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遠距教育之重要概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第一節 遠距教育之重要概念 "

Copied!
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遠距教育、資訊素養、學習滿意度三者之概念、意涵、理論,

並分析相關研究。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探討遠距教育之重要概念。第二節探討 空中大學之發展與現況。第三節探討資訊素養之意涵及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學 習滿意度之意涵及相關研究。

第一節 遠距教育之重要概念

本節針對遠距教育之重要概念進行探討,共分成五部分。第一部份為遠距教 育之發展背景。第二部份遠距教育之理論。第三部份為成人學習者之特性。第四 部份為遠距學習者之特性。第五部份為遠距學習者之學習態度與策略。

壹、遠距教育之發展背景

1960 年代以後,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社會快速的變遷、資訊社會的衝擊、

經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促成終身學習理念的興起與發展(黃富順,2000)。1970 年代以後,世界各先進國家普遍提倡「學習社會」的理念,並將終身教育視為未 來教育改革的方向(楊國賜,199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 1965 年所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會議,即揭示 了整合終身教育的重要性。1970 年出版由 Paul Lengrand 所著的《終身教育導 論》(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learning),強調新人文主義(new humanism) 的精神,以引導 UNESCO 的終身學習政策。197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 展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出版之《學會發展:教育的今日與明日世界》(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報告書(俗稱《弗爾報告書》Faure Report)

(2)

指出:社會要有競爭力,必須其中所有成員進行充分而有意義的學習。學習是每 一位成員的權利,不論任何人、任何年齡、在任何時間、利用任何管道均能學習。

除特別倡導「學習社會」及「終身教育」兩種理念外,並強調:生產與傳播技術 的新發明,導致教育的革新。要普遍而有效地運用新教育科技,必須讓教育制度 本身產生改變。而遠距教育之發展,正與新科技之導入教育體系有密切之關聯性。

199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出版之名為《學習:內在的寶藏》(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報告書(俗稱《迪勒斯報告書》Delors Report)強調二十一 世紀是一個終身教育的世紀,每個人的天賦,也就是人類主動積極、團結合作、

貢獻社會的優良特質,如同被埋藏的寶藏,需經由適當的途徑開發,以獲得充分 的發展。該報告書主張,實現學習社會這種烏托邦的理想,需以知識的獲得、更 新與運用為基礎。在資訊社會中,教育應促使每個人具備蒐集、選擇、安排、處 理及運用資訊的能力。終身教育強調學習不再是兒童或青少年的專利,超過傳統 教育制度學齡階段的成人,亦有學習的必要及可能。並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乃 是 1、學會與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2、學會追求知識(learning to know);3、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4、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200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Education)復出版

《開發寶藏:願景與策略 2002–2007》(Nurturing the treasure: Vision and strategy 2002–2007)一書,倡議增加第教育的五支柱「學會改變」(learning to change),以促進個人、組織與社會順應與引導變遷的能力(黃富順,1993b;吳 明烈,2005)

我國政府為順應世界潮流,二十餘年來陸續推動終身學習的理念。1997 年 教育部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闡述我國推展終身教育的願景,並喚起國 民對於終身學習的重視。1999 年公布之《教育基本法》第十二條規定:「國家應 建立現代化之教育制度,並應注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之結合與平衡 發展,推動終身教育,以滿足國民及社會需要。」2002 年公布《終身學習法》 推動建立、拓展各種終身學習資源與學習管道,補助、獎勵各種教學機構,鼓勵

(3)

全體民眾參與終身學習。2003 年修正公布之《社會教育法》第一條明訂:「社會 教育以實施全民教育及終身教育為宗旨。」宣示積極推展終身教育的政策主張。

惟徒有理念不足以成事,須賴相關條件之配合與制定典章制度加以落實,而「遠 距教育」的發展與施行,使學習者不需耗費交通的時間到課堂與教師會面,即可 不限時、地參與學習,建構學習的成果,提供了成人一個理想而便捷的另類學習 管道。

遠距教育的演進,從媒體科技的角度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代為單一 媒體時期,以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 education)為濫觴,已有百餘年的歷 史,主要以書面教材為師生間之媒介。第二代為多元媒體時期,以 1969 年英國 創設的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為代表,因應傳播科技與媒體之發展,

採用廣播、電視進行教學。第三代為資訊科技時期,自 1987 年引進電腦網際網 路、遠距視訊等技術,將遠距教學向再前推進一個新的里程(Holmberg, 1989;

Bates, 1991)。由以上遠距教育之進展情況可以發現,科技之發達與進步,使遠 距教育在運作機制上迭有創新,教學互動不足與互動過程緩慢的問題亦漸獲改 善。尤其是視聽多媒體與電腦網路之應用,其所具備之儲存、處理與傳輸大量資 料特性,對於促進學習者獲取學習資源、與教學者及同儕互相聯繫等方面,效益 尤為顯著。

綜上所述,遠距教育突破傳統面對面教育之限制,使原本無法到學校參與學 習的人,獲得參與學習、提昇自我的機會。Morrison(1990)認為,社會的變遷,

尤其是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終身學習不但從一個概念發展為意識型態,更進一 步成為具體行動,也就是遠距教學的蓬勃發展。因此,遠距教育不但日漸受到廣 泛重視,且與傳統學校教育並行發展為教育的主流,在推動落實學習社會理念之 進程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4)

貳、遠距教育之理論

為對於遠距教育有一清晰概念,經由以下之文獻回顧,簡要歸納幾位重要而 有代表性學者的理念與主張。

近代提出遠距教育理論基礎的學者相當多,各從不同的觀點提出其看法。最 重要的有:1、Peters 的「工業化理論」(theory of industrialization);2、

Weydemeyer 的「自主和獨立理論」(theories of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3、Moore 的「互動性距離理論」(theory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茲將 各理論之重點略述於下:

一、工業化理論

Peters(1988)從「工業化」的觀點與組織的理論出發,認為:遠距教育乃 運用工業的方法來設計並傳播教學,且除非如此,否則就無法實施成功。工業生 產的原則也該運用於分析、解釋和預測遠距教育。工業化生產過程的特性,包括:

分工、機械化、一貫作業、大量生產、計畫與準備、標準化、功能改變和客觀化、

獨佔化、中心化與集體化。遠距教育機構運用這些特性,採用昂貴的傳播媒體來 實施教學,並以經濟規模來平衡其投入之成本。如果遠距課程的製作和管理皆能 標準化,便會獲致可靠及有效的學習成果。Peters 的觀點進入英國開放大學的 架構中,開啟迄今已三十餘年的大規模成人遠距教育。

二、自主和獨立理論

Wedemeyer(1974)基於博雅教育哲學與民主思潮,主張每個人都應擁有學 習權,並認為個人「獨立的學習」是人類原始的學習狀態;反之,學校中的團體 教學,學習目標、活動、獎勵與懲罰全由教師安排決定,是一種依賴的學習。由 於社會和科技的進展,應逐漸消除獨立學習的障礙,打破團體學習的限制,使個 人在任何時間、空間均能進行學習。為達此目的,惟一方法就是將「教」與「學」

的活動加以分離,也就是實踐遠距學習。Wedemeyer 進一步提出遠距學習的原 則:1、學習者依自己的需求、環境和速度進行學習;2、學習者自由選擇學習科

(5)

