新的 課程綱要應該比較接近以前的統編本教科書,是比較符合實際需要 的。(訪 A20040720)

G也認為,目前的教材略嫌淺化,知識性的內容太少,「課程要改革,多 增加知識性的教材內容。」(訪 G20050708);H 希望教育政策能穩定,讓師 生穩定教學,「希望教育政策別朝令夕改,教師才能安心教學,學生才能穩定 學習」(訪 H 20050713)。J 希望教育部能協助今年七年级能有多一節課的空 間「教育部協助今年國一數學課程能夠給於每週五節的空間。」(訪 J 20050731)。多數教師期待政策的前瞻性與穩定性,如此在教學現場方能有較 長遠的規劃。

參、小結

單文經指出他十分同意歐用生 2000 年在《課程改革》一書序言所說的:

「課程改革是非常複雜的社會、政治的歷程」。所以,若要評估課程改革的成 效,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單文經,2005:13)。吳財順、張素貞(2004:

21)指出近五十年來從 1950 至 2000 年代之國教課程政策可歸納為四項重點:

課程決定從權威體制到民主鬆綁;教育目標從國家教育到個人發展;課程內涵 從學科分流到教材統整;行政管理從中央集權到學校本位。李玉梅(2004:

59)分析教育行政機關的問題,配套措施不週延,九年一貫課程匆匆上路,對

於教師專業、學校課程與規劃、教學時數、教學評量等配套措施思考未及,課 程銜接問題一籮筐。

確實,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全面實施至今進入第四年,雖然第一屆的九年 级生也已經過基本學力測驗,進入高一階段,其成效如何評估?而暑假中此屆 學生還得補上三十六小時的銜接課程,方得以接得上高中數學,這是目前使用 暫行綱要版本的學生的宿命嗎?雖然如此,教育主管當局也都了解問題所在,

並且做了補救與修正,課程綱要也正式頒訂,九十四學年進入國中的七年級以 及未來三年的學生也據此從國小逐年的給予適切補救的教材,讓國中小課程銜 接得以更緊密,而國高中的銜接則更要有周延的規劃,這應該是比較有前瞻性 穩定性的作為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