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動盪不安的時代及辛德密特生平

第二節 辛德密特生平

第二節 辛德密特生平 辛德密特的家世背景

1895 年 11 月 16 日,辛德密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附近的哈瑙(Hanau)。

父親的家族多為工匠及商店的經營者,母親則來自於從事農業及牧羊的家庭,並非音樂

則隨著瑞士籍小提琴家黑格娜(Anna Hegner, 1881-1963)學習小提琴。在跟隨黑格娜學習 的過程中,黑格納發現辛德密特的音樂天賦極佳,便將辛德密特引薦至她在法蘭克福歌 劇院管弦樂團擔任首席的老師—雷伯納(Adolf Rebner, 1876-1967)門下學習。雷伯納也相 當賞識辛德密特的才華,所以為辛德密特申請了一個免費生的名額,讓他進入霍賀博士 音樂院(Dr. Hoch’s Konservatorium)6 就讀。

6 霍賀博士音樂學院(Dr. Hoch’s Konservatorium)創立於 1878 年 9 月 22 日,是由法學家霍 賀(Joseph Hoch, 1815-1874)立下遺囑,捐贈遺產一億馬克而創立,是一所為音樂與藝術而創立的 學校,為德國第七古老的音樂院。

6

在音樂院及參加樂團的日子

進入音樂院就讀之後,辛德密特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的音樂領域,不僅在小提琴方 面,他也在中提琴、豎笛及鋼琴的演奏上展現出極佳的天分,傑出的演奏能力,使他能 有更多不同的機會可演奏,以賺錢幫助家計。1914 年辛德密特進入法蘭克福歌劇院管弦 樂團(Frankfurt Opera Orchestra)擔任第一小提琴手,並在短時間內變晉升為樂團首席。

1915 年加入雷伯納的弦樂四重奏擔任第二小提琴,至 1919 年轉任為中提琴手。1917 年,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74)的姪兒阿諾‧孟德爾頌(Arnold Ludwig Mendelssohn, 1855-1933)7 學習,後來因阿諾‧孟德爾頌健康狀況不佳,而轉至賽克勒司(Bernhard Sekles, 1872-1934)8 門下學習。跟隨賽克勒司學習期間,辛德密特完成了作品編號 1 至

7 阿諾‧孟德爾頌為德國作曲家及管風琴家。在德國土賓根(Tübingen)完成法學學業後,才 開始在柏林的教會音樂機構(Institut für Kirchenmusik in Berlin)學習音樂,致力於德國宗教音樂的 推展。

8 賽克勒司,德國作曲家及指揮家。1923 年成為霍賀博士音樂院院長後,開始增加學院所 提供的課程。除了開始提供成年人及青少年的課程外,也不顧反對的成立了歐洲第一個爵士課 程。

7 年在司圖加特(Stuttgart)也有兩部獨幕歌劇《謀殺者,女人的希望》(Mörder, Hoffnung der

Frauen, Op.12, 1919)、

《奴西奴西》(Das Nusch-Nuschi, Op.20, 1920)的首演。隔年,辛德 密特再度於多瑙艾興根的新音樂音樂節中,發表他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1923 年他加入 音樂節的執行委員會,成為主要成員,展現出他的組織長才,籌劃演出許多重要的當代 音樂作品。此音樂節於 1927 年移至巴登巴登(Baden-Baden)舉行,1930 年則隨辛德密特 至柏林舉行,此次的音樂節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最後一次活動。

1927 年,柏林音樂院(Berlin Musikhochschule)邀請辛德密特擔任作曲教授,雖然他 從無教學經驗,且當時他演奏家的名氣大過於作曲家的身份,但他仍然接受了這份工 作,並且成為一位相當優秀的作曲老師。在 1927 到 1935 年間,他在創作、演出以及教 學上,都有出色的表現。除了在音樂院教學之外,他也在柏林的新肯民眾音樂學校

(Volksmusikschule NeuKölln)開設課程,因而接觸到許多愛樂者及業餘演奏者、並為這些 業餘演奏者創作音樂。這應是他為一般愛樂者創作音樂的開始,被視為是他日後致力於

8

(Jüdischer Kulturbund)合作演出他的兒童劇作品《我們建造一座城市》(Wir bauen eine

Stadt, 1930)。這些與納粹種族文化背道而馳的行徑,也使得他開始遭受批判,1934 年納

粹黨開始禁演辛德密特的作品,至 1936 年,他的作品在德國已全面禁演。1935 年,辛

而以這樣的概念所創作出來的音樂被稱作為實用音樂(Gebrauschmusik),又稱功能音樂(utility music)或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音樂(music for everyday use),是一種容易演奏、甚至在任何場所皆 能演奏的音樂作品,這種音樂在戰後的歐美音樂社會更是引領風潮。

9

晚年重返歐洲並定居瑞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辛德密特於 1947 年重返歐洲演講,並指揮參與許多音樂會演 出,其間雖然有許多來自德國各地的邀約,但他的返歐行程中卻未包含德國,也沒有接 受任何來自於德國的工作機會。1951 年,他接受了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 的教職,在 1951 至 1953 的三年間,於蘇黎世大學及耶魯大學之間兩地往返執教,直至

1953 年辭去耶魯大學的職務,爾後定居於瑞士。1955 年自蘇黎世大學退休後,辛德密 特仍舊活動不斷,他除了偶爾授課外,還時常有演講或音樂會的邀請。在最後的幾年,

他還特別熱衷於指揮,多次到國外指揮演出。1963 年冬天,辛德密特突然生病,由於病 況惡化快速而轉送至法蘭克福接受治療,但仍不敵病魔,於當年 12 月 28 日病逝於法蘭 克福。

10 Brahms, 1833-1897)、理夏得‧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46-1949)及雷格(Max Reger, 1873-1916)等人的影響,和聲色彩豐富,曲式多為厚實的對位架構。脫離學生時代後,

辛德密特開始嘗試各種風格、手法,包括複調(Polytonality)、無調(Atonality)、調式音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