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颱風對表層流場的影響

5-1 颱風造成的表層強流

溫暖的海洋是強烈熱帶風暴(在大西洋稱颶風hurricane,在太平

洋稱颱風typhoon)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因為海洋有大的儲藏熱量的

容積,也能釋放能量,Emaruel(2005a)指出由於北大西洋African

easterly jet的不穩定而產生的African easterly waves將形成所謂

的 ”seedling” 循環,這種循環對熱帶氣旋 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

(Burpee, 1972)。接近85%的強烈颶風或颱風它們的起因正是由

easterly waves發展而形成(Landsea, 1993),除了以上幾個發展熱帶

氣旋的條件以外,前述溫暖的表面海溫以及足夠的水深都是提供風暴

形成的重要因素。颱風侵襲時的海洋直接觀測是相當罕見的,造成想

要利用模式去準確預報海洋的流動與變化是相當困難的,因此更多颱

風的海洋觀測資料取得變得相當重要。台灣附近海域的夏季流場經常

會受到颱風的影響,在2005年7~9月期間,中央氣象局有發佈颱風警

報的共有7個颱風,其中的海棠(Haitang)颱風侵台期間正好有掃過兩

個位於台灣海峽的浮標,2006年7~9月也有6個颱風發佈了颱風警

報 , 其 中 的 碧 利 斯 (Billis) 、 凱 米 (Kaime) 、 桑 美 (Saomai) 與 珊 珊

(Shanshan)颱風通過太平洋海面或通過台灣上空時正好有4個浮標

在附近漂流,本節將分析浮標的時序資料以探討颱風對表面流況與水

溫的影響。

圖 5-1 為 2005 年 7~8 月編號 41260(紅色)與 56416(藍色)浮標 與強烈颱風海棠(Haitang,綠色)軌跡圖,7 月 16~18 日浮標軌跡受到 海棠颱風影響而轉向,海棠颱風中心最大風速 55 m/s。圖 5-2 為 2005 年 7 月 13~22 日中央氣象局馬祖測站的風速、U、V 以及浮標 41260 與 56416 流速、U、V、SST 時間序列圖,其中風資料是由當地時間 改成格林威治標準時間(UTC)以便和浮標資料作比對,海棠颱風影響 到台灣海峽時間為 7 月 17~19 日,時間序列顯示最大浮標流速達到 1.7 m/s,而水溫也在短時間降低了 3~4 度,Lin et al.(2003)利用遙測 衛星資料觀測颱風造成的海表溫冷卻效應也指出,颱風造成海表溫度 比周圍海域低約 6℃。浮標流速與中央氣象局馬祖測站的每小時平均 風速關係良好,最大平均風速 15 m/s 與最大浮標流速 1.7 m/s 皆出 現在 7 月 18 日,風速開始增加的時間與浮標流速開始增加的時間幾 乎沒有時間差。藍色浮標 56416 開始轉向的時間 17 日 0 時(UTC)也 就是紅色浮標 41260 流速開始增強的時間,當時馬祖的每小時平均 風速從 12 小時前的 3 m/s 增強到 5 m/s。浮標上的 SST 也是在 17 日 0 時開始下降,17 日 0 時,颱風中心距離浮標海域約 700 km 遠。

圖 5-3 是 QSCAT 衛星 7 月 18 日 UTC 10 點零 4 分時台灣海峽的瞬

間風速,最大瞬間風速超過 40 m/s,當天的浮標漂流流速為藍色箭

頭,海峽內向南流速達到最快的 1.7 m/s,流向大約在風向的右方 20~40 度,與艾克曼理論值大致吻合。

本研究在 2006 年 6~10 月自行施放的浮標有四顆分別於 7 月 12~16 日、7 月 23~26 日以及 9 月 14~16 日剛好受到碧利斯(Billis)、

