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起,可以看出都市地理理論思想的變化,一個新發 展趨向。過去,都市系統的發展是透過人口、國家中核心地區的經濟集中情形

,以及對核心外圍地區其經濟消退及人口減少來做為判斷都市化的特徵。但是 1970 年之後,新趨勢顛倒過來,邊陲和中型城鎮正逐漸發展,而原來核心地區 和較大的城市則呈現衰退。然而,邊陲的成長和較小和中型城市通常沒有被平 等的分配(如新竹市、麻豆鎮、宜蘭市)。直到今日,因全世界網絡使得「時間

」變得更重要,活動在「正確時間」遠比「正確的場所」來得重要。

由此觀之,打狗港都港市互依互賴的空間機制,由古打狗海灣的遺址分布

(圖一),可以發現從有新石器時代的聚落興起開始,到早期的文明發展,基本 上是依附著古打狗海灣及其周圍資源的地理環境,伴隨著沖積平原的擴展,逐 漸沿平原、海岸再沿著港灣漸次擴展而成。而打狗港市互依的地理上的必然,

各種自然條件,均在亞洲各大港口中名列前茅,得天獨厚。高雄是南部地區的 陸運中樞,港口條件佳,海運興盛,空運也具國際機場規模,陸、海、空等三 度空間上絕佳的運輸配合條件,三者交織形成很重要的經濟地理關聯效益。高 雄港的外在環境正位處世界航線的重要通過位置,港口腹地與前地的配套也甚 優良。其地理位置的綜合性、層次性、歷史性及價值性四項特質配合得相當理 想。而人類的施為與作用力,正是港都地理區位價值的最佳寫照。高雄港都就 是在長期港市互依互賴、人與地、人與人,在各階段各種政策推導之下,塑造 了繁盛昌隆的工業港都區域特色。

再者,跨域合作與治理是來自全球化洪流下,對地域政府或非正府組織一 種反動或因應的機制,主要來自於地球村永續發展思潮、以及資訊革命世界是 平坦的理論時勢,這二股趨勢都對城市或區域(地域)分別產生來自外來(由上而 下)的壓力,如京都議訂書、跨國或跨區域的經貿協議;以及來自由內(由下而 上)的地方本身的自覺與反思,例如自身環境保育及資源善用生命共同體的體悟

、服務產品的擴大(產品愈來愈多元化); 以及所謂「軟體(Soft) 」的區位因 素的日益重要,全球市場的壓力也激發政府組織及企業對效率的更加重視。

在這個世界是平坦的全球化浪潮中,我們除了不能以心懷臺灣,放眼世界 的態度,被動的仰望這個世界,才會發覺世界真得是平坦的….然而對許多人來 說,世界一點都不平。而同樣的有時候我們要解決某尺度下的區域問題、城鄉 問題時,我們又必需以在地化的角度來思索這個獨特的、惟一的區域文化、其 魂之所在,以蠕蟲的視角,來發覺世界其是不想像中那麼的平坦。這個用不同 角度思索、觀看的方式,就是地理學一直被忽略討論的核心議題-尺度。區域 尺度的風格是地理學實踐的一個核心議題,應注意動態區域尺度的重要性(陳文 尚、黃士哲 1995)。而目前高雄市發展機制的產生,除了來自由上或由下的力量 之外,也需要來自面對全球化,在地化以及永續發展的面向來處理,一個跨域 治理來自全球化、地方思考及永續發展的城鄉思考。這個跨域治理(合作),將 面對的幾個問題,來自多尺度的區域地理學(區域和地方)、以及浮動界線、區 域認同、城鄉關係。

職此之故,都市計畫做為都市發展的主要工具,其施為與都市化二者息息 相關,1901 年以迄 2000 年(圖九)的都市計畫範圍的歷史性擴張,其空間擴張 的規律與順序是:1901 年從臨港的旗后,到 1906 年旗后、鹽埕相對,然後延伸 到 1912 年包含哈瑪星、哨船頭,1921 年再擴展到高雄川(愛河)以東長條區域

;1932 年以後再擴展到前金、苓仔寮地區,到 1938 年以一心到十全十條東西向 道路輻散成一個大扇狀擴展,1955 年往北包含左營、鼓山、三民再擴及苓雅區 東側、左營區蓮池潭四周,而後的半個世紀再往北的灣子內、凹子底、楠梓、

鼓山及左營軍港四周,以及續往南向的臨海特定區、五甲交流道特定區、佛公

、港墘地區、前鎮、小港、大坪頂、高坪特定區擴大延伸而擴及整個市區範圍

。綜言之,從高雄市各都市計畫公告實施的順序與區位安排(表四、圖十二)

也清晰反映了都市計畫與港口發展焦孟不離的深刻依附關係。

圖十二 高雄港市限制及未來發展示意圖

總之,未來高雄港市的發展,高雄港區與鄰近市區的空間發展仍有若干限 制條件:例如自然地理上,壽山、蛇山、半屏山、駱駝山仍成為限制都市發展 的天然阻隔,而舊市區、舊港區的發展也漸呈飽和狀態,而中山路及其他商業 用地的擴展,也限制住港埠用地再發展的機會。此外,小港機場、鳳山市區、

駱駝山也限制了高雄再往南發展的可能,當然長條形的旗津發展用地也已達臨 界點,都市用地已相當有限。至於未來都市發展計畫的調整方向應為:舊港區 的再發展計畫,可以把舊港埠轉型文化休閒產業與商業發展,最近鼓山漁市場 轉變為休閒餐廳與停車場可為顯例;再者,廣達 580 公頃的多功能經貿園區,

也可有效將臨港區的重化工業區變成經貿、製造、休憩觀光、倉儲轉運專區等 多功能、多目標使用;最後,自由貿易港區法通過後,高雄洲際貨櫃中心計畫 暨自由貿易港區(圖十二)(即海空雙港計畫)也應戮力以赴,求其早日實現,

以開拓海洋城市之新紀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