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陸、實施要點 一、課程發展

(一)課程設計原則:

1.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設計應銜接國民中小學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 與大學基礎教育課程。

2.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設計應依學科性質重視實用性、實作性學習。

3.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應研訂課程分版的標準與實施方式。

4.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原住民教育、能源教育、安全教 育、防災教育、戶外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等重大議題,

納入相關的課程中,以期讓學生在不同的科目脈絡中思考這些議題,以收相互啟發整合 之效。

(二)課程整合機制:

1.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各領域課程發展應建置自然科學領域內不同學科間、跨領域間相互 檢視及對話之機制,落實領域內學科、領域間課程綱要內容之相互統整。

2.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各科課程綱要之設計宜本彈性自主之原則,並注意相 關科目間之整合,以期課程設計之多元化,與各科教材間之互補與相互支援性。

(三)學校課務運作:

1.各校可依地區特性開設與當地自然環境、生活形態、工商活動及社會發展等相關選修科 目,以彰顯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的地方特色。

2.各校應訂定期程表漸進推動「無固定班級授課制」,並積極開設選修科目,以因應學生的 個別差異與發展。學校每學期開設選修科目之學分數,以各學期規定選修學分數的 1.5 倍為原則,以供學生選讀。

3.各校可視教學空間與設備設施狀況,突破班級單元教學限制,採總量整合運用,將電腦

教室、實驗室及部分專科教室等調整運用,並善用班群結構實施群組選修課程。

二、教材編選

(一)教材內容:

1.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各科教材內容宜強調相互間之關連性和應用性,以期 學生能習得知識統整性的能力。

2.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各科教材內容宜聯結學生之生活經驗與善用網路之資 源,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習得知識的可應用性並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3.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各科教材內容宜適度融入原住民教育、能源教育、安 全教育、防災教育、戶外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等重大 議題之素材。

(二)教材選用原則:

1.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各科教材內容之編選宜強調基本概念之建立與原理原 則之習得,並提供高層次認知思考能力的學習材料,讓學生習得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 之能力、培養科學的態度、認識科學的本質,避免零碎非系統化之知識素材。

2.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各科教材內容之編選宜配合學生特質、學習需要、因 應各校地區特性、照應各階段能力指標,自行編輯教材、選擇合適的教科用書或編選彈 性學習時數課程所需的教材,惟全學期、全學年使用之自編教材應送各校之「課程發展 委員會」審查通過。

三、教學實施

(一)教師在教學前應編寫教案。教案的內容須依據教學目標,可參考教師手冊;教案之設 計,應以普通程度學生為對象,但亦應顧及個別差異,對於學習較快或較慢之學生,

應實施「充實教學」或「補救教學」。

(二)教師在每一新單元教學時,應以學生日常生活之體驗,及既有之知識或經驗為基礎,

多舉實例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進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推理分析,歸納或演繹,

以迄問題之解決,達成習得新知識或新概念的教學目標。

(三)教師教學時,不應單以知識的傳授為重點,尤應注意教導學生在科學方法的應用和科 學態度的培養。讓學生能認識科學本質,養成應用科學思考與探究的習慣,提昇思考 智能以增進問題解決的能力。

(四)教師教學時,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發問、共同討論,以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氣氛。討 論時,可採小組活動方式,以促進同學間合作及互助的學習。教師宜多運用各式教學 媒體和資訊設備以加強課堂教學之成效。

(五)教師教學時,應著重科學概念的融會貫通和運用,切忌灌輸零碎、片段的知識。

(六)教師教學時,應本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精神,運用教學的藝術和輔導的技巧,充分 掌握每一學生的學習動態,激發其潛能,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七)教學完畢後,教師應做自我評量及學生學習成就評量,逐步修訂教案,使教學計畫更

科目 物理 化學 生物

1.評量結果應善加分析與利用,作為教材教法及學習輔導的改進依據,並落實補救教學。

2.評量工具應時加檢視與改善,以強化學習評量之成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