目,進行個別化的學習;3、學習者自由選擇學習目標和活動方式。要言之,遠 距學習乃是由學習者來控制與主導,教師僅是從旁協助(Keegan, 1990) 三、互動性距離理論

Moore(1996)融合 Peters「遠距教育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機械式系統」與 Wedemeyer「重視學習者為中心與師生互動關係」二人之觀點,並受到 Rogers、

Maslow、Buhler 等人本心理學家及 Knowles 推動「成人教育學」(andragogy)

與 Tough 提出「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之影響,指出:對 話(dialog)、結構(structure)與學習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三者,

為遠距教育的主要構成要素,並以「互動性距離論」來描述與解釋遠距教育的現 象。所謂「互動」意謂環境、個人和行為模式的交互作用;「距離」則指由外在 有形的距離可能導致溝通上的障礙與師生間的誤解,而形成「心理上的距離」(強 調此係教學的距離、而非地理上的距離),需靠教師、學習者與教育機構藉由教 學設計和互動過程來共同克服,方能產生經過深思、有計畫的、有效的學習。

Holmberg(1995)闡述遠距教育之特性如下:1、使用事先備妥的的課程作 為學習的主要基礎。2、設計運用學生與支持機構間的組織化雙向溝通。3、有計 畫及明確地為個人備辦學習。4、較有成本效益地採用大眾傳播媒體的方法,讓 眾多學生按照相同的先備課程而學習。5、應用工業生產的方法,製作學習材料,

管理遠距教育體系。6、把遠距學習當成是一種媒體形態的引導式教學對話的觀 點。

Keegan(1996)總結各家論述,定義遠距教育為:1、迥異於傳統的面對面 教學,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習者呈半永久(quasi-permanent)的分離。2、不 同 於 私 自 的 學 習 (private study) 及 自 我 學 習 方 案 (teach-yourself programme) , 教育機構對於學習教材的計畫和準備以及學習者的支持系統 (support services)具有影響力。3、使用科技媒體,如印刷、錄音帶、錄影帶、

或電腦,來連結教師與學習者,並且傳送課程內容。4、不同於純粹的科技媒體 教育,提供雙向溝通,使學習者可以藉著對話從學習中受益。5、在教學過程中,

(6)

半永久的分離使學習者感覺只有個人的學習,而非團體的學習,因此提供偶然的 面對面或電子方式聚會,可以達成教導及幫助學習者社會化的目的。

綜上所述,遠距教育強調其與傳統教育師生面對面施教模式之差別,教學過 程中師生間呈半永久性的分離。為保證教學的品質,教材及媒體須經過教學機構 適當的設計與分工,以工業化的方法與技術,運用科技媒體將教學內容傳達給學 習者,並達到雙向溝通的功能,以克服學習者心理上的距離。因為學習團體半永 久性的缺席,通常以個別教學取代團體教學。

參、成人學習者之特性

空中大學的學生為成人學習者。所謂成人,係指在青春期之後,不再全時參 與正規學校教育,能夠擔負成人生活上的角色,或已達法定或社會所認定的年 齡,具有成人權利義務和責任的人。所謂學習,係指個體因經驗而使行為產生較 持久改變的過程。而所謂經驗係指個體在生活中所體驗到的一切事故,包含的範 圍甚廣,舉凡習慣、知識、技能、觀念等皆屬之。

成人在生理、心理、情緒、與社會行為各方面之發展,較兒童與青少年成熟 穩定。由於以往經驗與學習之影響,成人的動機、心智能力、興趣、態度、技能、

社會角色的發展,均呈現分歧而多樣化的現象,個體之間的變異性相當明顯,且 隨者年齡的增加而愈趨顯著。此外,成人對時間的知覺係短促而有限,追求立即 而明確的學習效果,對於延宕應用的學習活動不感興趣。因此,要在一個大的成 人團體中發現其共同興趣,來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相當困難(黃富順,2000)。

學界針對成人學習的問題進行研究,遲至二十世紀以後才出現,主要原因是 在此之前的研究者,大多認為成人學習和兒童學習二者間並無差別存在。直到第 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及歐洲地區才有學者開始注意到成人學習者的獨特性問 題。

有關成人學習能力議題之探討,早期曾有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Thorndike 於

(7)

1928 年與 Wechsler 於 1955 年以標準化的魏氏成人智力測驗(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進行橫斷研究法,結果發現:人類智力發展在二十五歲左 右達到高峰期,此後產生緩慢衰退的現象。但後續研究者 Bayley & Oden 採用縱 貫研究法,卻因獲得了不同的結果或者對之前測驗工具的質疑,而產生爭議。不 過,多數學者均同意年齡不是學習的障礙,成人仍具有學習的能力(黃富順,

2000)

Knowles(1980)鑽研成人學習領域,提出「成人教育學」(andragogy)理 論,與過去長久以來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學」(pedagogy)間有明顯之差 異,其對成人學習者的假設如下:

1、成人學習者對求知的需求是自發性:當成人認為如果不去進行某種學習 將有非常負面的後果時,他們將以其所有精力來學習。相對於兒童學習者,由外 部因素(如升級、教師與父母的鼓勵)來促動,並且不瞭解學習將如何影響其生 活是不同的。

2、成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表現在能夠自我導向的學習:成人學習者一方面 能夠為自己的抉擇與生命負責,一方面也需要他人的尊重與重視,希望教師視其 為一個具有自我導向能力的學習者。相對於兒童為一依賴的個體,在教育上需要 他人引導是不同的。

3、成人學習者的經驗豐富:相對於兒童毫無經驗、或是極少經驗是不同的。

唯成人經驗的質與量亦視個別差異而有區別。經驗做為成人學習者進行學習時的 資源與工具,是促進學習效果不可或缺的助力;但若不當使用經驗,經驗亦會成 為學習者的阻力。

4、成人學習者隨時有採取學習行動的準備:隨著發展任務與發展階段的需 要,成人為有效因應實際生活情境,隨時保持進行學習的準備狀態。

5、成人學習者的取向是生活中心的、任務中心的、或者以解決問題為中心 的:成人面對各項生活層面如工作世界、家庭生活、社區服務、與健康問題等,

必須具備相關與充足的知識與技能,來解決實際生活情境的各項挑戰,因此與生

(8)

活息息相關的知識與技巧,才是成人學習者所要的內容。

6、成人學習者具有強烈的成長與發展動機:包括外顯動機,如:為尋找更 好的工作、升遷與高薪等等;以及內隱動機,如:增進工作滿意度、自尊、與生 活品質的提升等。這些動機具有刺激成人進行學習的功能,只是成人成長的動 機,常受到學習機會與資源的短少而消退。

綜上所述,成人學習者具有與兒童及青少年迥然不同的特性,具有較強的動 機與自主性,依照本身實用取向的需求及運用自身已有的經驗為資源來學習,並 希望獲得較多的尊重。因此成人學習是在本身作好準備下的情況及適當的時間 點,才會進行各項學習的活動。成人教育者必須考量學習者的特性,教學策略要 能反應來自成人學習者本身的需求,才比較能夠吸引成人參與學習,並提昇學習 的成果。

