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與磁科學玩具教案發展歷程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二節 電與磁科學玩具教案發展歷程

本研究設計之教案是以磁生電科學玩具為主軸,一邊修改教案內容,

一邊與各學術界師生分享,教學過程中,研究者透過內省以及參與研習學 員的建議,檢討後再修改、再分享與再試敎……等歷程,修正教學法或科 學玩具製作步驟或增減教學目標,使學員能將磁生電原理理解得更全面、

製作科學玩具更順手,最後修改至本研究教案最終版本,如附錄三,主架 構分為四階段:

一、電是怎麼來的:此階段藉由本研究設計的科學玩具製作,讓學生 了解電是怎麼來的。教案之時間設計有彈性,如果教師有充裕的課外補充 教材時間(三小時),可以將本研究設計的六款迷你發電機全部完成,如果 時間受限,也可以只做其中的一個或兩個,並不影響後續教學。

二、磁生電的原理:以一個簡單的鋁罐、縫衣線與磁鐵的小道具,講 解感應電流的科學原理。

三、臺灣地區的發電方式:研究者繪製插畫輔以文字與照片,呈現國 內主要發電廠的發電機制(含風力、火力、水力等發電方式),與開發中的 潮汐發電介紹。

四、創意發電活動:讓學生學完發電機的原理與做完發電機的科學玩 具後,自行設想一個發電的方法,並以文字插畫呈現。期望有朝一日,能 有學員成為解決能源危機的尖兵。

本研究科學玩具分享與教案試敎場次列表於附錄四,共 26 場次、1325 學員參與。分享單位由大學至國小;分享地域由彰化、臺中、臺東至澎湖 等地,教學照片如圖 4-2-1 與 4-2-2,每場教學分享時口頭提問,希望學

員能給予研究者建議;研究者並撰寫研究日誌,盡量將學員建議事項於日 誌中,記下問題與解決方法,使教案更能符合國中小教師的期待。期間教 案修改歷程舉例如下,學員正向肯定的回饋諸如「非常棒」、「好有創意」

等的意見並不列入。

圖 4-2-1 100 年遠哲科學宅急便,「轉轉生電」製作

圖 4-2-2 99 年中央大學假日科學廣場,「吹吹生電」製作 以下說明本教案發展過程,在教學中遭遇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壹、關於教學過程的修改

一、問題:在製作「吹吹生電」時需剪乒乓球,摺成風扇。早期分享場次 學員提出乒乓球風扇不容易摺好、又容易折斷扇葉

解決策略:教學過程增列一個「轉轉乒乓球」活動,每位學員一個乒 乓球,半個拿來摺扇葉後,放桌面上吹,如果摺得順,就會很 規律的在桌面轉圈圈。這樣練習之後,再把另半個乒乓球,裝 於髮夾上做「吹吹生電」的風扇。修正教學步驟後,學員不但 扇葉摺得更好,也能多玩一種科學遊戲。

二、問題:講解新興發電之潮汐發電時,僅以手繪圖示意,學員認為難以 理解,建議利用教具來模擬真實情境。

解決策略:因應學員建議,便製作寶特瓶與炫風燈的模擬教具(寶特

一、問題:做第一代「轉轉生電」分享時,有學員沒有將膠帶貼密,結果

解決策略:研究者最後要求工廠將漆包線線頭浸錫處理,一來線徑變

5-2 近代的運輸發展

99 年 12 月 4 日上午:遠哲親子科學營,親子共 35 人

表 4-3-4:「每年參加科學遊戲或科學研習相關活動的場次」統計

表 4-3-6:「關於對於各教學階段,覺得好玩程度」統計

依上表分析,參與研習並交回回饋單的學員,覺得參與本研習課程過 後,如果再舉辦一次這次的活動,非常願意與願意再參加佔 96.5%,顯示 實施本教案後,學員的學習意願極高並樂於再次參加。

叁、學員之收穫與建議的分析

回饋單末兩題為開放性答題,研究者會在發放時拜託學員盡量填答,

給予研究者意見作為日後改善教學方式的依據,答題結果分析如下:

一、開放性答題(一) 請寫出這一堂課您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此為開放性問題,填寫人數共 146 人,研究者將相似意見歸類統計如 下,由於填答者之填寫內容可能不只包含一項意見,故總人次多於 146 人 次。

1 學會磁生電的知識、學會電的相關知識:25 人次(12.7%) 2 了解電怎麼來的:22 人次(11.2%)

3 學會動手做能源教具:21 人次(10.7%)

4 有趣、好玩、有創意、神奇、很酷:34 人次(17.3%)

5 製作很簡單、利用小東西可以做出好玩的玩具:22 人次(11.2

%)

6 實用、生活化、學到動手做、學到實做:34 人次(17.3%) 7 受益良多、感謝:15 人次(7.6%)

8 可以回去騙小孩、增加親子關係、可以帶回學校推廣:8 人次(4.1

%)

9 老師課堂互動很棒、學得很多、希望能時間加長、學更多:10 人次(5.1%)

10 其他(回答不清楚的敘述):6 人次(3.0%)

綜合以上資料統計,本教案教學過後,學員對於學習收穫,多保 持正向肯定的態度。

二、感受與意見開放性答題(二) 對本次的上課內容、難易度、操作、時 間掌控…等等,您有何建議?

