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力相關研究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科學哲學及其意涵 (頁 35-41)

三、萬有引力概念圖

第五節 重力相關研究

「地球引力」,「地心引力」,「重力」及「萬有引力」等四個名詞在中文 裡雖然其名稱不同,但是其概念意義範疇的內在表徵是相同的,誠如在第貳 章第二節概念學習中所介紹的,因學習階段的不同,故所學習的概念名稱不 同,而且在不同的情境時,亦會選擇最常用的名稱,例如,「物體會向下掉 落,是受到了『地心引力』的作用」,「既然月球受有來自地球『重力』的吸 引,它為什麼不會直接撞上地球呢?」,「…大量塵埃從彗星本體脫落,這些塵 埃受到『地球引力』而墜入大氣層…」,「地球繞著太陽運行是因『萬有引力』

作用…」等。

本研究中的「重力」特指地球或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物體在地球上所 受的吸引力,在國中課本上習用地球引力(英文或可稱為 attractional force of the Earth)的名稱。物體在月球上所受的吸引力,可以月球引力(attractional force of the Moon)稱之。其實,任何兩物體間都有這一引力,學術界稱之為 萬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

底下,將介紹國內外有關重力的相關概念的研究報告。在國外研究報告 中,最早研究兒童地球引力相關概念的是 Nassbaum & Novak(1976)發表 的文獻,作者以結構式臨床晤談方式,研究紐約 26 名二年級兒童對地球引 力概念階層的分佈。發現二年級兒童在地球引力概念階層(參閱圖 2-5-1)的 分佈中,缺乏地球引力的概念;Nassbaum(1979)又以更廣泛的年齡層,研 究以色列都市與鄉村四至八年級共計 24 名兒童有關地球引力的概念發展,

結果在這些兒童身上仍可發現地球引力概念性的分佈,從自我中心觀念到更 具概念性觀念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轉變。其中超過 50%的四年級學生沒有地 球引力的概念,五、六年級從沒有地球引力概念到存有地球引力概念的階層 都有人數的分佈,七、八年級則超過一半的人數有地球引力的概念。

圖2-5-1 紐約二年級兒童對地球引力概念階層的分佈圖(箭頭的方向,即兒童認為地球引 力的方向)(引自 Nussbaum & Novak ,1976)

Mali & Howe(1979)研究尼泊爾共 254 名八歲、十歲、十二歲等三個 年齡層的學生,研究發現尼泊爾十二歲的學生類似於美國國小二年級學生,

缺乏及不了解地球引力概念。Stead & Osbone(1980)研究紐西蘭一年級至 七年級共 42 名學生對地球引力的另有概念,結果發現學生認為地球引力是 一種支持力、拉力及推力,無法區別重量及地球引力的關係,並認為自由落 體是自然現象與地球引力無關,且有部分學生認為地球引力可使鳥類飛翔是 屬於向上的力,亦有學生認為在水中地球引力是不存在的,地球引力在大氣 層頂端是最強的,地球引力是來自於空氣的一種吸引力,有些學生則認為月 球是沒有吸引力的,地球引力的來源是與地球的旋轉有關。

Watts & Zylbersztajn(1981)針對倫敦十四歲 125 名學生研究重力的相 關概念,結果發現 80%的學生認為月球沒有力存在,因為沒有大氣或地球引 力的緣故。Gunstone & White(1981)研究澳洲 Monash 大學 468 名物理系 一年級學生,在有關重力概念的八個不同情境的事例中,做觀察與預測。研 究結果發現(1)學生認為重物比輕物下落得快,(2)學生知道很多物理學 知識,但是無法與每天的世界產生相關聯的連結。例如在高度與重力場強度 的關係,摩擦力與空氣阻力常會判斷錯誤,(3)學生會用數學式來解釋並預 測現象,雖然有物理學知識做為支持但是常在特定的情境中觀察不完全,(4)

缺乏解釋預測的能力。直覺的反應常勝於理性的評估,(5)當問到他們看到

地球平板狀無 宇宙空間概念

地球是圓的 略具宇宙空間概念

概念一

概念二

概念三

概念四

概念五

Watts(1982)以事例晤談倫敦中等學校的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研究 發現學生持有地球引力的另有概念如:地球引力需靠介質的傳遞、沒有空氣 的地方就沒有地球引力、地球引力會隨著高度而增加、地球引力是固定不變 的、當物體下落時,地球引力開始作用直到物體靜止為止、地球引力是一個 很大的力、地球引力的作用對象是有選擇性的,及地球引力不是重量等。該 研究並發現即使成績優異的兒童對地球引力亦可能存有另有概念。

Nussbaum & Dagan(1983)研究以色列 114 名國小二年級學生,研究結 果發現國小二年級學生經過錄音帶家教課程後(Audio-tutorial lessons;AT),