凱米(Kaemi)、珊珊(ShanShan)颱風的影響,碧利斯(Billis)與凱米 (Kaemi)是從太平洋幾乎以直線的路徑由東向西經過台灣,珊珊 (Shanshan)颱風路徑較為曲折,由南向北直接侵襲沖繩群島。圖 5-4 為 2006 年 6~10 月四顆(63097、63098、63099 與 63101)受到碧利 斯(Billis)、凱米(Kaemi)、珊珊(ShanShan)颱風影響的浮標軌跡,圖 中的顏色方塊為該颱風經過時影響浮標較明顯的範圍,例如紅色框框 為珊珊(Shanshan)颱風影響的浮標軌跡範圍,圖 5-5~5-7 分別為碧利 斯(Billis)、凱米(Kaemi)與珊珊(Shanshan)颱風形成前後 10 天的浮標 流速、U、V 與 SST 時間序列變化,碧利斯(Billis)颱風期間在 7 月 12 日有浮標最大流速 1.7 m/s,但是該浮標隔天水溫才下降了 4°C。

Lin et al. (2003)利用 QSCAT 衛星風速與衛星 SST 資料分析颱風資

料顯示颱風風速變化與當地 SST 變化值相關性良好,當颱風風速變

化 1 m/s,則 SST 變化 1°C,因此可由 SST 的變化值推估風速的變

化。凱米(Kaemi)颱風時,觀測到的最大流速較小,約為 1.1 m/s,珊

珊(Shanshan)颱風時觀測到的浮標最大流速達 2.0 m/s,另外,從颱

風通過後的浮標流速、U、V 的序列資料皆可看到略大於一日週期的 震盪。圖 5-8 為 2006 年珊珊(Shanshan)颱風通過後浮標 63097 的 10 天流速時間序列變化與頻譜分析結果,當時浮標所在緯度為 23.5°N,慣性週期約為 30.1 小時。圖 5-9 同樣是珊珊(Shanshan)颱 風通過後浮標 63101 的流速時間序列變化與頻譜分析結果,當時浮 標所在緯度為 21°N,慣性週期約為 33.5 小時;從速度時間序列圖即 可看出有明顯大於一天的震盪週期,頻譜分析結果顯示能量密度較高 值出現在在半日頻率與慣性頻率,此資料顯示珊珊(Shanshan)颱風 過後約 10 天期間內主要由半日潮與慣性力主導。

圖 5-10~5-12 分 別 為 碧 利 斯 (Billis) 、 凱 米 (Kaemi) 、 珊 珊 (Shanshan)颱風經過浮標當時浮標的流速與當時的 QSCAT 瞬間風 速,風速與流速的夾角ㄧ般都符合 Ekman 理論,北半球表層流向約 在風向右方 45 度的位置,而當時 QSCAT 的浮標海域的瞬間風速分 別為 15、18 與 37 m/s,而當時浮標的流速約為 1.7、1.1 與 2.0 m/s。

為了瞭解颱風風力改變對於表層流速變化的影響,本研究分析了海棠 颱風通過台灣海峽北部附近三天的氣象局馬祖測站每小時平均風速 變化平方與浮標編號 41260 海流變化之間的相關性,由於風應力