肆、遠距學習者之特性

有關遠距學習者之特性,Henderikx(1992)與 Vickers(1993)認為,由 於遠距教育課程設計傾向於需求取向(demand driven),而非供給取向(supply driven)。因此,遠距教育的學習者比較能夠選擇及設計適合他們獨特環境的學 習計畫,而不受限於時間、地點。相對的,遠距學習者對於其學習課程的進展,

亦需自行負起責任。他歸納傳統大學與遠距大學學習者特性之差異如下:

(9)

表 2-1-2 傳統大學與遠距學習者學習者特性之比較

比較項目 傳統大學學習者 遠距學習者

1.可讀書的時間 較多 較少

2.社會角色 大都為全時學生,可持續學習 大部分學生有職業或社會責 任、或其他競爭性的社會生涯

3.求學動機 求學動機類同 求學動機不同

4.正式教育程度 受正式教育的程度類同 受正式教育的程度不齊 5.人生經驗 人生的經驗類同 人生的經驗不同

6.同 異質性 同質性較高的團體 異質性相當高的團體

(資料來源:Henderikx, 1992;研究者整理)

綜上所述,由於遠距學習與傳統課堂內的學習二者間,學習的情境大不相 同,雖然遠距學習的時間與地點較有彈性,但由於學習者缺乏互動與支持,學習 的障礙較多,持續學習較為困難。遠距學習者多半是成人,學習動機雖高但學習 的時間較少,需要以更堅強的毅力、更優良的技巧與更週詳的計畫來進行學習。

若是運用得當,豐富的人生經驗與閱歷是遠距學習者一項有力的學習資源。

伍、遠距學習者之學習態度與策略

遠距學習者欲達成有效的學習,必須對學習抱持積極正面的態度,並加強學 習技巧,尹玫君、劉蓁蓁(1997)綜合析述各學者之看法如下:

1、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遠距學習者沒有固定的上課時間和地點,等於擁 有更大的學習彈性與控制權,及自我管理的機會。學習者必須更善於控制自己的 時間及尋求同儕的支持,與教師互動,參考必要的書籍及支援等,也就是對自己 的學習負責。

2、主動及獨立的學習:遠距學習者沒有老師的耳提面命,因此自動自發的

(10)

學習就更為重要,高動機及較能自律的學習者較易成功。例如利用電腦網路超連 結進行資訊檢索時,學習者必須不斷下決定選取自己想要的路徑。此外,他們須 主動與教學者或協助教學者聯絡,自己決定學些什麼,才能真正的完成學習。

3、使用深層的學習方式(deep approach):遠距學習者必須(1)將焦點著重 於具有重大意義的內容,而非瞭解片段、孤立的事實資訊。(2)將新觀念與舊訊 息做關聯(relate)或區分(distinguish)。(3)將概念(concept)與日常生活做連 結。(4)區分證據與結論之間的差異或關聯性為何。(5)將學習內容加以組織。(6) 著重將教學材料與每天真實的生活相連結。

4、對自己的能力、慾望、需求、技能有所認知:學習者必須瞭解自己的能 力、限制與學習的目標,才不致在學習過程中有太大的挫折感。

5、澄清已經學過了什麼:學習者必須審思自己已存在的知識架構為何?如 何才能增加?新進來的訊息改變了知識架構中的哪一部份?

6、與他人合作 互動:藉由電腦網路等新科技之結合與輔助,遠距學習者 進行同儕合作學習,可以克服遠距教學較缺乏外爍的動機及社會性隔離之兩項弱 點。經由異質性團體中個別成員經驗與才智的交流與分享,使新舊知識更加交融 整合,並促進團體的參與感、認同感與歸屬感。

綜上所述,遠距學習者在學習的歷程中,必須認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僅 要去除被動學習的習慣,並且要增強自我的學習態度、方法與技能,以開放而主 動的胸襟,做為知識的探險者。雖然大部份的時間與老師、同學不處於同一時空,

卻要一方面保持學習的熱忱,規劃並實踐獨立的學習;一方面仍與外面的世界與 他人互動,藉著相互的溝通與回饋來克服困難與障礙,整合所學習的知識與技 能,且進一步有能力對外界的知識貢獻出獨特的看法,成為一個知識的製造者。

伍、遠距高等教育系統之組成要素

有關遠距高等教育系統之組成要素,茲分別探討如下:

(11)

一、課程教材

我國《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三條規定:「大學得依其發展特色規劃課程,

由學校組成相關委員會研議,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前項 課程,應由相關委員會定期檢討或修正。」遠距教育專家 Moore(1996)指出,

設計遠距教育課程應符合遠距學生的需求。在進行課程設計前,應先瞭解教學機 構的辦學理念與哲學。遠距教學既然經由媒體呈現,再藉著科技傳遞,所以媒體 教材的設計,必須要由具有教學設計理念及科技專業知識的多方人才來擔任。

教學設計專家與學科專家應共同達成某些共識,如:課程目標、學生的作業 與活動、教材的版面設計、錄音帶 錄影帶的內容、以及在電話會議、視訊會議、

電腦會議等互動過程的問題設計等。美工設計者則負責將學科專家與教學設計專 家的理念,製作成高品質的教材與節目,製作過程著重於依媒體特性來發揮授課 內容。

課程結束後,評估與研究專家應策劃如何評估學生個別學習效果與課程整體 成效,以確定是否達到學生需求與成本效益。課程設計的成功與否,牽涉到很多 的技巧,而最重要的因素則在於團隊精神的發揮。

二、支持系統

學習者支持服務系統是遠距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從事遠距學習的學生比 起傳統學校的學生更有孤立感,加上他們是同時負有家庭、社會責任的成人,學 習的干擾較多,一旦註冊就讀,缺乏學習技巧、不懂時間分配等各種困惑與問題 接踵而來,這些問題及焦慮感需要有充足的支持系統來幫助他們(Lalande, 1995)。學習者支持服務與成功學習及降低輟學率呈現明顯相關,提供諮商、圖 書館導引等服務,會有效地挽留住可能因不良的學習習慣或不切實際的期望而萌 生輟學之念的學生,防範各種問題於未然(Sewart, 1983)

空中大學的學生在就學的過程中,除了精進自己的學習能力與技巧,堅定自

(12)

己的學習毅力外,還有以下的期待:1、最新的權威的資訊;2、有彈性且適應各 種不同學習風格的課程;3、有關於學習內容及方法的輔導;4、有機會實際運用 所學;5、對於學習及進步情形的回饋;6、獲得處理與課程有關的行政或個人問 題。要合乎這些期待,不僅要配合課程設計和實施的方式,也要配合教學的性質 和提供學生支援服務(Moore, 1996)

大致上,遠距學習者支持系統的要素包括:1、學習者與支持者、教師或機 構間,以個別或團體方式,面對面或經由其他媒介的接觸;2、同儕接觸;3、給 與學習者有關其學習的回饋活動;4、額外的教材,如:手冊或建議指南;5、實 際的或虛擬的(電子的)學習團體與中心;6、接近圖書館、實驗室、器材設備 與溝通的網路。這些要素組成的支持系統結構各處不同,視課程設計者的要求、

