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金尼閣 (Nicolas Trigault,1577-1629)

在文檔中 西方早期(1552-1814 年間) (頁 51-64)

(http://baike.baidu.com/view/493633.html, http://form.nlc.gov.cn/sino/show.php?id=22)

金尼閣,字四表,原名Nicolas Trigault(尼古拉·特裏戈),1577 年 3 月 3 日生於今法國的 杜埃城,它位於佛蘭德斯境內。佛蘭德斯為西歐歷史地名,金尼閣生活的時代處在西班牙 統治下。人們按照古代居住在這裏的比利時人部落稱此地為「比利時」。1615 年,金尼閣在 德意志的奧格斯堡出版他翻譯並增寫的利瑪竇中國劄記《基督宗教遠征中國史》(Nicolas

Trigault: Histoire de l'expedition Chrestienne au royaume de la Chine, entreprinse par les PP. de la compagnie de Iesus, comprinse en cinq livres, esquels est traicte fort exactement et fidelement des moeurs, loix, & coustumes du pays, & des commencemens tres-difficiles de l'eglise naissante en ce royaume. Tiree des commentaires du Matthieu Riccius, et nouvellement traduicte en francois par D. F. de Riquebourg-Trigault. Lyons, for Horace Cardon, 1616)時,在封面上就明 確自署「比利時人」。但是,金尼閣的故鄉杜埃在其去世半個多世紀後被法國征服並劃入法

真正開始了在中國的傳教生涯。在南京金尼閣隨高一志123、郭居靜(Lazare Cattaneo,

1560-123 高一志: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640).)兩神父學習中文,並從事教務工作。當時李之藻124在明陪都南京任職,跟郭居靜、

^ 《山西天主教自始至 1738 年》Fortunato Margiotti O.F.M ROMA EDIZIONI「SINICA FRANCISCANA」1958

^ 《山西開教宗徒高一志神父事略》,段春生, 信德網,2006 年 6 月。

課,教宗一一允准”,但因客觀情況未實行。但他是“第一個向教廷請准以中文舉行彌撒

龍華民,(Nicholas Longobardi ,1559 年-1654 年),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97 年來華。在利瑪竇死後,

接替他的職務。但是他與利瑪竇在對待中國禮儀的問題上觀點不同,從而引發天主教教廷與大清帝國朝廷

有7 名傳教士染病死亡,包括金尼閣的弟弟。同船來華的鄧玉函127、羅雅谷128、湯若望 (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傅汎際(Francisco Furtado, 1589-1653)等人都 有很深的學術造詣,日後在中國大力傳播西學。在天主教史上,金尼閣成為第一位重返歐

邓玉函,(Johann Schreck,1576 年-1630 年 5 月 11 日),德国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病逝于北京,

埋葬在滕公栅栏。

羅雅谷(Giacomo Rho,有一說為 Jacques Rho,1593 年-1638 年 4 月 27 日),字味韶,義大利人,天主 教耶穌會傳教士。

方語音學探討整理漢語音韻規律而成的《西儒耳目資》——編寫此書的目的,主要是為幫助

(二十)《宗徒禱文》

參考文獻 :

《漢學研究》第七集/閻純德主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張國剛著.——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3.

《耶穌會與中國科學》/樊洪業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Huang Qichen: “The First University in Macau: The Colégio de São Paulo,” in John W. Witek (red.): Religion and Culture: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ommemorating The Fourth Centenary of the University College of St. Paul - Macau, 28 November to 1 December 1994,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9, s. 257-260

羅明堅 (Michele Ruggleri, 義大利, 1543-1607 ) 研究領域 傳教士漢學

人物介紹   耶穌會士羅明堅,字複初,義大利人,1543 年生於義大利中南部的斯品納左 拉(Spinazzola)城,曾獲兩種法學博士學位。在取得博士學位後,他供職于曾效忠於那不 勒斯的菲力浦二世的宮廷。1572 年他加入了耶穌會。為取得教士的職位,他完成了哲學和神 學的學習。他自願到印度去傳教,並於1578 年 3 月 24 日得到了里斯本的准許。同年 9 月,

