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部稽核單位使用資訊科技之情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第五節 資訊科技稽核人員所需之知識與技能

吳琮璠(1990)指出,資訊科技稽核人員除了需具備一般稽核人員所需之一般 電腦稽核知識與技能外,尚需具備之電腦資訊系統之技術性知識與技能:

 安全軟體之使用與查核

 電腦作業系統之認識與其控制

 電腦硬體、傳輸技術之功能與控制

 工作管制程式(job control language)之使用

 公用程式(utility programs)之使用

 稽核軟體之開發及使用、程式設計及撰寫

 舊系統維修管理控制程序

 新系統開發之管理、控制

 檔案資料(庫)系統設計及管理與控制

國外學者 Ashton(2005)也指出,新進的資訊稽核人員需具備下列資訊科技相 關技能:

 系統及應用程式開發,涵蓋可行性分析階段至營運階段

 分散式運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包含區域/廣域網路、網際網路環境

 處理設備,無論是單機(stand-alone workstation)或電腦中心(data center)

 批次與即時性的作業活動

 電腦輔助稽核技術與軟體

第六節 內部稽核單位使用資訊科技之情況

根據Oxner, Hawkins and Rivers(1995)調查1,387間美國企業和154間加拿大企 業之結果顯示,規模較大之內部稽核單位較規模較小之內部稽核單位使用電腦輔 助內部稽核業務的情況較多。內部稽核人員進行內部稽核作業時,較常使用的功 能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 文書處理

 資料分析

 資料擷取

 圖形化

 電子郵件

 行事曆/排程

 訓練

該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之內部稽核人員使用文書處理軟體執行內部稽核 作業,並有超過七成之內部稽核人員利用電腦進行資料分析。雖然電腦使用情形 會因內部稽核業務而不同,但文書處理、資料分析及資料擷取皆為兩國企業內部 稽核單位使用最多的項目。

第七節 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Computer Aided Audit Tools and Techniques)

大部分的文獻對於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Computer-assisted Audit Tools and Techniques)之定義,僅限於內部稽核人員用以稽核電腦應用程式及擷取與分 析稽核資料的稽核工具與技術。其又可區分為兩者,一為直接用以檢視電腦程式 內部邏輯;另一為透過檢視資料經由電腦程式的處理過程,間接推論電腦程式的 內部邏輯(Hall 2000)。

不過廣義而言,凡是用以協助完成稽核作業之任何資訊科技也可視為電腦輔 助稽核工具與技術,在此定義之下,工作底稿自動化軟體與詴算表軟體、文書軟 體等皆可包含在內(Braun and Davis 2003)。茲將各文獻中所提出之電腦輔助稽核 工具與技術列示於表 2-9。

 整體測詴法(integrated test facility, ITF)

 帄行模擬法(parallel simulation)

 嵌入式稽核模組(embedded audit module)

通用稽核軟體(generalized audit software)

Sayana

 通用稽核軟體(generalized audit software)

 報表產生語言(report generators languages)

 桌上型電腦稽核軟體工具(deskstop computer audit software tools),如 ACL

 測詴資料法(Test data approaches)

 特殊稽核工具與分析軟體(specialized audit test and analysts software)

嵌入稽核程序(embedded audit procedures),含整體測詴法與連續性稽核

張俊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Sayana(2002

)指出,使用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的好處為:(1)可對欲稽 核的交易項目執行完全的詳細檢查,即使資料量非常龐大,仍可尋找出有錯誤及 異常的交易,大幅縮短人工稽核時的稽核時間;以及(2)友善的使用介面,使 稽核人員不必費心於現有應用程式的資料格式或所使用的技術,並能保存稽核紀 錄,以及讓稽核人員撰寫巨集或程式,提昇稽核速度與效率。

1. 考慮是否使用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的因素

ISACA 資訊系統稽核指引(G3:Using of computer assisted audit techniques)指 出,考慮是否使用電腦輔助稽核技術的因素包括:

 資訊稽核人員的電腦相關知識、專業技能與經驗,

 是否能取得合適的電腦輔助稽核技術與資訊系統,

 使用電腦輔助稽核技術相對於傳統人工稽核的效率與效果,

 是否有時間限制,

 資訊系統與資訊環境的完整性,以及

 稽核風險程度。

Moller(2005)也指出,考量是否使用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需求因素包括:

 本次稽核的目標及性質,

 欲覆核資料之性質,以及

 是否擁有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資訊稽核能力。

2. 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使用情況

一般而言,使用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可以提昇稽核業務的執行效率,並 對於內部稽核品質產生正向影響。不過,過去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內部稽核人員 使用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的情況並不普遍(張俊文 19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張俊文(1993)指出,國內相關人員使用電腦輔助稽核技術的順序為:自行 設計審計軟體、公用程式、雙軌作業法、詴驗卡堆、帄行模擬法及程式流程圖覆 核。劉盈欒(1994)則發現,內部稽核人員較常採用的電腦輔助稽核技術為:系 統發展階段控制指標、自行設計審計程式、公用程式、測詴資料法、裝置後審計 與帄行模擬法,而 Lotus 則為內部稽核人員採用最廣之電腦輔助稽核工具。電腦 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的使用能力方面,古瑞玉(2004)指出,企業對於內部稽核 人員選用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之能力並不滿意。

國外顧問機構 Protiviti 針對內部稽核從業人員發送問卷所提出之研究報告-

「2010 Internal Audit Capabilities and Needs Survey」指出,內部稽核人員有關於 稽核程序的知識技能中,最需改善的項目即為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其餘需 要改善的項目依序為:資料分析工具-統計性分析與資料處理、持續性稽核、資 訊科技稽核-程式開發管理、品質確保與改善(IIA 準則 1300)-外部評核(準 則 1312)。而在對內部稽核主管調查的結果,同樣亦顯示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 術是內部稽核主管的首要改善項目。其中,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已連續三年 蟬連內部稽核人員與主管需要改善的首要項目,足以可見是否具備電腦輔助稽核 工具與技術對於內部稽核作業的重要性。

若僅針對電腦輔助稽核工具之使用情形進行調查, IIA研究基金會(IIA Research Foundation) 轄 下 的 全 球 稽 核 資 訊 網 路 (Global Audit Information Network),於2009年8月公布之「IT Audit Benchmarking Study 2009」顯示,在電 腦輔助稽核工具方面,最廣泛採用的稽核工具為資料分析軟體,其中ACL(51%)、

MS Excel(14%)與MS Access(9%),以及IDEA(6%)為主要被採用者。第二類經常 被 採 用 的 電 腦 輔 助 稽 核 工 具 為 資 料 擷 取 工 具 , 常 用 的 資 料 擷 取 工 具 為 ACL(58%)、application queries(7%)、SAP(5%)、與SQL(5%)。茲將此研究對稽核 工具的調查結果彙整如表2-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內部稽核人員的特性包括教育背景、教育程度、專業資格、經驗與訓練等。

根據過往研究顯示,內部稽核人員的教育背景、專業資格、專業經驗及對企業活 動的了解,對於評估內部控制程序能力並無顯著的影響(賴永裕 1996)。不過,

隨著資訊科技與內部稽核業務的關係愈來愈密切,內部稽核人員使用資訊科技的 能力可能會影響內部稽核業務的執行,而內部稽核人員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與內 部稽核人員的特性有關,因此內部稽核人員的特性亦會影響其使用資訊科技的能 力。例如,內部稽核人員的學歷會影響其對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的熟悉度(劉 盈欒 1994)、內部稽核人員本身之教育程度、教育背景、專業資格、在職訓練、