各地區基礎建設、學習者的分布、可用資源、與遠距教育提供者價值與哲學信念 而定,同時提供者與學習者之間互動的層級、強度、功能也隨結構不同而異,因 此學習者支持系統絕不是靜態的,而是有動作力的,由組成要素、要素結構及其 間的互動三者交互作用而成(Robinson,1995)

三、教師教學

遠距教育與傳統教育最大的不同,在於授課教師經常不是該課程的設計者。

如前所述,在一個遠距教育系統中,課程設計是由一個團隊來完成,由於團隊工 作與媒體製作投入的成本甚高,必須要有眾多的學生參與學習,才能達到成本效 益。並且授課教師需要一套特殊的教學技巧,不同於課程設計者或學科專家,因 此遠距教育機構不見得會讓課程設計者再擔任教師。

教師的良窳與教學的成效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教學工作本身是一個高度複雜 的活動,在不同的主題、情境、及教學內容下,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式自然也應 有所不同;此外,學生的程度、特性等,也可能會影響教師所扮演之角色,因此 多年來,專家們一直無法確切的指出如何扮好教師的角色,以及需要具備何種特

(13)

質,方可被認定是好教師(Northedge,1975)

Apps(1981)歸納一位好的成人教師所應具備之一般特質包括:1、對學習者 的關懷超過對事物的關心;2、熟悉其專業領域;3、能連結理論和實際,進行科 際整合;4、對身為教師深具信心;5、對不同教學方式能多方採納;6、能全心 投入教學活動,與學習者分享其個人經驗;7、鼓勵學生超越所預期的學習成效;

8、能創造積極的學習氣氛。相對的,不好的教師之特質則包括:1、溝通技巧差;

2、個人特質不佳;3、沒有組織;4、缺乏目標;5、對學生不感興趣。

空中大學的教師分為主講教師與面授教師,前者僅出現於教學媒體上;後者 在假日面授課堂上,才與學生有面對面互動的機會。由於空中大學的學生是成 人,因此教師除了具備本身的專業素養,與一般教學的能力與態度外,對於成人 教育的本質、功能、成人心理學、教導成人學習者的技巧等,均應具備相當的認 知與能力。

四、人際互動

關於遠距教育中人際互動的議題,Moore(1996)與林美智(2000)曾提出 其看法,歸納重點如下:由於教學的主體是人,因此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的交互 關係,也就是相互的回饋,是教育的基本模式。傳統教室教學情境中互動的要素 包括:語言溝通─談話的目的、主題、話語的類型、酬賞與懲罰、及說話的時機、

情緒、音調;也包括非語言的溝通─觸覺與視覺、身體碰觸、空間接近性、姿式、

臉部表情、手勢動作、注視方向等等。教師若採用積極鼓勵性的話語、微笑、點 頭、拍肩、眼光接觸等,能創造一個產生積極情感的溝通環境,對於學生的學習 行為、態度、學業成就均有正面的幫助。而同學間的溝通互動,除了可以知道別 人對於學習的反應之外,還可獲得社交的樂趣與情緒上的滿足,有助於學習效果 的提昇;與輔導人員互動,有助於學習技巧的改進,或解決學習的個人問題;而 與行政人員溝通,則有助於掌握修課進度與程序。

空中大學屬於遠距教學機構,學生與老師的溝通除一個月一次的面授課程

(14)

外,平常主要的媒體教學部份沒有面對面的互動。因此課程設計者需要利用各類 媒體科技做為互動的橋樑,主導引起師生間的問答互動,並設計一些學習活動,

提供學生一起工作及互動的機會。儘管電腦網路與通訊等新興科技,已可將文 字、聲音、圖像、動作、影片等,以點對點、或單點對多點的傳播方式,進行個 別式或團體式的即時雙向互動,達到新穎而特殊的互動效果,不過此類設備昂 貴,其應用尚未普及。

空中大學的學生是成人,具有較高自發性學習的能力與態度,亦較能承受獨 自學習的孤寂感,對於教學互動的需求,雖不若兒童、青少年來得迫切,但學習 過程中畢竟難免遭遇問題與疑惑,需要與師友或學校溝通以解決困難,或者得到 正向的回饋以維持其繼續學習的動力,因此人際互動仍然是整個遠距教育系統中 不可或缺的一環。黃明月(1992,1995)認為:隔空教育機構改善教育中教學互 動之途徑,除改善印刷教材使其更具互動性外,可以利用電話錄音鼓勵學習者與 教師互動,利用電腦網路傳送電子郵件或以電腦會議方式增進教學互動,並增加 現場電視與廣播節目的播放且提供電話系統作立即性的互動。除此之外,因應資 訊與網路科技應用於遠距教學之環境,教學機構應加強人機介面設計,以提高教 學互動,並培養學習者電腦素養,以促進學習的效果。

五、學習收益

學習收益一詞所涵蓋之面向非常多元。謝明瑞(1999)為分析我國遠距教育 投資的間接效益,以國立空中大學學生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將受試 者認為在該校學習所能獲得之幫助區分為以下項目:1、提高學歷;2、晉升職位;

3、就業或轉業;4、增加薪水;5、增加知識;6、充實自己的生活;7、對自我 的肯定;8、拓展對事物的看法;9、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10、認識許多志同道 合的朋友。另外,將受試者認為在該校學習所能獲得之效益區分為以下六個類 別:1、經濟效益;2、社會效益;3、家庭效益;4、文化效益;5、個人效益;6、

國家效益。結果發現遠距教育投資的正面效益獲得空中大學學生普遍的認同。

(15)

第二節 空中大學之發展與現況

1969 年發軔於英國的開放大學乃全球第一所遠距教育大學,在成人教育史 上樹立了新的里程碑。它首創革新的組織型態、學位架構、課程教材、教學方法、

教學任務,建立不同於傳統大學的教學模式,以遠距教學方式實施成人繼續教 育,使原本不具進入大學條件者也能攻讀大學學位,實踐所有民眾共享教育資 源、終身學習之理想。

此一成功的典範帶動國際風潮,各國紛紛仿傚設立相同性質的機構。我國亦 先後創辦了二所空中大學,分別為 1986 年由教育部設立之「國立空中大學」與 1997 年由高雄市政府設立之「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由於本研究之對象為國立空 中大學學生,本節乃就其定位與功能、辦學模式、及面臨之挑戰分三部份述於下。

壹、空中大學之定位與功能

我國空中大學在體制上屬於正式的(formal)成人進修及繼續教育機構,有 關於其在教育體制內的定位,可由下述的相關法律獲得清晰的瞭解。

《大學法》第七條規定:「教育部得設空中大學,其組織與教育設施,另以 法律定之。」及第二十八條規定:「中央及省(市)政府,得設立空中大學;其 組織及教育設施,另以法律定之。」為設置空中大學之最早法源,並賦予其相當 寬廣的發展空間。另外《學位授予法》第五條規定:「國立空中大學全修生,依

《國立空中大學設置條例》修滿規定學分成績及格者,授予學士學位。」賦予空 中大學在法律上具有與其他大學相等之地位,為一所正式大學,而非補習教育性 質。

《空中大學設置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使用視聽傳播媒介辦理成人進修及 繼續教育,依《大學法》第二十八條第二項規定制定本條例。」明定空中大學使 用傳播媒介為主要教學方式的特色,並強調辦理的是成人進修及繼續教育。該條

