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附 5-4

在文檔中 Gu@j|pev EQ@~peGi (頁 53-60)

演講稿

合浦明珠

合浦是中國最早在海上交通裡第一個出現的第一顆閃亮的明 珠,其發展早於廣州。中國傳統上說:「西珠不如東珠,北珠不如南 珠。」意即西方的珍珠不如東方產的珍珠,可是北部地區沿渤海地區 或黃海地區所產的珍珠卻遠不及南海地區沿北部灣所產的合浦珠。所 以有一個有名的歷史典故稱「珠還合埔」,指的就是合埔珠。

合浦地區雖然在秦始皇始建州郡時就已經劃入,但因地理位置距 中原地區甚為遙遠,並沒有有效的管制。由於合浦位於海上交通要 塞,使其成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合浦因為臨海,沒有生產很多糧食,

但生產珍珠,古時人民(秦漢時期)即以珍珠換取其他地區的米糧,

因此航海交通非常發達。從古書上來看,許多人都言「越人擅水」,

當時浙江、福建、兩廣地區的人都很擅長在水中活動,淮南子和史記 貨值列傳都有提及古時南方人接擅於在水中活動,因此與中原人束 髮、右韌、長襟、寬袖的穿著不同,其為披髮、紋身、短褲。另外,

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即有獨木舟,更可證實其海上交通著發達。

漢武帝時曾派太監與應募者航海到東南亞和印度洋採購珍珠、璧 琉璃(玻璃製品)、奇石等異物。《漢書•地理志》粵地條曾記載了這 條航線:從徐聞、合埔(在廣東西南沿海)出發,經都元國、邑盧沒 國、湛離國、夫甘都盧國,最後抵黃支國。前四國今地所在眾說紛紜,

未能考定,但肯定是東南亞的沿海地方。黃支國則為唐代所稱的建志 補羅,在今印度東南海岸馬德拉斯南部一帶。從黃支國到漢日南郡的 回程時間是十個月。這是我國最早的通往印度洋的航程紀錄。漢以後 特別是唐宋以後航海交通發展極盛,中國與東南亞和印度洋各國的來 往增多,海上貿易以絲綢、香料、瓷器、藥物為主,後人就把這條航 路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或「絲瓷之路」、「陶瓷之路」、「香藥之 路」。

附件 5-6

「海上絲路文化」第一次座談會紀錄

時間:民國 91 年 6 月 13 日星期五上午 10:30~12:30 地點: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會議室

出席人員:

毛漢光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古鴻廷 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吳志康

耿慧玲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王振勳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何孟興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 顏清梅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 紀錄:顏清梅

中國絲綢分由海、陸兩路向外傳播,其影響除在經濟範疇外,更 發展為與政治、外交、文化、藝術乃至人民生活密切關聯。陸上絲路 一向負有盛名,海上絲路則較少有系統的介紹;然而,兩者相較,中 國絲綢、瓷器等商品由海路外傳,其持續的時間更長,所到達的地區

更廣,其歷史影響也更大。此外,在台灣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海島地 理的特質與大陸地緣的關係,藉著海洋的聯繫,與島外週邊形一直有 著密切的互動關係,海上絲路文化課程的教授,除可深化學生歷史地 理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從海上絲路的發展看台灣,亦使學術的 歷史與生活的歷史得以互動實踐。本次座談採自由發言的方式,分別 就課程的設計與教學的成效的提升進行討論,並整理成以下幾點:

一、教學品質的提昇與學生學習成效的的提高

(一)、為提昇課程的教學成效,參與授課的教師除透過不定期 的座談交換意見外,並鼓勵老師從事海上絲綢文化的相關研究,將其 彙整成論文集供作參考,強化教學的品質與方法。

(二)、配合課程的進行,敦請相關主題的專家、學者進行講演 或舉辦相關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

(三)、鼓勵學生寫作相關報告論文,以加強學生的學習成效,

延伸學生的讀書興趣;並選擇其中優秀的作品,舉行論文發表會,再 將其集結付梓。

(四)、試行精英班,達成通識教育雅博的目標。

二、課程內容的設計

(一)、發揚海洋中國的精神

海上絲路的發展為海洋中國的一個表徵,有幾個課題,值得關注:

1.東方與西南方通商成就級成本效益的比較。

2.海上絲路分段之比較研究。

3.航海技術的發展,如鄭和下西洋之航海術、中國平底船與西洋 平底船的比較以及蘇伊士運河開通前後之影響等。

4.海商(盜)與海上絲路之關係。

5.海禁政策對於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影響。

(二)、地理觀念的建立

1.藉由海上絲路歷史地理知識的傳授,使學生了解台灣與四鄰的 關係,並建立學生世界經濟地理的智識。

2.相較於歐洲的地中海,南海就如同亞洲的地中海,各國間關係 密切。

(三)、達成科際的整合

海上絲路航線上的各個城市,隨著貿易的發展,船隻在各個港口 與城市的停留,各地服務業必然有相當的發展,然而,關於此一課題 之研究,並不多見。引申而論,海上絲路文化涉及經濟生計、海洋政 策、海船航具、航海技術、海外移民、海盜、海外關係、海洋知識、

及思想文化等課題,若可結合各個學門的研究,其成果必然豐碩,學 生的所學所得,必相對提昇。

附件 5-7

「海上絲路文化」第二次座談會紀錄

時間:民國 91 年 6 月 20 日星期五上午 10:30~12:30 地點:中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出席人員:

毛漢光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古鴻廷 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林冠群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廖幼華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朱鳳玉 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

耿慧玲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王振勳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何孟興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 顏清梅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 紀錄:顏清梅

本次座談會延續前一次的討論,就海上絲路的研究及台灣在這個

航線中的所半演之角色探討,相關意見整理成以下幾點:

一、海上絲路與陸上絲路的比較—例如:海上絲路興起之因、貿 易商品的內容等等。

二、海上絲路的發展,貿易是重要的關鍵,各項商品至中國到東 南亞到歐洲,各地的價差如何?經濟效益的問題相當值得探討。以香 料而言,早期用於防腐與醫藥,為權貴的奢侈品,唐以後成為民間飲 食的生活用品,貿易量劇增,香料的貿易,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此 外,南宋以來的海洋發展,中外的互市之興盛,由東南亞中國錢幣的 發現可以見得。

三、在中國傳統東洋與西洋的概念中,台灣屬與東洋的海域,因 而,其發展受到航海技術的侷限。隨著航海技術的改良,尤其是在太 平洋航海興起後,台灣成為重要的轉運點,地理位置益形重要性,台 灣的發展如何?

四、東西方海上交通與航海技術的比較—中國尖底船的發展如 何?泉州船所反映的相關意義等。

五、各區域間港口的發展如何?大洋航行興起後,小地域交通及 貿易的轉變如何?

六、少數民族之移入與東南文化的變遷有著怎樣的互動?

七、明清漢民入墾台灣,漢文化相隨而至。由於敦煌蒙書的發現,

在文檔中 Gu@j|pev EQ@~peGi (頁 53-6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