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隧道工程發生湧水、落磐之處置及災害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9-132)

4-1 隧道之湧水問題

針對隧道之湧水問題,整理其地質狀況、湧水情形及處理對策,探討地質-湧水 型態-工法三者之關係,期能歸納出針對設計階段與施工階段隧道遭遇

湧水狀況時之處理原則,並探討湧水對於隧道長期穩定性之影響,以提供工程 界遭遇類似隧道問題時之參考。

台灣地區屬副熱帶季風型氣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高達2500 公釐;且台 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處,活躍的地質運動造成地層破碎度高,因 此雨水極易沿地質脆弱面滲入地層深處。在前述兩者相互作用下,形成台灣豐 富的地下水源泉與特徵。地下水狀況對隧道工程開挖與長期穩定佔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湧水發生時,輕則機具故障損毀、工期展延,重則隧道崩塌勞工傷亡,

故湧水之防範與處理實為重要之課題。本文介紹湧水之分類及探查技術,以瞭 解兩者間之關係;再者簡述湧水處理之方法與湧水發生之案例;進而探討案例 中對於湧水所採行之對策,並將地質-湧水型態-處理工法三者間做探討,以瞭解 相互之間的關係;最後對湧水之發生與處理之方式做一結論。

4-1-1 湧水之分類

湧水依發生之場所分類有開挖面湧水、側壁湧水與坑口溢流水等;以湧水之溫 度或化學成分分類為酸性水、礦泉水、溫泉水等;而湧水之來源分類有循環水、

封存水及外引水等。

就土木工程而言,以湧水來源作為分類的方法較能與輔助工法相連結,茲將各

種湧水狀況說明如下:

1.循環水為雨水降下後,經地表之裂縫滲入地下之弱層中,經由地下連通之流路 於下游又出露於地表,再經蒸發後進入水系循環,具有此一特性之地下水謂之。

2.封存水為古代之雨水進入地質構造內後,因地質之變化或構造之影響,導致〝進 入之水無法再進入水系循環〞;隨著時間的消逝,水質也因礦物、溶解之氣體或 微生物之作用而改變謂之。

3.外引水大多為通連水庫、湖泊、河流或海洋而來;當隧道於附近施工突發生湧 水時,將使〝隧道與水源之間形成流通的管道〞,造成水不間斷的湧進,形成重 大災難,此種連通大區域水源所形成之狀況謂之。

4-1-2 湧水探查技術

湧水來源與分布區域對隧道工程的影響是很重要,如能事前加以避開、預防有 效的掌控地下水之來源及蘊藏之範圍,將使異發性湧水災害的產生頻率降至最 低,影響程度減至最少。

一、湧水來源

湧水來源之探查主要在瞭解湧水是屬於循環水、封存水、外引水,採〝水質檢 驗〞加以研判,方法有離子含量測定、PH 值、追蹤劑測定等略述如下:

1. 離子含量測定:地下水存於地下時間越長,則溶解地層中之物質越多,則水 之導電度亦越大,因而水質中不同數量之離子濃度可判斷地下水源。

2. PH 值:若海水滲入地下水時,PH 值將會變大;或將混凝土滲入地下水時,

則PH 值變小但成酸性反應,利用此特性探查水源。

3.追蹤劑:測定若將該劑投入預測水源中,俟後於隧道內擷取地下水檢驗有否含 追蹤劑,可確知地下水流徑。

二、湧水之分佈

湧水分布區域探查之方法有〝鑽探〞與〝地球物理探測〞兩方面。鑽探方式應 用普遍,不再贅述;地球物理探測方法則有折射、反射震測、地電阻探測等。

簡述如下:

1.〝折射與反射震測〞乃利用不同岩盤具有不一樣傳波速度之特性,進而判斷岩 盤之新鮮度與地盤延伸之方向。以「折射震測」而言,岩盤越新鮮,傳波速度 越快,岩盤越破碎,傳波速度越慢;以「反射震測」而言,則利用震波之頻率 變化與震波之繞射現象作為判斷地層分佈之依據。

2.〝地電阻探測〞係利用地層中電位與電流衰減之情況藉以判斷地層分佈,一般 含水區域所產生之電阻值較低,可藉以判斷出富含地下水之分布。

鑽孔資料為較精準性之線型資料,地球物理探測則為區域性之整體面資料。利 用〝地球物理探測〞,結合地質之碎裂帶與湧水區域影像,且配合“鑽探資料”,

可研判此類地盤於碎裂狀態下之透水性,大致可推測出「湧水之來源與水壓、

水量之趨勢」。

4-2 隧道之湧水處理

湧水處理之方式可分為阻水與排水兩類,阻水工法乃利用特定之物質或方法來 阻擋地下水滲入已開挖之隧道內,排水工法則將地下水有效的導引至預計的流

路排除,兩者之目的均為維持隧道可開挖之環境及穩定性。以下分別簡介阻水 工法與排水工法之內容﹝22﹞。

4-2-1 止水工法

止水方法目前可分為灌漿法、冷凍法及壓氣法等三類。「灌漿法」係依不同之現 地狀況用不同之灌漿材料,種類計有水泥漿、水玻璃、皂土、聚胺酯樹脂、熱 瀝青、塑鋼土等;「冷凍法」乃於湧水隧道之周邊佈設冷凝管,利用冷凝管吸收 四周熱能,進而使溫度下降造成水凝固成冰而止水;「壓氣法」則為於開挖之區 段增加氣壓,使坑內之壓力大於或等於水壓力以阻止地下水侵入。一般而言,〝冷 凍法與壓氣法〞多應用於土質隧道,岩質隧道則多採用〝灌漿〞之止水方式。