約有 50%達到概念改變。而且二年級學生經過錄音帶家教課程的教學後,可 達到未正式學習過地球引力課程的四年級學生程度。故二年級學生可以進行 有如天體地球的抽象概念的學習。Pulos & Sneider(1983)晤談美國舊金山 三至八年級 159 名兒童有關地球形狀和地球引力的相關概念。並指出「實體 -文化」概念的觀點,認為兒童對地球形狀和地球引力的概念是「兒童對現 實世界中事物的自我想法」及「由成人處所得到的訊息」兩者所產生的概念 同化及調和。該文作者的論點有如Vosniadou(1994)所指出的兒童在解釋 現象時,是以日常生活經驗的觀察為主,而且不受成人科學模式影響所表徵 出的現象模式,及當兒童察覺成人與自己對同一現象的解釋產生矛盾時,會 利用同化的現象來解決問題,但由於在同化的過程當中並未彼此連結好,因 此往往會產生迷思或另有概念的同化模式等的意義相同。該文獻研究發現 三、四、五年級的兒童有 75%相信空間有「絕對向下」的方向,而 25%相 信「向下」是指物體落向「地球的表面」的另有概念。

Piburn(1988)以事例晤談及紙筆測驗的方式,研究大學非理工科系的 學生對於重力的迷思概念,結果發現學生認為重力與溫度有關、行星所受到 的引力與太陽的距離有關、重力是由於摩擦力的熱所產生的、地球產生重力 場的原因是由於地球旋轉、重力與磁力產生了混淆、重力是使指南針偏向北 極的物質、大氣的臭氧層與重力有關聯、行星繞著太陽運行,所以太陽是影 響重力有無的重要因素、沒有生命的星球就沒有引力等迷思概念。

Treagust & Smith(1989)晤談西澳十年級 24 名學生及利用二階段式診 斷測驗 113 名十年級學生,有關重力及行星運行的相關概念。發現十年級學 生持有迷思概念如:行星的地球引力大小與太陽的距離有關、太陽的重力不 但影響著四周行星的軌道而且也影響著行星的重力、行星旋轉快慢或未旋轉 會影響著它的引力,即旋轉很慢的行星,引力較小、行星的旋轉快慢與太陽 的相關位置有關、行星的密度影響著它旋轉的快慢、行星的表面溫度影響著 它的引力等。

Graham & Berry(1992)研究英國 202 名六年級學生對於重力的直覺想 法。研究結果發現 40%的人數認為物體在不同的星球上,質量不同的物體,

在相同高度下會同時落地。10%的人數認為質量不同的物體,在地球上會同 時落地,在月球上則質量大的物體會先落地。16%的人數認為質量不同物 體,在地球上,質量大的物體會先落地,但在月球上則會同時落地。21%的 人數認為質量不同物體,不論在地球上或是在月球上質量大的物體都會先落 地。8%的人數則認為月球沒有引力,物體在月球上會飄浮著。

Bar, Zinn, Goldmuntz & Sneider(1994)研究以色列 400 名四至十三歲兒 童,研究發現:五至七歲兒童對物體會落下最通常的想法是因為未受支撐

(hold)的緣故,太陽和月亮不會落下是因為它們黏在天空上。七至九歲兒 童認為因為物體很重才會落下,雲很輕而且不重,所以不會落下來。九至十 三歲兒童認為物體落下是因為地球引力的關係,但大多數兒童相信空氣為地 球引力所必要的條件。

Bar, Sneider & Martimbeau(1997)研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48 名六年級 學生。研究發現:前測時,學生的想法與以色列同年齡孩子相似,三分之二 學生認為地球引力需要空氣才有作用。教學後,後測發現:仍有五分之一的 學生認為地球引力需要空氣才有作用。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回答不知道地球 引力是否需要空氣才有作用或其他答案。Sneider & Ohady(1998)研究 539 名四年級至八年級學生。研究發現:前測時,高年級的學生所具有的迷思概

導後,四、五年級的學生聰明程度相當於七、八年級的學生。

Palmer(2001)研究 56 名六年級學生和 56 名十年級學生,有關在生活 事例中,運動中的物體或是靜止不動的物體上是否有地球引力的作用。研究 結果發現 11%的六年級學生和 29%的十年級學生具有一致性的科學概念,

即地球引力是使物體落下的原因。89%的六年級學生和 71%的十年級學生存 有地球引力的概念是不一致的。其中持有的另有概念有如地球引力作用使得 落體向下掉落、向上垂直運動的物體不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地球引力作用使 得靜止的物體向下運動、地球引力並不作用在靜止的物體上、地球引力作用 使得向上垂直運動的物體向上運動、地球引力作用使得向下垂直運動的物體 向下運動、及地球引力並不作用在落體上等。

國內有關地球引力相關研究報告如全中平(民 81)研究國小 261 名五年 級學生,在研究力的概念中發現約三分之一學生以「推拉的力量」代表力的 概念。17%學生認為力是一種「平衡、靜止的力量」。15%學生認為磁力、

萬有引力才是力。姜滿、謝秀月(民 83)晤談我國一至五年級共 20 名兒童。

發現學生具有地球引力的另有概念如物體是絕對向下掉落,最後落入太空、

發現學生具有地球引力的另有概念如物體是絕對向下掉落,最後落入太空、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科學哲學及其意涵 (頁 35-4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