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附錄一

在文檔中 地理課程指引 (頁 96-112)

表一 課程檢視 – 基礎地理知識和概念 (續下頁)

空間 1. 不同地方和景觀的區位,其中包 括它們為甚麼在那裏、它們造成 的形態和分布、它們如何和為何 轉變,以及它們對人們的影響。 2. 主要自然和人文形態在不同規模 (從本地到全球)下的分布。 3. 造成主要自然和人文形態分布的 地理 作用,以及它們在空間內的 互動情況。 地方與區域 1. 不同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特徵。 2. 形成不同地方的自然和人文作用。 3. 「區域」概念的定義是地球表面 一個 擁有劃一地理特徵的地方。 4. 不同區域之間的異同。 人與環境互動 1. 區域轉變的形式及引致這些轉變 的因素。 2. 自然環境和自然作用的特徵對人 類活動的影響。 3. 人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差異和變化 的反應。

中一級 為何本區及 本港會發展 起來?

中一級 評價本區的 未來發展

中二級 香港是一個 大都會嗎?

中二級 認識中國 的省份 中二級 美麗河山 中二級 氣象萬千

中二級 議題探討 – 可持續發展

中二級 個案研究 – 長江三峽

中二級 全球化下 的香港

k 香港不同地 方的區位 k

只有人文特徵 (土地利用)

k

只有人文特徵 (城市發展)

k

只有人文特徵 (經濟特徵)

k 中國的自然 特徵

k 中國的氣候 特徵 k

形成氣候特 徵的自然作用 氣候對人類 活動的影響

k 香港的土地 利用形態

k 中國地形的 分布

k 長江的特徵

k 中國的氣候 特徵 香港 中國

k 跨國公司 的分布 k 分布的原因 k 工業/跨國公 司區位形態 的轉變

k 啟德的區位k 中國的 省份

k 中國山脈的 區位

k 長江的區位 市區重建長江的水 問題

長江氾濫 的影響

影響氣候特 徵的因素

知識和概念

4. 人如何改變自然環境及這些改變 對不 同地方和環境的影響。 可持續發展 1.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及如何在不同 的地 方和情況下推行。 2. 本地、本國及全球的主要議題,其 中包括它們的成因、當中的衝突和 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來處理。 全球相互依存 1. 不同地方和區域之間的經濟、環 境、 政治和社會的互動。 2. 人類活動在某一地方所引起的變 化如 何令其他地方都出現變化。 地域覆蓋 1. 香港 2. 中國 3. 亞洲 4. 世界

中一級 為何本區及 本港會發展 起來?

中一級 評價本區的 未來發展

中二級 香港是一個 大都會嗎?

中二級 認識中國 的省份 中二級 美麗河山 中二級 氣象萬千

中二級 議題探討 – 可持續發展

中二級 個案研究 – 長江三峽

中二級 全球化下 的香港

k 只有本地 個案

k 可持續發展 的意義啟德發展長江三峽 工程

長江三峽 工程 本國議題

知識和概念

k

部分涵蓋 全部涵蓋 未被涉獵的基礎地理知識和概念 表一 課程檢視 – 基礎地理知識和概念

空間 1. 不同地方和景觀的區位,其中包 括它們為甚麼在那裏、它們造成 的形態和分布、它們如何和為何 轉變,以及它們對人們的影響。 2. 主要自然和人文形態在不同規模 (從本地到全球)下的分布。 3. 造成主要自然和人文形態分布的 地理 作用,以及它們在空間內的 互動情況。 地方與區域 1. 不同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特徵。 2. 形成不同地方的自然和人文作用。 3. 「區域」概念的定義是地球表面 一個 擁有劃一地理特徵的地方。 4. 不同區域之間的異同。 人與環境互動 1. 區域轉變的形式及引致這些轉變 的因素。 2. 自然環境和自然作用的特徵對人 類活動的影響。 3. 人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差異和變化 的反應。

表二 課程檢視 – 核心地理技能 (續下頁)

地理探究能力 1. 識別地理議題和提出地理問題 2. 從不同的來源挑選和選取地理數據 3. 運用恰當的總結技巧及模式,組 織和展示地理數據 4. 觀察和闡釋經整理的地理數據以 識別當中的形態、趨勢及關係 5. 從經過分析的地理資訊和數據作 出推 論/概論及得出結論 地圖技能 1. 閱讀不同類型和比例的地圖 2. 運用索引和目錄從地圖集中尋找 特定 的資料 3. 運用不同的坐標和格網坐標尋找 特定 形貌和地方的區位 4. 運用線性比例尺和分數比例尺量 度地 圖上的距離和面積 5. 從地圖中識別及描述空間形態 6. 從等高線圖繪製附有註釋的橫切面

中一級 我們 在何方?

