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鯉魚潭水庫 .1 水庫基本資料

優養(CTSI>50)

3.5 鯉魚潭水庫 .1 水庫基本資料

鯉魚潭水庫(見圖 3.5.1-1)位於苗栗縣三義鄉大安溪支流景山溪上游,是一座 離槽水庫。庫區涵蓋三義、卓蘭及大湖三鄉鎮,水源除景山溪外,並由大安溪主 流士林攔河堰越域引水,除供應苗栗地區用水外,並與大甲溪的石岡壩同為大台 中地區之主要水源。在民國 89 年 921 地震後石岡壩復建期間,大量支援供應大 台中地區公共用水解除缺水危機,充分發揮鯉魚潭水庫及石岡壩水源聯合運用之 最高效益。管理單位為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本水庫具有全省唯一的鉅齒 堰溢洪道,下游並設有景山溪攔河堰(後池堰)。鯉魚潭水庫基本資料概況見附表 1。

圖 3.5.1-2 為鯉魚潭水庫集水區土地利用型態分佈圖,由圖中顯示,闊葉林 及果園為其主要土地利用型態。同時根據 94 年 4 月水庫現勘結果發現,在水庫 保護帶之周圍亦有一些顯著裸露之崩塌地,此情形將可能對水庫產生較多的泥沙 污染負荷。

3.5.1-1 鯉魚潭水庫(940406 拍攝)

土地利用圖

0 3 6 Kilometers

N

911 917 921 927 931 937

入流量(m3 /s)

圖3.5.2-1 鯉魚潭水庫 91~93 年水庫之入流量

3.5.3 水質監測結果

環保署於鯉魚潭水庫內設置三個水質監測站(編號 2147、2148、2149 站),

如圖 3.5.3-1 所示。三個水質監測站之水質採樣位置包括表、底層,每季採樣一 次進行水質分析。圖3.5.3-2 為鯉魚潭水庫 82~93 年卡爾森優養指數,歷年的 CTSI 值介於48 至 57。圖 3.5.3-3 為鯉魚潭水庫 82~93 年表水域水質監測結果。

3.5.3-1 鯉魚潭水庫水質監測站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CTSI

3.5.3-2 鯉魚潭水庫 82~93 年卡爾森優養指數

優養(CTSI>50)

0

0.0

0

3.5.4 水庫之藻類相

鯉魚潭水庫過去並未降行進行過藻類相調查,故無資料可供參考。本計畫四 月間勘查時所進行之採樣調查發現,此水庫主要以綠藻為優勢藻類,主要優勢種 為 Coelastrum reticulatum 和 Pediastrum asymetricum , 次 為 聯 營 藻 (Scenedesmus)、Oocystis parva、Rhizosolenia longiseta、Pediastrum simplex、

Eutetramorus fottii、Synedra acus 等,並有多甲藻(Peridinium umbolatum)和顫(Oscilaltoria sp.)(圖 3.5.4-1)等出現,顯示水中也有有機污染。此外,水庫中也 有少量微囊藻(Microcystis)。所受污染較同屬中部的明德、永和山水庫略低。

3.5.4-1 在優養化的水庫常出現顫藻(Oscillatoria sp.),顯示有機污染。

(940406 水質採樣分析)

3.5.5 水庫內外部總磷負荷推估

評估鯉魚潭之歷年水質上中下層溶氧濃度發現,在測站一每年5 月及 10 月 測到底層水溶氧偏低,顯示靠近底泥之底層水有缺氧的趨勢。當底層水缺氧可能 來自底泥厭氧消耗溶氧造成,同時持續的厭氧也會增加底泥釋出過量營養鹽及還 原性氣體,而影響水質。以同於 3.2.5 節所敘述估計底泥釋出量之方法,假設鯉

魚潭水庫底層水一年有1 個月處於低溶氧(<2 mg/L)接近無氧狀態,推算磷內部 負荷如表3.5.5-1,約為 1,392-6,110 kg/yr。外部負荷包含點源及非點源部分,點 源部分主要為家庭污水,藉由水庫所在行政區人口數乘上0.73 kg TP/c-yr,流達 率以0.1 計算。至於非點源則由集水區土地利用乘上輸出係數,最後可得外部負 荷之總和。因此由以上計算可得內部負荷佔總量之69.9-91.1%。

3.5.5-1 鯉魚潭水庫總磷之內外部負荷比例推估 底泥總磷釋出量

g/cm2/day

滿水域面積

×104m2

總磷 (TP) kg/yr

比例

% of total

外部負荷 14,210 69.9-91.1

內部負荷 好氧態:0.08-0.25

厭氧態:0.18-1.9 432 1,392-6,110 8.9-30.1

合計 15,602-20,320 100

註: 假設水庫底層水一年有 1 個月處於低溶氧(< 2 mg/L)接近無氧狀態,據以推 算磷內部負荷

3.6 仁義潭水庫