2 wind Dv ρC

τ =

, 其 中 ρ 為 空 氣 密 度 ( 約 為 1.3 kg/m

3

) , C

D

為 drag

coefficient,v

wind

為離海面 10 公尺的風速,因此本研究分析風速變化

的平方 δv

wind

2

與流速變化絕對值

δvcurrent

之間的相關性。圖 5-13a 為 氣象站風速變化平方 δv

wind

2

與浮標流速變化絕對值

δvcurrent

之間的相 關係數對延遲時間的關係圖,結果顯示 δv

wind

2

δvcurrent

在沒有延遲時

相關係數是最好的,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為 0.85。

圖 5-13b 是 time lag 等於 0 hr 時, δv

wind

2

δvcurrent

的資料散佈圖,對

於颱風期間稀少的觀測流速而言,是相當不錯的結果,此迴歸線顯示 馬祖氣象站在颱風侵襲期間每小時平均風速增加 3 m/s (風速平方增 加 9 m

2

/s

2

),浮標觀測流速約增加 0.52 m/s。

5-2 夏季因颱風造成黑潮入侵東海陸棚的現象

黑潮在東海陸棚上的入侵現象已被許多研究確定(Hsueh et al.,

1992; Tang and Yang, 1993; Chuang and Liang, 1994)。Chuang

and Liang (1994)指出當九月中旬東北季風增強後的一個月,入侵現

象開始發生,除了東北季風以外還有幾個原因是造成冬季黑潮入侵的

可能原因,包括風場的時間與空間變化、海洋熱量的損失、台灣海峽

出流(outflow)的強度(Liu et al., 1992)等因素,而夏季黑潮入侵的原因

被認為與颱風過境有關,Chern et al (1990)也指出水文探測資料發現

在颱風過境後黑潮水漫延在東海陸棚上。圖 5-14 是本研究施放的三

顆浮標(63098、63088、63090)從黑潮流域入侵到東海陸棚上的漂流

日與 2006 年 8 月 9~11 日通過東海陸棚附近。當碧利斯(Billis)颱風 於 7 月 13 日到達台灣附近時,浮標 63098 剛好位於台灣東北角外 海,圖 5-15a 是 7 月 13 日浮標流速與 QSCAT 風速分布圖,很清楚 看到當時碧利斯(Billis)颱風的風速在浮標海域約 20 m/s,風向為北北 西,浮標流向約在風向右方 45 度,流速約 1.1 m/s,意味當時黑潮水 正快速入侵到東海陸棚。另外兩個黑潮入侵到東海陸棚的事件是發生 在 2006 年 8 月 9~11 日桑美(Saomai)颱風過境東海陸棚時,浮標 63090 與浮標 63088 的漂流流向在 2006 年 8 月 9 日都是往向陸棚流 動的,浮標 63090 當時所在的海域風速約 15 m/s,因此浮標的流速 也較小,約只有 0.6 m/s(圖 5-15b)。浮標 63088 流速也約只有 0.4~0.5 m/s,而浮標所在海域當時剛好沒有 QSCAT 風速資料,因為 QSCAT 為繞極軌道衛星,風速測量軌道寬度無法涵蓋全球,因此每天有某些 海域會是無資料的。本研究觀測到三次因為夏季颱風通過所造成黑潮 海水入侵東海陸棚的事件,颱風通過的路徑都是在浮標軌跡的南方,

正因為颱風的風向在北半球是逆時針轉,因此颱風中心通過黑潮時,

在颱風中心北方的黑潮水才能快速入侵到東海陸棚上,因此颱風的通

過路徑也直接影響著哪一海域的水將入侵到東海陸棚,本研究有助更

進一步了解夏季因颱風造成黑潮入侵東海陸棚的過程。

圖 5-1 2005 年 7~8 月編號 41260(紅色)、56416(藍色)浮標與強烈颱

風海棠(Haitang,綠色)軌跡圖,7 月 17~19 日的浮標軌跡受到颱風影

響而完全改變先前浮標的走向

圖 5-2 2005 年 7 月 13~22 日中央氣象局馬祖風速測站的風速、U、

V 以及浮標 41260 與 56416 的流速、U、V、SST 時間序列圖

圖 5-3 2005 年 7 月 18 日 QSCAT 風速(黑色箭頭、顏色和白色 contour)

與浮標流速(藍色箭頭)

圖 5-4 2006 年 6~10 月四顆受到碧利斯(Billis, 06/07/12~16)、凱米

(Kaemi, 06/07/23~26)、珊珊(ShanShan, 06/09/14~16)颱風影響的浮

標軌跡,圖中的顏色方塊為該颱風經過時所影響的浮標軌跡,例如紅

色框框為珊珊颱風影響的浮標軌跡範圍

圖 5-5 四顆浮標在 2006 年 7 月 9~19 日的(a)流速、(b)U、(c)V 與

(d)SST 時間序列變化,(Billis, 06/07/12~13)

圖 5-6 四顆浮標在 2006 年 7 月 19~29 日的(a)流速、(b)U、(b)V 與

(d)SST 時間序列變化,(Kaemi, 06/07/23~26)

圖 5-7 四顆浮標在 2006 年 9 月 12~22 日的(a)流速、(b)U、(c)V 與

(d)SST 時間序列變化,(ShanShan, 06/09/15~16)