中一級 何時有人 遷到 這裡呢?

中一級 居民如何 生活?

中一級 為何本區及 本港會發展 起來?

中一級 評價本區的 未來發展

中二級 認識中國 的省份 中二級 美麗河山 中二級 氣象萬千

中二級 個案研究– 長江三峽

中二級 全球化下 的香港

運用六何法 來發問問題 三種比例閱讀不同 比例的地圖閱讀 平面圖 經緯度、 格網座標

閱讀大比例 的地圖閱讀分區 計劃草圖閱讀分區 計劃草圖閱讀 地形圖 地形形態

氣候圖

運用六何 法來發問 問題

核心地理技能 k k 闡釋橫切面

7. 計算山坡的坡度 8. 闡釋等高線圖來描述某地的地 勢,並識別圖中的地貌 9. 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組織地理數據 並繪 製簡單的地圖 實地考察技能 1. 實地沿著地圖上的路線而行,並 識別 地圖資料所顯示的明顯形貌 2. 運用不同的技能來量度和記錄考 察地 點的地理數據,並在地圖上 標示出來 3. 運用不同的工具來量度、蒐集和 記錄 從實地考察得來的地理數據 4. 繪製附有註釋的實地草圖以記錄 地理 資訊 5. 實地進行抽樣調查 運用圖表、統計數字及照片的技能 1. 認識及計算總數、平均數、頻 率、值域、密度、比率和百分比 2. 繪製及闡釋各種圓瓣圖、棒形 圖、柱形圖、線形圖、氣候圖、 比例圖表 中一級 我們 在何方?

中一級 何時有人 遷到 這裡呢?

中一級 居民如何 生活?

中一級 為何本區及 本港會發展 起來?

中一級 評價本區的 未來發展

中二級 認識中國 的省份 中二級 美麗河山 中二級 氣象萬千

中二級 個案研究– 長江三峽

中二級 全球化下 的香港

圓瓣圖

核心地理技能 表二 課程檢視 – 核心地理技能 (續下頁)

3. 繪製流程圖以顯示地理系統的投 入、 產出、元素、回饋和其他部分 4. 閱讀及闡釋傾斜空中照片、空中 照片、地面照片和衛星圖像 5. 識別空中照片所展示的形貌和形 態, 並能於顯示同一地區的地圖 中識別這些形貌和形態 6. 閱讀簡單的天氣圖 中一級 我們 在何方?

中一級 何時有人 遷到 這裡呢?

中一級 居民如何 生活?

中一級 為何本區及 本港會發展 起來?

中一級 評價本區的 未來發展

中二級 認識中國 的省份 中二級 美麗河山 中二級 氣象萬千

中二級 個案研究– 長江三峽

中二級 全球化下 的香港

核心地理技能 部分涵蓋 全部涵蓋 未被涉獵的核心地理技能 表二 課程檢視 – 核心地理技能

地面及傾斜 空中照片空中照片地面及傾斜 空中照片

完全未被涉獵的基礎地理知識和概念 1 . 地 方 與 區 域 — 「 區 域 」 概 念 的 定

義 是 地 球 表 面 一 個 擁 有 劃 一 地 理 特 徵 的 地 方

2 . 地 方 與 區 域 — 不 同 區 域 之 間 的 異 同

3 . 人 與 環 境 互 動 — 人 對 不 同 自 然 環 境 的 差 異 和 變 化 的 反 應

4 . 全 球 相 互 依 存 — 不 同 地 方 和 區 域 之 間 的 經 濟 、 環 境 、 政 治 和 社 會 的 互 動

5 . 全 球 相 互 依 存 — 人 類 活 動 在 某 一 地 方 所 引 起 的 變 化 如 何 令 其 他 地 方 都 出 現 變 化

完全未被涉獵的核心地理技能 1 . 地 理 探 究 能 力 — 觀 察 和 闡 釋 經 整 理的地理數據以識別當中的形態、

趨 勢 及 關 係

2 . 地 圖 技 能 — 計 算 山 坡 的 坡 度

3 . 地 圖 技 能 — 運 用 地 理 信 息 系 統 組 織 地 理 數 據 並 繪 製 簡 單 的 地 圖 4 . 所 有 實 地 考 察 技 能

5 . 運 用 圖 表 、 統 計 數 字 及 照 片 的 技 能 — 認 識 及 計 算 總 數 、 平 均 數 、 頻率、值域、密度、比率和百分比 6 . 運 用 圖 表 、 統 計 數 字 及 照 片 的 技 能 — 繪 製 流 程 圖 以 顯 示 地 理 系 統 的 投 入 、 產 出 、 元 素 、 回 饋 和 其 他 部 分