(16)

例第三條規定:「空中大學分為國立及省(市)立。國立者由教育部審查全國情 形設立之,省(市)立者由省(市)政府報請教育部核准設立之。」顯示中央政 府與地方政府皆可設立空中大學,貼近民眾的需求。該條例第四條規定:「空中 大學採用多元傳播媒體實施教學,並輔以面授、書面輔導及其他適當教學方式施 教。」顯示空中大學為補師生雙向溝通不足,而採行多元化教學方式。該條例第 八條規定:「空中大學分設學系,並得視需要於學系之上設立研究所。」提供空 中大學在學系以上,尚有設立研究所教育階段之發展空間。

空中大學所發揮之功能,莊懷義(1988)認為包括如下五項:1、應用最新 傳播科技,擴大教育層面,提高社會文化品質。2、突破傳統大學「定點」與「面 授」之教學限制,調整教育的內容,革新教育的方法。3、有利於新教材教法的 實驗,促進國內教育的革新改進,開創新的教育觀念。4、緩和我國日趨嚴重的 升學壓力,並減少因而帶來的社會問題。5、實現終身教育的理念。

另外,黃炳煌(1990)列舉空中大學的功能如下:1、經濟之功能:空中大 學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教育型態。2、均等之功能:空中大學可提供均等教育機會 或提供接受非傳統式高等教育之機會。3、延續之功能:空中大學可提供第二次 受教(再教育)的機會,並達到終身教育的目標。4、改進之功能:空中大學可 促進高等教育的革新。5、統整之功能:空中大學可透過豐富的人力及物質資源,

在教學上達到科際整合的功效。6、完成之功能:傳統大學與空中大學,可以建 立完善的高等教育體系。

綜上所述,空中大學設置的時間迄今雖僅二十年之久,相較於傳統大學歷時 尚短,但在推展與實踐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的理念上,擁有充足的法律地位與政 府資源,以其彈性多元的教學方式,提供全民參與正式但非正規大學教育的另一 管道,具體落實我國儒家所倡導「有教無類」之理念,發揮多元的功能,符應邁 向社會公平正義之崇高理想,並已朝向傳遞更高深知識的「研究所」教育階段發 展。

(17)

貳、空中大學之辦學模式

一、入學與修課規定

國立空中大學每年約在六月和十一月舉辦兩次招生。自 1997 年起實施免試 入學,不限名額,有志向學者均可登記報名,經審查後入學。學生分為「全修生」

及「選修生」,前者具有學籍,須年滿二十歲,高中(職)畢業或具同等學力;

後者不限學歷,年滿十八歲即可登記選修,修足四十學分可轉為全修生。不規定 修業年限之長短,只要修畢應修之一百二十八學分數,成績及格畢業,便授予學 士學位(國立空中大學,2006)

二、課程規劃

國立空中大學為因應社會大眾不同的需求,設計多樣化課程,希達成學以致 用的目標。其開設科系原則為不過於細分,而以較大領域之知識為範圍,並配合 在職成人進修之實際需要,及適於利用遠距教學之學門進行規劃(陳如山,

1997)。該校共設有:人文學系、社會科學系、商學系、公共行政學系、生活科 學系及管理與資訊學系六個學系及共同科。

國立空中大學每學期開設四十多個學類課程。鑑於各學系為廣域性學門,每 一學系各設置六至八個學群,以為該系課程之核心領域。以下列舉各系開設之部 份學類課程,以試圖一探其課程設計之特色(國立空中大學,2006)︰

1、人文學系︰文學與藝術、歷史、宗教與哲學、傳播與圖書資訊。

2、社會科學系︰心理、法律、社會、教育、政治、實用。

3、商學系︰管資、經濟、貿易、會統、財經、綜合。

4、公共行政學系︰一般行政、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勞動關係、政治經濟。

5、生活科學系︰環保、輔導、家政、觀光、保健、護理。

6、管理與資訊學系︰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綜合管理、資訊管理、資訊應 用、資訊專業。

(18)

7、共同科︰國文、外文、憲政、通識。

由以上學類名稱發現,雖然國立空中大學強調其課程兼顧理論與實用、職業 與文化、通識與專業,其開設之課程較諸傳統大學,似乎具有更明顯之實用性質 與職業取向,符應前述成人教育是以立即應用之需求為導向之說法。

國立空中大學在開設每門課程的前二年,即延聘學科委員、教學設計委員、

媒體委員及執行助理四種不同專長及職務之人員,組成「教學策劃小組」,共同 規劃與製作書面教材、教學節目和面授及互動學習活動,以控制教學品質。教科 書由該校自行出版;教學節目則部份由該校自行製作,部分委託校外專業單位製 作。2000 年教學節目通過 ISO 9002 國際認證,顯示其品質達到相當優良的水準,

前述 Peters 的工業化理論於此清楚的體現出來。該校自 2003 學年度下學期起,

以網路教學方式試辦研究所課程。若試辦成效良好,獲教育部核准正式設所後,

將申請採計學分,並依學位授予法授予碩士學位(國立空中大學,2006)

三、教學概況

國立空中大學施教方式以遠距教學為主,採用教科書、定時播放的教學節 目、教學節目錄影(音)帶、廣播、以及透過「網際網路即時播放系統」點選式 教學節目、線上論壇及視訊討論,盡可能利用科技帶來的便捷與特色,發揮教學 的功能。

為彌補遠距教育中師生、同學間交流、互動之匱乏,國立空中大學在臺灣本 島的基隆、臺北市、臺北縣、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宜蘭、花蓮、臺 東,及澎湖、金門離島,共設立十三個學習指導中心及馬祖輔導處,實施面授教 學,聘請面授教師於週末假日以面對面方式進行研討、實驗、實習或疑難講解,

每學期每科目面授四次,為空中大學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互動的最主要時機(黃 恆,2001;國立空中大學,2006)

國立空中大學為因應資訊科技日新月益的發展,在開始推動網路化教學 前,曾進行過相關的研究。吳文琴(2002,2003)研究發現,該校學生的電腦網

(19)

路素養不差,推行網路教學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反之,楊家興、裘友善(2002)

研究發現,該校師生在電腦網路的使用能力、經驗及意願上,均未達成熟的條件,

建議學校要應全校師生提供一連串資訊素養的養成性教育訓練。為何不同研究計 畫呈現不同結果,值得進一步加以探討。

該校陸續開設「資訊素養」課程,邀請學生社團辦理「數位學習」研習,

顯示在建構網路教學環境方面相當努力。2006 年 4 月 6 日該校舉行「數位學習—

混成式教學」成果發表會,展示大學部的數位教材、試辦研究所課程的數位教學、

課程隨選系統、「學習如何學習」課程討論區,以及持續與中華電信進行的「MOD 大電視」系統,為臺灣的遠距教學樹立數位學習新典範(中央日報,2006 年 4 月 6 日),顯示該校面對新科技朝向網路化轉型之事實。