他到達了果阿,11 月到馬拉巴(Malabar)海岸。在六個月之內,他經過語言訓練,已經能 夠聽當地人的懺悔了。

  羅明堅於1579 年 7 月 20 日左右到達澳門,剛到澳門時,他遵循范禮安 (Alexandre Valignani ,1538 —1606) 的進入中國的天主教神父 “應該學習中國話及中文” 的要求,開 始學習漢語、瞭解中國的風俗習慣。羅明堅是一位很有毅力並有極高天賦的傳教士,到達澳 門後2 年 4 個月,便能認識 15000 個漢字,可以初步閱讀中國的書籍,3 年多後,便開始用 漢語來寫作了。羅明堅學習中文的目的是為了傳教,他認為“這是為歸化他們必須有的步 驟”。羅明堅中文能力的提高大大推動了他的傳教事業。他在澳門建立了一座傳道所,並開 始用中文為澳門的中國人宣教。羅明堅把這個傳道所起名為“經言學校”,這是中國的第 一個用漢語來傳教的機構;也是晚明時期中國第一所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學校。羅明堅之所 以成為晚明時天主教進入中國內地長期居住的第一人,與其嫺熟的中文能力有直接的關係 1581 年期間羅明堅曾三次隨葡萄牙商人進入廣州,並很快取得了廣州海道的信任,允許他 在岸上過夜,因為廣州海道認為羅明堅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是一有中國文學修養的 神父及老師”。

  1583 年羅明堅先後同巴範濟(Fran?ois Pasio ,1551 —1612) 、利瑪竇三次進入廣州,並 通過與兩廣總督陳瑞、香山知縣、肇慶知府王泮等中國地方官員的交涉,最終於1583 年 9

月10 日進入肇慶,居住在肇慶天寧寺,開始傳教,並著手建立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個傳教根

據地。在中國期間,羅明堅先後到過浙江、廣西傳教,為天主教在中國站穩腳跟立下了汗馬 功勞。他在廣東肇慶時,與利瑪竇一起編寫了第一部漢語—外語字典—《葡華辭典》以幫助 入華傳教士學習漢語。而且,他還在澳門寫出了第一部歐洲人以漢語所寫的著作——《天主 聖教實錄》,使天主教本地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到1586 年 11 月時,他已對中國文化有了較深入的瞭解,自稱“我們已被視為中國人 了”。1588 年羅明堅為請羅馬教宗“正式遣使於北京”,返回歐洲。羅明堅在 1589 年抵達 里斯本,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但是當他到達羅馬時,正好趕上教皇西斯圖斯五世(Sixtus

Ⅴ,1521~1590)在不久即於 1590 年 8 月 12 日“升天”,在這之後又連續有 3 位教皇“升 天”,這樣一來,教皇四易其人,請求派代表團出使中國的這一使命並未能完成。羅明堅 生了病,就退居家鄉義大利的薩萊諾城。到了1607 年 5 月 11 日,羅明堅在他的家鄉病故,

未能再回到他開拓了傳教事業的中國來。在歐期間羅明堅把中國典籍《四書》中的《大學》的 部分內容譯成拉丁文在羅馬公開發表,第一次在西方出版了詳細的中國地圖集——《中國 地圖集》。

學術研究

  西方人的第一部中文著作:《天主聖教實錄》

  《天主聖教實錄》(又名《新編西竺國天主實錄》)是明末第一部天主教護教文獻,是西方 傳教士到中國後由西文翻譯成中文(“譯成唐字”)的第一本書,也是歐洲人“最初用華語寫 成之教義綱要”。《天主聖教實錄》主要內容如下:1.論天主。天主唯一(“天主實錄引”),天 主的存在(第 1 章),天主的本性與奧妙(第 2 章)和對佛教及民間宗教的批判(第 3 章)。2.創世 說。論宇宙的創造(第 4 章),天神和人類的創造(第 5 章),人之魂靈不滅(第 5 一 7 章)。3.天主 對世人的三次規誡。即:大洪水、硫磺火懲罰人類、梅瑟(即新教之摩西)律法和基督法律(新 約)(第 8 一 11 章)。4.十誡。(第 12 - 14 章)。5.修行和聖禮。末日審判、升天堂而進行的修行(第 15 章),為贖罪而進行的“淨水除罪”(第 16 章)。