7 . 運 用 圖 表 、 統 計 數 字 及 照 片 的 技 能 — 識 別 空 中 照 片 所 展 示 的 形 貌 和 形 態 , 並 能 於 顯 示 同 一 地 區 的 地 圖 中 識 別 這 些 形 貌 和 形 態

( c ) 辨 識 未 被 涉 獵 的 必 須 學 習 元 素

• 根 據 表 一 及 表 二 的 結 果 , 教 師 辨 識 在 中 一 、 二 綜 合 人 文 科 課 程 未 被 涉 獵 哪 些 必 須 學 習 元 素 ( 表 三 ) 。

表三 完全未被涉獵的基礎地理知識和概念及核心地理技能

• 個 案 中 的 教 師 更 發 現 在 綜 合 人 文 課 程 中 有 一 些 必 須 學 習 元 素 是 未 被 詳 細 闡 釋 的 , 因 此 , 在 中 三 的 地 理 課 程 中 應 更 著 重 這 些 元 素 。 表 四 記 錄 了 教 師 對 綜 合 人 文 課 程 為 地 理 學 生 在 哪 程 度 上 提 供 必 須 學 習 元 素 的 觀 感 和 觀 察 。

第 二 步 : 規 劃 中 三 地 理 課 程

( a ) 辨 識 有 哪 些 單 元 涉 及 那 些 未 被 涉 獵 的 必 須 學 習 元 素

• 教 師 根 據 表 三 辨 識 有 哪 些 在 新 修 訂 的 中 一 至 三 地 理 課 程 中 的 單 元 有 涉 及

在中一、二綜合人文課程未被涉獵的必須學習元素(參閱表五及表六)。

( b ) 為 中 三 課 程 選 取 合 適 的 單 元

• 教 師 根 據 表 五 及 表 六 , 辨 識 那 些 可 以 涵 蓋 未 被 涉 獵 的 基 礎 地 理 知 識 和 概 念 及 核 心 地 理 技 能 的 單 元 ( 表 七 ) 。

• 扣 除 在 中 一 、 二 綜 合 人 文 課 程 所 教 授 過 的 「 氣 候 」 、 「 水 」 及 「 工 業 」 的 課 題 , 教 師 選 取 了 七 個 可 行 的 單 元 來 組 構 這 個 一 年 制 的 中 三 地 理 課 程 ( 表 八 ) 。

•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教學時間及教師本身的喜好來選取合適的課題。

• 最 後 教 師 選 取 了 「 自 然 災 害 」 、 「 糧 食 」 及 「 能 源 」 這 三 個 單 元 作 為 中 三 的 課 程 , 而 在 其 餘 課 程 選 一 個 用 來 作 專 題 研 習 。

• 選 取 這 三 個 單 元 的 原 因 如 下 :

* 「 自 然 災 害 」 這 單 元 在 新 修 訂 的 中 一 至 三 地 理 課 程 中 是 屬 於 甲 部 ,

「 糧 食 」 是 乙 部 而 「 能 源 」 是 丙 部 , 這 代 表 了 一 個 由 本 地 、 本 國 至 全 球 的 全 面 覆 蓋 , 這 樣 能 令 初 中 地 理 課 程 有 一 個 寬 闊 而 又 均 衡 的 地 域 覆 蓋 。

* 這 三 個 都 是 中 一 至 三 的 地 理 課 程 中 的 核 心 單 元 , 也 能 涵 蓋 大 部 分 的 必 須 學 習 元 素 。

未 被 詳 細 闡 釋 的 必 須 學 習 元 素 1 . 解 釋 地 方 及 景 觀 區 位 的 因 素 2 . 形 成 分 布 形 態 的 地 理 作 用 3 . 形 成 不 同 地 方 的 人 文 作 用 4 . 全 球 環 境 議 題

整 體 觀 察

1 . 課 程 內 容 主 要 涉 及 事 實 性 知 識 及 一 些 基 本 的 地 理 概 念 。

2 . 很 少 提 及 形 成 這 些 形 態 的 原 因 或 作 用 。

3 . 缺乏全球視野;欠缺全球性議題。

4 . 學 生 沒 有 實 地 考 察 的 經 驗 及 沒 有 機 會 學 習 實 地 考 察 技 能 。

5 . 欠 缺 運 用 統 計 技 能 的 訓 練 。

表四 未被詳細闡釋的必須學習元素及整體觀察

在文檔中 地理課程指引 (頁 96-1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