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防撞警示系統績效分析

當大客車駕駛於危險行車狀況下,本研究整合蘇昭銘、張建彥等人研究所發展之防 撞警示邏輯(如圖30 所示),以前方車車速的平方除以前方車加速度並加上修正參數值,

求算出不同程度的反應時間(低度安全、中度安全與高度安全)下,其駕駛應保持的安全 距離範圍,如安全距離內出現有車輛,則透過揚聲設備給予駕駛者警示聲響。

5

0≤ x< m/ s2

17 17 < <

x

圖30 警示距離計算及警示法則判斷流程

1.平均偏移量

綜合上節分析結果,可將一般車況下與煞車事件、使用無線通訊設備事件中,針對 車輛偏移量比例資料彙整如下圖31 所示,此圖主要針對偏移量數值部分,以每10cm為 一間隔值,由1 至10cm、10 至20cm到超過60cm,分為七個群組。就事件中與一般車況 下,扣除偏移量為0 的數值,以便於觀察其他比例之間的差異性。各事件偏移量為0 的 數據各別為使用無線通訊設備(84.2%)、一般車況(78.8%)與煞車事件(74.7%),其中使用 無線通訊設備偏移量數值反而較穩定,其主要可能原因為司機主要以無線耳機進行通 話,加上通話過程時間較長,因此就拿放通訊設備或使用無線通訊設備在偏移量影像上 則無法由圖7看出,因此本研究另外針對使用無線通訊設備部份,將事件發生超過10秒 當中,搜集當司機在拿取通訊設備、撥打手機與放回通訊設備之數據值前後各取5 秒與 一般車況下之偏移量進行分析,如圖32所示,在偏移量為0 的數值部分,個別為一般車

況下(78.8%)與使用無線通訊設備事件發生前後5 秒之狀況(59.7%),很清楚發現當司機

在拿去通訊設備、撥打手機、接聽通訊設備與放回通訊設備時間點部份,有較明顯的偏 移量,所得結果與大客車駕駛模擬器實驗中結果相同。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到10 11到20 21到30 31到40 41到50 51到60 超過60 偏移量(cm) 事件百分比

一般車況下 煞車事件

使用無線通訊設備

圖31 各事件中與一般車況下偏移量百分比例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1到10 11到20 21到30 31到40 41到50 51到60 超過60 偏移量(cm) 事件中百分比

使用無線通訊設備 一般車況下

圖32使用無線通訊設備與一般車況下其偏移量百分比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此外,本研究為了解駕駛員在接受警示訊息時,是否會因突然的警示聲音造成駕駛 行為的不穩定,故針對警示訊號發佈前後10秒之平均偏移量,其中折線圖部分-10代表 意義為警示發佈前10秒,5代表警示發佈後5秒,其平均偏移量分佈情況如圖所示,在 警示前8秒到前1秒其偏移量約在6cm左右,而警示發佈後3秒內,其偏移程度反而呈 現穩定狀態,如將警示前後10秒分開來觀測警示前、後其平均偏移量是否有顯著差異,

如圖33與圖34所示,由圖可看出警示前平均偏移量為 4.98cm;警示後為4.66cm,再 對兩者間作T檢定,在P值部分為0.3387(>0.05),檢定結果兩者間並無顯著差異,代表 透過警示系統發佈後,對駕駛行為並無顯著影響。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時間軸

偏移量(CM) 警示前後警示前後10警示前後警示前後1010秒平均偏移量10秒平均偏移量秒平均偏移量秒平均偏移量

圖33 警示前後10秒車輛平均偏移量折線圖

4.98

4.66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偏移量(cm)

警示前 警示後

圖34 警示前後10秒平均偏移量長條圖 在子計畫一大客車駕駛模擬器實驗中發現,通話設備的使用不會明顯影響車道偏移

次數,但在偏移量部分,使用免持聽筒較使用無線電通訊設備小,(p=0.021),而使用免 持聽筒時的車道偏移量與不使用通話設備時並無顯著差異(p=0.1),表示免持聽筒設備則 能避免偏移情況發生。

2.平均車速

本研究針對警示系統發佈前後之數據資料進行分類,分為警示前與警示後兩類,並 針對其數據資料進行跟車距離排序,將跟車距離數據分為六項群組,10m以下、11m到 20m、21m到30m、31m到40m、41m到50m,與超過50m,其中在10m以下該群組並 無數據資料,因此將此群組去除不納入X軸當中,剩餘五組數據之車速部分,將組內數 據加總作平均,求出各群組之一項平均值,則可代表駕駛者在某個群組間的跟車距離 下,其平均車速值。由圖 35 可看出在警示前、後相同的跟車範圍下其平均車速,警示

前明顯皆高於警示系統發佈後,警示前平均車速為92.12 km/h,警示後為88.04 km/h, 透過T檢定分析結果其P值為<0.0001,表示警示系統能有效讓駕駛在相同跟車距離下,

其平均車速降低。

75.00 80.00 85.00 90.00 95.00 100.00

11到20 21到30 31到40 41到50 超過50跟車距離(m)

平均車速(km/h) 警示前 警示後

圖35 警示前後各跟車距離下之平均車速 3.平均跟車距離

本研究針對有無警示系統狀況下,駕駛過程之平均跟車距離次數百分比折線圖,說 明警示系統之績效程度,如圖36所示,圖中可明顯看出跟車距離於10m 內並無發生,次 數分別為0,跟車距離於11到20m 狀況下,無警示佔16.09%,有警示佔20.72%,有無警 示系統狀況下之跟車距離,透過T 檢定結果得到,無警示平均跟車距離為30.51m,有警 示為37.73m,兩者變異數分別為59.62 與136.97,兩者P(T<=t)值小於0.0001,由此可證 實,透過前方防撞警示系統,可避免駕駛在行駛過程中因疏忽或者分心狀況下,所產生 跟車距離過短之危險駕駛行為,透過跟車距離的增加,將可降低國道客運於潛在危險當 中的機率。

0.00%

31.74%

15.22%

3.48%

36.04%

16.09%

33.48%

0.00%

20.72%

4.95%

9.01%

29.28%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0以內 11到20 21到30 31到40 40到50 超過50 跟車距離(m)

次數百分比 無警示

有警示

圖36 有無警示狀況下,駕駛跟車距離之次數百分比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針對警示系統發佈前後之數據資料進行分類,分為警示前與警示後兩類,並 針對其數據資料進行車速排序,將跟車距離數據分為五項群組,70 km/h以下、80 km/h

到90 km/h,直到超過100 km/h,將組內數據加總作平均,求出各群組之一項平均值,

則可代表駕駛者在某個群組間的車速下,其平均跟車距離值。由圖37可看出在警示前、

後下,相同的車速範圍內其平均跟車距離,當車速在80 km/h以下時警示發佈後,反而 平均跟車距離會縮短,其原因可能是駕駛當車速維持在 80 km/h以下時,認為此時車速並不 快,其與前車保持的跟車距離為自己所能掌控,因此在跟車距離上較為縮短,但在超過

80 km/h下,其平均跟車距離,警示前平均跟車距離為31.98 m,警示後為31.11 m,經

由T檢定結果顯示,其P值為0.2179(>0.05),因此顯示透過警示系統在80 km/h以上其 跟車距離並無顯著差異。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70以下 71到80 81到90 91到100 超過100

平均車速(km/h)

跟車距離(m) 警示前 警示後

圖37 警示前後各車速下之平均跟車距離

九、結論與建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