四、學生概況

空中大學學生參與學習,多半是自願的性質,且學習的動機與歷程互異。陳 雪華、陳如山(1988)將空中大學學生的學習動機區分為:外界期望、提高學歷、

就業轉業、升等加薪、增進知識、結交朋友、休閒生活、自我實現等八種向度。

至於其背景,在「性別」方面,參與學習者以女性居多。在「年齡」方面,主要 分布在 30 歲至 39 歲之間。在「職業」方面,八成五以上的學生為在職人員,職 業類別以公務人員、商及服務業居多。在「學歷」方面,以高中職最多,專科居 次(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資料庫,2006)

五、學生輔導

國立空中大學為協助學生順利學習,提供課業疑難和學習上的輔導。1987 年起發行《空大學訊》半月刊,並於《台灣新生報》每週一至週五之「空大專版」

提供輔導教材,做為學生與學校的溝通橋樑。提供專線電話及電腦互聯網路使學 生可以與學校、學系和老師溝通及互動。

此外,國立空中大學安排班級導師協助新生解決學習及調適上的問題,安排

(20)

諮商輔導老師於必要時協助學生解除心理與情緒上之困擾。定期舉辦選課說明會 與師生座談會,以提高學習成效。該校課程隨選系統的學習討論區,安排駐版教 師解答學生疑惑,學生也可留言給指定教師,並在十二個小時內得到答覆(國立 空中大學,2006)前述 Keegan 之論點─教育機構對於學習教材的計畫和準備 以及學習者的支持系統(support services)具有影響力,於此得到具體的印證。

六、發展政策

國立空中大學為積極革新、求新求變、追求卓越,目前正積極運用資訊科技,

以發展成為華人電子化教育之領航者及終身學習之重鎮為願景,擴建多元媒體教 學平台及強化數位教材製作能量。

該校為追求卓越、永續發展,訂定如下之「五化政策」為發展準則:

1、多元化:發展多元學程、多元媒體、多元課程,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要。

2、網路化:建構行政及教學網路系統,提升教學服務水準。

3、效率化:提升教材製作品質,強化網路及視訊等互動學習效果。

4、國際化:跨足海外市場,成為國際大學。

5、社區化:發展各地學習指導中心為社區資源中心。

綜上所述,空中大學具有超越學習時間、空間、學習者年齡、學歷與修課年 數種種之限制,提供學習機會與學習資源之特性,使知識的傳播更加方便、快速、

有效率,成為全民參與終身學習的優良途徑。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與情 況,選擇學習的科目與進度,利用不斷推陳出新的媒體科技,取得經過精心設計 製作的學習素材,從事獨立自主的學習活動。至於師生如何克服因分隔而造成的 疏離感,如何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與習慣,則有賴於學校提供的輔導與支持,及 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堅忍不移的學習精神來達成。

(21)

參、空中大學面臨之挑戰

遠距教育既具有彈性、大量、學習者自主等優點,然而不可否認,此一非傳 統的教學模式亦面臨一些挑戰,Moore 分別自教學者與學習者之立場析述如下 (趙美聲、陳姚真編譯,2002):

一、教學者

1、除非利用同步且雙向的電傳視訊系統教學,否則教學者看不到學習者對 教學所做的表情及肢體反應,且師生之間的溝通常有遲延。2、教學者除了本身 的專業學識外,還需要具備運用科技媒體來協助學習者學習的技能。3、因為學 習者缺少同儕支持及班級參與感,容易感到焦慮,教學者必須提供一些引起及維 持學習者學習動機的支持,幫助學習者克服恐懼與沒有自信的問題。4、教學者 必須與教學機構中其他的人員合作,以便發展課程及進行教學。

二、學習者

1、缺乏教學者身體上立即性的支持,例如:眼光、表情、姿勢等。2、與教 學者擁有的生活背景共同點不多,發展師生關係需花費較多時間。3、見不到其 他同學,可能因此減弱競爭動機。4、科技是重要的學習工具,必須能對其適應,

才能作有效的溝通。

國內學者(李麗君,1995;尹玫君、劉蓁蓁,1997)則指陳成人遠距教學所 面臨之挑戰如下:

一、教材

由成人教育理論得知,成人的學習需求因個體背景、角色、任務之不同而異。

但遠距教材是預先製作的,同時為了減低成本,多是大量印製。換言之,遠距教 材是趨向統一化、標準化,不能夠依個人的需求而調整更改,與成人需求無法吻 合,學習者只能被動式的接受,因而違反成人學習之理念。

(22)

二、學習者

成人是成熟的個體,具有豐富的經驗,參與學習活動是自動自發的行為,因 此成人的學習屬於自我導向模式(James,1983)。然而事實上,並非每位成人都 是成功的自我導向學習者,尤其大多數成人在過去一直是採取被動學習方式,已 經習以為常,因此當他們參與遠距教學時,仍以被動方式來學習。就算成人瞭解 應以主動方式學習,但因缺乏正確的學習技巧,仍無法成功的自我學習。

再者,世界各地遠距教學機構普遍面臨一個嚴重的事實,即成人身負工作及 家庭責任,又必須在遠距學習的情境下獨立學習,有許多心理或環境之障礙無法 克服(陳如山、陳雪華,1988)。加上成人學習者常自我設定不切合實際的目標,

或是目標過於實用取向,而導致中途輟學比例偏高(Apps, 1981),不但造成教 育資源的浪費,更造成學習者自我能力及心理上的挫敗;對學校或體制而言,也 造成社會大眾對遠距教育績效的質疑。

三、互動

成功的遠距教育系統不應該將學習孤立成一個隔離的環境,教學內容也並非 單純的機械化,應該考慮學生社會上及情緒上的需求並融入於教學內容之中。教 育的四個要素包括:主體(學生)、內容(學習材料)、社會(他人、環境、世界)

及互動,前三個要素要經由互動做聯繫。互動為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於學 習的結果以及學習的滿意度都有重大的影響。但空中大學儘管擁有彈性化教學之 優勢,卻因為師生及同儕的分離,當學生有疑問時無法立即獲得解答,使學習欠 缺互動與支持,而面臨嚴竣的挑戰。雖然遠距教學機構安排有雙向的溝通管道,

諸如面授、電話、通信輔導等等,但是其立即性不及傳統式教學,這種延宕性的 回饋對成人學習者而言,往往會影響其學習動機,減低學習興趣。

此外,由於近年臺灣高等教育整體環境與市場之變遷,國立空中大學尚面臨 如下來自教育市場之挑戰:1、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國外大學可合 法來臺設立分校。2、近年高等教育政策改變,大學數量大幅增加。3、傳統大學

(23)

聯合招生錄取率已超過九成,而學生平均淘汰率約僅 1.3%。4、國內各大學為廣 拓財源,大量成立在職專科班與在職學士班。5、未來立法院若修法通過,國立 各教育機構及社區大學可能將合法頒授學分。6、近年國立空中大學學生人數漸 呈現下降趨勢(賴惠德、林月琴、陳益明,2002)

綜上所述,可一窺空中大學經營上及學生參與學習上之困難。基於遠距教育 本身之性質與成人學習者之特性,空中大學學生入學之後,在工作與家庭責任之 外,必須長期投入,適應遠距學習的模式,改變學習習慣,加強自學能力,精進 學習方法,把握學習進度,排除學習障礙,解決學習問題,獨立並堅定的修完學 分、通過考試並取得學位,確非易事。有鑑於此,為實現當初創設空中大學之宗 旨,落實教育機會均等及學習社會之理想,針對上述困境,實有賴遠距教育領域 之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如何加以克服。