  早期版本最大的特點在於:它首次在中國用中文表達天主教信仰,為天主教義的在華 傳播開了先河:創世說、十誡、靈魂說、天堂地獄說(九重天等)、救贖論、末世論等均有涉及。

羅明堅當年所用的許多術語現在成了基督教普遍接受的核心語彙,如天主、寵愛、天堂、魔鬼 贖罪、地獄等;另一些術語首次音譯也為後來的規範翻譯打下基礎,如熱所—耶穌,媽利 呀—瑪利亞等。

  羅明堅第一次提到這本書是在1584 年 1 月 25 日所寫的信中,他說:“我已經完成了 4 年前開始用中文寫的《天主聖教實錄》。這本書使那些中國官員感到非常滿意,他們已經同 意我去出版。”從中西哲學宗教交流史來看,羅明堅的《天主聖教實錄》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首先,它是明代時歐洲人首次用中文表述西方宗教觀念的著作。《聖教天主實錄》的內容並 非羅明堅所獨創,但他還是努力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天主教思想。這本書在晚明時期向中 國人首次介紹了天主教的基本觀念,也是西方人會通中西文化的最早嘗試。羅明堅在介紹 天主教時,努力使它適應中國文化,他是第一個把Deus 譯為“天主”的西方人,在論證的 方法上他也盡力貼近中國人的思想和習慣。《天主聖教實錄》已具有了“補儒易佛”的傾向,

如在序言中他說:“嘗謂五常之序,仁義最先。故五倫之內,君親至重”,首先從肯定儒 家入手,爾後再講天主教神學;又如在講到天主教誡規時,他儘量向儒家倫理靠近,尋找 共同點。他說人死後升天堂要有兩條,一是要信天主,二是“使人存一推己及人之心,如 不欲以無禮加諸我,則亦不敢以此加於人之類。人若能遵此誡則升天堂受福而與主同樂矣!”

從這裏看出他不僅熟悉儒家的“推己及人”的倫理思想,而且還把這種“內在超越”的道 德思想同“外在超越”的基督教思想並列相提,作為升天堂共同的條件,顯然這是對基督 教思想的改造。同時,羅明堅在書中也多次批評了佛教。正因為羅明堅貫徹了范禮安的“適 應”方針,《天主聖教實錄》刻印後受到中國士大夫們的歡迎。羅明堅在一封信中曾說:“

現在廣州的官吏凡是和我交往的都稱我師傅,他們都肯定我寫成的《教義覽要》。”從中西 哲學和宗教交流史角度來看,羅明堅的《天主聖教實錄》具有重要價值,他開啟了歐洲人以 漢文寫作之先河。

  第一部漢外辭典——《葡漢辭典》

  主編者是羅明堅,合編者是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編纂年代是二人初入 中國廣東肇慶傳教的時期,約為1584—1586 年間”。這部詞典以羅馬字注漢字音,可能是

最早以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嘗試,可以視為以後利瑪竇《西字奇跡》拼音方案和金尼閣 (Nicholas Trigault,1577-1628) 《西儒耳目資》拼音系統的前身。根據美國喬治城大學楊福綿 教授(已故)的研究,從語音、辭彙、語法諸方面加以論證,可以看出這部詞典反映了以南京 話為基礎方言的明代官話。

  這個辭典共分三欄,第一欄是葡語單詞和片語、短句,大體按ABC 字母順序排列; 第 二欄是羅馬字注音; 第三欄是漢語詞條,裏面既有單音節詞、雙音節詞,也有片語和短句。

整部手稿有6000 多個葡萄牙語詞條,但相應的漢語詞條只有 5461 個,有 540 多條葡語詞

整部手稿有6000 多個葡萄牙語詞條,但相應的漢語詞條只有 5461 個,有 540 多條葡語詞

在文檔中 西方早期(1552-1814 年間) (頁 51-6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