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說明 資料來源與說明 資料來源與說明 資料來源與說明

(一) 內生變數資料

1. 失業

失業失業率失業率率 (u):率 :

1996 年至 2006 年失業率之季資料,係由我國行政院主計處按月發佈之「人 力資源調查」資料,經自行整理後而得。此處的失業率,為根據國際勞工組織(OIL) 之規定,即凡在資料標準週內年滿 15 歲,同時具有(1)無工作;(2)隨時可以工作;

(3)正在尋找工作或等待工作結果等三項條件者之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之比率,

為一廣義失業率。

2. 空缺率

空缺率空缺率 (v):空缺率 :

1996 年至 2006 年空缺率之季資料,係由我國行政院主計處按月發佈之「受 僱員工薪資調查」資料,經自行整理後而得。空缺率為企業空缺人數占整體企業 所需勞動人力之比率,反映企業對人力招募之難易程度。若企業對人力要求條件 較高或提供的就業環境較差,通常其空缺率較高;反之,空缺率相對較低。此處 的空缺人數,是指企業實際具有該項工作機會或職缺,但尚未找到適當人員就任 之人數,但不含遇缺不補之情形。

此外,空缺率及失業率皆為解釋勞動市場變遷之指標,缺工代表勞動供給不 足,失業則表示勞動供過於求,是勞動市場未達供需平衡之結果,且並存於實際 經濟社會中。空缺率與失業率兩者大致呈現反向,當景氣熱絡時,失業率下降、

空缺率上升;反之,當景氣蕭條時,則失業率上升、空缺率下降。

3. 本國勞工薪

本國勞工薪本國勞工薪資本國勞工薪資資 (w1

):

1996 年至 2006 年本國勞工薪資之季資料,係由我國行政院主計處按月發佈

之「受僱員工薪資調查」資料,經自行整理後而得。此處的薪資,僅包含工業和 服務業整體的名目平均月薪。採給付原則,指該月內實際支付月底在職受僱員工 之薪資總額,包含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加班費 及其他非經常性薪資(係指非按月發放之工作、生產、績效、業績獎金、年終及 年節獎金、員工紅利、補發調薪差額等)。

4. 外籍

外籍外籍勞工薪資外籍勞工薪資勞工薪資 (w勞工薪資 2

):

1996 年至 2006 年外籍勞工薪資之季資料,係由我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 訓練局按年發佈之「外籍勞工運用及管理調查」資料,經自行整理後而得。此處 的薪資,僅包含製造業與營造業整體的名目平均月薪。換言之,在本文中所提及 的外籍勞工皆只針對藍領階級的勞動者。其中月薪計算的金額,列入經常性薪資、

加班費、及其他項。此外,根據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雇主僱用外籍勞工 尚需繳納就業安定費、機票及仲介服務費等,亦屬於聘僱外勞之成本。唯此一資 料依不同個案而有所差異、與資料難以蒐集取得,故暫不考慮。

5. 代表性個人之

代表性個人之代表性個人之均衡代表性個人之均衡均衡工均衡工工資工資資 • :::

為了便於計算,此處的代表性個人之均衡工資,為 1996 年至 2006 年本國勞 工與外籍勞工的名目平均月薪之季資料,經作者自行加權平均後而得,其計算公

式為 ω =&&:w/+&&;w 。因此,該代表性個人為一位擁有本國勞工與外籍勞工身

分的綜合個體,有本國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的比率 !&;&'&; :" 的本國勞工性

質,與有外籍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的比率 !&;&'&: :" 外籍勞工的性質。但當

我們針對只分析本國勞工的 Case 2 時,則令 &&;

;'&: = 1 且 &&:

;'&: = 0。

(二) 外生變數資料

1. 離職率

離職率離職率 (s):離職率 :

1996 至 2006 年離職率之季資料,係由我國行政院主計處按月發佈之「受僱 員工薪資調查」資料,經自行整理後而得。該處來源稱之為退出率,為該月內工 業及服務業整體,實際退出工作場所之受僱員工人數占上月底受僱員工人數之的 比率。僅包含(1)辭職;(2)解僱或資遣;(3)退休或優惠退休;(4)其他退出等以上 四項情形。

2. 產值

產值產值 (P):產值 :

唯我國行政院主計處按月發佈之「產值生產力統計」,僅提供採用「工業生 產指數除以受僱者投入工時指數」的方法,所編製出製造業及水電燃氣業的勞動 生產力指數之資料。故 1996 年至 2006 年的邊際產值,係自行採用同一官方單位 按季所發佈之名目國內生產毛額(名目 GDP)除以勞動人數,以近似真實的平均勞 動產值,更進一步代替模型中的勞動邊際產值。

3. 招募成本

招募成本招募成本 (C招募成本 1

):

1996 年至 2006 年廠商的招募成本,在本研究中專指廠商投入於徵才廣告的 相關支出。由於這方面的數據政府單位尚未提供,故資料來源取自於吳博欽、潘 聖潔、游佳慧(2004)一文,係透過針對七大產業的廠商所回收的 173 份有效問卷,

經過統計後得來。採用該文「年平均廣告支出」、「年平均僱用員工數」的問項,

再加上「受僱員工薪資調查」中平均薪資計算而來。欲利用平均每一塊錢投入招 募一位員工的支出以近似邊際招募成本。

4. 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市場利率 (i):市場利率 :

1996 年至 2006 年市場利率之季資料,係由台灣經濟新報(TEJ)中,在台灣次 級市場 1-90 天期的可轉讓定期存單之名目月利率,經自行整理後而得。

5. 消費

消費消費(C):消費 :

1996 至 2006 年平均每人民間消費支出季資料,係取自於我國行政院主計處

「國民所得」之統計。採當期價格並以台幣作為計價單位。其計算方式為全國總 消費支出除以全國總人數。

6. 休閒

休閒休閒(X):休閒 :