圖 5-8 2006 年珊珊(Shanshan)颱風通過後浮標 63097 的 10 天頻譜

分析結果

圖 5-9 2006 年珊珊(Shanshan)颱風通過後浮標 63101 的 15 天頻譜

分析結果

圖 5-10 2006 年 7 月 12 日(碧利斯颱風, Billis)浮標流速(紅色箭頭)與

QSCAT 風速(黑色箭頭、顏色和白色 contour)

圖 5-11 2006 年 7 月 23 日(凱米颱風, Kaemi)浮標流速(紅色箭頭)與

QSCAT 風速(黑色箭頭、顏色和白色 contour)

圖 5-12 2006 年 9 月 15 日(珊珊颱風, Shanshan)浮標流速(紅色箭頭)

與 QSCAT 風速(黑色箭頭、顏色和白色 contour)

圖 5-13 (a)氣象站風速變化平方 δv

wind

2

與浮標流速變化絕對值

δvcurrent

延遲時間 time lag 之間相關圖,(b) δv

wind

2

δvcurrent

之間的相關(time

lag=0 hr)

圖 5-14 2006 年 7~9 月三顆浮標受碧利斯(Billis)與桑美(Saomai)颱風

影響的浮標軌跡

圖 5-15 2006 年(a) 7 月 13 日(碧利斯颱風, Billis)與(b) 8 月 9 日(桑美

颱風, Saomai)浮標流速(紅色箭頭)與 QSCAT 風速(黑色箭頭、顏色

和白色 contour)

第六章 台灣海峽流場與流量之觀測-三船聯合觀測

6-1 相位平均法應用與誤差估算

台灣海峽流場的三船聯合觀測研究是利用 Sb-ADCP 直接觀測流 速,並利用相位平均法來移除潮流分量。過去,相位平均法已經常常 被海洋學者使用來當成濾除潮流分量的工具,為了要檢驗相位平均法 的準確性與估算此方法所產生的誤差,本研究做了以下的數值計算,

將相位平均法應用於一組合成的潮流資料。計算結果所得到的剩餘流 速,也可代表相位平均法的估算偏差(estimation bias),V

EB

,可以用 以下的數學式表示

∑ ∑

= =

Φ

− Δ +

=

1

0 1

)]

) (

cos(

1

N

[

i M

q

q q

q

EB

C t ti

V N ω , (8)

C

q

, ω

q

Φ

q

分別是第 q 個分潮流的振幅、角頻率和相位q 表示第 q 個分潮流, M 是使用分潮流的總數, t 是時間,

Δt

是同一個觀測點觀 測的時間間隔, N 表示有 N 趟觀測(N = 2, 3, 4, 5 分別代表 2, 3, 4, 5 相位平均法), i 表示第 i 趟觀測,理論上定點海域的 C

q

Φ

q

值 是定 值,而 ω

q

也是定值,唯一可以改變的變數是

Δt

值,因此相位平均法 可以利用控制

Δt

來獲得較小的 V

EB

值。圖 6-1 是在不同 form ratio (F

= 0 ~3,F = (K

1

+O

1

)/(M

2

+S

2

),亦即為主要全日分潮的振幅和與主要

半日分潮振幅和的比例)潮型水域,應用各種相位平均法後的平均未

移除潮流與當時使用觀測間隔的關係圖,在我們的計算裡假設 M

2

和 S

2

的振幅是相同的, K

1

和 O

1

也有相同的振幅,四個分潮的總合是 100 cm/s。針對四種不同潮型做計算,F = 0 (半日潮, K

1

= O

1

= 0, M

2

= S

2

= 50 cm/s), F = 1, (混合潮偏向半日潮, K

1

= O

1

= M

2

= S

2

= 25 cm/s),F = 2 (混合潮偏向全日潮, K

1

= O

1

= 33 cm/s, M

2

= S

2

= 16.5 cm/s) and F = 3 (全日潮, K

1

= O

1

= 37.5 cm/s, M

2

= S

2

= 12.5 cm/s)。

圖中 x 軸是時間間隔

Δt

,y 軸是未移除的潮流 V

EB

,兩相位平均 法除了在 F=0 的海域濾潮效果良好之外,當 F>1 之後,未濾除潮流 皆大於 10 cm/s。另外 3, 4, 5 相位平均法只要使用特定的觀測間隔,

