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陸、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

近十數年來,國內對於資訊素養的研究受到日益廣泛重視。例如,在專題研 究方面,有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三十餘件。在大學學位論文方面,有針對小學至 大學教師、行政人員、學生、圖書館館員、圖書館讀者、各行各業者為研究對象 之碩士論文八十多篇。可見資訊素養的主題,已經成為受到高度重視之研究課 題,值得進行深入探討,並將研究結果提供給各級學校作為課程設計與教學、各 種性質的圖書館作為參考與推廣服務的參考。

魏令芳(2002)研究大學資訊素養教育,以臺灣大學曾選修「資訊與網路資 源利用」通識課程的 284 位學生為對象,研究工具採用美國大學暨研究圖書館學 會於 2000 年公布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之五大標準(standards)、 二十二項績效指標(performance indicators)作為「大學資訊素養通識課教育:

學生問卷」中「學生對資訊素養教學內容之具備能力認知」部份的五項構面與二 十二題量表題目,涵蓋面完整。五項構面為:1、具有資訊素養的學生,能確認 資訊需求的本質與程度。2、具有資訊素養的學生,能有效獲取所需資訊。3、具 資訊素養的學生,能批判評估資訊資源,並將其納入自己知識與價值體系中。4、

具有資訊素養的學生,能有效使用資訊達成個人或團體之特定目標。5、具有資 訊素養的學生,能瞭解資訊使用之經濟、法律、與社會相關議題,合理合法使用 與獲取資訊。其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對這二十二項資訊素養能力指標,自評「已 經具備」之能力僅有一項(遵循資訊取得和使用之法律、禮節),其餘均介於「不 具備」與「部份具備」之間,顯見受試者對於本身的資訊能力欠缺信心。

其他研究者(劉淑娟,1998;賴苑玲,1999;池增輝、張莞珍,1999;黃雅 君,2000;謝宜芳,2002;劉秀娟,2002)之資訊素養研究,採用 McClure 對於 資訊素養內涵的分類,即傳統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媒體素養四種素養,

研究變項偏重於資訊資源使用經驗與資訊工具操作能力,涵蓋面較不完整。研究 結果大致為:資訊素養能力因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居住地區都市 化程度、相關學習經驗、資訊設備接觸容易度之差異,產生資訊素養能力之差異。

各研究之對象以及研究者對資訊素養之定義、內涵與側重之面向不同,故不易互 相對照比較。

王秋絨與張稚凰(1999)歸納影響成人資訊素養的因素來源為二大類:其一 為內在因素,二為外在因素。就內在因素來說,源自個人本身的內外在條件,如 性別、年齡、種族、技能、職業、生理條件、心理條件、教育程度、居住地區、

社會角色、社經地位及生活經驗等等。有些因素是與生俱來的,例如在教育上,

女性接受教育的情形隨著教育階段越高比率就越下降(陳麗欣,1998;蔡文輝,

1993),且無論在家庭或學校,男生通常比女生有機會接觸電腦(楊美雪,1993)。 又如種族或社經地位的不同,有時亦會影響個人學習的機會,社會優勢成員享有 大部分的教育資源,劣勢階級往往因缺乏文化刺激或缺乏教育機會訊息管道,甚 至由於家庭經濟的影響,無法獲得充分的教育,發揮潛力(黃明月,1998)。

至於後天形成的內在因素,譬如,教育程度高的成人在其就學過程中接受資 訊科技訓練的機會大於教育程度低者,因此,其所具有之資訊能力則成為因應科 技發展,提昇資訊素養之基礎;又如,居住在偏遠地區或離島的居民享有的資源、

設備遠少於都會地區的居民(張鈿富,1998)。上述內外在條件皆可能影響到個 人學習權利的有無以及教育機會的高低(王政彥,1998),因此,亦成為影響成 人資訊素的因素之一。

至於外在因素乃所處之社會環境之條件,包括法制規範、政策方案、資源分 配、社會期望、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學習管道、學習內容及教育人員等等。在 法制規範方面,例如 1996 年美國通過電訊法,擴展電訊業者間的競爭性,使得

人民取用資訊網路更為容易,有助於資訊素養之提昇。此外,智慧財產權的倡導,

導引人們更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終身教育理念的推廣,亦使人們逐漸了解終身 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資源的提供以保障學習者的權利;提供暢通的學習管道以使 民眾得以繼續學習,對成人資訊素養之提昇皆有其影響。

影響成人資訊素養的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之劃分並非絕對的,例如,生理 條件有的是與生俱來的,亦有因後天影響所致,社經地位承自父母,但又可經教 育而有社會流動的機會,改變其社經地位;而各因素之間可能重疊或交相互影 響,如居住地區雖屬於個人本身之外在條件,但居住地區之所以成為影響資訊素 養之因素乃因各項環境因素之交互作用而產生的;又如社會對男性的角色期待有 別於女性,男女生理特徵也有所差別,生理與社會化、家庭、學校及其他社會制 度交互影響,而成為兩性行為、社會角色、教育程度及職業各項差異的因素之一,

亦影響了資訊素養的形成。

事實上,成人資訊素養之形成所涉及的因素與條件相當地多,非單一因素而 已,而是上述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交互影響後所形成的多重因素,且每一個人因 個別差異而所受影響不盡相同。

王秋絨、張稚凰於 1999 年以臺北市之國民中學家長為抽樣對象,研究臺北 市成人資訊素養現況。研究結論中提出: 1、我國成人在尊重資訊及其科技的倫 理、法律及社會政治觀方面有較佳的表現,足見我國在智慧財產權及終身學習觀 念的宣導上有了良好的成效。2、我國成人對於媒體之使用偏向傳統媒體,而對 新興的資訊科技則較為陌生。因該研究與本研究對象之人口背景相近,可對照互 相比較。

第四節 學習滿意度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針對學習滿意度進行探討,共分成五部分:第一部份為學習滿意之定 義。第二部份為學習滿意之功能。第三部份為學習滿意之理論。第四部份為學習 滿意之層面與相關研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