填寫人數共 116 人,研究者將相似意見歸類統計如下,由於填答者之 填寫內容可能不只提供一項建議,故總人次多於 116 人次。

1.難易適中、容易理解、很棒、很好:60人次(45.5%) 2.還好、可接受:3人次(2.3%)

3.講解太快、課程時間不夠:16人次(12.1%) 4.操作有困難:6人次(4.5%)

5.太簡單、可以更難、可以更豐富:6人次(4.5%) 6.沒意見:23人次(17.4%)

7.感謝、辛苦了:4人次(3.0%)

8.老師很用心、上課很開心、豐富的課程、希望再舉辦:7人次 (5.3%)

9.有遇到困難,但還是成功,很好玩:3人次(2.3%) 10.希望提供補充教材:2人次(1.5%)

11.其他(回答不清楚的敘述):2 人次(1.5%)

綜合以上資料統計,本教案教學過後,學員對於研究者之建議,

多保持正向肯定態度(編號 1.2.7.8.等建議,共佔總人次之 74.0%),

但還是有覺得上課速度太快或操作太困難等(編號 3.4.5 等建議共佔 總人次之 21.2%),可做為日後教學之參考。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研究者之研究動機為設計出省錢又容易操作的磁生電科學玩具,最終 設計出之產品一組材料費價格約 140 元,每組有六款,平均每款材料費 23.3 元;總製作時間一般國小學生約 180 分鐘(依據研究者實際教學經驗),平 均每款製作時間約為 30 分鐘,符合最初之研究動機。

本研究設計之磁生電科學玩具系列共六款,經多次修訂,最終版本如 下:

一、「搖搖生電」與「晃晃生電」,如圖 5-1-1:組件內容兩者皆同,差 別在於「搖搖生電」操作方法是手指夾住線圈,搖晃吸管使磁鐵在 吸管內左右移動。而「晃晃生電」則固定吸管,手指移動線圈使在 磁鐵外左右移動。

優點:製作歷程簡單,國小學童約 5-10 分鐘內可完成。且一種玩 具兩種玩法,學生能體會出發電機的動力原不一定是使磁鐵 位移或使線圈位移,而是相對位置產生變化,磁力線被切割 即可。而線圈與 LED 燈組合好後,還可以使用在後續幾種磁 生電科學玩具系列,節省成本許多。

圖 5-1-1 「搖搖生電」與「晃晃生電」成品

二、「敲敲生電」,如圖 5-1-2:使用「搖搖生電」的線圈 LED 燈組,

與磁鐵二顆,只要將磁鐵往線圈一敲,燈就亮了。

優點:組件內容最簡單,組合完「搖搖生電」的線圈 LED 燈之後,

此系列都不需製作過程了,簡潔易懂易操作。

圖 5-1-2 「敲敲生電」成品

三、「刷刷生電」,如圖 5-1-3:與「敲敲生電」相同的組件,玩法不 同。將磁鐵與線圈隔著紙張塑膠版等物,磁鐵在線圈上方快速刷 動;或者線圈在磁鐵上方快速刷動。

優點:操作與製作過程簡單。

圖 5-1-3 「刷刷生電」成品

四、「轉轉生電」,如下圖:仍為「搖搖生電」的線圈 LED 燈組,另 一為磁鐵風火輪。

優點:泡棉轉盤安全性高,光轉風火輪就是學生非常喜歡的科學遊 戲,再加上能使燈泡亮起來,趣味性極佳。

圖 5-1-4 「轉轉生電」操作方法

圖 5-1-5 「轉轉生電」成品

五、「吹吹生電」,如圖 5-1-6:仍為「搖搖生電」的線圈 LED 燈組,

加上各種日常生活材料製作成的磁鐵架。

優點:這是製作最繁瑣的一個發電系列,卻是最受歡迎的,因為成 品小巧可愛,是一個迷你的風力發電機組,裝入小透明盒中,

是個漂亮的小禮盒。

圖 5-1-6 「吹吹生電」成品

以上磁生電系列共用一個線圈 LED 燈組,「刷刷生電」與「敲敲生電」

共用兩顆磁鐵,除「吹吹生電」之兩顆铷磁鐵外,皆使用氧化磁鐵,成本 降低很多,加上配件使用吸管、瓶蓋、光碟片等日常生活常見的資源回收 物,能使學生體會生活即科學的意涵,也能使磁生電教具變成平價的玩具。

本系列科學玩具,研究者歷經全省二十六場次分享,蒐集學員的反 應,每場分享過後,修改設計,以使此教具更符合大眾的需求以及操作更 簡便、材料更大眾化,方形成最終版本,期許能推廣於全國。

而教案之發展與實施過程,遇困難問題實施解決策略,逐步在教學時 間、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等等作修改,經歷多次試教後均可解決問題。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茲分述如下:

一、本研究所設計之科學玩具與教案設計,分析顯示受歡迎程度高,

且學員繼續參加相似研習意願達 90%以上。然電磁相關原理範圍極廣,因 此建議有關電磁相關科學玩具與教案發展應持續研究並推廣。

二、磁生電玩具之設計,還可以有更多的設計變化,建議有志開發者,

朝更環保的路線研究,例如線圈價格過高,可以再加改良以利推廣。

三、所用材料問題:熱熔膠之使用對國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些危險性,

不小心就會被燙傷,國小學生又容易不小心,因此,建議將熱熔膠的步驟,

以其他安全方法取代。

四、製作過程問題:由於花費許多時間製作,相對會壓縮講解科學原 理時間,建議可將本科學玩具由工廠開模量產,以簡化製作步驟,如此更 有利於推廣。

五、本研究設計之教案與科學玩具之教學效果,未進行教學評量,無 法確實得知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何。因此建議未來可設計評量方法,以確認 能提升學生的概念理解。

參考文獻

李戊益(2002)。九年一貫生活課程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以「玩具 DIY」

模組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玩具"查詢結果(無日期)。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ver 1.2):2011 年 4 月 30 日,取自 http://dict.concised.moe.edu.tw/main/cover/9001.html

“發電"搜尋結果(無日期)。維基百科:2011 年 4 月 30 日,取自:

“發電"搜尋結果(無日期)。維基百科:2011 年 4 月 30 日,取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