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面向四:自主管理機制 (一) 課程評鑑

在文檔中 計畫申請書(修正版) (頁 33-37)

(1)開課程序:

本 校 歷 經 3 年 的 特 色 課程開設,以及專家評 核、自我檢核、學生滿意 度調查、成果發表等機 制,依目標管理循環PDCA

(Plan-Do-Check-Act ) 模式不斷滾動修正提升 品質。透過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或教學研究會提出

想法或做法,經由試教與觀課分享,再透過實驗、研究、觀摩及學習後,

回到教學現場修正,併學生的學習反饋,讓各課程的教材教法更加周延 (如圖6)。未來配合107課綱,校本選修課程開設,亦將進行專家諮詢輔 導及學生反饋調查,經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後辦理,以確保符合本校之 願景並達成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目標,使課程更臻完善。

(2)課程評鑑:

1.設置課程評鑑自主管理機制 成立課程研發推動小 組,進行系統性的課程評鑑 與檢討(如圖 7)。由校長擔任 召集人,教務主任為執行秘 書;成員包括教師代表、行 政代表、家長代表、專家代 表;結合學校內部與外部資 源,引導課程發展創新優 化。並定期召開會議,實施 檢討與回饋機制。

a.校務會議:每學期至少 1 次,如計畫執行遭遇困難須 全校人員協助之,於會議中 討論並決議。

b.校務優質化經營會報:每月召開1次,檢討此計畫執行進度及成效,

隨時檢核或修正工作計畫。

c.各專業學習社群會議:依進度召開,隨時檢討檢核計畫執行情形。

2.實施課程評鑑

將相關人員導入評鑑過程,對象包括主管機關、專家學者、教師與家 長,共同檢視課程發展成效,促進對評鑑結果的信任,產生評鑑最大效能。

運用觀察、錄影、訪談、會議及資料分析等方式評鑑課程規劃、課程實施 圖 6 校內開課程序示意圖

圖 7 校內課程評鑑示意圖

32

與學習成效等層面;此外,也著重透過評鑑產生反思及再回饋,進一步修 正計畫。

表 13 106 年課程評鑑期程表

規劃階段 時間 評鑑內容

延續領先計 畫跨領域特 色課程與跨 校選修規劃 與開課

106.1 完成校本課程綱要修訂

106.1-2 持續規劃高二跨領域與跨校課程與發展多元選修課程 106.1-2 完成 105 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習社群主題規劃

106.2-6 106 學年度多元選修課程規劃(社群定期研討) 106.6 依規劃課程安排 106 學年度教師配課時數 106.7 總檢討

針對 107 課 綱高一多元 選修與跨校 選修課程試

106.7-8 完成校本課程綱要修訂,並發展群科課程地圖 106.7-8 完成 106 學年度高一多元選修課程規劃及選課 106.7-8 完成 106 年度第一學期學習社群主題規劃 106-9-107.1 高一多元選修課程實施及社群定期研討

107.1 討論 106 學年度下學期配課時數 107.1 總檢討

3.課程評鑑期程

本期程連續進行三年(表 13),每年檢討修正,以達更佳之學習品質。各項 選修課程及彈性課程之開設與否,將由課發會審議;而各課程將於 106 學年度啟 動課程評鑑機制,為未來學校發展之 107 課綱而因應。

管理機制 評鑑項目 評鑑人員 期程

學校自主管理

計畫實施進度擬 定與修正

前瞻計畫執行管考小

組、課程發展委員會 每學年 2 次 各面向工作執行 前瞻計畫執行管考小組 全學年度

執行成果報告 前瞻計畫執行管考小

組、課程發展委員會 每學年 2 次 專家輔導 外部專家 每學年 1‐2 次 外部檢核 各項專案評鑑委員 配合專案規劃

(二) 學生評量:

1. 建立學生能力指標及多元評量規準及實施

評量重視學生是否學會,因應校本課程規劃是以米勒的學習金字塔階段 進行,故依據不同課程設計與學年差異,逐年累積學生基礎知識進而培養解 決問題的能力。除傳統紙本測驗外,也導入多元評量理念。包含除傳統紙筆 測驗(筆試)外,在實習科目與專題實作等課程導入)檔案評量(資料蒐集整 理、書面報告)、實作評量(表演、實作、作業、鑑賞、實踐、軼事記錄)與 口語評量(口試、口頭報告、晤談)等方式。而不以標準答案進行之評量作業,