第三節 資訊素養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針對資訊素養進行探討,共分為六部分。第一部份為資訊社會的發展背 景。第二部份為資訊素養的意涵。第三部份為資訊素養與學習的關係。第四部份 為資訊素養之養成。第五部份為資訊素養能力之評量。第六部份為資訊素養之相 關研究。

壹、資訊社會的發展背景

社會學家 Bell(1976)在《後工業社會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一 書中描述:後工業社會的特徵是資訊成為生產、消費及交易的主要目的物,社會 活動也集中於資訊的創造、處理和傳播。未來學家 Naisbitt(1983)在《大趨

(24)

勢 : 改 造 人 類 生 活 的 十 個 新 方 向 》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一書中指陳: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資訊的儲存、使用 和流通都變得更加快速而廣泛,人類的互動突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資訊被大 量的生產與流通,使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都受到巨大的影響,人類的社會從

「工業社會」邁入「資訊社會」。資訊社會中處處有豐富之資料、事實、事件、

問題、資訊等,於是有人以「資訊爆炸」一詞形容此一時代資訊之豐沛與普遍。

資訊社會最具影響力的特質,在於它快速的改變人類文化環境與心智習慣(Balle, 1991)

人類文明的創造依憑人類智慧的發揮,智慧的培養依憑知識的累積,而知識 的獲取靠著學習,並以各式的資訊作為素材。知識的形成,是一連續的程序、一 套系統。在這個體系中,產生資訊的流動與傳播,進而創造知識而形成智慧,圖 2-3-1 可以說明資訊與知識的關係(劉京偉譯,2000)

圖 2-3-1 知識體系圖 來源:劉京偉譯,2000,27

近數十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用以「表達知識」的電子媒介具備了傳 統媒介難以企及的獨特性質,使得人與知識的關係發生急遽的變化。謝清俊

(1997)析論:傳統物質媒介(如:印刷品)表達知識的方式是消耗或破壞物質

(25)

本身;而電子媒介則利用帶電的粒子、電波、電磁材料、光電材料等的能量變化 或是能量平衡的狀態表達知識,免除了物質的消耗,降低生產和使用成本,紓解 成品庫存典藏之經濟壓力。

電腦的儲存量幾無限制,極易匯集大量數位資訊一起處理。數位資訊之匯 集,意味不同媒介、領域、時空、語言、文字、文化、社會背景知識之匯集,對 匯集後之知識並可提供索引、參照、比對服務,及強大之處理功能。如此,由知 識的匯集產生新的知識,由新的知識更豐富了匯集的內容,增加了知識蘊藏的創 造力和利用潛力。

綜上所述,資訊科技的發展與變化,使每一個人在工作、生活與學習各方面,

與資訊間有愈來愈緊密的關聯,擁有資訊者可以立即顯現出明智決策與解決問題 的能力。

貳、資訊素養的意涵

「資訊素養」一詞,由「資訊」和「素養」二個字彙組成。簡言之,「資訊」

為知識呈現之形式,「素養」為人與外界做有意義溝通需要之能力,「資訊素養」

為個人對於資訊之處理能力。但若仔細探究,其內涵迄未達成普遍共識,有待深 入思辨與討論。

一、資訊的定義

「資訊」一詞譯自英文 information,源自拉丁文 informatio,字面意義為

「形成一種形式」。由於資訊涉及人類認知之抽象與複雜層面,故其本質與內涵 不易界定。在中文裡,資訊之同義語尚有在中國大陸較為通用之「信息」和「情 報」

1949 年 Shannon 發表《通訊的數學原理》(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指出,資訊是「人們對於事物瞭解不確定性的減少或消除」,奠

(26)

定了資訊理論的基礎。歷來,各領域為資訊下過的定義為數眾多:美國圖書館學 會出版之 The 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83)對 資訊之解釋為,任何形式之概念、事實、想像成果,經過正式或非正式之傳播、

記錄、出版、及/或散布,即為資訊。周寧森(1991)認為資訊是以語言或文字 表達人的思想成果,可供他人作為判斷事物之張本。李德竹(1994)闡述資訊是 經過知會、處理之資料。林孟真(1996)定義資訊是將一些資料經過一定程序處 理、記錄,並將其結果傳達以顯現其效果。謝清俊(1997)界定資訊為「所知表 現在媒介上的形式」,亦即所知在媒介上之投影,承載著所知,可由人的感官察 覺。所知是資訊的內容,資訊是所知的形式。王梅玲(2003)則主張資料乃自觀 察、調查或研究產生之事實與數字,經過分析、綜合、與評估處理,成為資訊。

意謂經過組織、思考、傳播、有結構之資料,即為資訊。

其中,以謝清俊(1997)對於資訊之闡釋較為周延,並能適用於各種範疇。

其論述之重點為:人類有「致知」的能力,所知道的事物統稱「所知」。所知無 形無相,需憑借物質形式表達出來,才能供他人察覺,進而作溝通、保存、和利 用。所知的表達依賴「媒介」,而媒介依賴並受限於其物理性質及相關的技術、

工具。從溝通的角度來看,媒介除了要能被察覺外,還需有施者與受者都能理解 的「協定」(protocol)功能,才能達到溝通的效果。文字、聲音、線條、色彩 等都是協定中使用的元素。當協定越趨複雜時,即形成語言或記號(semiotics)

系統。

綜合各家的論點,可以瞭解到資訊具有下列特質:1、資訊源自於人類對事 物的觀察或內在的創造性思維。2、資訊是有意義、有價值的。3、為了表達或記 錄,以供他人察覺、理解、保存、傳遞、利用,必須借助於媒體、工具、技術、

及施者與受者間的協定,加以呈現。

一般人多將資訊的概念與電腦儲存、處理的資訊聯想在一起。但周寧森

(1991)認為,資訊並非現代的產物,上古人類結繩記事,便是為幫助記憶、保 存及傳遞資訊。儘管目前資訊常以電腦化的方式處理、傳播,但本研究為從與空

(27)

中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有關的視野探討資訊素養,對於資訊仍採用廣義的界定,

各種媒體所承載、各種工具所處理之資訊均屬討論範圍,故將傳統之印刷品、書 籍等亦包括在內。

二、素養的定義

《辭海續編》解釋中文「素養」一詞係指平日的修養,隱含道德及價值觀念,

所指為「好的修養」(臺灣中華書局辭典編輯委員會,1985)。而英文 literacy 一詞一般譯作「識字」,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

(Flexner, 1987)將其解釋為:1、受教養的狀況或品質。2、教育的內涵。3、

個人具備某一特殊主題或學科的知識。在 Webster new world dictionary 及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中的定義,literacy 狹義是指讀寫能 力;廣義則是指一個人受教育的狀況以及一般的技能,並不涉及道德或價值,與 中文「素養」的意涵不完全一致,若譯為「識能」當更能表現其涵義(張一蕃,