因休閒的相關數據無法透過政府官方統計資料直接取得,是故 1996 年至 2006 年每人每季平均休閒時數之資料,係由作者自行整理與推算。先是根據我 國行政院主計處「薪資及生產力」之統計,取得每人每月平均工時之月資料。此 處的平均工時,是指該月底受僱員工在該月內實際工作總時數,包含正常工作時 數以及加班工作時數。接著,我們假設一天的休閒時間為 24 小時扣除平均工作 時間,並且設定一個月有 30 天。經過一番扣除法而推得每人每季平均休閒時數。

7. 保留工資

保留工資保留工資(R):保留工資 :

第三章的理論模型提及,由於根據 Borjas(1999)保留工資為人們心目中決定 是否要接受工作的最低薪資水準,因此無法實際取得該資料,僅能依據理論上所 計算的保留工資作為代替。我們將假設代表性個人的效用函數為由消費與休閒所 組成的線性對數函數,即U X, C =/lnC + lnX。透過 R = MRSTU= %%V= /UT 等 式之關係,求算出 1996 年至 2006 年理論上保留工資之季資料。

8. 本國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

本國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本國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 (本國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 ƒ

ƒ'‚或或或或ƒ

或或或或…ƒ :::

1996 年至 2006 年本國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之季資料,係由我國行 政院主計處按月發佈之「人力資源調查統計」資料,經自行計算並整理而得之。

根據就業者之定義是指在資料標準週內年滿 15 歲從事有酬工作者,或從事 15 小時以上之無酬家屬工作者,且該比率僅包含我國工業及服務業就業人口占在台 灣總就業人口(本國的就業人口與外籍勞工在台人數之加總)。惟 1996 年至 2000 年之數據係採第六次修訂之行業標準;2001 年至 2006 年之數據則採第八次修訂 之行業標準。

9. 外籍勞工

外籍勞工外籍勞工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外籍勞工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 (就業人口占在台總就業人口比

ƒ'‚或或或或

或或或或… :::

1996 年至 2006 年外籍勞工就業人口占在台灣總就業人口比之季資料,係由 我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按月所提供的「外籍工作者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之 統計,經自行整理而得。該統計包含(1)有效核准人數;(2)有效取得聘僱許可人 數;(3)在台人數共三個問項。惟在台人數的統計數據較為完整、統計期間也較 長,故為本研究所採用。

10. 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 †):

我國的最低工資水準,是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蒐集 國家經濟發展狀況、躉售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國民所得與平均每人所得、

各業勞動生產力及就業狀況、各業勞工工資、家庭收支調查統計並研究後擬訂,

再報請行政院核定之。最低工資之法規最早由 1956 年開始,定訂一個每月最低 給付勞工多少薪資的最低水準,且直到 2007 年以後才有最低時薪的規定。另外,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21 條,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故外 籍勞工同樣受到本國最低薪資的保障。最低工資在 1996 至 2006 年的研究期間中,

於 1996 年 9 月 1 日以及 1997 年 10 月 16 日總共有兩次的向上調整。

(三) 參數資料

1. 規模係數

規模係數規模係數 (A):規模係數 :

在本研究中,勞資雙方的配對函數 M U, V = AU V ,A > 0,0 < α < 1 , 設定為一階齊次之 Cobb-Douglas 型式函數。A 值為一個待被估計之參數,且當 A 值越大,表示配對成功數越多;反之,則配對成功數較少。一般來說,A 值應 該接近 1,意即配對成功數應接近新雇用人數。但有的時候,配對成功的勞工並 不一定會真的就職 A < 1 ,而且最後真的找到工作的人也不一定是當初配對成

功者 A > 1 ,使得配對成功人數通常不等於新僱用人數。12

2. 規模報酬

規模報酬規模報酬 (規模報酬 ‡ :::

α 在本研究中同樣為待估計之參數。於 Cobb-Douglas 型式的配對函數中,

當設定 α + 1 − α = 1 之限制時,其經濟意義代表為一個固定規模報酬之函數。

失業人數(U)的次方項 α 與空缺人數(V)的次方項 1 − α ,分別表示勞資雙方在配 對過程中所付出的時間或其他成本之貢獻程度(或相對比例)。

3. 議價能力

議價能力議價能力 (議價能力 ˆ):

決定最終代表性勞工的均衡工資之目標式為

ω = arg maxc@W − U + R Bd J − V de。其中, β 介於零到一之間,在本研究 模型中,亦為一個待被估計之參數。從 Nash 議價問題的角度來看,β 表示勞方 的議價能力,而 1 − β 則為資方的議價能力。 β 及 1 − β 會受勞資雙方的異質性 與外在經濟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勞資雙方工會勢力的更迭、通過保障勞 工權益之法案。

表 表 表

表 3333 模型變數之內容及資料來源模型變數之內容及資料來源模型變數之內容及資料來源模型變數之內容及資料來源

變數名稱 變數內容 資料來源

空缺率(v) 空缺人數/ 空缺人數+

受僱員工人數 ]*100

勞動統計月報

失業率(u) 失業者占勞動力之比例 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 主要指標

工業及服務業退出率(s) 當月退出之受僱員工人數 估計數除以上月受僱員工 人數估計數

行政院主計處-受僱員工 薪資調查統計

市場利率(i) 台灣可轉讓定期存單次級 市場(1-90 天)

台灣經濟新報(TEJ) 工業產值(p) 工業產銷存價值資料 經濟部統計處-工業生產

調查 本國勞工招募成本(C1) 平均廣告支出/ 平均僱用

人數*平均薪資

作者自行計算

12 A =%6 ;5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