就需要具體的參考指標。本校依據課程需求初步修訂之能力指標內涵及其主 要評量方式,各項能力指標則依「優良」、「良好」、「達標」「待加強」四等 級之示例說明。參考友校建置的能力指標與評量方式,並加以討論修正為本 校可據以執行的能力指標。

33

(1) 能力指標與主要評量方式 核心

素養

對應課程

領域 關鍵能力 能力指標定義 多元評量方式

自發 互動 共好

數理素養 1.批判探究 2.創意思考

1. 接 受結 論前 能全 面探究 以 及 系統 分析 議題 以利理 解、找出結論的能力。

2. 以 創新 方式 整合 現狀並 能 以 多元 想法 和冒 險精神 應對的能力。

1.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評 量

(PBL),向度包括自我、

同儕及教師評量,內容涵 蓋書面報告、檢核表。

2.專題實作成果或成品發 表、展示。

3.模擬或實地操作。

語文寰宇 1.語文溝通 2.全球學習

1.為聽者增加知識、提升理 解 的 口語 表達 以及 運用書 面文體溝通表達的能力。

2.對人類責任、地球永續發 展能理解、與投入的能力。

參與活動之歷程與成果展 現,如各項藝文活動及比 賽,例如語文朗讀比賽、

英 文 歌 唱 比 賽 ; 參 訪 報 告、外賓接待(青藤使者) 與分組討論等。

工程技術 1.專業知能 2.團隊合作

1.為團體貢獻己力、與團體 成員相處的能力。

2. 能 系統 掌握 工程 與理論 基礎,並應用工程方法解決 生活問題。

小組團隊任務完成專題、

小 論 文 與 專 題 實 作 等 主 題。

(2) 學習能力指標質性評量之四等級示例說明

對應領域 學習能力指標 優良 良好 達標 待加強

數理素養

批判探究

詳盡地分析自己 與他人的假設,

在提出立場時,

能仔細評估前後 論述的相關性;

在過程中有邏輯 性的作結論。

在提出立場時,

能指出自己與他 人的假設和幾個 相關前後論述;

僅從實證結果做 結論,無法推論 到其他地方。

提出立場時,能 質疑假設、指出 一些相關前後論 證。會注意他人 的假設;結論太 廣遠超過實證呈 現的部分。

能 夠 觀 察 到 假 設,在提出立場 時,開始能夠指 一些前後論述;

結論不清楚、不 合邏輯、並不支 持實證。

創意思考

延伸有創意或獨 特的觀點、問題 與成果,並創造 新知識。

延伸有創意或獨 特的觀點、問題 與成果。

嘗試有創意或獨 特的觀點、問題 與成果。

重複敘述大量可 使用的觀點,缺 乏創意與獨特觀 點。

語文寰宇

語文溝通

語言使用具想像 力,有助提升表 達的有效性,語 言使用符合聽者 需求;寫作內容 緊密切題並展現 對寫作脈絡的通 盤了解。

語言使用恰到好 處,大體有助於 表達的有效性;

語言使用符合聽 者求。寫作內容 切題,展現對寫 作背景的適切了 解。

語言使用普通,

部分有助溝通。

寫作內容切題並 開始注意寫作的 背景/脈絡、讀者 及目的,例如:

開始考慮讀者觀 點。

語 言 使 用 不 明 確,對溝通助益 不大;寫作內容 約略切題,極少 注意寫作的背景 /脈絡、讀者及目 的。

全球學習

與不同文化互動 時,有深度多元 全球觀、經驗、

權力結構的理解

與不同文化互動 時,能持尊重的 觀點,能分析全 球觀、經驗、權 力結構的關聯

解釋並理解文化 間於當代或歷史 上的關聯並了解 其權力結構。展 現禮貌的互動

能敘述其他文化 歷史上或當代的 經驗,僅從單一 文化角度敘述及 提出看

工程技術

專業知能

思考問題解決方 法時能結合跨學 科技術,通盤思 考運用所學。

思考問題解決方 法時能理解單一 學 科 技 能 之 不 足,並清楚知道 跨界資源並積極 爭取。

思考問題解決方 法 時 能 理 解 不 足,並積極尋求 協助。

不理解問題所需 技能或不知合作 資源所在,僅盲 目嘗試。

團隊合作

能清楚表達有選 擇性或替代的建 議或想法,並說 明其優點,幫助 團隊活動進行。

針 對 他 人 的 想 法,提出其他解 決方法或作法。

提供新的建議,

促使團隊工作有 所進展。

能分享想法,但 無法實質幫助團 隊工作進度。

34

2.建置學生學習歷程與檔案

學生當下的學習成果,都是每一次生命選擇與成長經驗的累積,

從過往的學習檔案紙本資料發想,建置數位化平台,從個人資料、學 習紀錄、生活服務、生涯進路、成長心得等面向,逐一積累學習的內 涵,並設計手機版使用介面,方便學生即時上傳各項精彩活動點滴。

系統建置導師關懷功能,藉由「人師」的引導,適時提醒學生增加生 涯面向的廣度與深度,讓學生透過學習歷程的紀錄發現個人特質與潛 能、盤點生涯資源,與環境產生正向互動與連結,達到共學共好的生 涯目標。

(三)發展課程手冊:含課程架構、選課流程、規定等

為協助學生認識高職生活及課程架構與相關規定,融入生涯發展概 念,及學生階段性生涯目標,擬編製課程手冊,協助學生適性選修:

1.新手入村-大安高工介紹及如何掌握高職生活

2.冒險地圖-各科學習地圖、試探課程選課相關規定說明

3.技能導引-證照、專題與技能競賽介紹與說明

4.通往制霸之路-適性輔導活動介紹與生涯決定

5.隱藏密技-自主學習技巧說明與大大樹小叮嚀

課程輔導諮詢及適性選課輔導機制本校課程輔導諮詢將配合教育 部、局之人力規劃方案,整合學校師生、家長與外部資源,辦理課程輔導 諮詢和適性選課輔導,以達成學習效能強化、生涯適性發展、實施內涵與 期程分為準備、實施及修正後實施三個階段,說明如下:

準備階段 實施階段 修正後實施階段

105 年-106 年 107 年 107 年之後

1.建置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

2.發展各科學習地圖。

3.撰寫編輯課程手冊。

4.辦理課程諮詢教師培訓研習。

5.規劃學生進退場機制。

1.完成課程手冊與辦理課程說明。

2.實施性向興趣測驗與選課諮詢。

3.實施定向輔導與職場達人週。

4.推展學生學習歷程建檔。

5.辦理課程諮詢教師相關訓練。

6.辦理學習弱勢補救教學課程。

1.定期分析學生進路發展情形。

2 . 辦 理 學 長 姐 經 驗 分 享 座 談。

3 . 關 懷 進 退 場 學 生 , 依 據 個別差異妥適提供協助。

(四)資源管理:教學設備管理與運用

為有效管控學校現有教學設備,使教師同仁能有效運用,達到 物盡其用於增進教學行政效能之目的。依據國有公用財產管理手冊 規定執行本校教學設備管理與運用。

1.全部設備悉依本校財產管理辦法建檔列管,由設備組與各科技士佐 負責管理及出借事宜。

2.每學期末所有借出設備需繳回,進行設備盤點,並維護功能正常,

盤點清楚後再辦理續借。

3.財產保管單位應對使用中之財產設備善盡保管責任,職務移轉時,

依本校財產管理辦法辦理設備盤點轉移。

4.設備借用原則:

可供借用之教學設備如: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攝影機、

照相機與各專業類科教學設備等。

(1)使用前先填寫設備借用登記簿,臨時借用之設備借期以2日為 限,如需再借應洽保管人員同意辦理續借,並以續借一次為限。

如有業務及教學特殊需求需延長者可提出申請,並需由設備組或 各科主任核可。

(2)借用方式:借用時請當面清點設備機型與數量,借用前並詳細清 點配件是否完善,如有短少,請立即告知,並善盡保管責任。

在文檔中 計畫申請書(修正版) (頁 33-3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