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音樂在生活中是令人愉悅的快樂經驗,隨著生活舞台的轉移,情況則可能為 之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啟發,如何結合生活素材,將音樂回歸生命,讓生命 充滿音樂,即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此外,透過音樂的教學,讓學生享受聆 聽的樂趣,聯想自己的情緒與情感,進而建立自己的情感抒發模式,跳脫消極負 面的少年維特煩惱,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未來。

因此,針對目前青少年可能面臨的情緒狀況,學校情意教學設計的欠缺,以 及綜合性教學方案的需要,本研究依據學生生活素材,配合國中音樂科課程標 準,參考研究者平日音樂教學實施的教案,規劃出十二個單元的音樂課程,主題 為:「音樂情話」、「最佳女主角」、「情緒臉譜」、「敲敲打打」、「情緒靠邊站」、「超 級比一比」、「鋼琴師」、「訂做一個天堂」、「用腳飛翔」、「李安有約」、「給老師的 一封信」以及「伴我成長分享會」等。參酌輔導教材、樂器教學、傳播媒體、繪 畫、遊戲、戲劇、影片、公益歌曲、商業廣告、文字、信件、書籍閱讀及成果分 享等方式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學習化被動為主動,與生命教育中的情緒教育及 當前積極推動之九年一貫課程理念相結合,以多面向的活動方式呈現全新的音樂 學習。

本課程重點在於「音樂」課程中的情意教學理念與輔導課程中的「情緒」教 育的統整,故本研究稱此方案為「音樂情話方案」。茲就本方案的理論依據整理 如下:

一、 音樂情話方案屬於統整性的教學課程

翁健銘(民 88)於「課程統整的概念分析」引用美國學者 Beane(1997)的 觀點,認為課程統整不僅是重新安排學習計畫的方法,課程統整乃是始於一種問

題和議題的組織中心,藉由確認此一主題或活動相關的概念或觀點,展開課程的

題,此亦是一種民主的教育方式。

本研究以音樂教學為工具,結合情緒教育的概念、情緒與自己的關係、情緒 與他人的關係,以及情緒與生活的關係,探討音樂課程中的情意教學是否能藉由 社會經驗的累積與知識的啟發,與學生的情緒經驗聯結。研究強調學生的主動參 與,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音樂情緒統整教學設計。

二、 音樂情話方案和情緒管理的建立與音樂活動的結合有密切關係 音樂教育存在的價值有四:美學和表達的價值,文化、個人和社會的價值,

治療的價值,以及職業和非職業的價值(Garretson,1985)。基於這些價值,除了 專業音樂學校外,一般音樂課程設計自一九六○年代以來,以學科結構及螺旋式 課程的概念影響,鼓勵學生參與社區音樂活動的表演,音樂與其他學科的科際整 合,以及日常生活的應用與本土文化的接納等教學趨勢,皆強調音樂教育在生活 所扮演的重要關鍵(黃政傑,民 80)。

此外,崔光宙(民 84)教授在「音樂教育的省思」中指出,台灣整體音樂 教育的問題,並非表面的形式或外顯的制度,而在於缺乏精神力量的陶冶與文化 理想的執著。一般音樂教師所實施的課程重點往往是「認知」上的教導,而非並 重於「心靈」的需要。因此,透過與其他領域學科、生活素材的結合與應用,豐 富音樂學習及實務,乃音樂教學之當務之急。

三、音樂情話方案符合全人教育的精神

陳英豪(民 88)明確說明「生命教育」的目的,在於彌補現行教育制度中,

偏重知識教育和理性教育,卻忽略知識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行、藝術、人文之教 育。事實上,生命教育的意義是在於「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整合行動力」

的一種攸關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理想與實踐的教育(孫效智,民 89)。此外,

錢永鎮於「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列舉生命教育的四個目的:教育學 生認識生命、引導學生欣賞生命、期許學生尊重生命、鼓勵學生愛惜生命。因此,

音樂與情緒的學習,正符合生命教育的真正目的─享受生命(李遠哲,民 88)。

如何能從全人教育的理念、課程統整的設計、以及音樂與情緒的結合,完成 此方案的實施,其設計及實施步驟將於下一章研究方法中詳細說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