1997)。但因國內學術界已廣泛採用「資訊素養」一詞,故本研究亦沿用之。

Literacy 可以概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傳統的素養,即所謂 conventional literacy,包括了讀、寫、算和辨識記號的基本能力。第二類為功能性的素養,

即所謂 functional literacy,可以定義為一個群體為其成員能達到其自我設定 的目標而所需的基本能力(Lyman, 1990)。隨著社會的演變與科技的進步,素養 的定義已從單指讀、寫的能力,轉變為舉凡對某事物具有解讀、省思、批判、應 用且有所助益自身生活之能力,皆可稱做「素養」

經由以上分析,可知個人為了適應社會生活,必須與外界作有效的溝通與互 動,為此具備的基本能力就是 literacy 一詞的涵意,它實際上是隨著社會環境 的變化及需要而轉換。若期望這些溝通與互動的過程是合理的、效果是正面的,

亦即加入價值的衡量,則由單純而不涉及道德或價值的「識能」,提昇到了「素 養」

(28)

三、資訊素養的定義

「 資 訊 素 養 」 一 詞 發 軔 於 美 國 資 訊 工 業 協 會 ( 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主席 Zurkowski(1974)倡議美國政府擬訂全國資訊素養計畫,

建立國民一般資訊能力,並主張「資訊素養者」(information literate)是經 過訓練與學習,獲致使用各種資訊工具的技能,得以將其應用於解決工作上的問 題的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科學資訊部(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Division of Science Information)主任 Burchinal(1977)進一步闡述:資 訊素養者是「擁有有效找到所需要的資訊、使用資訊、以解決問題的新技能的 人」。Breivik & Gee(1989)認為:資訊素養者是「有能力獲取和判斷資訊,以 滿足資訊需求的人」

美國圖書館學會資訊素養主席委員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於 1989 年發表《總結報 告書》(Final report),指出:所謂資訊素養是一種「賦能」(empower)之手段,

使民眾具備驗證或反駁專家意見的能力,並成為獨立的真理追求者。它使個人得 以提出自己的論述,並體驗求知之樂。不僅促使個人完成終身學習的準備,經驗 求知的成功,並創造年輕人在生命全程中不斷學習的動機。由此可見,資訊素養 與個人內在的成長與終身學習,實具有密切的關係。對於從事自學的空中大學學 生而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資訊素養可謂其成功學習的先決條件。

美國學者 Doyle(1992)利用德慧法(Delphi technique)歸納百餘位學者 專家的看法,定義資訊素養是「由不同形式的資源,來獲取、評估與使用資訊的 能力」, 此界說是對於資訊素養定義更詳盡的闡述,明確指出資訊素養者具備以 下十種能力:1、瞭解正確完整的資訊是明智慧決策的基礎;2、認知自己的資訊 需求;3、依據資訊需求明確表達問題;4、辨識潛在的資訊來源;5、發展成功 的的資訊檢索策略;6、以電腦及其他科技獲取資訊資源;7、評估資訊;8、組 織資訊以供實際應用;9、統整新資訊到原有的知識架構中;10、應用資訊於批

(29)

判思考及解決問題。

在國內學者方面,吳美美(1986)定義資訊素養為「有效發現自己的資訊需 要、尋找資訊、判斷和呈現資訊,以及使用資訊的能力」,並進而引申資訊素養 為:一個人在資訊社會「理解以及和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的能力」。林美和

(1986)闡釋資訊素養為「獲取資訊的知能、擬定研究問題的能力、利用各種媒 體檢索資訊的能力及尋找、選擇、評量、組織、利用與創造資訊的能力」。李德 竹(2000)界定「所謂資訊素養是培育國民具備瞭解資訊的價值,在需要資訊時 能有效率地查詢資訊、評估資訊、組織資訊與利用資訊」。張一蕃(1997)進一 步闡述資訊素養是「個人利用資訊及其載具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 需具備的條件」「外界」包括了人、事(組織、制度)及物(工具)「合理」即 蘊涵了客觀的價值判斷,「有效」則意味著素養的水準是可以有程度性的差異,「條 件」則包括了認知、技能(行為)及情意三方面。在「認知」面,要了解資訊的 本質以及其形式的多樣性,熟悉尋求資訊的方法,並具備評估、解釋、組織及綜 合資訊的能力。在「技能」面,要具備操作資訊檢索、處理及傳播的工具與系統,

包括電腦、媒體系統和網路的基本能力。在「情意」面,要能體認資訊的價值和 力量,並能判斷其正當性。劉秀娟(2002)綜合專家學者及專業組織對於資訊素 養的二十六種定義,歸納:一個具備資訊素養的人,在「思考邏輯」上能釐清問 題所在,準確分析出所需的資訊,進而能解讀、分析、判斷、綜合及組織成有用 的知識。在「行為能力」上,能找到資訊來源並獲取資訊,進而以適當方法理解 運用資訊來解決問題。

綜觀以上中外學者對資訊素養的定義,在概念上相當近似,其重點即個人能 體查到對資訊的需求,並有效地找尋、評估及使用所需資訊的能力。本研究之對 象為參與遠距高等教育之空中大學學生,故採取美國圖書館學會之定義,將資訊 素養界定為「個人具備覺察到何時需要資訊,而且可以有效地找到、評估、與利 用所需的資訊的能力」(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另一方面,常為國內研究者用作進行實證研究依據之定義為緣起於 McClure

數據

表 2-1-2 傳統大學與遠距學習者學習者特性之比較  比較項目  傳統大學學習者  遠距學習者  1.可讀書的時間    較多  較少  2.社會角色  大都為全時學生,可持續學習  大部分學生有職業或社會責 任、或其他競爭性的社會生涯  3.求學動機    求學動機類同  求學動機不同  4.正式教育程度    受正式教育的程度類同  受正式教育的程度不齊  5.人生經驗    人生的經驗類同  人生的經驗不同  6.同 異質性    同質性較高的團體  異質性相當高的團體  (資料來源:Henderi
圖 2-4-2 Maslow 和 Alderfer 需求理論比較  資料來源:秦夢群,1997:386     三、激勵保健理論 Herzberg(1966)提出激勵保健理論,又稱為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 。他認為人類的動機與滿足感是由兩組因素來控制,而非傳統上所認為 的只有一組因素。把「滿足」 (satisfaction)的反面定為「無滿足」 (no  satisfaction) ,而「不滿足」 (dissatisfaction)的反面為「無不滿足」 (no  dissatis
圖 2-4-3 傳統與 Herzberg 理論對於滿足與不滿足兩者關係的不同看法      資料來源:秦夢群,1997:387  茲將兩種不同的因素分述如下:  影響工作滿足的因素,包括成就感、受賞識、工作本身、責任感、成長及升 遷發展,這些因素能有效的激勵個人較佳的績效及努力,稱為激勵因素或滿足因 素,這些因素與工作有直接關係,且隱含於工作之中的,故又稱為內在因素。這 些因素若存在或屬積極性的話,便會引起人的滿足感。反之,若不存在的話,並 不一定會引起人的不滿足感。  影響工作不滿足的因素,包括有組織的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LaC)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Mathematics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person is able to recognise tha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kills and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cess are pivotal to sust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a) Classroom level focus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particular, information literacy (IL)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SDL) as well as changes in teachers’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Final report to 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