對系統了解之充分性,以及對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的了解與熟悉等,也是影 響內部稽核人員電腦稽核能力的攸關因素(劉佳宜 1997)。陳威廷(2007)亦指 出,愈具備相關電腦素養之電腦稽核人員,愈能夠協助釐清電腦稽核工作概念,

使電腦稽核工作較易執行,進而提高電腦稽核成效。

劉佳宜(1997)設計不同的舞弊案例,讓內部稽核人員選填合適之電腦輔助 稽核技術,據以衡量內部稽核人員的電腦稽核能力。其研究指出,內部稽核人員 面對高度資訊化環境時,其電腦稽核能力均不如低度資訊化環境,同時其認為內 部稽核人員的電腦稽核能力也顯著低於理想化標準。

不過,如果整體的內部稽核單位擁有較佳的資訊化程度,則似可彌補內部稽核人 員的電腦稽核能力。過往研究顯示,當內部稽核單位的資訊化程度愈高,內部稽核人 員對於稽核企業的資訊化環境愈有信心(王麗惠 1999),因其可獲得所需的必要協助。

整體而言,張俊文(1993)認為影響內部稽核人員使用電腦輔助稽核技術有下列可 能因素:(1)基本環境因素,如成本效益考量、企業支持程度、內部稽核人員之熟悉度;

(2)相關輔助措施因素,如是否委託會計師採用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查核、有無 電腦稽核專才、是否有相關訓練課程,以及(3)受查部門特性因素,如受查部門的配 合程度、電腦化程度、是否曾發現電腦舞弊之情事等。而電腦輔助稽核工具與技術之 使用與企業部門或職能電腦化程度高低之間,也有一定程度之關聯性(張俊文 19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而在電腦稽核施行情形方面,根據過往國內研究顯示,企業內部稽核人員施 行電腦稽核9情況並不普遍(劉盈欒 1994),原因可能為內部稽核人員對於電腦輔 助軟體與技術及觀念之認知有所差距,故不願施行「透過電腦審計」(劉盈欒 1994), 其它可能的原因尚有:缺乏專業技術、資訊環境變動太快與專業人才不足等(孔 令娟 1998)。

王子彥(1999)的研究也指出,電腦稽核施行情況不普遍的原因在於; (1)

資訊技術與系統的複雜性使內部稽核人員無法通盤瞭解、(2)無專門之資訊技術 顧問、(3)內部稽核人員未參與資訊系統之發展、(4)決策高層不重視、(5)內 部稽核人員的資歷背景與相關證照、(6)教育訓練的無法確實落實、(7)經驗不 足,使得內部稽核人員進行電腦稽核時普遍沒有信心。

第九節 企業資訊環境的複雜程度

Nolan(1973)提出「階段成長模型(Stage of Growth Model)」,將企業使用資 訊 系 統 的 程 度 分 為 四 個 階 段 , 分 別 是 : 初 始 階 段 (initiation) 、 形 成 階 段 (formalization)、擴張階段(expansion)及成熟階段(maturity)。此四個階段代表企業 從最初僅利用資訊系統處理企業的基本需求,演進至為因應企業的成長,企業對 資訊系統的需求不斷提高,進而從單一的個別資訊系統發展至完全整合的資訊系 統。往後許多學者即依據Nolan的成長模型,發展出衡量企業資訊環境複雜程度

Nolan(1973)提出「階段成長模型(Stage of Growth Model)」,將企業使用資 訊 系 統 的 程 度 分 為 四 個 階 段 , 分 別 是 : 初 始 階 段 (initiation) 、 形 成 階 段 (formalization)、擴張階段(expansion)及成熟階段(maturity)。此四個階段代表企業 從最初僅利用資訊系統處理企業的基本需求,演進至為因應企業的成長,企業對 資訊系統的需求不斷提高,進而從單一的個別資訊系統發展至完全整合的資訊系 統。往後許多學者即依據Nolan的成長模型,發展出衡量企業資訊環境複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