不管在哪種潮型皆有不錯的濾潮效果,例如 3 相位平均法在大約 8 小時觀測間隔,平均未移除的潮流流速約只剩下 2 cm/s。4 相位平均 法的觀測間隔落在 6 小時附近,5 相位平均法的觀測間隔落在 5 小時 附近,平均未移除的潮流皆小於 2 cm/s。除了 V

EB

的第一個最小值以 外,3, 4, 5 相位平均法的 V

EB

第二個最小值分別出現在間隔為 16, 12 和 10 小時附近。也就是說如果測線過長,無法在 V

EB

第一個最小值 的觀測時間做重複觀測時則可以考慮 V

EB

第二個最小值的觀測時 間,甚至考慮第三個最小值的觀測時間。

圖 6-2 是利用澎湖水道的五個主要分潮之調和常數經過再合成

之後的潮流時間序列,與不同相位平均法未能濾除的潮流速度。此海

流資料為錨碇於澎湖水道 1996 年 6 月 22 日~11 月 19 日的 ADCP 觀測資料(台大海洋所唐存勇教授提供),資料長度約 5 個月,觀測深 度為 30 ~ 290 m,垂直間距為 10 m。表 6-1 為底碇式 ADCP 30 m 深度的南北向海流調和分析的結果。結果顯示 2 phase、3 phase、4 phase 與 5 phase 未能濾除的潮流平均流速分別為 4.55、1.25、0.31 和 0.25 cm/s,所對應的澎湖水道流量誤差分別為± 0.13、± 0.04、±

0.008 和± 0.007 Sv。其中以 2 phase 平均法的誤差最大,誤差的變

化也最大,如果選在小潮(neap tide)的時候跑 2 phase 平均法,濾潮 效果較好,因為小潮時的潮流相當接近半日潮流。大潮時使用 2 phase 平均法則誤差較大,約有 20 %的潮流無法濾除。其他方法就比較沒 有選擇時間的限制,濾潮效果都相當顯著。

本研究利用 B 測線(澎湖水道)三個航次的 Sb-ADCP 資料來驗證 相位平均法的適用性, 2003 年 9 月 15~18 日的 B 測線共測試了 3、

5 和 2 相位平均法,沿著 B 測線總共做了來回 10 趟的監測,測線上

任一點都有 20 點的時間序列的觀測資料,因此 B 測線除了做相位平

均法的分析,也做了最小平方法分析(Simpson et al. 1990),圖 6-3a,

b, c 和 d 分別為 2003 年 9 月 15~18 日利用三相位、五相位、兩相位

平均法和 S90 分析(Simpson et al., 1990)的平均流速分佈結果。除了

2 相位平均法流速偏大外(>1 m/s),其餘 3、5 相位平均法與 S90 分 析流速分佈都相當類似,最大流速介於 0.8 m/s 與 1 m/s 之間。

2004 年 3 月 29~31 日 B 測線的實驗,我們在 24 小時 50 分完 成四個來回的測線監測(4R 相位平均法),每一趟監測費時 3.06 小 時,因此有六個兩相位平均法的結果,另外有一次 4R 相位平均法的 結果,另外也利用 S90 最小平方法分析迴歸 M

2

與 K

1

函數。

表 6-1 澎湖水道 1996 年 6~11 月底碇式 ADCP 30 m 深度的南北向 海流之調和常數

NO. NAME FREQ. (c.p.h) A (m/s) G (degree) 1 M

2

0.08051140 0.2367 242.66 2 O

1

0.03873065 0.0866 87.15 3 K

1

0.04178075 0.0582 136.63 4 S

2

0.08333334 0.0559 282.08 5 N

2

0.07899925 0.0392 227.60

圖 6-4 為 PHC 2004 年 3 月 29~31 日 4R 相位平均法、六個 2 相位平均法與 S90 分析結果。所有的流速最大值都很類似,澎湖水 道中央最大的表層流速約為 0.6 m/s。當時仍然吹著 6 m/s 的東北風,