灌漿法依不同之湧水狀況亦應選擇不同之灌漿材料方能因地制宜,如湧水壓小 之情況下,採用〝水泥系之灌漿材〞應有不錯之表現,對於較高壓力之情形,

則使用可以〝控制膠凝時間之灌漿材〞,如聚胺酯樹脂;針對高流量與高壓力之 湧水而言,採用〝可流動且不透水之材質〞應為不錯之選擇,如熱瀝青。

4-2-2 排水工法

排水之方法有三大類,其中「鑽孔排水」乃以鑽孔之方法將導水管鑽入湧水之 地層中,導引地層中之地下水;而湧水量較大,鑽孔已無法迅速的排除湧水量,

則採用「排水隧道法」,於隧道本體或側邊先行開鑿一至數條小型排水導坑,快 速有效的排除地下水;「鑽井法」乃於地面上鑽深孔到達湧水之區段,以強制抽 水之方式排除地下水。

湧水工法之選擇大多數之情況均需要〝阻水與排水〞互相搭配,採綜合治水方

式方能盡善盡美。「阻水」是為了避免開挖區域水流成河,維持開挖面之可工作 性;而「排水」是為了降低地下水之水壓力,避免開挖面地質弱帶因水壓過大 而崩塌,亦可減低水壓長期對支撐系統之負荷;故於大部分之案例,多為「阻 水」、「排水」兩者並行搭配使用。

4-3 湧水案例略述

隧道湧水案例共蒐集國內外7 處,計台灣 4 處([23]、[24]、[25]、[26])、日本 2 處[24],藉由對案例之瞭解以探討湧水之處理原則,並整理各種不同情況下之處 理方法。

各案例之資料整理如表4-1 所示;限於篇幅僅針對雪山隧道導坑、新永春隧道、

烏山頭水庫送水隧道、基平隧道簡略說明如下:

4-3-1 雪山隧道導坑 (39k+168, [23])

雪山隧道西起台北縣坪林鄉境內北勢溪左岸,貫穿雪山山脈,東至宜蘭縣頭城 鎮,全長約 12.9 km。包含兩主隧道及一中間導坑。東側因造山運動影響,形成 岩體嚴重剪裂破壞,導致成為密集斷層區。

取第九次TBM 受困為例,1995 年 2 月 TBM 開挖至里程 39K+168 附近遭遇斷 層帶,斷層兩側岩盤由極為堅硬的石英砂岩間夾薄層硬頁岩組成,節理開裂且 發達,並受到斷層的影響,岩盤擾動、剪裂並夾厚層砂泥達數公尺,形成一發 育良好的止水層、儲水層系統。TBM 通過後,大量的高壓地下水沖向機頭,造 成機頭前方嚴重抽坍,亦使尾盾附近已組立之環片遭剪裂破碎的岩盤壓毀,湧 水量達8.88T/min,崩坍碴料由尾盾開口大量湧入盾身內,掩埋約 20 m,造成重

大災害〈如圖4-1、圖 4-2〉。

災害處理採用〝近灌遠排〞之原則,先以噴凝土及鋼支保補強並於環片背後固 結灌漿填充孔隙,盾身以外則進行排水迂迴坑之開挖,並打設水平排水孔,一 方面排水,另一方面則繞行搶修隧道;並以頂導坑方式先挖除該段約 33 m 長不 良地質,經處理九個半月後恢復TBM 鑽掘。

圖4-1 雪山隧道導坑湧水量達 8.88T/min 受困災變情形﹝27﹞

圖4-2 雪山隧道導坑湧水 TBM 受困災變情形﹝27﹞

4-3-2 烏山頭水庫送水隧道 ﹝25﹞

烏山頭水庫之送水隧道規劃長度為502 m,開挖斷面積約 17 m2,採新奧工法及 機械開挖方式進行,覆蓋厚度為19 至 44 m 之間,地表則以植生及公共設施為 主。

本隧道全線之地質狀況除未固結之台地堆積物及表土外,主要由初度固結之暗 灰色至青灰色泥岩、砂岩及其互層所組成。當隧道開挖至里程 0k+275 處,上方 覆蓋約26 m,下半斷面發現砂岩層出露且大量滲水,先採鑽孔排水方式,但無 法有效降低湧水壓力,故水壓破壞噴凝土保護面,致泥水夾帶砂料湧出後致使 砂岩層滔空,上層泥岩因缺乏支撐而崩落,泥岩遇水又軟化形成泥流,如此崩 坍面往上漸進式地竄升,最終於隧道內堆積成長125 m,坡度約 1:25 之泥漿 緩坡。

經再行補充地質調查,推測湧水〝應為砂岩層與水庫之水相連接、地下水位與 水庫之水位相當〞而來,故採行之處理原則為「儘速通過此類地層並儘量減少 地下水進入隧道」;除利用改線以減少隧道長度外,並於地面〝鑽井排水〞,而 於隧道開挖時並打設“水平鑽探排水管”,一方面確定開挖面前方之地質預作準 備,另一方面則可排除前方地層中之地下水以降低水壓,確保安全。本工程雖 於岩盤中進行,但因岩盤屬初步固結,故砂岩層之透水特性類似砂性土壤之滲 透性,所以採用排水工法即可改善隧道湧水之情形。

4-3-3 新永春隧道(8k+058, [26]、[28])

新永春隧道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南側蘇澳至東澳之間,全長約4460 m,斷面積約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