因此使得 PHC 的流速減弱。4R 相位平均結果與 S90 分析結果的流

速分佈相當吻合。2004 年 7 月 27~30 日的實驗共沿著 PHC 測線完

成 11 個來回的監測,前六個來回監測設計去跑 5 相位平均法,後五

個來回監測設計去跑 3 相位平均法,額外多跑幾趟的監測可以增加更

多的相位平均法結果來互相比對。此航次每個測線位置皆有 22 點時 間序列的觀測資料,除了使用 S90 最小平方法分析外,另外也增加 了 W04 最小平方法的分析(Wang et al., 2004)。圖 6-5 為 PHC 2004 年 7 月 27~30 日各種相位平均法、S90 與 W04 分析的結果,所有的 結果都顯示在澎湖水道中央有一個大約 1 m/s 的流速最大值。

6-2 三船聯合觀測

本研究一共完成了三次聯合探測,每次探測都收集了台灣海峽北 部和南部兩條斷面的 Sb-ADCP 資料,經過相位平均處理過程以後,

圖 6-6 為台灣海峽 2002 年 8 月 7~9 日垂直與平行於測線 A, B 和 C 分量的淨流速(相位平均法後移除潮流分量後的流速)。垂直測線的流 速分量比平行測線的分量大的多,垂直測線 A(台灣海峽北部)分量的 流速在海峽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流速核心,流速約為 0.6 m/s,此結果 與林(2005)所述西南季風時期台灣海峽內存在兩股北上的海流相 似。垂直測線 B (澎湖水道) 分量的最大流速達到 1.5 m/s,流速核心 位於水道中央,流速向兩側與底部遞減。垂直測線 C(澎湖以西到金 門)的最大流速分布於測線表層中央,最大流速約為 0.4 m/s。圖 6-7 為 2003 年 9 月 15~17 日垂直與平行測線 A, B 和 C 分量的淨流速。

這個航次海研二號的 ADCP 故障,因此測線 A 的資料空白。垂直測

速為 0.8 m/s,較 2002 年 8 月的 1.4 m/s 小。不過流速核心仍然位於 澎湖水道中央,流速也向兩側與底部遞減。另一方面,垂直測線 C 的流速則較 2002 年 8 月大,最大流速超過 0.4 m/s。

圖 6-8 為 2004 年 3 月 29~31 日垂直與平行測線 A, B 和 C 分量 的淨流速。垂直測線 A 的分量流速核心靠近台灣,流速約為 0.6 m/s,

流速往大陸方向遞減。垂直測線 B 的最大流速 0.6 m/s,流速核心位 於水道中央,流速向兩側與底部遞減。此航次的垂直測線 C 流速最 小,平均只有約 0.2 m/s,這個航次是在初春時節東北季風勢力仍然 籠罩台灣海峽時所完成的,因此流速較小。圖 6-9 左邊 3 張圖是三個 航次水深 16 m 的淨流速與流量圖。三個航次的流量都是向北傳遞,

海峽南邊的流量分別為 3.4、3.6 與 2.8 Sv,與海峽北邊的流量相比

數值幾乎都相同,因此體積守恆(conservation of volume)的定理也得

到證實。2002 年 8 月澎湖水道較澎湖以西的流量大 0.4 Sv,2003

年 9 月澎湖水道較澎湖以西的流量略小 0.2 Sv,2004 年 3 月兩者流

量都是 1.4 Sv,可見澎湖水道的寬度雖然僅佔了整個台灣海峽的 1/4

左右,但是因為流速大而且水較深,因此其流量佔了整體流量的一半

左右。根據 S1~S6 測站(圖 1)的錨碇海流資料,估算三條測線當時採

用的相位平均法未濾除潮流的流速皆小於±0.02 m/s,流量的誤差小

於±0.1 Sv。圖 6-9 右邊 3 張圖為三個航次期間 QSCAT 衛星所測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